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102844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十三五” 发展规划一、“十三五”期间面临形势(一)发展的机遇1. 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 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这使高职教育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学院加快改革发展开辟了新环境。2. 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根据庆阳市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庆阳市将加强高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应庆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 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产业发展定位和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学院在现 有的专业对接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 化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2)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助于学院提升科研服务社会能力。甘肃省教育厅重 点实验室、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科技研发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 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等的实施,为学院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 才、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契机。(3)庆阳市经济圈建设和深化合作,将促进资金、技术、人才、 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动,为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 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院参与区域交流合作、确立职教优势带来新的前景。 2015 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实现了由中专学校向高职院 校的历史性跨越,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更为学院科研 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 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科研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丰硕成果。1、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教学互促共进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院自身发展实际,学院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 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建工、经管、电子、艺术、护理为两翼,结构合理、协调 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会计、电子机电、矿山机电等4 个省级特 色专业和示范专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特色鲜明;5 个校企合作专业,人才 汇聚,资源共享,工学相长;多科并举,引领推动,优势突出。“十二五”期间, 发展并巩固了科研和教学的密切结合,特别是把教师科研与专业发展、专业实践 教学和专业建设有效结合。2、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并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间,我院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进 步,科研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2011至2015 年,共发表论文108 篇,其中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以上,被SCI、El、ISTP等收录1篇;出版教材、著作 17部;科研立项课题共 15 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 5 项;应用型科技专利 6 个。3、学术交流不断扩大,科研氛围日趋活跃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进一步加大科技研讨及学术交流工作力度,通过邀 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和学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加强 与兄弟院校联系,分别到陇东学院、兰州城市建设学院、兰州资环学院、兰州理 工大等院校学习、调研,商谈交流合作事宜。学院还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活动。4、人才队伍建设凸显成效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鼓励教 职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截止 2015年 12 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337 人,其 中教授、研究员,副高级以上教师6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5 人,学科带头 人 15 人,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批 学术团队逐渐形成,在争取高层次项目和高水平成果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健 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和考核,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和发展 平台,尊重人才、崇尚学术、默默奉献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5、科研管理体初步建立近年来,我们把建立科学合理、运行有序的科研管理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 一来抓。2015 年以来,为了加强科研管理,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 和科研奖励制度,认真制订和修订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关条例和章程,相继出台了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活动管理规定、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管理办 法、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纵向科研 项目管理规定、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横向课题研究的意见、庆阳职业 技术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利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 条例。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 化。学术委员会的运行进一步完善,在审议专业设置、审定科研项目立项、评审 科研成果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6、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院坚持科研兴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成为庆阳市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二)困难挑战1、 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不强我院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师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 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的研究仅停留在纯粹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 提升和创新的理念;着眼于论文的发表,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不够,忽视了科研成果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缺乏树立整体化知识的理 念;还有的不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而确立研究课题,而 是搞形式主义,缺乏树立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理念。2、 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一是高层次的科研立项、获奖、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较少,甚至是空 白,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高。二是科研横向经费来源渠道亟需拓展。三是不 同系部、不同学科间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3、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与需求情况的研究不够,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接轨和服 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服务地方的意识不强;科研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在科学研 究和科技研发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内容少;研究中单兵、小股作战 多,集体攻关少;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低层次研究成果多,重大突破、重 大成果少;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规模气势小、力度不够,学院社会影响小;服 务地方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服务地方的工作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没有完善的与地方联系沟通的组织 形式和工作制度,因而不能更多的争取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院的关心和支 持。4、学科带头人匮乏,缺少特色学科对学科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十二五”期间,尽管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我们在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仍不理想,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一) 指导思想以学院总体规划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是立校之本,教学、科研、社会服 务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相结 合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的学术评价为导向, 以科研投入为保障,以科研激励机制为手段,加强学术组织和学术梯队建设,广 泛联合、优势互补、内外交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构建高质量、 高标准、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学院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突破性发展。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和“四个结合”。两个原则:以建地方特色职业学院为已任,重点突破、组建梯队、提高质量、 强化管理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已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资源 支持的原则。四个结合:坚持学科建设与项目研究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促 进;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相促进;坚持校、 企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学院事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促进;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 有技术研究相结合,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相促进。(二) 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确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指导方针和广大教师在科研工作中 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激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逐步推进各学科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教学、产业的有机结合,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渗透和向产业的转化。重点培育、扶持在省内甚至国 内有较为重要影响和知名度的学科和实验室,同时在科技创新与教学的结合上培 育新的知识与学科增长点,提高我院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的 结合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 与社会发展服务,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加快转化,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实现 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科研处作为学院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为我院科研发展做好各 项服务工作;了解国家、甘肃省和庆阳市科技发展需求,根据学院总体规划要求, 锻造学科科研队伍,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建立科学的学术评 价体系等各项保障制度和措施,为我院科研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贡献。2、具体目标(1)瞄准前沿,提倡创新,突出特色,争创品牌各学科要瞄准科学研究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拓展应用领域,为学院争地位、 创品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发挥现有优势,突出服务地方的特色,为区域社会 科学的繁荣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理工类研 究要紧紧围绕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在能源和节能环保、材料开 发、电子信息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为庆阳老区经济发展提 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2)搭建研究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及科研团队的培植“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再确定重点学科 24 个、重点培育学科 35 个, 经几年努力,创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品牌学科,争取省级重点学科 12 个, 并积极培育新的重点学科增长点;培养出省内拔尖的学术带头人 23 名。加强 优势学科研究所的建设、管理和考评,形成若干个按科学机制运行的精干、高效 的研究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再确定校级重点实验室 24 个,以校级重 点实验室为依托,培育省重点实验室,力争省级重点实验室 12 个;并结合此 项工作,培养出若干个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3)广辟立项渠道,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立项的数量和层次“十三五”期间,力争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有所突破。实现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的立项数量的稳步上升,并使这些立项领域进一步向 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所确定的方向集中,使 学科建设具有强有力的项目支撑。到 2020 年,力争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市厅级科研项目多 项。(4)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院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多出 成果、出高质量成果。“十三五”期间,全院在SCI、El、ISTP等检索系统和统 计源期刊上发表和摘引的论文总量要有明显增加;学术论文、著作在总量增加的 基础上,核心期刊以上发表的论文力争每年以 1520%的速度增长。提高各类科 研成果获奖数量,力争实现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的新突破。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力度,引导广大师生积极申请专利,并加快其转化速度。(5)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地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以各种方式进行成果产业化,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 术成果,为高新技术产业奠定基础;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向 生产力的转化。加大对横向课题的支持力度,增加其在学院课题构成中的权重系 数,到“十三五”末,横向合作经费力争达到科研经费总额的 30%以上,使其能 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效能。(6)保证科研经费争取额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努力为学院争取各级各类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创收,同时, 学院将逐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科研条件,大幅度提高对科研工作的支 持力度。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研究所和科技创 新团队建设、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和资助、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科研 奖励和开展学术活动等。四、“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提出对发展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工程规划。) 五、“十三五”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了实现“十三五”科研工作的奋斗目标,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科研在学院整体工作中的先导地位,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渗 透,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的政策研究,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渗透,稳定、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师资队伍,以确保学院 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大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科研新成果的奖励 力度,对那些为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在高层次立项和 评奖中实现新突破的人员给予重奖;对长期团结合作有重大贡献的集体和组织者 在荣誉、资助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效益与任务相结合、激励和惩戒相结合、个 人利益和实际贡献相结合的有效激励机制。2、加强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创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 基础,积极为一线教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科研选题上,要从本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出发,选择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学 科专业领域、有利于形成学科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发 挥科研在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术方向中的作用,锻造学科学术队伍,促进 学科建设和发展。一方面,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先形成一两个特色品牌学科,使其 真正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促进学科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在 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对那些发展势头强劲的学科,有意识的进行培育, 争取使其尽快进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学院将增加投入支持重点学科建设,通过 这些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示范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的建 设力度,学院在近五年,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先期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进 行重点支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设一个。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目标、分步骤地 提升我院各个学科的研究水平。学院将坚持重点扶持与协调发展并重、发挥个人积极性与鼓励联合攻关并重 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组织争取重大项目为核心,有目标、分步骤地提 升我院各学科专业的科研整体水平和实力。在总结以往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做好项目论证,健全重大项目申报的专家预审制,加大基础项目前期预研 投入力度;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强调项目负责人领导 作用的同时,注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合作;为确保我院高质量课题的申请数量, 协助教师做好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课题的管理力度;逐 步建立和完善评估、评价和监督体系,保证项目顺利完成。4、积极开展应用研究,逐步形成一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决 策的智囊群体。应用研究要以解决庆阳老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和关键技术 为突破口,发挥学院人才优势,组织跨学科优势团队。做好学院优势与社会优势 的有机结合,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健全激发教师参与 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要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增强为地 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开辟我院独具 优势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应用领域。对既有影响又对地方经济有牵动作用的横向合 作课题,学院将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匹配;加大横向合作课题的奖励力度,确保 横向合作课题的顺利完成;加强与地方联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5、采取有力措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锻造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学科队伍建设,构筑学校人才高地,制定优惠政策,稳定人才、引进人 才、聚集人才。调动学院的整体资源,在职称评定、稳才引才、科研奖励等方面 统一政策导向,鼓励学科交叉、提倡协作攻关、培育团队精神;要在工作中重点 培养若干名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使他们具有厚实的学术功底、深邃的学术眼 光、宽阔的学术胸怀,团结和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研究,带动学 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断提高。6、积极探索合作模式,大力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程。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 创新管理机制、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的过程管理;明确研 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高端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思路,着力提高研究;7、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拓展我院科学研究的省内、国内空间。抢抓各种机遇,创造条件,争取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学术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系、部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 会议,学校将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主动 与省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开展和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 作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扩大我院科学研究在全省以及全国的影响,拓展我院开 展省内、国内合作研究的空间。8、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把建立科学合理、运行有序的科研管理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逐步 建立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认真制订和修订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关 条例和章程,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 善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审议专业设置、审定科研项目 立项、评审科研成果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9、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学院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到科研与科技创新工作中。推行目标管理 对全年科研任务主要指标向系、部进行分解,年终组织考核,考核业绩与奖罚挂 钩,充分调动系、部的科研积极性。加强科研信息的收集,疏通科研渠道。倡导 团队精神,对重点、重大项目组织团队提供支持、跟踪管理。完善科技工作管理 机制,加强科研管理的引导、组织与协调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十 三五”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10. 深化科研改革,促进学术作风建设 改革校级课题立项办法。建立开放的、面向全体教师的科研平台,打造公平的科研“孵化器”。 改革资金支持办法,以奖代资,事后支付。 改革课题匹配办法。加大课题内成果的奖励。 开放共享实验资源。 教学科研统筹安排。 双向融合发展。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加强制度建设,改进科研管理,从制度上推动学术作风的建设。加强校级课 题结题管理,注重原始资料,注重每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情况,促进实验研究、 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和课题组成员的全员参与。严格考核奖励,注重论文查重, 严格查处虚假刊物、非法刊物。加大监督和公开力度,纠正科研中的不正之风。引导和鼓励老师潜心研究,以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促进学院科研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