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会计研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49345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会计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会计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会计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8/12,1,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会计研究,魏明海 教授,1,2020/8/12,2,内容提要,研究设计(2008.3之前) 初步研究(2008.4-9) 深化研究(2008.10-2009.1) 新的拓展研究(2009.2开始),2020/8/12,3,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2008.3之前),2020/8/12,4,主要是讨论 研究项目的设计 没有结果, 只有问题和可能的方法。,2020/8/12,5,1.1 直觉: 研究问题,5,2020/8/12,6,2020/8/12,7,7,2020/8/12,8,8,2020/8/12,9,9,2020/8/12,10,10,2020/8/12,11,11,2020/8/12,12,流通日前后的CAR,12,2020/8/12,13,减持日前后的CAR,13,2020/8/12,14,14,2020/8/12,15,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取消了我国上市公司所特有的“二元股权结构”,股份全流通将大股东和高管的利益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改变了大股东、高管的利益构成,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模式,可能产生资本市场动机推动的盈余管理行为。,15,2020/8/12,16,培养将实践融合到理论中意识,财经新闻 财经政策 实践经验 财经报刊(国内与国际) 财经网站(国内与国际) 统计工具,2020/8/12,17,将实践融合到理论中的方式,案例与典型事件分析 政策分析 统计数据分析,2020/8/12,18,1.2 研究问题的进一步分析,18,2020/8/12,19,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与股价关系不密切,因而较少存在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份全流通,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利益约束变化,改变了其机会主义行为模式,上市公司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行为大量出现,19,2020/8/12,20,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主要包括: (1)首次上市(IPO) (2)增发配股 (3)保牌等 目前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20,2020/8/12,2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盈余管理动机 西方盈余管理动机可以分为(Healy and Wahlen,1999) : 资本市场动机 契约动机 管制动机,21,2020/8/12,22,影响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大致有管理层收购、股票发行、符合分析师预测、股权激励、内部人交易等。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文献,且成为主流的研究领域,资本市场动机,22,2020/8/12,23,The Accounting Review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20/8/12,24,上述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研究都是以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为基础,存在以下基本逻辑: 当股票价格波动会影响内部人的利益时,内部人可能选择盈余管理影响股票价格,提高自身利益。,24,2020/8/12,25,1.3 研究问题的确定,25,2020/8/12,26,研究的问题包括: 在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基于市场动机推动的盈余管理行为? 如果基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上市公司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主观应计还是真实经营业务操纵? 基于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基于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26,2020/8/12,27,可以转化成5个研究专题,专题1: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理论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制度基础 专题2: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的检验 专题3: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方式研究 专题4: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专题5: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经济后果及相关政策研究,27,2020/8/12,28,1.4 技术路线,28,2020/8/12,29,29,2020/8/12,30,1.5 专题研究设计,30,2020/8/12,31,专题1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理论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制度基础,31,2020/8/12,32,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的制度基础分析,从内部人动机(收益)方面考虑,基于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生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资本市场以现在的盈余预测未来的盈余从而盈余管理能够影响股票价格 第二,内部人能够从股票价格波动过程中获益,32,2020/8/12,33,我国市场存在明显“功能锁定”现象,投资者仅仅关注会计盈余表面信息,无法看穿被操纵后的会计盈余,大股东和管理者操纵会计盈余能够影响股价的波动,满足第一条件,为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提供了市场基础。 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份全流通,股价高低将对大股东和高管利益产生重要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将大股东与高管利益与股价波动联系起来,满足第二个条件,为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提供了动机基础。,33,2020/8/12,34,从政府监管(成本)方面考虑,由于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而被诉讼的可能性非常小以及赔偿金额很低,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面临的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法律风险非常低,不足以约束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行为,为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提供了环境基础。,34,2020/8/12,35,专题2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的检验,35,2020/8/12,36,通过选择特定事件,通过分析季度会计盈余分布情况来检验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动机推动的盈余管理行为。 可选择两个事件作为研究切入点: 非流通股东减持股份 公司高管减持股份,36,2020/8/12,37,目前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非流通股东减持股份和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份的现象,如果减持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这两种减持行为都可以视为上市公司“内部人”卖出公司股票。 我们预计具有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行为。,37,2020/8/12,38,38,2020/8/12,39,如果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则公司在季度1和季度0的盈余水平和盈余管理将达到最大,整个时间跨度的盈余水平和盈余管理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2020/8/12,40,目前衡量主观应计较为常见的模型包括: Jones模型 Dechow et al.(1995)的调整后Jones模型 Teoh et al.(1998a,1998b)的流动主观应计模型 Kothari et al.(2005)的业绩匹配主观应计模型 Ball and Shivakumar(2008)经稳健性调整后的Jones模型 Dechow and Dechive(2002)建立的盈余质量衡量模型(可作为盈余管理衡量指标的一个替代),40,2020/8/12,41,专题3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方式研究,41,2020/8/12,42,根据西方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的分析,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包括调节主观应计、调节真实经营活动等。 我们可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与检验,考察市场动机盈余管理行为更倾向于哪种方式,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监管提供支持。,42,2020/8/12,43,具有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是否通过调节应计部分进行盈余管理,目前众多研究均通过考察公司的主观应计研究盈余管理(Jones,1991;Dechow et al,1995;Teoh et al.,1998a,1998b等)。 我们预期具有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调节应计部分进行盈余管理。,43,2020/8/12,44,其中: 是根据不同模型所计算的季度1主观应计,其定义与国际主流文献一致。 表示内部人减持行为的虚拟变量,其中具有内部人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 取1,否则取0。 是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 是向量导数,与一般实证研究文献中的控制变量相似。 我们预期 的符号显著为正。,44,2020/8/12,45,具有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是否通过调节真实经营活动进行盈余管理,针对企业操纵真实经营行为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Graham et al.(2005)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全面的研究,Roychowdhury(2006)在Graham et al.(2005)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回归对企业真实经营行为操纵进行了研究。 我们预期具有减持行为的公司可能会通过调节真实经营活动进行盈余管理。,45,2020/8/12,46,可参照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方法,构建以下模型检验上市公司是否通过操纵真实经营情况来操纵盈余?,其中: 是季度1待检验的非正常真实经营行为表现,其具体的计算方法见Roychowdhury(2006)。 表示内部人减持行为的虚拟变量,其中具有内部人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 取1,否则取0。 表示期初总资产的对数,控制规模因素。 表示市场账面率(market-to-book ratio),等于期初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除以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 表示当年的净利润。 在此,我们预期 的符号显著为正。 此外也可参照上述研究的设计,对具有减持行为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分析,考察是否存在盈余管理。,46,2020/8/12,47,专题4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47,2020/8/12,48,主要研究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中,究竟什么因素会对这些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影响作用。 根据前面的制度分析和理论拓展,与美国资本市场不同的是,在具有转型经济特征的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两个变量是影响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此外,研究包括非流通股减持盈余管理研究因素分析和高管减持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两个主要问题,具体有对权益动机、股权结构、股权性质。,48,2020/8/12,49,非流通股股东减持的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东利益与公司股价密切相关,减持股份多少及减持时股价高低直接影响减持股东的收益。 我们可考察以减持股份多少代表的权益动机是否会对非流通股东减持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影响。,49,2020/8/12,50,股权结构和股东性质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研究中受到很高关注的问题(陈小悦、徐晓东,2001;徐晓东、陈小悦,2003;徐晓东、王霞,2006)。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部分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权性质对其会计与财务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盈余管理行为(朱松,2006;孙铮、李增泉,2006)。针对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都基于以下逻辑推理:当股东对企业控制力越强,越可能操纵企业会计信息为自身利益服务。 我们可考察股权结构是否会影响非流通股东减持的盈余管理行为。,50,2020/8/12,51,不同性质的股东在面临全流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仍有差异。蔡奕(2007)较为全面地比较了国有股东和民营股东在监管机构、管理目标、股价敏感度和股权稳定性方面的差异,认为民营股东在二级市场采取违法违规行为牟利的动机更加强烈,也更容易通过操纵盈余管理,做高业绩提升股价。 我们将考察股权性质是否非流通股东减持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51,2020/8/12,52,为了分析非流通股东减持的盈余管理的响因素,可构建的模型如下:,其中: DA 待检验变量,为季度1的盈余管理衡量指标。 EI 为非流通股东减持的权益动机。Beneish and Vargus(2002)、Cheng and Warfield(2005)将内部人的权益动机界定为内部人的非正常买卖,我们将其界定为非流通股股东减持股份占其能够正常出售股份的比例。 ISHARE 表示减持的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 DTOP 为虚拟变量,当减持股东为公司控股股东时取1,否则取0。 HOLDER为虚拟变量,当减持股东性质为民营股东时取1,否则取0。 BX是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 B是向量导数。与国内外主流研究文献一致,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债务水平(债务契约)、董事会领导结构(两职状态)、独立董事比例及构成(独立董事背景)、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师(审计质量)、外部环境(地区的政企关系)等。 我们预期 、 、 、 的符号显著为正。,52,2020/8/12,53,高管减持的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内部人交易会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Beneish and Vargus,2002;Cheng and Warfield,2005)。 与非流通股股东减持的分析一样,高管减持股份多少及减持时股价高低直接影响高管的收益。 我们可考察以减持股份多少代表的权益动机是否会对高管减持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影响。,53,2020/8/12,54,除了权益动机外,公司高管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关系是影响高管行为特征的最重要因素。吴林祥(2007)将高管与控股股东的关系划分为四类:即无控股股东高管、控股股东虚化高管、被控股股东“工具化”的高管以及与控股股东“合一”的高管,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其中,前两类公司高管自身私利空间较大,高管行为受到约束较小,那么高管更容易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为自身利益服务。体现在高管进行股份减持上,前两类高管更容易采取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推高股价,提高自身利益。 我们将检验控股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对高管减持的盈余管理形成影响。,54,2020/8/12,55,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是指公司控股股东为各级国资委的上市公司的高管,其显著特征是控股股东存在比较明显的“主体虚化”现象,导致高管成为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内部人”,国有企业更容易比民营企业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费方域,1996;张维迎,1999)。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高管更容易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服务自身私利。因此,不同股权性质公司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不同。 我们将检验所有权性质对高管减持的盈余管理的影响。,55,2020/8/12,56,为了考察上述因素的影响,可构建以下模型:,其中: DA 待检验变量,为季度1的盈余管理衡量指标。 EI 为高管减持的权益动机,在此我们将其界定为高管减持股份占其能够正常出售股份的比例。 CONTH为虚拟变量,当高管减持公司属于无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虚化公司时取1,否则取0。 HOLDER为虚拟变量,当公司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东时取1,否则取0。 BX是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B 是向量导数,具体变量定义与模型(3)一致。 在此,我们预期 、 、 的符号显著为正。,56,2020/8/12,57,专题5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经济后果及相关政策研究,57,2020/8/12,58,主要考察基于市场动机盈余管理行为的经济后果,包括企业后续期间的会计业绩和市场回报两个方面,分析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对资源配置造成影响。,58,2020/8/12,59,市场动机盈余管理后续期间会计业绩研究,Teoh. et al.(1998a,1998b)、Ragan(1998)、Shivakumar(2000)均发现公司的主观应计和非正常盈余对后续期间会计盈余下降有影响,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公司减持前通过调整应计进行盈余管理,在后续期间进行转回。 我们将考察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是否会导致未来期间的会计业绩下降。,59,2020/8/12,60,可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中: 表示后续年度的净利润变化,以期初净资产进行标准化。根据数据取得范围,将往后追溯3年(Teoh et al.1998a,1998b;Rangan,1998)。 表示季度2、1、0、1的盈余管理衡量指标,与专题2和专题3的定义一致。 BX 是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B是向量导数。根据Rangan(1998)的研究,控制变量将包括当年的销售收入增长、资本支出增长(与 的时间范围一致)。 我们预期 的符号 显著为负,60,2020/8/12,61,市场动机盈余管理后续期间市场业绩研究,西方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表明,对于投资者是否能够事前识别盈余管理尚没有统一证据。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表明,市场投资者存在明显“功能锁定”现象,无法看穿会计盈余,因此我们推断市场无法事前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对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在后续期间投资者可能会做出负向的反应。 我们将分析市场动机盈余管理后续期间市场业绩。,61,2020/8/12,62,拟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中: AR 表示季度2往后4一年时间内的市场调整的回报,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Teoh et al. (1998a,1998b)。 DA 表示季度2、1、0、1的盈余管理衡量指标,与专题2和专题3的定义一致。 BX 是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 B是向量导数。根据Teoh et al. (1998a,1998b)、Rangan(1998)的研究,控制变量将包括当年的销售收入增长、资本支出增长、股东权益市场账面率、行业虚拟变量等。 我们预期 的符号 显著为负。,62,2020/8/12,63,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相关政策研究,根据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研究的程度、方式、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引发的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之间关系进行归纳,主要从会计准则制定和资本市场监管两个方面提出系统的政策建议,为控制市场动机盈余管理的范围和影响提供支持。,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