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刻骨铭心的国耻》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gua****jh 文档编号:153888852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刻骨铭心的国耻》 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刻骨铭心的国耻》 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刻骨铭心的国耻》 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刻骨铭心的国耻 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了解日本侵略军当年在南京*中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毋忘国耻,这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第二段中的典型事例是怎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突出日军暴行的。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2、学习生字新词。3、完成有关字词作业。教学过程:1、揭题、解题。(1)出示课题。(2)解题。理解词语:刻骨铭心(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引导学生评议,把提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国耻在课文中指什么?这什么说这国耻是刻骨铭心的?(2)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3)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带点的字。荷(h)枪实弹(dn)用另一个读音分别组词。(2)读读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词语。骇人听闻:骇,惊吓。使人听了吃惊。如愿以偿:偿,满足。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令人发指:发,读f 。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年逾古稀:逾,超过。古稀,指七十岁。年纪超过七十岁,指高龄老人。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解疑。4、给课文分段。(1)本文是一篇参观记,这种类型的文章常按概括介绍-参观经过-观后感的结构来写。我们可根据课文的结构给课文分段。(2)本文也可采用先把课文主体部分(参观经过)划出,再看头尾的方法来分段。5、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课后第三题)(3)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学习句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看拼音和汉字,把词语写完整。xinyn沦( )火( )do toto( )田( )不绝小结规律:带有偏旁的,发an音;不定期有偏旁发ao音。(2)听写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并说说词语的意思。2、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恰当。可是40多天,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多天内,这35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南京沦陷后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屠杀了35万人。(3)抓住这一段课文的重点词概括段落大意。3、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学课文第二段,根据作者的参观顺序给课文分层。全班交流,说说根据哪些句子来分层?灯片出示。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史料陈列大厅很宽敞,墙壁上挂着250幅图片。走进尸骨陈列室,首先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室外的卵石广场却给人另外一种感觉。启发学生理解第句的过渡作用。(2)学习第二层。自由读第二层课文。这两段都采用了先概括介绍后举实例的方法,重温历史,控诉侵华日军的罪行。找出课文中的实例部分。理解重点句。a.从1937年12月到期938年2月初.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句话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图片内容的?(时间短,手段多,杀人面广。)课文用了一个长句来全面来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读起来一气呵成,情感愤怒激烈沉痛。指导朗读。b.35万人惨遭屠杀,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这里两个连续的感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c.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种表达方式更恰当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第一句用把字句,突出了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人间地狱是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强调日本侵略者对这场空前的劫难罪责难逃。)(3)学习第三层。指名读课文第三层。读旁注。(4)学习第四层。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讨论:大院卵石地面-小路边13块浮雕-围墙边的一组浮雕。小结:本层按参观顺序记叙。(5)根据各层内容概括段落大意。4、指导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2)全班讨论:这什么说这是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辱?深刻的启迪指的又是什么?师归纳:国力衰微,就会遭到外国人的欺负,要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就得不忘国耻,发奋图强。(3)这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5、布置作业。片段练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取一题。(1)站在侵华日军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前。(2)学习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的写法,介绍你的学校或家。教学反思1刻骨铭心的国耻是一篇选学课文,描述了1937年12月发生在南京的惨案。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日本侵略军在南京*中的滔天罪行及险恶用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毋忘国耻,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全文的一条情感主线就是对灭绝人性的日寇的仇恨,所以很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但这对于不善朗读的我是一个挑战。从课后其他教师的点评和自己对录象的再次回顾中,自己发现了很多问题值得自己深思。课的导入部分,我尝试通过声情并茂地讲述南京*的悲惨事实,而且通过史实图片的放映,并配辛德勒的名单电影悲壮的主题音乐,让学生较快地融入这个情境,把学生带入那个辛酸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心中产生了憎恨之情。在观看图片后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心中的悲愤,可惜这个环节中,学生站起来说的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只是寥寥数语。可能学生感受还不够深刻,如果能用影片的方式呈现南京*的惨状效果会更好些。学生初读课文第一段后,对文本的感受是浅显的。我抓住了中心句40多天,在南京沦陷后的短短40多天内,这30多万人竟被侵华日军全部屠杀了。进行教学,通过比较,理解被字句的作用。于是进入第二次的阅读,读之前,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场面令你刻骨铭心?这个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板块式的问题。然后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但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发言者屈指可数,而且读的没有自己的感受。究其原因,我归纳了以下几点:1,学生个体的朗读时间得不到保证。语文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最美,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与文本一次次的朗读中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多读,才能让静止的文字表达它的情感,让文字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教师在必要时的范读是很重要的,可惜自己的性格所致,一直不敢尝试去读,所以造成了班级中学生的朗读水平低下。2,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到位。相当多的学生能读通顺,但读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让学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读,不考虑文本的价值,不做具体的引导,点拨,也是徒劳的。这里就要求教师先要吃透教材,沉入语言深处,努力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人。必要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对情了然于心,否则,很难达到极佳的朗读效果。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也不够肯定。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老师应该指出该同学读得好的地方,然后让大家都来学学,齐读一遍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当然对大部分的中差生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的评价。在结课时,由于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所以大部分是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在课的设计上我是准备一课时结束的,从中也可以看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还不够。其实后面还有几个细节,如一把军刀下关草鞋峡惨案等,可以在课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毕竟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教师本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感情从单一的恨到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之间的深化,教师的过渡还显生硬。教学反思2刻骨铭心的国耻这篇课文让读者重温了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南京的那一幕充满血腥的历史,愤怒控诉了侵华日军疯狂屠杀中国无辜百姓的滔天罪行。这样一篇情感四射的文章,让我展示了一节激情四溢的课堂。课虽然结束了,却留给了我无尽的思索。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农村的孩子,知识面不够广泛,平日里很少接触到南京*的史实,对于这段历史也并不是很熟悉,如何让孩子走进文本,与文本一起对话,感受当时日寇的残酷,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课前,我就让学生查找有关南京*的资料,让他们有个初步的感知;在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用图片等来展示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悟;并且利用音乐来渲染气氛,让学生完全融入到这段历史之中。在上课之初,我先用一段扭曲的历史导入课文,让学生去读,去感受,明白国耻不可忘记,让学生一开始就走近那段难忘的国耻当中去。在教学中,我还借助许多想像,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这白骨中你似乎看到了谁的身影?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一个个惨不忍睹的景象在我们眼前历历浮现。二、倡导自主学习,注重个性化阅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那一幕幕刻骨铭心的场面,请学生用心去读去感悟,为什么这段文字如此地震撼着你的心灵?在这一段话中,哪些词语刺入你的眼睛,让你感受到了愤怒。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去探究、去品味,感受日寇的残酷。6个星期,30多万人、年逾古稀、刚出生不久等等这些词语被孩子们反复研读,我很气愤。我恨不得把这些日本人赶出中国。日寇多么惨无人道啊,他们真是毫无人性啊。这些情感从孩子的心中自然流淌。正因为爱之深,才恨之切啊,孩子们带着对祖国深深地热爱,才对日寇有了切身之痛啊。三、注重读写结合,给孩子们一吐为快的机会。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见缝插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一吐为快,既实现了读写迁移,又给了学生一次习作的机会。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深刻感悟日寇的残暴,学生的怒火达到了极点,这个时候,再次出示日本政府的竭力为南京*开脱罪责的事件行为,更激起了学生的愤恨之情。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中充溢着满腔的怒火,孩子的思维被充分打开了。请把你心中的话说出来。这句话如同坝中之闸,此门一开,孩子的思绪立刻倾泻,如滔滔江水奔腾而下。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