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496027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时期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认识,汇报提纲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学什么或教什么专业建设,谁来教 教师,怎么教教学条件(手段),聘请企业人员双栖途径培养,校外实习环境校内实训条件,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职业或岗位分析)职业能力,课程层面的教学内容重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如何教 教学层面的教学模式创新 (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组织与实施),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实践教学条件系统化建设,校企合作,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反馈,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途径和总枢纽,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1.课程建设,2.师资队伍 建设,3.实验实训 条件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是龙头 课程建设是重心 团队建设是关键 条件建设是基础,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行动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开发平台),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 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体 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 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 (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 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 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 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三个重要概念,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实际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整合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描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分析),工 作 过 程 导 向 课 程 开 发 基 本 思 路,普适性教材,个性化教材,任务、项目、范例、实验、问题、设备,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载体,课程体系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六步法),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关于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旨在通过工作任务分析专家 与行业专家的密切合作,弄清楚某一职业 或职业群包含哪些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 些项目需要哪些步骤。,工作分析开始,工作任务分析专家要给企业专家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工作项目的界定及叙述要求,要求他们不要考虑以前学过哪些知识,只叙述在岗位上做哪些工作,用工作概念而不是学习概念来反映每个项目。在工作项目中,只包括工作内容,不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每个项目由“名词+动词”组成。,按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1)工作项目: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它可能与工作岗位相对应,也可能不对应,这取决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组织方式(如饭店前厅管理)。 (2)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单件任务(如统计员工的工资)。 (3)职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动作、行为(如使用计算器)和所需要的知识。,工作任务分析是否过时? 1、工作任务分析是职教课程开发的源头。没有工作任务分析,职教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所有步骤缺乏基本依据,容易陷入混乱。 2、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好工作任务分析表,而不是是否需要工作任务分析表。 3、要把握的技术之一是如何按照项目课程开发的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4、技术之二是必须完成从工作项目到课程项目的转换,工作任务分析的基本要求: 全面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通过工作分析,我们将获得丰富的工作世界图景(1)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产品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加工为我们揭示其任务逻辑提供了线索;(2)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电气自动化;(3)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其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电子产品制造;(4)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汽车维修、空调与制冷设备的安装和维修;(5)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岗位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酒店服务、烹饪;(6)有的职业的工作任务是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而展开的,如导游。,关于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目前状况,现 状,理念,探索,缺乏理性思索与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建 设精品课程的重要前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内涵,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展示教学水平的“窗口”,其内涵建设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前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要点,正确解读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从而准确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提升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开发什么?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大纲) 教材,课程目标的编制,课程目标是规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要达到的预期行为结果,可划分为最终目标和促成目标两个层次。为了使得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明确,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压片机”。,课程目标描述举例,(1) 能熟练操作压片机; (2) 能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过程; (3) 解决压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4) 能检验片剂的外观、片重差异、 硬度、崩解度和脆碎度; (5) 严格按照GMP要求规范操作。,课程定位:准确、恰当,包括课程性质、授课对象、 课程所起作用 构建课程框架:以评审指标为依据,所涉及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以及课程建设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获得的支持 资源的合理布局、增加课程支点,课程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网站建设体现“三用” 课程开发体现“三度” 如何设计说课内容 如何挖掘课程特色 教学团队构建体现双师素质、专兼结合 合理选择教学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三用”-指好用、实用、管用 “好用”-指网站构架合理、清晰、便于学习者在最短时间内寻获所需内容,便于专家评审。 “实用”-具有实际有用,便于自主学习的内容;具有便于学习者下载学习功能;要具有能够拓展学习的功能。 “管用”-网站能够进行资源的快速更新,可实现交互式学习,能进行在线测试、问题解答、信息发布。,网站建设体现“三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三度”指课程建设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厚度和精度。 高度- 体现在7项评审指标所涉及的内容中,以课程设置 为例 厚度- 内容要充实、结合课程内容最大限度调动各种资源 通过网站结构的合理布局直观体现出厚度 以教学内容栏目为例 精度- 要体现在网站设计、创意及每一篇文档中,课程开发体现“三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以课程设置为例,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实现校企共建: 从多个层面展开 构建教学模式:构建适度可行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建立仿真教学环境:探索创建符合课程改革支撑环境,教学载体 高度仿真企业的设备 确定教学内容:针对就业岗位方向,确定专业核心技术技能,按 照核心职业能力和素质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学习的过程:模仿工作过程 学习内容为学生留有拓展的空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