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02667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牵手两代 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第五册教案设计第三讲 成功是成功之母一、教材分析: 本讲包含的两个案例故事是哎,又要考试了和我为家长弹古筝,反映的是孩子的考试焦虑现象和孩子在兴趣特长方面喜好的变化。教材首先从孩子的考试焦虑说起,继而指出了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的考试焦虑,以及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踏着“成就感”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具体措施。从而让家长明白,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成功更能给一个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成功的信心,成功更能鼓舞一个人从成功走向成功!一个个不断的小成功,最终将累积成人生巨大的最后的成功!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让家长明白引起孩子考试焦虑的原因及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考试焦虑的方法;同时让家长知道小小的成功感对孩子的成长与成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而让家长在跨越“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言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成功是成功之母”的含义,也让家长真正明白培养孩子的自信得从父母的爱开始,自幼给予孩子最慈祥、最纯真的爱是培养孩子自信地最根本的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家长真正理解孩子,真正能在分数的诱惑下用心去读孩子,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同时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充满自信。从而快乐的成长。四、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生活实际探究法、讨论法。五、切入点以探寻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成绩不稳的原因,以探讨“失败是成功之母”和“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看法为切入点。六、教学准备:教育故事视频七、教时:60分钟八、教学过程:【一】 交流导入: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中和我一起在这里讨论孩子的话题,相信我们今天的探讨会给我们新的启发。上课前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孩子的成绩不稳,或者说成绩与他的智力相差很远的举手,那谁来谈谈你认为导致孩子如此的原因是什么呢?家长:1、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2认为自己的孩子马虎、认为自己的孩子厌学(让家长多说)师:在你们心里是这些原因导致孩子成绩不好或突然下降的对吗?此时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比如明天就要考试了,你会怎么和你的孩子说呢?家长:(此时会说很多,此时教师要非常敏锐的发现家长的问题及比较典型的正面与反面的例子)。师:各位家长你们刚才的谈话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成绩了。你们刚才的话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失去自信。在这里我想用一个和你们刚才谈话内容极为相似的故事去解读。【二】 案例剖析 【案例一】一位母亲拿着女儿今天的数学试卷指着上面的错题大声呵斥:“如果明天的语文考试再这么差看我回来怎么揍你。如果考好了妈妈和你去超市给你买好东西。)师:听完他们的对话,我们对该母亲的做法可能很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平时也可能是这么做的。可我们谁也没有站在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此时的孩子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位孩子的独白吧,放录像:(孩子的内心独白,这里我在教本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尽量贴近在座的家长的内心感触去说。)相信家长听完都会为孩子的独白而感难过,由此而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脆弱,由此而感慨考试前造成孩子焦虑是孩子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案例二】教本中的教育故事:我设计了两个相反的案例,目的让家长从故事中清晰地认识到面对成绩时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从而明白考试焦虑是影响孩子成绩的原因之一。【三】 话题讨论: 根据教育故事讨论下面的话题:1、 你赞同案例中哪位母亲的做法?说说你的看法。2、 你的孩子在考试时有焦虑现象吗?【四】总结讨论话题、孩子考试焦虑在目前中小学生中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存在焦虑的孩子的确像你们说的那样:“大都会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思维呆滞,记忆力下降等过度考试焦虑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人际关系紧张。因此了解孩子考试焦虑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走进专家课堂去了解影响孩子考试焦虑和其他焦虑的原因吧。那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走出焦虑的阴影。【五】探讨孩子焦虑的原因(教师要对专家课堂的内容作有效地整合)(1)父母的影响,(2)教育方法不当,(3)自我期望过高 (4)个性怯懦,自信心不足。(5)缺乏考试经验。(6)(7)6 和7 也许还有很多,因为在上一环节里家长也许说出了我们专家课堂没有记录的原因,此时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探讨,把针对他们探讨而板书的有价值的原因也要加上,这就是家长课堂的弹性所在,所以我会给予家长肯定,强调还有你们共同找到的原因6、7、8【六】链接“成功是成功之母”小结:非常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你们探讨出的原因给我们的教材很好的补充,其实孩子的焦虑也是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过,因为没有成功的体验而没有自信,因没有自信而焦虑不安,小小的成功会让孩子信心百倍的迎接每一天。 (案例)教本中的教育故事,让家长分角色读教育故事。 1、 话题讨论:(1)故事中的女孩怎么突然有在学习上也要成功的想法呢? (2) 小结:自信心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产生的。没有成功的体验就不可能有自信,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首要素质。在我们周围生活中,不难发现,自信心强的人,能抓住机遇,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挑战,想方设法获得成功,而自信心弱的人,往往是退却顺从,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他就能够做到。自己不自信的事情,肯定不可能实现。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人,并不能算已经接受过正常的教育。自信作为人的一种非智力素质,正如“志”一样是孩子成才的一项重要素质,而且同样是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而发展起来的,而只能从小由家庭潜移默化,用爱诱发出来。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也就是保持着对成功的信心,在现实中也经常取得成功。” 培养孩子的自信得从父母的爱开始。自幼给予孩子最慈祥、最纯真的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根本的环节。一个人可以被别人歧视,而且有可能由于这种歧视带来发愤图强的效应。但是,任何人都万万不能被自己的父母歧视。一个被父母歧视的人不可能有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说话时一定不要挫伤孩子的自信,我们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其实孩子的自信与父母对其的言行态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3、身边案例解析该故事中的小女孩长的很漂亮,但非常自卑,在外面从不敢正视别人,而且从不敢和他人合影,在班里更是逃避所有有关美的展示。后来我了解到造成孩子如此的原因竟是家长挂在嘴边自认为谦虚的一句话,那就是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说:“我女儿一点也不漂亮,丑死了。比你们的孩子长的差远了”。作为父母这本是一句谦虚的话,可是由于母亲经常这么说。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就播下了我比别人丑的种子,有了对同伴不敢面视的表现,一次,这女孩笑着问自己的母亲:你总是在别人面前说我丑,“我真的比别人丑吗?”母亲随口迎合:“差不多吧”可母亲没有意识到女儿的这一问是很认真的,也没有意识到此时的女儿已经对自己的长相失去自信。随之女儿就有了逃避所有人的表现。家长们想想,这女孩不去逃避才怪呢?在她诚恳的询问下答案仍是自己比别人丑。在孩子的脑海里就有了自己比任何人丑的意念。他和我的谈话中,这几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她非常失望的问我:“老师你说,连自己的母亲都这么认为何况别人呢。看来我真的很丑,我到底有多丑啊,难道我比她、她、她还丑吗”这是学生和我谈话时发出的带有伤痛的疑问。可见她母亲的话给孩子带来的伤痛有多大啊!师:这个故事足以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也足以说明家长的话在孩子心中的份量。4、小结:因此,要想家庭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父母必须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孩子的心田。用脉脉温情去营造孩子成才的软环境,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和谐愉快、奋发向上的氛围中。当一切顺利的时候,需要这样做;在困难曲折的时候,更需要这样做。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失误或过错做出过激的反应或惩罚,这样会伤了他的自尊和自信。一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像故事中的女孩那样从而对其他事物充满自信并渴望成功。为此我们说成功是自信地基石,有了成功的开始便有自信去尝试其他方面的成功。所以成功是成功之母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对孩子而言一句微不足道的夸奖那是自我赏识的开始,一次小小的成功是孩子建造自信城堡的第一块基石,为此我们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我们的鼓励下孩子的每一次成功都会为自己堆积一份自信。【七】问卷调查1、 那么作为我们家长怎样让孩子体验成功,怎样给孩子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呢?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你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吗?或只对某类事物而言有自信。(发放表格家长根据表格提示回顾自己的孩子。不认字的家长听一位家长范读及时在有关问题下作标志)2、 话题讨论师:看来我们的家长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那么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解除孩子的焦虑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呢?(让家长尽量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随时记下有价值的问题。)家长:(1)不批评(2)少吓唬(3)多和他玩(4)说服教育少打骂(5)在别人面前要夸奖孩子的优点。【八】根据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师:是的,我们了解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含义及它在儿童内心深处的磁力,我们就应该给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就应该避免挫伤孩子的成就感,就要避免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避免孩子的弱项,刚才你们的讨论与发现都很好,从中我也感受到你们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这一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你们刚才的建议很好,我把你们好的建议板书在这里了。谢谢家长们的合作。如果我们同时能注意下面的问题就能够在避免孩子焦虑的同时让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把专家课堂里的如何消除孩子焦虑现象和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在这里加以整合同时讲解)1、出示课件:(1)家长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2)多一些赏识和鼓励,少一些指责。(3)多给孩子成功体验,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的成就感不仅仅在学习方面,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 【身边案例说明】: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不好,在校在家表现一般,但唯独喜欢和父母一起包水饺,我和他的父母制订了教育计划,从包水饺引向其他的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一次的家务都让他得到成功的体验,都让他感觉到父母是多么赏识他,慢慢的转向家庭作业,书法、给父母读故事、就这样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对学习充满自信。慢慢的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对一切事物都有“我能行”的想法。如今该生在县一中就读,成绩前三名。培养孩子自信方法不能太单一,只要适合孩子就可以。(4)语言激励、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从而感受成功的快乐(5)预演胜利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和他们一起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愉快的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6)目标缩小化(降低要求、降低做事前的期望值。)(7)参加一些能够让孩子增强自信地活动(8)自身做起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些方法可以让家长先试谈自己的理解,然后老师给与补充或引导,较难的用简单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解读。】【九】探讨生活疑难1、你认为你的孩子在哪方面缺乏自信?或者说你的孩子成功体验的机会少,此时你又有哪些教育困惑?2、针对家长的实例与困惑讨论教育方法。【让家长共同探讨。多给家长表达的机会。目的搜集更多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让家长感受到家长课堂的实效性,从而满足家长的教育急需。】【十】实例感化可以补充蔡笑晚的教子切身体会,以作为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走向成功的借鉴。蔡笑晚一家在浙江瑞安市赫赫有名: 他不仅把自己的六个孩子都培养成参与高水平智力竞争、并彰显出高水平竞争优势的人才,他资助并辅导的10多个因家境贫寒失学的孩子也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蔡笑晚成为全国的父母都应该学习的榜样。这是他的五点教子切身体会: 1、把培养孩子成才看成是自己的人生事业,把它摆在日常事务中的第一位,必要时不惜牺牲其他一切。 2、用爱去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才氛围,用爱去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3、要孩子做到的事必须自己先做到。用斗志去激发斗志,用气概去培养气概,用道德去感化道德,用对伟大的追求去引导孩子走向伟大。 4、用苦难去磨练意志,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渗透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深处,培养其执著的追求精神。 5、用科学方法指导早学、巧学,争取时间;培养自学能力,进行超前学习;发展优势,培养兴趣;掌握整体,解决局部;抓住要点,放弃细节,保证百分之八十五.【十一】教育活动:针对以上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启发结合孩子的实际制定自己的教育活动计划。【十二】总结 各位家长本次交流让我们彼此受益匪浅,你们所探讨的方法给我们的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相信在教本与你们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育方法的指导下,我们的孩子都会信心百倍的迎接每一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各位家长的配合,回家后完成上面一项教育活动,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用电话和我联系。谢谢大家。再见 牵手两代小学第四讲爱,需要经营教材分析:本讲安排了两个案例故事,给妈妈洗脚和爸爸,妈妈别吵了。第一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是: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爱,这主要是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天下的父母往往习惯了为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却忽视了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学会付出爱,而最终导致了孩子失去爱的能力;第二个案例反映的是夫妻吵架对孩子的伤害。通过案例,使家长认识到爱是需要经营的,爱是需要培养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付出自己的爱,用爱去经营幸福,从而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健康成长。教学目的:1、帮助家长寻求正确的爱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感恩。2、使家长意识到夫妻吵架对孩子的影响,知道怎样减轻夫妻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教学重难点: 怎样把正确的经营爱的家庭教育方法落实到教育子女、夫妻相处的实践中。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致欢迎辞: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非常感谢您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到家长学校与我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有您这样尽心、虚心的父母真是太幸福了!2.导入:引用高尔基的名言:“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育孩子却需要才能和全部的教育知识”。我们很爱自己的孩子,比老母鸡做的好多了,可是孩子领我们的情吗?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不懂感恩,不知您是否也有同感。二、评析案例(一)(一)评析情景对话 激起共鸣1.请家长听情景对话和心灵独白的录音。2.课件出示问题:此时你有什么感受?3.家长各抒己见。 4.教师适时总结:孩子之所以给妈妈洗脚,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母亲的关爱。 5.请家长说说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感慨和无奈。过渡:这样的事儿可真不少。该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故事中,看文中妈妈的成功转变。(二)赏析教育故事,受到启迪1. 引导家长阅读教育故事,感知文意。2.互动:课件出示问题: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发?3.教师总结:这位母亲在专家的建议下,实施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计划,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买饭,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并通过谈话,帮助孩子知道拥有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啊。4.互动:找有成功经验的家长起来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5.总结:谢谢您的无私奉献。(三)进入专家课堂 总结解决对策。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1、 建立平等有序的家庭关系。案例:一位母亲把所有的牛奶都给孩子喝,自己舍不得喝一口。孩子长大后,不知感恩,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另一位母亲坚持和儿子一样,每人每天一杯牛奶,只不过母亲的杯子里掺了水,儿子并不知情。孩子长大后,非常懂事,对父母特别孝顺。互动:课件出示问题:这个故事对您有什么启发?2、 让孩子了解父母所付出的辛苦。3、 父母不越俎代庖,适当增加孩子的负面体验。举例 ,当今家长对孩子事务大包大揽的几种普遍现象。(1)不舍。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么舍得让他们干呢?(2)不能。孩子的事情主要是学习,怎么能让他们做家务呢?(3)不屑。担心孩子做不好,与其吩咐孩子去做,不如自己去做。由此得出: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决不能包办代替。4、 不忽略生活中的小事。对孩子感恩的做法及时鼓励。调查:当您下班回来,孩子给你拿来拖鞋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对孩子不尊重他人的念头及早消除。5、对孩子的要求要持之以恒。6、 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电视上的广告:孩子颤巍巍地打来洗脚水,让妈妈洗脚。在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家长率先捐款带动孩子奉献爱心的例子。7.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四)实施教育活动 共建温馨家庭1、关于家长建立家庭好事记事薄,定期交流。在你生病或劳累时,请孩子帮你做一些事情并把你的感动告知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这样做所得到的快乐和价值。和孩子一起听、学母亲、儿行千里等歌曲。牢记几句对家长有用的话: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而暴躁、专制将会对孩子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要跳出狭隘的爱的圈子,不仅自己有博爱的心,也要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以一颗爱心对待家人、朋友和社会。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常常站着同样优秀的父母。2、关于孩子做趣味游戏:再选父母超市买东西 比一比,我要买的东西和爸爸妈妈要买的东西有何不同?这些东西都是买给谁的?日常生活扫描 谁洗衣做饭整理房间?你生病谁照顾?爸妈生病你是怎么做的?为爸妈做心意卡、过生日填写“家庭小帮手”多阅读关于亲情的文章三、总结过渡:爱是一种能力,爱需要学习、需要经营。培养孩子对他人、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老师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如此,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也需要经营爱。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下面的情景对话。四、评析案例(二)(一)评析情景对话 激起共鸣1、请家长听情景对话和心灵独白的录音。2、出示问题:此时你有什么感受?3、家长各抒己见。4、小调查:夫妻之间吵过架的请举手。谈谈此事对孩子的影响。5、教师小结:夫妻吵架对孩子伤害很大。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缺乏安全感。如果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平时,你们注意到这点了吗?(二)赏析教育故事,受到启迪1.请家长听教育故事十天拥抱的拯救,谈对自己的启发。2. 教师做简单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他用自己的努力挽救了父母的婚姻,挽救了自己的家庭,给孩子们一些启发,让父母们反思。3. 当夫妻出现矛盾吵架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觉得怎样做才能减轻对孩子的伤害?(父母各抒己见)4.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想把夫妻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咱们一起看看专家给我们哪些建议。(三)走进专家课堂 寻找解决对策一般而言,夫妻间发生吵架有两种情况:一是关系不好,感情有问题;二是夫妻之间不知道怎样相处,不知道怎样用一种更好的方法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似乎除了吵架没有其他好的办法了。殊不知,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夫妻关系是家庭整体健康的根本保证,孩子将会由于父母感情的和谐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快乐的父母才能养育出快乐的孩子。1、即使是最好的婚姻也免不了要吵架,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吵架。因为从来不吵架的夫妻往往是害怕彼此意见不同意。那些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夫妻可能是最先彼此疏远、最先觉得不幸福的。2、吵架给孩子带来多大影响,取决于你们吵架以后解决矛盾的方式。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最爱他的父母老是为一些小事而吵吵闹闹,你们双方所表现的样子会很可怕,然后在生活中因为吵过架,情绪会很不好,有时无意识地就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别以为宝宝小,殊不知,这么小的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万一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到时后悔也来不及啊!最好的办法是:夫妻吵架后有和好,让孩子看不到争吵对你们的感情、对家庭气氛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3、不要急着让吵架突然结束。如果孩子亲眼看到你们吵架,可你们又突然停止,这样把问题隐藏起来只会让孩子更加困惑。4、找恰当的时间和解。5、和孩子谈谈你们吵架的事情。让孩子懂得对于事物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6、把你的爱表现出来。吵架以后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夫妻之间互相的爱,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让孩子看到你们的爱,而且,对孩子也要表现出你对他的爱和关心。(四)实施教育活动 增进彼此感情关于家长-夫妻之间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谈心,把对对方的要求和希望用平和的方式提出来。如果你们夫妻之间吵架了,孩子听到了,你可以用理解同情的语气缓解孩子的担忧:你爸爸和我还在相互生气,不过我们想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这事让你烦恼,我们谈谈好吗?一家人在一起唱一唱吉祥三宝、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等温馨的歌曲。关于孩子-当好调解员。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让他们停止吵架,尽快冷静,心平气和地有事说事。做好父母爱情持久的纽带。给爸妈写信,希望他们为了你不要吵架;当爸妈吵架结束后,让他们共同拥抱你,说:“孩子,我们爱你!”五、亲子作业:1、回去和孩子一同阅读感恩父母一书,畅谈彼此感受,增进亲子感情。2、经常带孩子回奶奶或姥姥家,给老人送去温暖,为孩子树立榜样,并请孩子将所见所感记入日记。3、共同制定爱家公约,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定期交流。六、本讲总结家是我们的避风港,家是我们的加油站,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付出自己的爱,用爱去经营幸福,让家庭充满爱,让内心充满爱,使我们在家中快乐生活,使我们的宝贝快乐成长!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小学5第五讲 良好的个性需要培养【教学内容】1、别开这车来接我。2、他抢了我的风头。【教学目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他们的内部世界也在丰富、发展、完善,因而他们的个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别开这车来接我、他抢了我的风头这一讲的教学,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孩子个性形成的因素,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心理特征,形成良好的个性。【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良好个性的重要性,难点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共性。【教学方法】 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讲授说理式教材导读式 现身说法式【教学过程】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家长前来参加家长课程的学习,今天跟各位探讨的话题是孩子的个性培养问题。您觉得您的孩子性格怎样,您满意吗?下面我们采访几位家长,先听听他们的孩子有哪些良好的个性。一、现场采访1.您的孩子性格是怎样的?能给我们形容一下吗?(理智型还是情感型?内倾型还是外倾型?顺从型还是反抗型?)2. 您的孩子有没有对您蛮不讲理的时候?是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您又是如何处理的呢?3.您认为孩子的个性对他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影响?(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展开调查)刚才,几位家长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里,咱们暂且先不评价,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爸爸面临的问题。二、案例分析(一)指导阅读“情景对话”1.家长阅读教材P95“情景对话”。2.引导分析“情景对话”:儿子想换家庭轿车,爸爸却不愿意。看看他们父子俩的对话:儿子:(提出问题)爸,妈,咱家换辆车吧!爸爸:(毫不在意)为什么?儿子:(陈述理由)咱家那夏利太落伍了,多让人笑话阿!你看人家小虎家都开上别克了。爸爸:(反对)车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有什么好攀比的。儿子:(开始起情绪)你开车接我的时候,也不避着点,让同学看见了,都笑话我,说我们家老古董呢!妈妈:(与爸爸态度一致)咱家哪有这么多闲钱阿,有车就是为了方便,能开就行,哪里有这么多毛病啊!儿子:(恼怒了)那你以后别开这车接我了,我宁愿步行回家。爸爸:(毫不让步)这话可是你说的!你给我写下来,我好有个证据。儿子:(不计后果)哼!写就写。分析提示:在这段对话当中,儿子 “提出换车”“陈述理由”“闹情绪”“恼怒”“不计后果”。爸爸是“不在意”、“反对”、“毫不让步”。儿子提出换车的理由是“夏利太落伍了,让人笑话”。爸爸坚决不换的理由是“车就是个代步工具,没有什么好攀比的”。儿子不让爸爸去接,爸爸让儿子写下书面证据,由此父子闹僵。父子关系紧张了,似乎没有解决的余地。那么,故事是怎样发展的?咱们接着往下看(二)指导阅读“心灵独白”1.家长阅读教材P96儿子“心灵独白”。2.分析提示:从儿子的心灵独白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儿子的“委屈”情绪还不小呢,委屈的原因就是自己多么想要一辆好车向同学们炫耀,可是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理解自己,还说自己毛病多。这就是很明显的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理在作怪。怎么办?咱们接着往下读。(三)指导阅读“教育故事 ”1.请一位家长阅读或大体介绍教材P97P99“教育故事 ”,其它家长朋友注意认真倾听。2.分析提示:家长们,故事中的父子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儿子坚持不让爸爸用夏利车送自己上学,爸爸就置之不理。在星期天的晚饭后,儿子和爸爸促膝交谈,达成了共识,消除了儿子的攀比心理。在刚才的案例中,我们从故事中学习到了关于矫正孩子攀比心里方面的教育,也对孩子良好个性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专家课堂”,深入探讨儿童的良好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做法。三、专家课堂(一)明确概念什么是个性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个性心理倾向性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成分,而文中提到的攀比心理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代表。(二)孩子攀比心理的表现、原因和矫正方法1、孩子之间攀比的主要表现是:比物质水平。如: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比家庭条件。如谁家的房子大、装修档次高、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家中生活用品高档等。比荣誉。比谁在班里当的官大,比谁受老师的喜欢等。2、造成攀比心理的原因:虚荣心、表现欲强。自我认知水平不高。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教育不当。3、矫正孩子的攀比心理的方法。当孩子产生攀比心理,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可通过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攀比的后果。就如本文中的父亲那样,抓住孩子一时说的气话,让孩子的气话成为现实,任由后果教育孩子,孩子自然口服心服。干预孩子的不合理攀比,防止产生不良后果。由于孩子很少认识到人的需要的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往往因攀比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但要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是不可能的,有求必应会助长孩子贪婪的欲望,还可能将孩子引入深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人们:劝止不能允许和不可容忍的愿望,这样就能预防大的祸害不加遏制地企图满足个人欲望是对人的腐蚀和败坏。可见,对孩子的不合理的攀比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合理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激励他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孩子与人攀比,说明孩子当时的心理有竞争倾向,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获超越别人。如果能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进行攀比,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勇于赶超,将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机,让孩子设法实现自己的需要,如鼓励孩子自制玩具,积存零花钱来买想要的东西等,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心理品质。故事教育,榜样引导。用讲故事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孩子,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四、关于教育活动。1、关于家长请还孩子平民化的生活。以“实情”教育根治孩子的攀比现象。2、关于孩子读教材P103的案例,让学生试着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认识到攀比带来的后果,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不是不可以进行比较,但比的事物应是能说明自己能力的,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五、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个性。(请不同的家长来谈自己的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具体做法)(一)、营造互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从小,我就不吝啬对孩子说:“乖儿子,妈妈爱你!”他也会说:“妈妈,我爱你。”对儿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相信做母亲的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仅仅让孩子感受爱是不够的,还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爱别人。家庭成员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氛围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别人的快乐。在饭桌上往往是爸爸把好吃的给妈妈,妈妈又把好吃的给孩子,这在一般家庭里是很正常的,假如作父母的和孩子争夺东西吃简直就不像作父母的样子了。但是我们家有时候会让孩子做一个选择。比如,剩下最后一个鸡腿的时候,我就会对孩子说:“这个鸡腿妈妈也想吃,你认为应该给谁吃呢?”孩子很懂事地让给了我吃,然后我就夸奖他:“恩,我的儿子长大了,知道孝顺妈妈了。”虽然他没有吃到喜欢的鸡腿,但照样很开心。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就会懂得爱别人,知道好的东西要舍得和别人分享。营造爱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每当孩子受到惊吓时,我总会第一时间把他搂在怀里,轻轻地安慰她:“别怕,别怕,妈妈在这里。”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会及时开导他、激励他:“不要紧,你下次再努力些。妈妈相信你能行的。”每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根据他自己对所犯错误的认识,或者严厉批评或者委婉批评。每当孩子获得老师表扬或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总要亲亲他的脸蛋以示奖励:“你真棒!”总之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爱你的,有什么困难应该及时和父母商量,有什么快乐应该和父母分享。(二)、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非常之大。父母,以及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亲人,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模仿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能迁移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长的言行在孩子面前都要尽量做好,以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影响、感染给孩子。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应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注重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孩子不流露悲观沮丧的态度,这样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1、以自己的自信心带动孩子树立自信心,并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其自信心。有时,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把握不大,产生畏难情绪时,我们就鼓励他,叫他大胆、放心、努力地去做;即使做错了,也不要去责怪她,而是和她一同寻找原因,从而把事情做好。这样就能使孩子明白,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和失败磨掉对生活的信心。记得在学校的文化艺术节上,我儿子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表演古筝合奏,开始,他很担心在台上出洋相,我鼓励他:“只要你把平时练习时的水平发挥出来,一定能成功的,台下的人你当作没看见一样。妈妈上课的时候,有听课的老师,我就当他们不存在。2、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想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行,作父母的首先要有良好的品行。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需要让座的人,我总会毫不犹豫地让座;看到乞讨的人,只要有零钱,我总会停下来给一元两元能给孩子良好的熏陶,那一元两元的价值又何止一元两元呢?礼貌待人、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不浮夸等良好的品行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表现出来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有力。3、勇于向孩子道歉。有时候批评孩子过火了,或者错怪了孩子,我都会真诚地向她道歉:“对不起,刚才妈妈错怪你了,原谅妈妈,好吗?”或者“刚才是我太过分了,你肯原谅妈妈吗?”也许有的父母认为向孩子认错,会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我想明知错了,也要死撑的才会失去威信。从父母身上孩子学习到做错事情应该勇于认错。(三)、从细微处培养孩子的个性。教育本身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任何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可以是教育孩子的教材。1、通过实践体验情感。例如:我们常要求孩子爱惜粮食,孩子明白道理却改不掉浪费的坏习惯,于此应常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道理:去乡下是让她跟随奶奶到田野去干活,看一看农民是怎样种粮食的;让孩子实践做饭菜,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辛劳与快乐。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劳动的意识才会形成,劳动习惯也由此养成。 2、正面诱导为主。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劳动中的孩子大都是愉快的,如果在孩子劳动结束后再予以他们及时的表扬,更会觉得生活在无比快乐与幸福之中。对孩子多诱导,多启发少消极堵禁,坚持正面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这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我的女儿在外婆家里看到乡下的土灶感到很有趣,非要替外婆烧火,外婆怕她被火烫了,我却鼓励她去做做看,当孩子有劳动的欲望时,(哪怕她只是为了好玩)父母不应该阻止。孩子不爱劳动,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往往是父母不敢放手,怕这怕那造成的。我经常要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盛饭、拿勺子等,放学回家首先要收晾在外面的衣服,看到做好了及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劳动信念加强,兴趣大增,独立能力也由此得到锻炼。 3、发现苗头,及时纠正。抓好开端,严格训练。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培养每一种良好习惯之初,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激发孩子同不良影响和不良状况作斗争的意志,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要求去做,抓得越早越小越好。小孩子难免会自我夸耀,但是只要发现,我总会及时提醒。(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多地注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展,而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却不大重视,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不利,而且从眼前看,一些孩子已经产生了诸如做事不认真负责、虎头蛇尾、马虎草率、得过且过、生活中高傲自大、不懂礼貌等等缺点,甚至还引发出厌学、厌世等不良心态。由此可见,学校、家长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已刻不容缓。 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向孩子传教科学界杰出学者勤奋学习、勇于攀登科学高锋的动人事迹,同时还要多带孩子参观科技展览,鼓励孩子参与科学实验,让孩子自觉、勤奋、认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他们自律地形成追求学习、渴望学习的责任感。告诉她社会的进步就是大家的努力的结果,有的人贡献大些,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就大些。从孩子的举止言行和待人接物中培养孩子树立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如在家庭里应尊敬老人;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在公共汽车上让位给老人;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支援灾区,自觉主动献爱心,捐物捐钱;对希望工程活动积极参与;别人有困难积极帮助;学雷锋要见行动。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孩子树立讲礼貌、讲文明的责任感。 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树立热爱劳动的责任感。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房间摆设,让孩子参与策划和布置,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洗他们自身衣服,整理收拾他们的床铺等。我会对孩子说:“以后这件事就交给你了!”通过这些有益的劳动,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劳动。不要帮助孩子推卸责任。从孩子刚刚懂事起,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到学校去,走到半路上,他说忘带铅笔盒了,要我帮他回家拿。尽管家离学校很近,几步路而已,但是,我坚决不答应,要他自己跑回家取。从而让他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也帮助他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孩子姗姗学步的时候,经常摔倒哇哇大哭,这本是很正常的,可是一些家长就会使劲踩脚下的地皮:“都是这块地不好,让宝宝摔跤了”于是孩子破涕为笑。殊不知,你已经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推卸责任的坏毛病。我在孩子摔倒的时候会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加油,起来!”看上去很残酷,其实是做母亲的一片苦心。五、结束语: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们在百忙中参与家长学校的学习。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了第一部分别开这车来接我,主要了解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第二部分他抢了我的风头请各位家长朋友回家后认真阅读,并把您的读后体会或者想法发到我们的公共邮箱,以便大家更好的交流。孩子就像是一棵树苗,长大了能不能成材,不光要靠他自身的努力,还要看父母的教育。俗话说孩子就是一面镜子,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各位朋友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大家都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课后请把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这方面的教子体会发到我们的公共邮箱里,以供我们更多的朋友借鉴交流。衷心的感谢大家,祝愿我们和孩子共成长!小学5第六讲 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教学内容】1、我不是小偷2、我再也不写日记了【教学目的】 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似乎毫无疑问。可是,爱什么,怎么去爱,又是摆在每一位家长眼前的成长课题。有“问题”、犯错误的孩子,应该怎样去爱是以爱、关心的名义去责备、呵斥,还是春风化雨般耐心地沟通、指导,帮助孩子矫正错误行为?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开始有了隐私意识,希望有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孩子的心灵旅程又离不开成人正确、有效地指导。站在孩子的心灵之门的外边,父母该如何了解、把握孩子心灵成长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地走过青春的沼泽是简单地窥视、粗暴地干涉,还是在尊重基础上的沟通?本课的两个子课题“我不是小偷”、“我再也不写日记了”,看似关联不大,但却在“呵护孩子心灵”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课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两个案例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正确对待孩子的隐私,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爱该怎样呈现,那就是呵护,在宽容、尊重基础上的沟通、交流,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孩子的行为指导师,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错误行为,自我矫正;心灵的秘密,懂得倾诉;成长的烦恼,学会处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在呵护孩子心灵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正确矫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怎样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学方法】 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讲授说理式【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1、您的孩子有没有撒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之类的错误行为?如果有,您是怎么处理的?经过您的这种处理,一段时间之后,您的孩子还有没有此类行为?2、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您是怎样对待的?孩子的日记,您有没有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翻阅?您打算怎样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简单评价家长的处理方式之后,引入本课教学:孩子有了小错误、小秘密,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些情况,家长们的处理方式各种各样,大家的做法到底当不当、效果又如何,在这里我们先暂且不去评价。我们先来读一个案例,看看案例中家长、孩子、专家们的想法和做法,看看我们从中能明白些什么。二、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案例一:我不是小偷(一)家长阅读教材案例1、情景对话。(亦可播放录音)2、内心独白。(引导家长认真阅读)3、教育故事。(提示家长注意专家的说法、做法)(二)、讲解分析教材案例1、关于家长动机与行为的剖析儿子偷拿了同学的荧光笔,妈妈一听“气炸了肺”。孩子辩解说是“拿来看看,忘了还”,妈妈却说孩子是“狡辩”,并且说孩子是“小偷”。当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妈妈却说“难道你同学说错了,难道老师冤枉你了”。“偷”有好几种解释,“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偷窃”;“瞒着人”是另一种解释。老师说“偷拿”,但不是说“偷”;从孩子的话里,是“拿来看看,忘了还”,他主观上并没有据为己有的意图,所以,“情景对话”里的“偷”只能采取第二种解释瞒着人。从对话中还可以看出,这孩子是个好奇心重但同时又是一个忘性大的孩子,这可麻了烦,两下里一节就,妈妈可就认为事情闹大了,一厢情愿地认定自己的孩子是个“贼”,母子俩交谈的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是不欢而散,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到后来,妈妈领着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内心里还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有病”,也没有相信自己的孩子,也难怪孩子先前孩子气的摔了门,哇哇痛哭。还好,这位妈妈并没有一错再错,而是领着孩子寻求专家的帮助,最后事情总算有了转机,没有往更坏处发展。2、关于孩子内心想法的剖析再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这孩子还真不是成心想“偷”别人的东西,还只真是看看而已。并且孩子也一肚子怨气,同学老师不相信,怎么妈妈也不相信我呢?可是孩子呀,你可不是第一次了呀,拿人家橡皮忘了还,可你第二次又拿了人家的荧光笔呀,也是忘了还,你一句“忘了还”来解释,一次还可以,可第二次呢,别人会怎么想?还会相信你的话吗?孩子呀,你主观上没想“偷”,可你的行为在客观上真的让人产生“偷”的误解呀!3、专家建议给我们的启示“教育故事”专家的有些话我们要认真留意。比如告诫妈妈时说的“对孩子的不信任,就会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比方偷啊,撒谎啊什么的,也许孩子犯过那么一次,可家长总揪住不放,凡事都对孩子持怀疑态度,结果导致孩子进一步偷、进一步撒谎。”在座的家长朋友们,我们可要慎重对待孩子偶然出现的错误行为呀,不要因我们的简单化对待和处理,夸大了孩子的错误,那样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并且,专家也明确告诉孩子不要过于“豁达”,拿别人的东西要预先告知,看后要及时归还,“让别人喊自己小偷可不是什么好事”。在专家的引导下,孩子最终下决心努力改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教育故事”中专家给妈妈推荐的那篇文章背过身去,不仅对那位妈妈有教育意义,对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同样的启示意义,大家要用心阅读,用心体会。(三)、专家课堂1、小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应对(1)家庭教育不当(2)引起别人的注意(3)捉弄心理作怪(4)炫耀心理作祟(5)想寻找朋友2、处理孩子的“偷窃”等错误行为,需要掌握的原则简要讲明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处置不当可能产生的心理危害,可适当添加一二件家长熟悉的身边案例。原则:(1)给孩子正强化,相信孩子比怀疑孩子更容易让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2)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3)家长要用真诚和耐心帮孩子改正错误。(四)教育活动1、关于家长相信孩子比怀疑孩子更容易让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即使孩子的行为比较严重甚至恶劣,也要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变好。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弄清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耐心交流,让孩子把事情说清楚,然户再顺势引导。和孩子一起制定改进措施,互相监督,保证措施的实施。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力戒物质刺激。了解一些必要的法律常识,让孩子对错误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有明确的认识。2、关于孩子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下面的道理如果你被别人冤枉了,你或者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保持沉默,让时间证明一切。但不管怎样,你都不要用报复的手段让自己真得变坏。变坏很容易,但重新获取别人的信任很难。所以,切记不要让自己轻易犯错误。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执意不改。跌倒了就爬起来,依然是好样的。努力与他人沟通,不要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否则,你的心会因缺少阳光而变得日益灰暗。过渡:犯了错的孩子需要用心呵护,同样,孩子大了,开始愿意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秘密,这样的孩子,同样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接下来,我们再来阅读一篇案例,看看家长应该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保护孩子的隐私。三、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案例二:我再也不写日记了(一)家长阅读教材案例1、情景对话。(认识家长行为的不当以及孩子的激烈反应)2、内心独白。(明确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3、教育故事。(需认真留意专家关于保护孩子隐私权的阐述)(二)、讲解分析教材案例1、关于家长认识与行为的剖析现如今,不知有多少家长就像案例中妈妈一样,把偷看孩子的日记不当回事,并且认为父母看孩子的日记“天经地义”,说什么小孩子“懂什么隐私”,从而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名义去窥视孩子暂时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心理秘密。殊不知这样做,依然违背了法律关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有关条款。孩子是你生养的,不错;孩子还小,也不错。但孩子再小也是国家公民呀,公民的隐私权不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侵犯了就是违宪违法的。再者说了,做父母的这样做了,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开始对父母产生了敌视心理,再也不愿意和家长生活心里话,甚至再也不愿意相信家长了,这样的后果有多可怕。人都有倾诉的需要,心里话不愿意倾诉给父母听,他(她)就去寻找替代者,这个替代者,可能是同龄人,也可能是其他成年人。但因孩子的辨别力、选择力尚不成熟,一旦选错了倾诉对象,那将是非常危险的。还好,案例中的父母在专家指导下,及时终止了自己的“偷”看行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挽回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完全地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孩子一个适度自由的成长空间。2、关于孩子内心想法的剖析从孩子的“心灵独白”可以看出,家长 “偷”看日记的行为,让孩子难以接受。孩子认为,“为我着想,就应该维护我的隐私权”,“一味地偷看我的日记,以后,我还会写真心话吗?”并且孩子还意识到,父母不能“换位思考”,决定从此不再写日记,免得他们偷看。厚爱丽的一连几天,孩子越来越压抑,总是闷闷不乐,可见这件事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痛!3、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