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41141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结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其中存在两大基本矛盾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 第3课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 中央官制的确定及其演变 第4课 皇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第4课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 与集权措施,同时课本还讲述了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谏议制度,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4课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第3、4课整合课之二:皇权与相权,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4课整合课之一:中央与地方(加选官、监察、谏议制度),知识导航 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汉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集权,2、唐末: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请思考,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刘邦分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 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思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导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的专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请思考,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归纳,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杯酒释兵权,2.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转运使,(一)集中军权,(二)集中政权,(三)集中财权,宰相相权一分为三,节度使,州郡长官,三衙禁军统领机构,枢密院负责军务, “强干弱枝、守内虚 外”的部兵原则,受通判监督,文臣担任,宰 相,枢 密 院,禁军(三衙),皇帝,(三司),绘制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中央,地方,转运使,文官通判,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 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 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 机构臃肿,造成“冗官”,效率低下; 军制紊乱,造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造成“冗费”,财政危机严重。,中央与地方,A、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淮南王的小儿子 获得了一块土地成为列侯,是真是假,B、“安史之乱”结束后,驻守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德裕 将自己的官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C、宋太祖时期,部分在对北方辽军作战中战功卓著的 将军被派往各地方任知州,D、北宋时期,各州郡的财赋一经收起即全部 运往开封或中央指定地点,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 、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强枝弱干”、“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C,汉唐:,小结: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中央采取一 定措施,未能完全解决问题,地方势 力的存在影响中央统治。,宋元:,中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基本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小结,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中 央 与 地 方,皇 权 与 相 权,汉:郡国并行制,唐:安史之乱,推恩令,藩镇割据,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明:,清:,五代十国,秦:,唐:,宋:,元:,秦: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问题基本解决,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特点:,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西周以来,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隋唐时期,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才学,二、选官制度,材料一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材料二 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从材料二看,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 使读书人埋头功名,不讲求实际有用的学问。,材料三 廖燕力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及其流弊 怎样理解材料三“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的观点?为什么明朝“制义取士”“巧”? 明朝的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举措同样是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明朝的科举制培养了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材料四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面向社会,不分贫富贵贱,通过考试择优选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和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科举制堪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网文“科举制”盖棺百年涌风烟 在平反中回归理性 材料四中对科举制有高度的赞扬。他们赞扬科举制的什么? 称赞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三、监察与谏议制度,评价: 消极?积极?,三、监察与谏议,评价: 消极: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积极: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选择题:,、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是() 、中朝、外朝、内服、外服,、汉朝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什么() 、行政权、监察权 、军权、财权,A,B,下列不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朝决策机构、设置刺史 、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C,3、北宋直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 ) A设立枢密院 B增设参知政事 C州设通判 D皇帝亲自掌握禁军,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 A 权 B 兵 C 民 D 钱,C,C,5、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增加官职和官员数量 B募兵和养兵的举措可以缓和农民反抗 C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D改革必须提高办事效率,6、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 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7、北宋三司使的权力是( ) A、管理军事 B、掌管财政 C、掌管行政 D、监察百官,D,C,B,8、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 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的是( )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官的地位,疏远将兵的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