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854362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第四章 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概念: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周而复始地沿一定方向流动,称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第二节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n 一、概述:n 1、心肌生物电现象与心脏泵血活动的关系n 2、心肌的特性:收缩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n 3、心肌细胞类型:工作细胞、自律细胞n 4、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4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5一、心肌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1、RP-90mv 机制2、AP特点:复极时间很长,降支与升支很不对称。有很长的2期平台期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6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7AP形成机制 0期(phase 0 去极化期)肌膜Na+通道的大量开放、出现Na+快速内流。属快反应细胞(快INa通道,可被河豚毒TTX阻断)复极1期(phase 1):快Na+通道失活,一过性外向电流(Ito)激活(约去极化-30mv激活),K+外流,膜迅速复极到平台期电位水平。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8 复极2期(phase 0 平台期)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相对平衡外向电流:Ik1(内向整流),静息时大,0期减小,3期逐渐加大。Ik(延迟整流),去极化到-40mv激活,激活慢 复极化到-50mv去激活。内向电流:Ca2+内流(L型钙电流),约在去极化到-40mv 时开始激活。特点:(1)激活、失活、复活时间长(2)具时间和电压依赖性(3)可被Mn2+和多种钙阻断剂所阻断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9 复极3期(phase 0)K+外流逐渐增多和Ca2+内流停止,故膜内电位迅速向复极化方向发展。而且K+外流呈再生性。此正反馈过程导致复极越来越快,直至复极化完成。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0 4期 膜电位稳定于RP水平,Na+-K+泵可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将K+泵入细胞内。细胞内Ca2+通过Na+-Ca2+交换及钙泵得以出细胞。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1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2(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自律细胞4期膜电位不稳定4期膜电位不稳定是自律性的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是出现了净内向电流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31、蒲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1、2、3期与工作细胞类似4期(1)If 电流进行性增强 (2)Ik的进行性衰减If电流为一内向电流,由钠离子(部分由K+)负载,复极化-60mv 激活,-100mv时最大,去极化至-50mv时停止 If电流可被铯阻断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42、窦房结P细胞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5 窦房结细胞AP的形态特点: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均高于浦肯野细胞;0期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细胞慢;0期除极结束时,膜电位为0mv左右,无明显的极化倒转;没有复极1期和2期平台期;4期自动除极速度比浦肯野细胞快。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6 产生机制:(1)0期:膜上L型钙通道开放,Ca2+内流(ICa-L)。(2)3期:钙通道逐渐失活,K+通道被激活,出现K+外流(Ik)。Ca2+内流的逐渐减少和K+外流的逐渐增加,膜便逐渐复极。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7(3)4期(自动除极):K+外流的进行性衰减(Ik)一种进行性增加的内向离子流即If电流(主要为Na+);Ica-T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8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19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0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maticity)和传导性(conductivity)心肌的兴奋性 所有心肌组织都具有兴奋性,其兴奋性大小用阈值来衡量。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1 1.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1)静息电位水平:(2)阈电位水平 静息电位水平和(或)阈电位水平的改变,都能够影响兴奋性,但在心脏,以静息电位水平改变为多见的原因。(3)Na+通道的性状: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22.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3 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心肌从0期去极开始,到3期复极达-60mv期间内,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使肌膜产生AP,称为有效不应期。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4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RRP):从有效不应期完毕(-60mv)到复极化基本完成(-80mv)的这段期间,为相对不应期,此期给予较强刺激可以使肌膜产生AP。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5 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膜电位由-80mv恢复到-90mv这段时期内,由于膜电位距阈电位的差值小于正常,故兴奋性高于正常,称为超常期。兴奋性与心律失常:R落入T现象(R-on-T phenomenon)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6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1.概念 组织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具有自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7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82.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各自律组织的相互关系 窦房结(100次/分)房室交界(50次/分)蒲氏纤维(25次/分)3.心脏起搏点(pacemaker)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29(1)正常起搏点和异位起搏点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部位,称正常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起搏点叫异位起搏点。潜在起搏点(2)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机制 抢先占领 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 suppression)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0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二者差距减小,自律性增高。4期自动除极速度:速度加快,自律性增高。自律性与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及窦性心律不齐,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等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1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2 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1.心肌细胞的传导性2.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过程和特点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3(1)正常传导途径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4(2)传导速度特点及生理意义 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 末梢浦肯野纤维,可达4m/s。使心室肌成为功能合胞体,收缩的同步性较高,心肌收缩力高。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5 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 房室交界区细胞的传导性很低,其中又以结区最低,为0.02 m/s。因房室交界区兴奋传导速度特别慢,使兴奋通过这里约需0.1s,即需要延搁一段时间,才向心室传导,故称为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房室延搁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才开始收缩,保证了心脏收缩的顺序性。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6 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7 3.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结构因素:生理因素 AP 0期去极的速度和幅度:AP去极的速度和幅度越大,传导速度也越快。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8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升高,传导速度加快。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传导性与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兴奋折返。(四)收缩性(自学)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39血液循环(心脏电活动)40三、体表心电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