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课件(全套)

上传人:雅*** 文档编号:1550137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X 页数:247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课件(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47页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课件(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47页
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课件(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教考试心理学,许 莹,常考题型,选择题(单选、多选)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 心理现象的著作 3.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 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4.心理学的性质 兼具自然学科性质 与社会学科性质的交 叉学科(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5.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包括人 和动物),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一)确定心理事实;(二)揭示心理规律;(三)揭示心理的机制;(四)揭示心理的本性 二、心理学的门类:(一)基础领域;(二)应用领域 三、心理学的作用:(一)心理学的理论作用;(二)心理学的实践作用,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3.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 铁钦纳 主张实验内省法 2.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 杜威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3.格式塔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考夫卡 苛勒 完形心理学 整体 4.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桑代克 “心理学第一势力”,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心理学第二大势力” 6.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第三势力” 7.认知学派 代表人物:皮亚杰,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 认知 D.人本主义,D,D,B,真题再现,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 )出版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 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5.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 A.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 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6.心理现象可分为( )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认知、情感、意志和性,B,D,C,8.冯特和铁钦纳是(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 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 D.行为主义 9.( )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A.机能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10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闻风而逃 D嚼食生津 答案:D,B,D,10.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A 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 含梅流涎D望而生畏 答案:C 11.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的是( ) A 见风流泪 B 谈梅生津 C 睹物思人 D 望而生畏 答案:B 12.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第一信号 B 第二信号 C以语言为刺激的反射 D 膝跳反射 答案:D,13. 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 D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引论 答案:B 14.个性心理特征有( ) A 性格 B 能力 C 气质 D 情绪 答案:ABC,1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B,第二章 认识过程,第一节 注 意,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视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一)适应性运动;(二)无关运动停止;(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五、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范围;2、注意的分配;3、注意的稳定性;4、注意的转移 六、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保持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 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一方面: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 另一方面:主体本身的状态。 1.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凡是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或者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 必然会成为注意的对象。 2.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当一个人当时心胸开朗、心情舒畅,平常不大容易引起注 意的事物,此时也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3.人的知识和经验。,(二)有意注意:是指定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 意的条件有:1.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 3.进行实际操作。 (三)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学生在从事 有兴趣的活动时,有清晰的目的,同时又无需意志努力。 引起有意后注意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2.活动的自动化,七、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要看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1.教师就学生不注意听讲,而采取的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是教 师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思维 2.上课时,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体现了注意品质中的(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是(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不随意注意,B,B,A,真题再现,4.以下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 A 边听讲边做笔记 B吃完饭看书 C自言自语 D自拉自唱 答案:AD 5.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答案:ABD,6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答案:A 7在寂静的考场中,窃窃私语能引起人们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反感 答案:B 8.(判断)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到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朝向他。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 答案:正确,8.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答案:D9.小学生中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 )男生。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无法确定 答案:C 10.(判断)“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都是注 意的外部表现。( ) 答案:正确,案例分析,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问题: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一)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二)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第二节 感觉,概述,(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作用: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三)分类 根据引起感觉的刺激物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 知觉,知觉概述,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 基础。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三、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来划分,知觉可分为视知觉(以视分析器为主)、 听知觉(以听分析器为主)、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不同来划分时,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 3.错觉,知觉的基本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 定结构的整体。 二、知觉的理解性 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 揭示出来的特性。,三、知觉的选择性 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不变。,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感知依赖于一定刺激强度 二、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 三、感知与训练的关系: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第五节 记忆,一、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二、记忆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一)识记 1、概念 识记就是识别并且记住事物。即通过反复感知形成巩固的映像,并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2、分类 (1)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2)按照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 保持是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巩固的程度。 (三)再认或回忆 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三、遗忘,(一)遗忘概念 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二)遗忘的种类: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三)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四)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五)关于遗忘的学说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以下几种学说: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又称动机说),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三)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1、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回忆的技能、技巧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排除回忆过程中的干扰 (四)记忆的心理卫生 1、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2、适当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 3、适当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第六节 思维与现象,一、概念及其特点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将思维分为感知运动思维(03岁)、具体形象思维(37岁)、抽象逻辑思维(7岁以后) (二)思维活动探索目标方向的不同,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三、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4、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四、思维的一般过程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操作来实现的,它具体表现为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时, 人脑对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过程。,五、思维的培养 (一)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二)改进教学的方法 六、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新形象的有无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2)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 2、根据创造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三)想象的功能: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替代功能 七、想象力的培养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二)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三)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四)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第七节 情绪情感与意志,一、情绪、情感 (一)概念与关系 1、概念: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伴 随着认知而产生的心理过程。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A. 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B. 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C. 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较晚,具有社会性,只有 人类具有。 D. 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2)二者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在具体人身上它们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事实上,情绪和情感总是彼此依存、交融一体的。 A.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 B.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情绪、情感与认知 (三)分类 1、情绪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 2、情感的分类 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内容可以把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1、调节功能;2、信号交际功能;3、感染功能,(五)在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会学生调节情绪,二、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特征:1、自觉的目的性;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意志行动的冲突: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四)意志的品质与培养,2、如何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第八节 需要动机和兴趣,一、需要,(一)概念 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衡,并力求达到满足的内心状态, 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现实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二)分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动机,(一)动机的概念 1、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2、动机的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二)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三)动机的种类: 1、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把动机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三、兴趣,(一)概念 兴趣(interest)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二)兴趣的种类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1、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三)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1、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2、兴趣对学习起着促 进作用。,(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1、扩大加深学生的知识,奠定兴趣的知识基础 2、提高认识,激发兴趣的产生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兴趣,第九节 气质能力和性格,一、气质,(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二)气质类型 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构成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哪 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补充 :苏联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 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2。强、平衡、迟缓(不灵活)型(安静型);3.强、不平衡型(冲动型);4.弱型,(三)气质与教育 1克服气质偏见 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3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二、能力,(一)概念 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二)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 1、三者的区别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技能是一种经验,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行为方式。,2、三者的联系 首先,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不可缺少的前提。 其次,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和程度,并影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最后,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三)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 20世纪内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三、性格,(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 (1)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二性格的形成受社会和实践的影响较大,因此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o (2)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也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2、性格与气质彼此渗透、相互制约,紧密联系。表现在: (1)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2)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质的改变。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2、学校环境;3、实践活动和个人努力;4、遗 传的有限作用,(四)性格与教育,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三)气质与教育 1克服气质偏见 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3指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控 4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真题再现,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B 2.“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的是( )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嗅觉现象 D 味觉现象 答案:A,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 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 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答案:D 4.小明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这时他的感觉阈限_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答案:A 备注:暗适应:感受性逐渐提高, 明适应:感受性急速下降,.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答案: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A 感觉对比 B 联觉 C负后象 D正后象 答案:D 这属于感觉后效,感觉后效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答案: .电影的原理就是利用人们的( ) A.正后像 B.负后像 C.暗适应 D.明适应 答案:,11.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 形象记忆 12.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 )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 运动知觉 D运动后效 13.遗忘的进程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14.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 A.9比特20比特 B.72 C.无限的 D.因人而异的,C,C,B,B,18.首先系统地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行了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艾宾浩斯 D.冯特 19.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A,A,C,20.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A.补偿 B.适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21.“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是要培养学生的(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22. 思维反映的是( ) A.过去的经验 B.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C.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D.人的愿望 23.根据研究,下列哪种学习程度的记忆效果较好( ) A33% B78% C100% D150%,B,D,C,C,24. .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25.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分析问题 D.理解问题 26.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觉思维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C,D,A,B,28.当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这会影响对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个现象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问题情境B.知识的迁移C.原型启发D.定势 29.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 )。 .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通常性思维 30.我们常遇到的“舌尖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中何种观点来解释?() A长期记忆的登录错误B长期记忆的提取失败 C短期记忆的毁损 D感官知觉的编码错误,B,B,1.“忧者见之忧,喜者见之喜”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情感 2.对前怕狼,后怕虎,不能作出决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 A.自学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3.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 A.激动和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4.意志的品质包括(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B,B,5.情绪与情感反映的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 情景性 B持久性 C 外显性 D 表浅性 6.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7.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 )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B,B,1.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希波克拉特 2.晶体智力的发展( ) A.在成年达到高峰 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 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 3.“性格即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说明人格具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4.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 ) A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B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C兴趣和爱好 D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B,B,5.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 ) A.情绪和意志 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C.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D.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6.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 7.下面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气质是先天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改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B相对于气质来说,性格更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C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D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B,B,8.下面关于气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气质的差异是先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改变B气质没有好坏之分C气质不直接具有道德评价意义D气质可以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 A.独特性 B.稳定性 C.整合性 D.复杂性 10.“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A.人越老越聪明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 11.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 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B,B,12.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 ) A有意安排各种困难,培养其克服困难的精神 B培养其压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C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D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积极引导 13.( )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A 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意志 1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16.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7.智力是以( )为核心。 .观察力 .思维力 .注意力 .记忆力 18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 A强、不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 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 C 抓住成熟期 D 循序渐进 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均衡性 D 差异性 4.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5.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10.下列哪个不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 A思维可逆性 B自我中心 C多维思维 D具体逻辑思维 11.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12.儿童掌握守恒所发生的阶段为( )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3.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1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5.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列昂节夫 C维果斯基 D鲁宾斯坦 6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7“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8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获得 9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10.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 ) A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C学习是反复经验引起的 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 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11.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不同的类型(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E行为训练 12.我国心理学家一般将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经验学习 C技能学习 D动作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13.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加涅 E巴甫洛夫,14.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提出的基本规律是( ) A效果律 B强化律 C练习律 D消退律 E准备律 1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 A获得与消退 B正强化与负强化 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D惩罚 E刺激泛化与分化 16斯金纳将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 ) A应答性行为 B习得性行为 C操作性行为 D强化行为 E消退行为,1.下列成语哪一个是学习迁移 ( ) A 举一反三 B 聪明过人 C 思维敏捷 D 物以类聚 2.上课记笔记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认知策略 3.为了要记住“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运用记忆策略中的( )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阐述策略 D.组织策略 4.元认知策略包括(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表达 C元认知体验 D元认知监控,5.学习中,学习者采用在主要内容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学习,8.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9.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0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 贾德 C苛勒 D加涅,1.激发、定向和维持学生行为的心理过程是() A 学习动机 B 学习迁移 C 学习策略 D 问题解决 2.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特设置优等生、三好生,给学生奖励,这种学习动机是(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内部动机 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倾向与( ) A 追求利益倾向 B 回避困难倾向 C 回避失败倾向 D 追求刺激倾向,4.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避免失败的倾向 5 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 ) A任务难度 B身心状态 C努力程度 D能力高低 6.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7.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A 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 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D,8.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9. 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C,A,一个人只要有_,才能鉴定为“健康”。 A 生理正常 B 心理正常 C 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测试过程中,好学生分数很高,差学生分数很低,说明测试的( )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 )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B,B,C,D,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下列哪种属于学习现象?( ) A 望梅止渴 B 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 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 蜘蛛织网 路见不平,有人能见义勇为,有人则逃之夭夭。这反映了人的( ) 差异。 A.能力 B.性格 C.人格 D.智力 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B,B,C,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辅导课,内 容 导 视,2014年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考点解析,许莹,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解读,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四章,Page 115,一、基础性知识浅显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_教学。 A、结构 B、程序 C、认知 D、情境 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尝试策略和_策略。 A、启发 B、经验 C、实践 D、分析,二、基础性知识较深层次考查,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三、知识的灵活应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_观点来加以解释。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给予惩罚 D 消迟,同一个知识点的分阶考查,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由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的愿望叫( ) 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 )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交往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由此可以推断,单选题涉及范围广泛,面面俱到 论述题每年都会有 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多选题或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题举例,以下属于开放性的动作技能的有( )。 A、开车 B、打兵乓球 C、射击 D、拍打苍蝇,不定项选择举例,英语和语文有很多需要学生去花时间学习的。对于同一篇课文,有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记住了,而有的学生则要花很长时间。你认为下面那些方法可以提高他的记忆力?( ) A. 划线 B. 编歌词 C. 做笔记 D. 列提纲,主观题考点回顾,主观题出题可能性较大的内容有:学习心理、学习理论、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心理健康 教综考试的案例分析较少涉及我们的教育心理学,在12509道真题中,这些知识点仅以客观题的形式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78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63次 学习迁移237次 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42次 ,一颗大树-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解读,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1.定义:研究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过程:学习 教学 评价反思 3.要素: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多选题)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发展进程(年代熟练掌握*选择),20世纪20年代以前初创时期 裴斯泰洛齐 教育教学的心理化 最早的一本:1877 俄国 卡普捷列夫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西方第一本,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发展时期 翻译日本:1908 自己编写:1924 廖世承 教育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成熟时期 布鲁纳 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 奥苏贝尔 有意义学习 潘菽主编 教心,20世纪80年代以后完善时期 1994 布鲁纳 主动 反思 合作 社会文化,常用研究方法,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 产品分析法,最基本 最普遍,常考知识点:,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 )的教育心理学。 A.乌申斯基 B.卡普捷列夫 C.列昂节夫 D.鲁宾斯坦 答案:B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的20世纪( ) A.20年代以前 B.20到50年代 C.60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答案:B,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心理发展概述,个体的心理发展:个体从_、成熟、衰老到_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名词解释、填空题) 【真题在线】 心理学家将个体的身心发展分为( )个阶段,童年期(6、7岁11、12岁)小学阶段 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心理断乳期 青年期(14、15岁25岁),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多选)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又叫敏感期。(名词解释) 洛伦兹/劳伦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 (小学期) 小四: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少年期(初中期)心理断乳期 抽象思维占主导 反省思维 青年初期(高中期) 辩证地看问题,学习哲学,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 ) A.关键期 B.危险期 C.好动期 D.印刻阶段 关于关键期,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个体发展的最佳时期 B.过了这一阶段就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关键期是不可逆转的 D.0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是: 人对环境的适应,同化:照搬原有认知结构去套 顺应:照搬适应不了,只有去调整,选择/填空,新生儿学会了吸吮母亲的乳头进行吃奶,这是_。 婴儿学会了含乳头吃奶后又学会了含着人造奶嘴吃奶,这是_。,顺应,同化,前运算阶段(2岁7岁)学前期 自我中心 思维不可逆 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去自我中心 可逆 守恒出现,【真题在线】,判断题: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2010年郑州) 答案:错误,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到( )的表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 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开始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象并进行思维。,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 ) A.思维的不可逆 B.抽象逻辑推理 C.自我中心 D.守恒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最近发展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1.谁提出:维果斯基 2.概念:儿童现有水平与在老师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跳一跳摘桃子,主要题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2010年新乡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D.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智力差异 性格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智力发展的差异 智力类型的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正态分布或常态分布或钟形分布 (选择题),性格差异四方面(选择): 社会态度智情意,认知方式(名解) 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场依存与场独立 冲动型与思考型 具体型与抽象型 发散型与幅合型,选择题,2.“少年早慧”“大器晚成”是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表现。( ) 3.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A.人格 B.学习方式 C.学习策略 D.认知方式,答案:D,第三章 学习理论,真题在线,1.名词解释:学习 2009年安阳 2.判断: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2010年商水 3.单选: 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2009年郑州惠济区 A.望梅止渴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学习(名词解释、选择)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人和动物共有 后天习得 有意或无意,学习的分类 (选择题),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态度、动作技能 (加涅) 性质与形式:接受和发现学习,机械和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 内容: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我国学者),一般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人本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一、桑代克 试误联结说 (教心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选择题),二、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 华生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习得 消退 泛化 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真题在线,单选: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2009年郑州惠济区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判断: 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2010年登封,答案:错误,C,知识点回顾,斯金纳把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作强化物。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 强化分为: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填空、选择),认知派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苛勒 黑猩猩实验 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过程是顿悟,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认知地图(谁提出的?)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谁说的?),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 (1)全人投入 (2)自我发起 (3)全面发展 (4)自我评价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非指导式”教学模式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认知主义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不是一个特定的 学习理论,许多理论观点的统称,学习观 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 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