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分析__范远江XXXX年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1839355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分析__范远江XXXX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分析__范远江XXXX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及环境发展分析__范远江XXXX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范远江范远江(2013(2013年年)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以工业化为引擎、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以工业化为引擎、以信息化为提升、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以信息化为提升、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做强做优主城区;按照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一圈”,使其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并承接“两翼”的人口转移,带动“两翼”协调发展;“两翼”要立足优势资源和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消落区治理,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沿江防护林建设,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实以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现经济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公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长,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金山银山”,绝不能以影响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谋,绝不能以影响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谋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取当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绝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孙政才关系为代价获得表面繁荣。(孙政才.统筹城乡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域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求是求是.201309.201309)一、引言 2012年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极为重要的一年,三峡库区(本文专指重庆库区)15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围绕发展、稳定和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库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移民实现安稳致富的良好态势。库区15区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长寿区、武隆县、巫溪县、石柱县、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8个重点移民区县: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开展三峡后续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拓展和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需要。一是为了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库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二是为了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使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为了对有关地质灾害进行更有效的治理,确保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四是为了妥善处理好三峡工程蓄水运行给长江中下游河势带来的有关影响,进一步兴利抑弊。五是为了加强综合管理优化调度,提高三峡工程的效益和保障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六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提升三峡工程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后续规划据此制定了后续规划据此制定了“两调、一保、三完善两调、一保、三完善”的移民安稳的移民安稳致富综合措施,即调整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致富综合措施,即调整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构,实施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目标是到共服务设施以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目标是到20202020年,使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年,使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促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促进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库区建设移民生态产业园,发挥其产业集群和集中控污功能,产业方向为生态农产业方向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库区发展新型环保能源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等八大特色工业产业。发展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实现移民和库区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库区就业结构调整。以三峡库区以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加大普适性政策基础上,重点支持在国家加大普适性政策基础上,重点支持移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移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移民就业扶持体系,扶持基础能力建设,实现移民稳定就业与增收,促进生态屏障区农村移民群众主动向城镇转移。三是移民安置社会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结合城乡统筹要求,实施农村居民点对外交通、渡改桥等工程,完善交通网络,改善交通设施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田灌溉和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生产力和节水效益;进一步完善迁建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其防山洪能力。五是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整合资源,完善生态屏障区及移民安置社区内的就业帮扶中心、卫生室、文化室以及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市政公用等设施。六是完善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三峡库区文物保护项目进行文化深度挖掘、环境整治;发掘保护消落区内的文物;对生态屏障区地面文物进行原地加固维修保护;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开展大遗址保护;采取多种模式对各区域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二、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增长二、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增长(一)经济增长快速平稳(一)经济增长快速平稳 2012年三峡库区年三峡库区15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地区生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产总值实现4564.27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14.0%,高于高于全市水平全市水平0.40.4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来看从全年经济运行轨迹来看,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下,库区,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宏观环境下,库区经济也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走势,但全年经济依然经济也呈现出逐季放缓的走势,但全年经济依然处在快速增长区间。处在快速增长区间。8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3.91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市,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高于库区高于库区0.90.9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图1 2007-2012年库区GDP累计增速单位:%(二)经济增长支撑稳定(二)经济增长支撑稳定 1.结构调整、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2012年库区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年库区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发展势头。2012年库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年库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值457.57亿元,占全市的亿元,占全市的48.7%,同比增长,同比增长5.4%。8个重点移民区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个重点移民区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值259.43亿元,增长亿元,增长5.6%,增速高于全市增速高于全市0.30.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政策组合效应继续显现,工业经济发展平稳 2012年,面对国内需求明显收缩、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问题,库区工业企业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各项财政扶持措施,克服困难,保持了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发展速度平稳的良好态势。随着台湾康师傅矿物质水、泰国正大饲料、上海电器等一批重点大型企业在库区投产放量,有力拉动了库区工业强劲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44.55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41.4%。8个重点移民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960.90亿元,增长17.6%,增幅较全市和库区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3.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资增长平稳较快 2012年,库区各区县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企年,库区各区县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放宽企业投资自主权,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在西部纺织业投资自主权,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在西部纺织城(山东如意集团)、国际宝石饰品工贸园(移民建设园城(山东如意集团)、国际宝石饰品工贸园(移民建设园)建设项目、华哥生物、施耐德电气西部智能终端生产基)建设项目、华哥生物、施耐德电气西部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拉动下库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地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拉动下库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攀升,增速总体平稳较快。全年达攀升,增速总体平稳较快。全年达3853.47亿元,同比增亿元,同比增长长22.4%。其中,。其中,8个重点移民县投资个重点移民县投资1810.80亿元,同比亿元,同比增长增长31.0%,增速高于全市,增速高于全市8.1个百分点,个百分点,高于库区8.6个百分点。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库区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形成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库区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形成了有力支撑。有力支撑。4.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库区商圈建设不断提速上档,库区消费品市场环境逐步改善。2012年库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9.11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其中,8个重点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77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5.打造全市出口品牌示范区,对外经济加速发展 近年来,库区各区县纷纷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采取多项举措,库区对外经济蓬勃发展。其中,万州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库区最大的开放平台,力促施耐德电气西部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实施,成为全市出口品牌示范区、全市服务贸易示范区。2012库区完成进出口总值134.49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中,进口总值达56.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出口总值达78.4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快成为库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三)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三)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库区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1.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随着库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库区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增长。2012年库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96.91亿元,同比增长13.5%。8个重点移民区县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34.56亿元,同比增长20.6%。2.企业经营形势持续向好 2012年库区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3.84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税530.67亿元,增长19.3%,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工业利税总额196.48亿元,增幅达31.3%,高于全市平均11.6个百分点。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库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推动了库区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逐年上调、离退休金标准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上调等各项惠民政策有力的助推了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度增加。2012年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479元,同比增长13.4%;从城镇移民收入情况看,2012年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93元,同比增长23.1%,增幅较去年加快3个百分点。库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508元,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为8298元,同比增长15.1%,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915元。(四)2013年一季度库区经济发展分析2013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库区各区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三峡后续规划,扎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一季度,重庆库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1.库区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库区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一季度,重庆库区15区县(以下简称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9.07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处于适度较快区间,库区经济呈较快发展态势。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07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高于库区0.4个百分点。图2 2006-2013年季度库区GDP累计增速 单位:%2.库区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库区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1)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支柱产业发展平稳)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支柱产业发展平稳生态农业稳步增长生态农业稳步增长 近年来,库区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以柑橘、林下养殖、生态渔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稳步发展。一季度库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的50.3%,同比增长4.6%。8个重点移民区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99亿元,增长4.7%,增速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重庆库区工业随着内部结构调整升级,呈现出平稳的增长态势。一季度,库区工业实现增加值583.72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43.2%,增速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8个重点移民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39.67亿元,增长12.5%。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一季度,在城镇化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持较强力度支持下库区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共完成投资178.4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完成投资48.67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6%。金融业平稳推进金融业平稳推进 开年以来,库区各区县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为目的,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加快完善三峡库区金融机构布局和金融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一季度,库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624.17亿元和4177.48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3.8%,8.5%,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和3.8个百分点。(2)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增长动力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效果显著,增长动力持续优化投资保持适度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投资保持适度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一季度,库区各区县采取有力措施,多方面促进投资增长,在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拉动下库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攀升,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78.57亿元,同比增长20.2%,处于合理增长水平。其中,8个重点移民区县投资304.34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高于库区2.2个百分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库区商圈建设不断提速上档,库区消费品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一季度库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20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其中,8个重点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内陆开放快马加鞭,对外经济加速发展内陆开放快马加鞭,对外经济加速发展 近年来,库区各区县纷纷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采取多项举措,库区对外经济蓬勃发展。一季度库区完成进出口总值36.93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其中,进口总值达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出口总值达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55.9%。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化成为库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3)经济发展效益增强,与快增态势匹配良好)经济发展效益增强,与快增态势匹配良好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季度库区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经济绩效不断提升,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经济绩效不断提升,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库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库区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增长。一季度库区完成区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35亿元,同比增长16.0%。8个重点移民区县完成区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61亿元,同比增长24.5%。企业发展成效显著,经营效益持续向好企业发展成效显著,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一季度,库区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1.69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利税总额98.05亿元,增长32.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1.3,比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收入持续攀升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收入持续攀升 库区各区县紧紧围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将移民安稳致富作为后三峡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出台各项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大幅度增加。一季度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05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从城镇移民收入情况看,一季度,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73元,同比增长12.3%。库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入为2468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农村移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289元,同比增长11.0%。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就业形势不断向好(一)就业形势不断向好 按照“继续推动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移民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总体要求,库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序推进,三峡后续培训工作的正式启动,全年完成技能培训9421人。库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2012年库区实有登记失业人口为47046人,其中,长期失业者为10527人,同比下降2.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0%,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全覆盖及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的作用下,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人数不断减少。2012年库区有26.52万城镇居民和39.63万农村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同比分别下降8.3%和25.7%。另外,2012年库区分别发放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3124万元和57599万元。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地质灾害防治有力(一)地质灾害防治有力 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顺利推进,地质灾害得到有效的防治。2012年库区发生地质灾害6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53万元,同比减少11.9%。(二)三江水质稳定(二)三江水质稳定 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继续保持稳定,从24处监测断面来看,有4处达到类水质,15处达到类水质。(三)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三)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 随着库区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工作稳步推进,森林生态系统质量逐步改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呈逐年增长,生态经济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2%,比全市平均高6.1个百分点。五、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五、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展望产业支撑展望(一)产业发展重点依托相对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转化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等。主要包括:能源工业、矿电联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丝麻纺织加工业、天然气化工及盐气化工、建材工业、林浆纸产业、现代装备制造、环保产业及机械加工业等九大特色工业产业;优质柑橘、优质草食牲畜、优质榨菜、现代中药材、优质烟叶、优质 油菜、优质水产、优质香料产业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新三峡为世界级内河旅游精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内河航运业和 现代物流业,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大力推动劳务输出、形成劳务经济、劳务产业等。1.加快培植三峡库区九大特色工业产业 三峡库区主城区及江津、渝北、巴南、长寿等原有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县要继续加快发展,改 造振兴老工业基地,辐射带动三峡库区产业。重点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环保产业,择 优发展光电、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和三峡库 区工业增长极。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突出抓好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加工转化型产业、劳动密集 型产业,重点培育九大特色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与西部同步实现工业化。(1)能源工业。利用三峡库区较为丰富的水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核工业基础,结合三峡库区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大中型水电、大型火电、天然气发电、核电、农村小水电。2010年前开工建设彭水电站等7个大中型 水电站,建设珞璜电厂三期等7个大型火电站。远期规划建设重庆(忠县)天然气发电厂、长江重庆朱杨溪水利枢纽工程和重庆(涪陵)核电厂。实施22个区县农村小水电工程。(2)矿电联营产业。发挥三峡库区丰富的铝土矿、锰矿等矿资源优势和便利的能源,矿电联营,发展下游加工产品。重点新建30万吨/年氧化铝,扩建10万吨/年电解铝项目,做大做强 铝产业链。(3)绿色食品加工业。利用三峡库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和有机食品。重点支持汇源集团在万州实施50万吨柑橘果汁加工,三峡建设集团在忠县 和长寿实施50万吨柑橘果汁加工,澳门恒河果业在江津和长寿实施40万吨鲜销商品化处理生 产线项目,新加坡复发中记集团在奉节实施脐橙鲜销,争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东欧、东南亚市场。(4)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中药资源及重庆医药技术开发实力,依托太极集团、三牧集团和华立控股等一批制药企业,按GMP规范要求,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加快涪陵太极工业园区建设,建成国内大型综合医药产品加工基地。以万州三峡牧业集团为依托,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兽药加工基地。以华立控股公司为依托,建成西部最大的青蒿素加工基地。支持华鼎药业与国际知名药商葛兰素的国际合作,在巴南区中坝岛建设“生物药城”。(5)丝麻纺织加工业。利用三峡库区较丰富的苎麻、桑蚕资源,大力发展麻纺、丝绸及服装加工业,形成纺织、染整、服装一条龙的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亚麻加工、高档纺织面料、丝绸服装。实施涪陵1万锭亚麻纺,500万米/年工业装饰用布,及万州700万米/年高档纺织 面料,云阳600万米/年丝绸、30万套/年茧丝绸服装一体化项目,以及江津丝绸印染项目。(6)天然气化工及盐气化工。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丰富的天然气和岩盐资源,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大型化工装置,开发生产基础化学原料及中间体,提高加工深度,发展精细化工,拓展产品链,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培育一批重点化工企业。重 点建设长寿天然气化工基地、万州盐气化工基地和涪陵化肥工业基地。(7)建材工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等环保型建筑材料业、高档陶瓷制品业。重点支持忠县、长寿、万州发挥资源优势,分别新建2500吨/日、2000吨/日、3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鼓励腾辉水泥公司在三峡库区进一步扩张做强水泥产业。新建涪陵年产微晶玻璃板材250 万平方米,江津高档卫生陶瓷120万件/年生产线项目。把建材业发展成为三峡库区新的增长 点。(8)林浆纸产业。在符合生态与环保的要求下,结合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300万亩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50万吨浆纸厂,发展优质印刷纸、牛皮卡纸、牛皮 箱板纸等纸制品,形成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林浆纸产业基地。(9)现代装备制造业及环保产业。充分发挥重庆老工业基地在制造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力量等方面的优势,搞好三峡库区工业与主城区大工业的协作配套。加强与主城区企业的联系,利用优惠政策,支持引导主城区产业和企业向三峡库区转移。1小时车程内的渝北、巴南 区、江津市、长寿区及基础较好、人才相对优势的涪陵、万州要成为主城区产业转移的重要 基地,重点支持主城区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向库区转移,以及具有相对优势的输变电、数控 机床、通用汽油机、仪器仪表、环保成套设备等的发展。抓好特色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建设,使之成为三峡库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择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区县传统工业,发展特色生物资源增值转 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2.加快培植三峡库区八大特色农业产业 利用三峡库区立地条件,围绕全市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的实施,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努力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带。(1)优质柑橘产业。三峡库区柑橘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全国发展柑橘的生态最适宜区。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鲜食加工并举、三大片布局的思路,建设奉节、巫山片区鲜食脐 橙基地;江津及周边片区鲜食为主、兼顾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以忠县、万州区、长寿为中 心的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辐射丰都、开县、垫江、梁平、涪陵等区县。力争使三峡库区集 中连片、标准化的优质柑橘种植规模达到83万亩(其中改建17万亩,新建66万亩),年产鲜果150万吨。长寿、垫江、梁平等区县依据资源特色发展柚子等特色水果。(2)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充分发挥三峡库区草山草坡多的优势,结合国家岩溶地区草业及天然草原建设项目的实施,重点建设优质畜牧产业基地。以石柱、丰都、彭水、城口、黔江等 区县为重点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以开县、云阳、奉节、万州、巫溪、巫山、武隆、酉阳 为重点发展优质山羊和肉羊生产基地。以石柱、奉节为重点发展长毛兔生产加工基地。积极 培育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养殖大户。形成年出栏肉牛40万头、奶牛10万头、肉羊250 万只、兔1000万只的生产规模。(3)优质榨菜产业。依托涪陵榨菜、万州鱼泉榨菜两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4)现代中药材产业。以大巴山、武陵山为重点,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乡镇100个,全面推行 GAP标准,建设黄连、青蒿、党参、西洋参、贝母、杜仲、丹皮等名贵药材和道地药材生产基地150万亩。(5)优质烟叶产业。充分发挥渝东南及渝东地区的优质烟叶生产优势,不断提高烟叶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稳定发展优质烟叶生产基地。(6)优质油菜产业。在巫溪、巫山、开县、长寿、垫江、梁平等适宜区县,推广优质黄籽油菜100万亩。(7)优质水产产业。在保证三峡库区水体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养殖非投饵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培植优良鱼类区系,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档次。以长寿、万州、涪陵三大基地为重点,力争2010年建成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20万亩。(8)优质香料产业。发挥三峡库区适宜天然香料植物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三峡库区12个区县建设花椒、香桂、百千层等香料种植基地100万亩。在重点发展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适度发展苎麻、蚕桑、花卉、笋竹、精细蔬菜等名优 农产品。实施农业社会服务化七大体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1.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国家级主要 农作物原种场、种子生产基地、加工中心、引种展示中心、转基因检测中心,建立市级猪、牛、羊、鸡、良种繁育中心并完善良繁体系,建设10个名优鱼类繁育基地;2.动植物保护体系,建立无农药残留生产示范区10万亩,建成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3.农业信息和农产 品市场体系,建成1个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平台、22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00个重 点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新建、扩建和完善1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专业市场;4.农产品质 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3个质量安全检测中心、3个地区级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测分中心、19个检测站;5.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立2个农业科研中试基地、1个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心、1个国家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农业职业技能、知识培训中心,完善农业教育基础设施及培训设施;6.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建立20万亩无公害示范工 程、1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7.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我市农牧渔业社会化服 务和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每个产业都由几个相对集中 的基地支撑的发展格局。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创汇农业。加快农业 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业投 入力度。到2010年,基地建设规模达到800万亩,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到1200多个,产品年销 售收入180亿元,带动农户达到300万户。3.打造新三峡为世界级内河旅游精品 三峡蓄水成库后,“高峡平湖”独特的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了三峡旅游产品;水面变宽使 两岸景点与江岸距离缩短,干流拓宽,三峡腹地的可进入性、游船吨位和通航里程增加。抓 住三峡工程蓄水成库的历史机遇,依托三峡库区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塑造“高峡平湖、三峡腹地”主题形象,把长江三峡打造成世界级内河游船观光旅游精品,使之成为集生态效 益、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于一体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经 济,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区(点)的质量标准,巩固、强化巫山小三峡、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忠县石宝寨、丰都名山、武隆仙女山、江津四面山等现有知名景区的精品建设。加快旅游码头及连接旅游景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景点环境综合整治及周边绿化、美化,搞好旅游生态保护,加快三峡库区景区、景点全面提档升级。(2)加快旅游新品的培育和开发。实施以游船、水体、岛屿为重点的三峡库区水面开发,以及沿支流、交通线和依托重要旅游资源为载体的三峡库区腹地旅游资源的延伸开发。重点培育、开发小小三峡、神女峰及神女溪,天坑地缝,神龙源、红池坝南方高山草场,雪宝山国 家森林公园,白鹤梁,青龙瀑布、铁峰山森林公园,长寿湖,大巴山,双桂堂,小南海以及 以芙蓉江为主的乌江画廊等旅游新品,结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旅游度 假区建设,加快推出一批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猎奇探秘 等旅游新品,增强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后劲。(3)构建全新旅游线路,促进区域内部资源整合和区际旅游联动发展。在继续巩固长江三峡旅游“国线精品”地位的同时,加快培育成熟“巫山奉节巫溪”金三角,万州开县 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万州环线,乌江画廊及民族风情等新的旅游线路组合;推进以渝 川藏、渝鄂陕、渝湘黔、渝川黔为重点的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拉长三峡旅游产业链,增强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4)特色旅游商品加开发。利用三峡库区丰富的地方名优土特产品、中药材、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地方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商品。突出开发丰都“神曲”文化、奉节三国文化、巫山神女文化、巫溪古生物化石、城口漆器、梁平竹编、武隆豆干、酉阳西南卡普等具有三峡库区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5)加快建立协调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和鼓励民营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市场主体。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境外客 商到三峡库区投资开发旅游业。4.发展现代内河航运业,构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1)加快发展现代内河航运行。三峡成库以后,航道条件大为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要充分利用三峡成库、长江水位升高、航运条件改善的新优势,加快三峡库区港口、码 头建设,发展现代内河航运业,与高速公路、铁路等进行多形式联运,形成西部地区的东向 出海大通道。把现代内河航运业发展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产业。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纽带 作用,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加快物流发展。(2)构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在主要交通干线节点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在万州、涪陵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培植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把万州、涪陵、黔江、开县、江津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建设超市、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商业网点,建设以综合性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商业网络,建设面向农村 市场的小城镇商业群,发展省际边界贸易市场。5.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1)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构建以街道和移民新城为依托、居委会为基本 单元的社区服务网络,抓好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开发面对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以及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开发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健身娱乐、老年生活照料、社区治安等社会化服务岗位。(2)依托万州、涪陵、黔江等地区中心城市发展金融保险业,增强地区性资金聚集和辐射力。发 展咨询、会计、审计、法律、广告设计、代理等中介服务业,积极推广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商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结合移民迁建,发展房地产业。(二)产业发展布局 1.产业总体布局。遵循产业布局的规律,结合三峡库区实际,形成“引导和扶持具有相 对优势的特色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两条主轴线为骨架,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布局格局。沿长江黄金水道、沿渝怀铁路两条主轴线向外展开,以沿江沿线城市和中 小城镇为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轴开发。建设以万州、涪陵为中心的两大城镇群,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发展六大特色板块经济。(1)巫山、奉节、巫溪、城口板块,突出发展“金三角”旅游及 旅游小商品生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以及优质草食牲畜等生态农业;(2)万州、云阳、开县板块,重点发展盐气化工、现代物流、食品加工业等产业;(3)梁平、垫江、忠县、丰都板块,重点发展燃气发电,以柚子、柑橘为重点的特色水果、食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业;(4)长寿、涪陵板块,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现代中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业;(5)巴南、渝北、江津板块,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建材业、现代城郊农业;(6)武隆、彭水、石柱、黔江、酉阳、秀 山板块,重点发展水力发电、矿电联营、中药材、草食牲畜、林浆纸产业、民俗生态旅游业等。结语 随着三峡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一个以“大三峡”为概念的区域经济板块将进一步崛起,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与生机,必将建成一个美丽、富裕、绿色、和谐的新三峡。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