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整合的复习参考资料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67144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整合的复习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心理学整合的复习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心理学整合的复习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时蓉华 编著考试重点复习:名词解释:.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及其满意程度。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角色冲突指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个人身上所引起的内心矛盾。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之间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 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男女性别角色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埃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 (英文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而事实上我们心中这个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她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皮克马力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里翁效应。领导效应理论是卢因提出来的,基本观点是:卢因认为,对团体有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一个团体除了领导者之外,还有参与者。团体规模的大小是决定其成员参与程度和人数的一个主要因素。卢因进一步指出,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系和作用,所以,基本团体的规模以小为好,便于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的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中国人肢解人心的途径方法:1观语言2观行为3观相貌4是类化5省察己心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对抗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们相信对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怎样进行说服宣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逐步提出要求;积极参加活动;团体规定。查荣克对社会促进,社会干扰:逆反心理:.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最早在1875由德国谢夫勒提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微观个体层面、中观群体层面、宏观社会层面。.哪2本书的诞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908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 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 SSP与PSP的区别: SSP是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是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在研究着眼点上,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而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上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条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实验室研究法。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明确。缺点:实验情况和实验者对被实验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小心处理。 调查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着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观察法。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的很清楚,但任何团体都有其特殊性,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团体中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社会心理学最早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实验者心理效果和影响。(2)调查法这是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者可以针对人们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心理状态,运用问卷、谈话等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收集材料并加以分析归纳。 (3)观察法 这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4)档案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有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信件、讲演稿等。(5)物理痕迹研究法。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冯特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作为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并称他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单一支配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快乐说。代表人物:哲学家本瑟姆。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 自我说。代表人物: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他认为人的基本行为是权力的追求。 同情说。代表人物: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他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 模仿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塔尔特。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 暗示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黎朋。他认为由于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而被激发出来。 本能说。代表人物:麦独孤 。他认为人的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 习惯说。代表人物:美国哲学家詹姆士。他认为习惯是本能的转移,本能活动经若经过多次重复就会变成习惯。 态度说。代表人物:杜马斯。他认为态度对人们心理活动起一种准备作用。. 请介绍一下皮克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社会角色的学习,指两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角色的责任与特权【义务与权力】,一是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 社会角色的冲突有如下几种情况: 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 当社会角色改变时,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 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社会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其真实人格之间的矛盾。社会角色分类: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行为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自我结构的五个层面。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意识的成分。答: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 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童年期。童年期是从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和羞耻感。 学前期。学前期是从四到五岁,这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学龄初期。学龄初期是从六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青春期。青春期亦即青少年期,相当于初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避免同一性混乱。 成年早期。成年早期是从18岁到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阶段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期。成年期亦即中年期与壮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阶段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成熟期。成熟期亦即老年期。这阶段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所谓男女性别角色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男子的支配欲; 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两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一般特点:男性喜欢成群结队,女性喜欢三三两两;语言交往中的两性差异; 非语言交往中的两性差异。动机的概念及其功能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功能:激活功能。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指向功能。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 调节功能。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具有维护作用,如果行为受阻,其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3、社会动机的分类有那些?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内部和外部动机; 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聚集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人们在直接或间接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组织的社会行为叫聚集行为。(2分) 聚集行为的四大特征: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和短暂性。(每个0.5分,共2分) 聚集行为产生的6种条件:(每个0.5分,共3分) A.环境条件B.结构性压力C.诱发因答 D.宣传鼓动者E.普遍情绪的产生 F.社会控制减弱 聚集行为的理论分析四种。(4分) A.价值累加理论B.还原理论C.匿名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叛逆心理的形成及对策,试联系实际说明。 逆反心理定义:是一种反从众心理,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信息的人产生相反的意思与愿望的心理。(3分) 产生逆反心理的四大因素。(4分) 举例合适(4请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团体对个人心理产生的作用: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 表达情绪的原则有哪些?答:(1)真实原则。真实表达自己还有助于让别人了解表达者的感受,使问题更快得到解决。真实让情绪表达者变得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别人会更愿意向表达者走近。(2)灵活原则。越成熟的系统越灵活,它代表着表达者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有着创造性的控制权,不被情境或者残留的幼年规则所左右。(3)就事论事原则。能够就事论事,也就说明情绪表达者可以把现在和过去区分开来,你是理性和成熟的,而非情绪化和神经质的。补充情绪定义: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情绪行为:(情绪表现或表情)情绪在行为上的表现,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人的许多情绪体验可能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高兴时笑容满面。悲哀时哭丧着脸)自我实现者的情绪特质(马斯洛的情绪现象学研究)1情绪自然、愉悦、稳定2有清醒的理智3适度的欲望4对人类有深挚的感情5神秘体验和海洋感情6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情绪跨文化差异的原因1同类事件在不同文化中发生的频率有差异2不同文化对某些事件的敏感性具有差异3文化定向的差异。(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4社会文化规范的差异。情绪的表达1表情的先天性2表情的普遍性3表情的文化特性侵犯诱因的代表理论(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考点侵犯理论答:(1)弗洛伊德和洛伦茨分别从精神分析角度和动物生存中习性发展的角度解释人的侵犯行为,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发生侵犯行为的动因来自人的内部。(2)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是引起侵犯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后果,二者之间是单一的因果关系。(3)伯科威茨等人则认为,各种厌恶事件都可能成为侵犯的诱因,它们引起某种情绪唤醒或是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挫折作为侵犯的诱因之一,在外部适当的条件下,经数次重复,便会与侵犯行为形成习惯性联系。(4)班杜拉以其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人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侵犯能力的,这种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社会认知的特征及何为第一印象? 社会认知的特征: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性。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影响社会认知的心里因素有哪些? 兴趣与动机;需要与价值;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当时的情景;认知者的需要。印象整饰和印象形成的区别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的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奥尔波特认为事物的六种价值有哪些? 经济价值; 理论的价值; 审美价值; 权利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宗教的价值。、什么是偏见及偏见的特征? 偏见:是个人对他人或其他团体特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特征: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偏见具有先入为主的判断。怎样进行说服宣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逐步提出要求;积极参加活动;团体规定。社会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 自尊心的强度; 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 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 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的规律。答:印象形成是指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即个体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的旧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讲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形成有关他人或事物概念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等到了解了他人的全部特征才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是根据有限甚至片段的信息,就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在这个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两种加工模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良好人际关系的阶段有哪些?答:良好人际关系的阶段有:(1)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初步确定要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对象,包含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2)情感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主要是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3)情感交流阶段。在此阶段,双方的人际关系开始出现由正式交往转向非正式交往的实质性变化。(4)稳定交往阶段。这是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双方在心里上高度相容,彼此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绝大部分的私密性的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死之交”。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你认为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答:心理健康的意义:(1)、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心理健康能促进生理健康。(2)和谐人际关系。人格完美、心理健康的人,他们不但人际关系和谐,而且还会带来事业的进步和成功。(3)完善个人事业。心理健康的意义还体现在工作和事业上。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一个健康的心理。(4)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生命,保持心理健康能够极大地提高生命质量。(5)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6)心理健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习得无助模型?答:“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什么?答: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研究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媒介物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刺激物-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