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诗.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44793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鉴赏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复习-鉴赏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复习-鉴赏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分类练习,诗歌内容与思想感情,2,一、学习目标:,1.把握古诗词中思想感情的常用语。 2.准确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做到不拔高,不贴乱贴标签。 3.学会准确分析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把握思想感情题的设题方法及答题要点。,3,二、知识梳理,(一)你能说出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吗?,忧国伤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离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4、山河沦丧的痛苦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4,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4、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胜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 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5,(二)你能说出下列古诗词中划线语句的思想情感吗?,1、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答: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6,反映离乱的痛苦,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同情人民的疾苦,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4、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9,.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5、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0,报国无门的悲伤,6、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保家卫国的决心,7、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2,山河沦丧的痛苦,8、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13,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还尊酹江月。,14,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10、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5,羁旅愁思,11、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16,思亲念友,1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7,边关思乡,1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8,闺中怀人,14、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9,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15、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0,昔胜今衰的感慨,16、姜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1,借古讽今的情怀,17、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2,青春易逝的伤感,18、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3,仕途失意的苦闷,1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4,告慰平生的喜悦,20、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5,依依不舍的留念,21、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6,情深意长的勉励,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7,坦陈心志的告白,23、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28,三、你能总结出准确理解古诗词思想情感的方法吗?,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1.抓显情语 2.悟隐情语 3.析景语,29,四、典型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首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满天丝雨想象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和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春日的丝雨容易唤起人们春光即失的寂寞惆怅,而含愁得思绪与小雨丝丝之间又存在某种形象上、意念上的联系。因此由雨丝之网-愁绪之网,进一步联想到它欲网春,就非常自然了。,30,四、典型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高考全国卷)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31,2.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主旨。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32,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侧重于月色下的西湖,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着力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 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33,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月下西湖的景色及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澄澈,晶莹透明,月光一照,闪闪发光。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谁还愿意乘着骖鸾做神仙呢!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 ”,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34,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2.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诗的内容主旨。 采桑子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35,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 ,沉思忽自惊。 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6,五、归纳答题思路,所抒感情: 通过( )意象+用( )手法抒发/寄寓/揭露( )什么感情。,37,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请试作简述,作者在诗中流露出了一种恬静、悠闲、喜悦的情感。“双双瓦雀”在瓦屋上跳跃,把它们的影子投上书案,点点杨花从窗外飘落于砚池,没有恬静、闲适的心境是难以观察到的。诗将作者足不出户、埋头书案(“读周易”)、淡泊名利的形象和情感生动地展示了出来。,38,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39,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40,(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4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全国卷1)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42,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43,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44,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抒情或寓情于景。,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07江苏卷)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5,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写男女离别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伤别之情笼罩全篇。可是辛弃疾的这首送别词,却立意不俗,别具一格,超出一般的送别词。 词上阙写离情别景,抒发愤激之情。 “唱彻”(唱毕)阳关三叠送别曲,而“泪未干”三字,更觉无限伤感。一下笔就描绘出诗人凄苦形象和送别场面。阳关,通称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即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收入乐府,成为送别名曲。 “功名余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把功名看成多余的事而劝人加餐多保重身体,作者此时看透了朝廷对金屈膝求和的嘴脸,处于“国仇未报壮士老”的无奈痛苦愤慨之中,这与他“赢得生前身后名”想建功立业是相悖的,实际上是作者愤激的反语。,46,“浮天”二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物开阔,意境深邃,用笔浑厚。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与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一“送“字用了拟人写法,含无限依恋惜别之情;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与联想爱国义士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两句中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联系紧密,含而不露,余韵悠长。达“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 “浮“和“埋”两字如若仔细揣摩,蕴藉深刻,使人联想到当时:社会的浮躁动荡,国家的腐败黑暗,个人前程的黯淡,世事沧桑的难料,作者把离情与别景高度融合,达到物我合一深邃的意境! 词的下阙写怀古伤今,直言仕途艰难社会黑暗,想要报国却行路难。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古往今来多少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哀?聚会才使人欢乐吗? 言外之意还有比个人的悲欢离合更值得关注的事!那就是国家的分裂,人民的苦难,社会的动乱,诗人跳出一般仅写个人情怀的送别诗的羁绊,由一般进而拓深,翻出忧国忧民的新意,赋予词更大的容量,从而扩大了词的意境。用“只应”反问句真乃力重千钧。,47,结尾两句意味深长,扣紧送人题意:江头风高浪急,十分险恶,但哪有人间行路难呢?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引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今不存。南朝宋鲍照有拟行路难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个人不为世用,或针砭社会现实。 这两句托意深刻,既暗含了辛弃疾的个人伤心经历身世遭遇,又更多地体现了作者一腔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而“别有人间行路难”结句则充满了作者对古代黑暗社会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批判,向读者展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情已淋漓,语仍含蓄。李白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同此悲愤。 这首五十六个字的送人小令,写得这样内蕴丰富,寄情高远,绝少“黯然销魂”情绪,“英雄感怆,有在长情之外”(刘辰翁辛稼轩词序),由此词可以悟出辛弃疾强烈的忧国忧民忧患意识,感受出他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品味出他深浑含蓄的笔调,那种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的功力,彰显出辛词的大家风度。,48,(1)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49,七、问题归纳,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4、主旨是什么; 5、结合意境提问; 6、就某句某联发问。,50,谢谢大家,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