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基本理论,【本章学习目标】,1.识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2.理解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3. 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 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 产生的行为或 行为潜能的 比较持久的 变化。,一、学习概述,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疲劳、药物反应等因素带来的 有正规学习和随机学习两类,广义的学习:人类和动物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的区别 首先,从内容上看,人的学习,除了掌握个体的行为经验外,更重要的是以个体的形式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而动物个体所积累的经验无法以物化的形式保存下来 其次,从方式看,动物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的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而实现的。 第三,从性质上看,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积极主动的过程。,理解: 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人类的学习,即狭义的学习的定义是: 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中的特殊形式 特点: 首先,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因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 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再次,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充实自己的过程。,(一)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二、学习的类别,行为规范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二)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 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 主观映像。 是什么、为什么和怎 么样的描述性经验; 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操 作性经验,技能是通过学习而 形成的符合法则要 求的活动方式。 包括对事物的主观 表征进行加工改造 的心智技能; 及作用于客观对象 的动作技能。,行为规范是用以 调节人际交往, 实现社会控制, 维持社会秩序的 思想工具。 通过态度的形成 与改变达到,(三)按学习活动的性质划分,eyeball =eye+ball,eyeball =e-y-e-b-a-l-l,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1、行为主义 2、认知学派 3、人本主义 4、建构主义,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 经典实验 桑代克简介: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学习的实验研究 猫的学习实验: 问题箱 尝试与错误,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研究生期间研究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导师詹姆斯家的地下室里做“鸡走迷宫实验” 桑代克用厚厚的书本堆成了一道迷宫,有三条死路,第四条路可以通往邻近的一个开口处,那里有一些食物、水和其它的鸡。当他把一只鸡放入迷宫时,它会在死路里转来转去,大声地吱吱叫,直到碰巧找到出口。当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回去实验时,慢慢就学会较快地找到出口。很明显,这里没有什么智力行为包含在内,只有一些简单得多的东西。 “鸡在面对孤独和封死的墙时,其反应方式与在类似自然环境中可以使其逃脱的行为差不多。其中的一些行为会引导它得以成功,因之而来的快乐会使它记住这些动作。而没有导致快感的一些行为就都被忘记了。”,桑代克的博士研究课题:动物的智慧 “饿猫逃脱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初次进入一只新的迷箱时,动物的活动都不是根据对笼子性质 的理解,而是依照某种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正确反 应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获得满意结果,联结就会增强;获得烦恼结果,联结就会削弱。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练习的运用会使联结的力量增大。 准备律( law of readiness):结果与准备状态相符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一) 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简介 条件反射实验,条件反射演示(资料来源:Pavlovs Dog (nobelprize.org)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John B.Waston,1878-1958),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用于学习领域,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小艾伯特的恐惧实验,被试:11个月的艾伯特 实验过程: 呈现中性刺激:小白兔 兔子出现后,紧接出现铁锤敲击钢管的声响(无条件刺激) 三次结合后,小白兔单独出现也会引起艾伯特的恐惧与防御反应。 六次结合后,反应强烈,产生泛化,害怕所有有毛的东西,如老鼠或有胡子的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建立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使条件刺激与原来只能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系。,(二)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 获得: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被试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条件作用。 - 消退:这一现象发生在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时,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即条件刺激不再引起条件反应。,2.刺激泛化与分化 - 刺激泛化(generalization):指某一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 刺激分化(discrimination):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趋同,刺激分化趋异,两者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对习得行为的解释,儿童的对种种事情的心理体验以及诱发行为可以用经典条件作用进行解释: 喜欢某支曲子:歌曲-表扬-喜悦 逃学行为,教室 批评恐惧; 考试综合症,考试批评焦虑; 甚至孩子的健康也可能有所涉及:课堂作业批评头痛、溃疡。,(三)评价 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 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一)操作性条件作用 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应答型条件作用: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 反应型条件作用:行为反应极其后果,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 斯金纳箱 白鼠学习实验,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的实验设备。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出现概率就增加;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出现概率就减弱。,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不同之处,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不同之处,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不同之处,1. 强化 (1)概念 强化: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2)强化类型 正强化:施加一个愉快刺激 负强化:撤消一个不愉快刺激 惩罚(punishment):剥夺性惩罚和施予性惩罚 降低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后果,(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2、强化程序,连续强化程序:每个适当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强化。 断续强化程序:间隔程序和比率程序,(三)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斯金纳认为反应的后果影响进一步的行动,这些后果产生于外部环境,环境引起行为的变化,一个人将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他自己与众不同的强化和惩罚史直接决定的。,1、行为塑造(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预测) 儿童的操作行为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一个好的行为由于不断得到强化,变得越来越巩固,这就叫塑造。而一个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也可以运用强化规范行为、消退不良行为来使之消退。这就叫矫正。,2、 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 原理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使学生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原则 小步子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 实施 直线式程序;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四、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是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提出了以观察学习为基础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让儿童观察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的成人榜样对玩偶的攻击行为,然后给儿童提供类似的情境。 结果表明,观察过这三类成人榜样的儿童都会表现出类似的攻击性。即儿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习得了新的行为。,A,进一步揭示对榜样攻击行为的奖励和惩罚对儿童的模仿行为是否有影响。 说明:榜样行为的后果 影响儿童的自发模仿行为。,B,4-6岁的儿童分为三组,观察学习实验的启示,二、减少暴力电视或网络游戏对儿童的影响,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A. 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受观察学习的影响。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行动性学习/直接经验学习: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就是从做中学并体验到行动结果的过程中来学习。 二是替代学习/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2) 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观点,B.班杜拉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的观点:观察学习过程不同于经典性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不一定有外显的操作反应,也不依赖于直接强化,而是注重学习的认知中介因素。,C.班杜拉提出影响观察学习的三种加工机制: a.替代过程: b.认知过程: c.自我调节过程:,D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阶段 榜样行为特点 独特性、 复杂性、 流行性等 观察者的特点 知觉能力 唤起水平 以往的强化,符号编码 表象表征 言语表征 认知组织 符号复述 动作复述,行为反应能力 自我观察 有指导的练习 正确的反馈,外部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榜样行为出现,模仿行为,保持阶段,动作再现阶段,动机阶段,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行为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观察学习的个阶段,注意阶段,观察者所以能够注意于模型及表现,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也取决于观察者的特征; 保持阶段,观察者利用符号进行编码,其认知组织及练习活动均为很重要的变量; 动作复制阶段,常常受复制时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的制约; 动机阶段,不仅随外部强化而转移,更重要的内部强化。班杜拉曾说:“没有比自我藐视更具破坏性的惩罚。”相应,也没有比自我欣赏更令人满足的赞赏。,个人,环境,行为,基本观点:行为、个体(认知)、环境三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并决定学习。 与行为理论相比:对学习所涉及的认知过程给予了充分关注。,2.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也反对人本主义的个人决定论,主张交互决定论。 认为交互作用模式有三种: (1)单向交互决定论。环境和个体这两个独立的实体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影响人的行为。该模式虽然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行为,但二者之间没有发生影响。 B = f (P, E) B指行为,P指个体,E指环境,(2)双向的交互决定论。行为是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结果。即行为起因于环境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 = f (P E) (3)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影响。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了行为的发生。,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 (P),行为 (B),环境 (E),预期和价值观影响行为,行为常常不是根据改变个体印象的环境反馈来评价的,行为激活环境的相倚关系,被激活的相倚关系可以改变活动的强度和方向,生理特征,诸如吸引力、种族、个子大小、性别和社会属性,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社会上不同的对待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举例:自我效能、学习行为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效能:属于个体认知因素。即相信个体可以控制某种局面并产生积极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评价,贡献 重视中介因素,融合了认知派和联结派的学习理论的思想,形成了一种认知联结的模式。 揭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形成的作用。 理论建立在严密的、以人为被试的实验基础上的。 局限 过多关注外在行为和外在因素,对于思维记忆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情况重视不足。,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与行为主义观点相比,认知观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非对环境刺激的应答或反应;而对学习的研究,应重视观念理解、推理、思维、解决问题等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而非关注简单低级的刺激-反应及其联系。,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四、奥苏伯尔的接受-同化理论,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五、加涅累积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 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以现象学为基础,主张研究心理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一、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一)苛勒的经典实验黑猩猩解决问题实验,1.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而非形成S-R联结。 3.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观念为中介(S-0-R)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二、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托儿曼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 受华生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的双重影响,寻求认知与行为的统一。,E.C.Tolman,1886-1959,(一)托尔曼的经典实验,1.位置学习实验 实验表明: 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即形成有关迷津的“认知地图”。,(二)托尔曼符号学习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形成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 2.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3.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 学习在于对环境的认知,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形成“目标-对象-手段”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整体的认知地图。,优点 托尔曼将认知主义观点引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将刺激-反应理论与格式塔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行为的目的性、整体性和中介变量概念; 用严密的实验对联结派学习理论进行批评,提出对学习的认知解释,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先行作用,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鼻祖”。 不足 托尔曼对学习的内在信息加工过程缺乏深入探讨。 他提出的目的、认知、期待等中介变量本身很难以精确的程度维系于可测的刺激-反应变量。,(三)简短评价,三、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布鲁纳是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教学,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JSBruner,1915一),(1)反对以刺激-反应联结和对动物的行为习得研究来解释学习; (2)关注学习过程,主张研究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 (3)其理论受格式塔学派、皮亚杰、托儿曼理论的影响,以及杜威、詹姆斯等人的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学习是通过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积极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或类别编码系统的过程。 1.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实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认知结构的核心是一套类别及类别编码系统。,2.学习是类目化过程,类别化活动:已有的类别编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或借助已有的类别处理外来信息,或将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从而置于类别编码系统中的活动。 类别化过程是自下而上的,从具体、特殊到一般的、概括,由低层次类别到高层次类别。,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组织起来的。,(二)布鲁纳的教学理论(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教学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 教学设计要依据学生表征系统发展的方式进行。,“任何学科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基本知识原理使得学科内容易于理解 (2)有利于记忆和保持 (3)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有利于迁移 (4)对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能更好地分析各级知识之间的关系。,2、发现法教学模式 发现法教学模式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发现法教学模式的特点: A 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而不是知识项目。 B 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导作用。 C 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奥苏伯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 反对将动物学习规律和机械学习简单用于解释学生的学习。 致力于探讨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学习。,(DPAuSubel,1918 ),四、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通过同化将当前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a. 接受学习是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b. 发现学习是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要由他们自己发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认知结构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众多概念或观念。 实质联系:内在联系,而不是表面的,非字面的联系。 非人为,即非任意性,新旧知识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有意义学习,(1)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内部条件: A.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表征学习:符号与符号所代表事物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等值关系。 概念学习:掌握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获得由句子表达的、有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接受教学指的是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和包摄性最广的、最清晰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习和保持知识,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提供一个固定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二)接受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多边形,五边形等,菱形,一般平行四边形,其他,等腰梯形,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 由 上 到 下,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学习的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教学阶段应与学习阶段完全对应。 教学由教师安排和控制外部条件构成,1.信息流 2.控制结构 期望事项 执行结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编码,提取,第四节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客观主义(objectivism)为基础的,即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而学习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 建构主义则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知识的外在形式与学生的理解和表征可能有差异,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累积,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3.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本身便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为马斯洛和罗杰斯,由于其兴起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后,又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其他理论的驳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不正常人的心理学 行为主义是低级动物和婴幼儿的心理学。 认知学习理论将儿童的大脑视为信息加工系统,所描述的学习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重视左脑开发,忽视右脑效应),把身心劈开了,学生虽人在教室,心却在教室之外。,(一)对学习的看法,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使学生的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最有用的学习是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 教育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愉快的、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为目的。,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类。 无意义学习是指所学的材料是没有个人意义的,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仅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 意义学习则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使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二)对教育的看法,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成长。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4)强调从做中学。,(三)人本主义的基本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科恩1969年创建 做法:围绕一个题目进行群体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三个原则:情感与思想全身心投入;个性与独特性;允许离题。 对教师的要求:课题选择要适当;促进讨论;人本。,2.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典型特点:无拘无束、形式多样。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由学生主导,没有固定的课桌和座位,各节课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教材与学习材料:教材生活多样化,自主选择科目,混龄编班。 教师角色: 教师扮演被询问者角色,不起主导作用,教师仅是鼓励和引导学生的活动。 在适当时间促使学生与学习材料接触,鼓励学生探索喜欢的知识 适用于小学阶段,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选择和追求最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学生积极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如时间、形式、主题和讲授材料,以及自我评定成绩。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源来获取学习内容。 教师起引导作用,师生共同订立契约。 适合大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