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散文阅读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5031751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散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散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散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十)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迎春王鼎钧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地天相连,苍茫一片。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而现在,在高楼公寓中看雪,却疑那都是云,此身漂浮太空,太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失足即是永远的降落,降落降落降落,在空气摩擦中一身的原子分子七零八落。但是在我的视界内有一架铁塔,孤零零的铁塔,顶天立地的铁塔,全身披挂着硬冰,临风呼啸,屹立不摇。雪只能替它涂上颜色,不能抹掉它的形状。这样的建构必定是在坚固的地面上经营根基,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大地。它好像是大地竖立的一个信物,誓言世上所有的不只是冰雪,宣称雪外有物比雪更真实也更永久。雪地上裸立的铁塔使我想起一棵树。一棵百年大树。传说中有这么一棵树,在一家酒店门外,在大雪中挺立,行人走到树下就可以闻到酒香,就不会冻死。我们曾经拼命找这棵树,我,跟那些在风雪中佝偻而前的伙伴。那是在千山万水之外,另一处冰雪世界。那也是浩浩荡荡的大雪,混混沌沌的大雪,没有方向,没有距离,而我们一直行走。我们须眉皆冰,自己也奇怪自己还能走下去,走,只是为了一个传说:站着不走就要化成冰柱。一线狼藉的脚印,风过处立即掩没,如同我们根本没有移动位置,只在原地踏步,不论脚印多深。如果我们倒下,也会消失,不论我们的躯干有多大。如果我们站住,凝固,也是一样,不问那血肉化成的冰柱多高。可是,据说,那棵百年大树永不被雪埋没,那家酒店也是,永远放溢着酒香。我们一直走,一直找那香冽的酒气。这样大的雪下过几场,到三月,风就从一把利刃变成一片擦脸的软纸了。树在迫害快要结束时才露出受害的样子,挣扎向上,疏枝萧条,青里泛红,这是生命的讯息。天边密林里,树以它们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喧哗呼号。春树年年绿绿,寻常见惯,只是那股气势,使我觉得随时足以酿成意外。林边林梢有鸟,各种各类。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天复一天,直到枝头结出小苞来,红红的,鼓鼓的,如初生的腊梅,外面也裹着一层蜡衣。这时,气象台仍然不断警告还要降雪,但是蓓蕾不顾一切地涨大。这年的最后一场雪真的下起来,它仍然凌厉,但是攻不破蜡封的小小堡垒。树叶在襁褓里生长,等待,紧紧卷成一团。然后,有一天,在艳阳高照下,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我在树下呆望良久,这些树这么性急!这么勇敢!春尚未至,先伸出头来迎接,争先恐后,抢着在盛夏之前长好一树浓荫。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篇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描写中感受到一种独处异国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情。B文中的“铁塔”富有象征意蕴,“铁塔”在寒冷环境下的坚守,似在启迪人们要坚守自己立身的根本,不忘所出。C作者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过去为寻找一棵百年大树,在风雪中一直行走的情景,由实而虚,充实了文章的内容。D文中的百年大树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严冬中奔走的人们心底深处的一抹亮色和希望的萌芽,这一形象感人至深。E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蕴含深刻哲理。如,用“伸出头来迎接”表现生物争先恐后、优胜劣汰的生存哲理,启人深思。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散文的脉络。(6分)答:_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这个句子。(6分)答:_4文章结尾“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意蕴丰厚。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试做探究。(8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史可法的扬州肖复兴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到清人全祖望那篇著名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地燃烧着。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是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真的来到扬州,已经是十多年之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那时的扬州,没有如今那样多的高楼大厦,史可法墓前的护城河那样的清澈,河边的杨柳在夏日里浓荫四溢,为史可法祠堂遮挡着骄阳的炙烤,祠堂前的小路,水洗过一样干净而幽静。只可惜,我来的季节不对,梅岭没有一朵梅花。第二次来到扬州,是20年过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了。那是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游览瘦西湖和个园,在参观个园的时候,我独自一人悄悄地溜了出来。记忆中史可法墓应该离个园不远,果然,往北一走,很快就到了护城河边,依然是杨柳依依,依然是小路幽幽,更奇特的是,祠堂里,梅岭下,依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更好,可以独自一人和忠烈喁喁独语。和瘦西湖的游人若织相比,这里的空旷和幽静,也许正适合史可法。还是没看到梅岭的梅花,不过,没关系,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2009年的初春,我第三次来到了扬州。真的是和史可法和扬州有缘,来扬州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看过昆曲桃花扇,那里面有史可法率兵于梅花岭下“誓师”一段史阁部言道:众位请起,听俺号令,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上阵不利,守城;守城不利,巷战;巷战不利,短接;短接不利,自尽。面对清兵的入侵,史可法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今人叹为观止,甚至汗颜。是他让扬州这座城市充满血性,荡漾着历史的波纹涟漪。我一直以为,扬州区别于一般的南方城市,区别于那种小桥流水的婀娜多姿。由于地理的关系,它地处江苏的北大门,照史可法说是“江南北门的锁钥”。所以,扬州不仅具有江南一般小城女性的妩媚,同时具有江南一般小城没有的男性的雄伟。无疑,史可法为扬州注入了这样雄性的激素,壮烈的舍生取义,惨烈的扬州十日,让这座城市气吞吴越,拒绝后庭花和脂粉气,让扬州不仅有精致的扬州炒饭、扬州灌汤包和扬州八怪,而且有了遥想当年铁马秋风把栏杆拍遍的想象空间,有了可以反复吟唱的英雄诗篇的清澈韵脚。没错,史可法让扬州不仅是一幅画,而且是一首诗。这次来因有朋友的陪伴和解说,看得更明白一些。享堂前的一副清人的抱柱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古风盈袖,很是沉郁。梅花仙馆外另一副今人的抱柱联:万年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嵌入史可法的名字,互为镜像,做今古的借鉴,令人遐思。享堂里有史可法的塑像,享堂后是史可法墓。墓前有石碑和牌坊,墓顶有草覆盖,被人们称之为“忠臣草”。享堂西侧有晴雪轩,里面藏有史可法的遗墨。史可法的书法是真正的书法,草书行书都有,气遏行云,韵击流水。他的遗书最是让我心动,他的第三封遗书,仅仅三句:“可法死矣!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四月十九日,可法手书。”可以说是史可法短促一生中最精彩的绝句。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6天后,这一年,即1645年4月25日,史可法殉国。次年清明前一日,他的副将,也是他的义子史德威,在他誓师和血战的梅花岭下,为他筑墓立碑。但是,那只是史可法的衣冠冢。走出晴雪轩,来到梅岭下,春梅未开,冬梅正残,断红点点,飘落枝头,一种哀婉的气氛,袭上心头。好在祠堂东侧桂花厅前,有紫藤和木香各一架,过些日子就会次第开花,一紫一黄,分外好看。到了秋天,祠堂大门前那两株古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会落满一地,落满祠堂的瓦顶,更是壮观。如果说梅花是史可法的灵魂,那满祠堂种植的紫藤、木香、银杏、桂花、芍药、葱兰,就都是扬州人的怀念和心情。在扬州,还留下了这样特殊而别具情感的地名:史可法路、螺丝及顶街(摞尸及顶的谐音,当年史可法抗敌,巷战血拼时尸体一个摞一个到城墙顶),以及史可法曾经居住过的辕门桥。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他们的生活,刻印在他们走的路上和日子里,那是扬州人在心底里为史可法吟唱的安魂曲。扬州,不管到什么时候,真的都是史可法的扬州。(摘自人民文学,有删节)5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引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片段,生动再现了史可法的牺牲场景,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解释了向往扬州的原因。B作者之所以写出前两次游览史可法祠堂时游人稀少,是为了与下文第三次来游览史可法祠堂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C史可法祠堂里两副对联,都富有诗情画意,巧用比兴与对仗,用明月象征史可法,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D国家大剧院演出桃花扇,史可法的唱词体现了英勇无畏和誓死抗敌的精神,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E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前后三次游览史可法祠堂的经历,最后一次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近,所以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6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6分)(1)好的风景,杰出的人物,遥远的历史,永远都在想象之中。答:_(2)墨迹点点,也是血迹斑斑,几百年来依然色泽如润,气韵如生,鲜活如昨。答:_7作者为什么说扬州是“史可法的扬州”,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答:_8请结合文中对“梅花”的叙写,探究“梅花”在文中的意蕴及作用。(8分)答:_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十)1BD解析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A.“孤寂落寞”不够贴切,主要应该是引发乡愁(思乡之情)。C.“百年大树”是“传说”,不是过去的生活经历。E.“蕴含深刻哲理”不准确,应为“充满感情”;“优胜劣汰”也不准确。2由异国降雪联想家乡雪景;由眼前雪景产生各种联想;以雪中树木生长点明题旨。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行文思路的前提是理清文章的结构,可借助标志词、过渡词(句段)、总括句等。分析时可以线索为“纲”,纲举目张,也就理出作者的思路了。注意抓住原文的关键词句。3运用比喻手法,将“鸟”比作“树的喉舌”,揭示二者的依存关系,十分贴切,给人深刻的印象。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起”“朗读”等词语将鸟人格化,生动形象。解析 赏析句子时,如果句子有明显的修辞手法要指出手法、说出表达效果。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再从其他手法、句式、用词角度考虑。4雪覆盖大地想遮住一切,反而衬托了树的生机与活力。树凭着对春天的渴望而坚守,在严寒中长出满枝新叶迎接春天,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过去,“述说着雪的掌故”,充满着自豪骄傲之情。有托物言志之意。“树”也是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游子)的象征,他们始终心怀对故土的热爱,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面对岁月的风雪,凭着坚守与奋斗迎接“人生的春天”,自然也会带着欣慰和释然叙说过去。 是借物抒情之笔。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首先确认该句在文中的位置。该句是全文的结尾句,是全文的总结句,是情感表达的高潮句;所以要结合全文的主旨和情感来组织答案。5AD解析 选A项3分,选D项2分,C项1分。选B项、E项不给分。D项,“史可法也已成为各种艺术所刻画的形象”,以偏概全。C项,“都富有诗情画意”,与对联的庄严与崇敬不符;“含蓄地赞美了史可法对扬州城的热爱”,不妥当。B项,第三次游览,作者并没有提及游人多少,所以说形成鲜明对比不妥当。E项,详写第三次游历,是为集中抒发感情、表达主旨服务。6(1)内容上,这句话是作者的自我宽慰,同时也寓含着哲理,表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未见到梅花的遗憾,自然引发下文写他人和自己对史可法这一英雄人物的无限追慕。(3分)(2)用比喻手法,把墨迹比作血迹,表现史可法的悲壮之情;用排比手法,通过描写墨迹如新,表明史可法的精神永存。整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敬仰之情。(3分)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形象和抽象的句子,也就是抽象的句子要具体化,形象的句子要抽象概括。第一句可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再结合主旨进行理解,也要说一下结构上的作用。第二句是明显的比喻句,要从比喻修辞角度赏析。7史可法在扬州壮烈牺牲,从此,史可法和扬州形成密切关联。(2分)史可法让扬州城在妩媚之外,增添了男儿血性与英雄豪气。(2分)扬州人种花植木、命名街道,都体现了扬州人已经把对史可法的纪念渗透进日常生活。(2分)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根据全文作出概括,应说出史可法和扬州的关联。8意蕴:(2分)梅花,象征史可法的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后人对英雄的追思仰慕之情,也象征扬州城的高洁之美。(答对两点给2分)作用:(6分)“梅花”是作者结构文章的线索。表现史可法这个人物形象,写梅花,是为了塑造史可法形象服务的。作为史可法祠堂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哀婉的氛围,表达作者凭吊时的心情。设置悬念,作者向往着一地梅花怒放的扬州,领起全文,接着写两次未见梅花,心怀遗憾,为下文设置悬念。(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散文的内涵、意蕴。要在理解全文主旨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主要讲了史可法,梅花是高洁的象征,也就是象征着史可法的高洁,在全文中反复出现,是全文的线索。作用还要考虑到结构上的作用,写作者两次未见梅花,为下文设置悬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