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735282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甘肃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甘肃专版)2019届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一、2017 省卷,12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5分) 善借者赢天下 王飙 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 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 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 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聚焦甘肃中考,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 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 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 搏到了近 40 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 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 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 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 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 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 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 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 也自叹不如。,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 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 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 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 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 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 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 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 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 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 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 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 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 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 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 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 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 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 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 年第 6 期,有改动),2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举例论证。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 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 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答题格式:比喻论证,运用 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把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 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观点。道理论证, 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使论证更有力,更有权威 性。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例子,证 明了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第段很明显使用了举例论证, 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其作用是具体 论证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3第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 分),【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顺序。因为本文第段举了丹尼 尔因善借登上世界船王的宝座、第段举了刘邦因善借取得天下的例,不能。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 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以不能调换顺序。,子,这两个画线句子与它们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顺序。,4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5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4 分),二、2015 省卷,11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16分),(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3 月 31 日 24 版),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 分),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 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标 题,或包含在第一段、最后一段中,是以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 分析本文,结合标题可知,本文的论点是:读书莫忘做笔记。,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做笔记有什么好处? (5 分),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 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 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首先明确题干,题干中 问的是读书笔记要记的内容和益处,然后在全文中找相应的段落。 第段提出论点,第段讲的是做笔记的重要性,第段讲的是 如何做好笔记和利用笔记,故答案在第段。然后将题带到锁定 的段落中去寻找答案,从第段后半部分和第段这笔记本便成了 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 种珍贵的纪念可以得出答案,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 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3 分),旨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表明了温习笔记的 重要性。故放在第段,作为事实论据。,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B),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 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 现新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分析各个选项,对 照文中相似的句子,筛选错误项。A 项,文中没有告诉读者,笔记普 通人可做可不做。C 项,应该是这些方式意味着做笔记的手段更快捷 了。D 项,文章第段讲的就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所以此项说法有 误。,文体知识梳理,一、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确凿,论证要严密。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2.论据: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二、议论文论证方法,三、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主要有:层进式、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等。 1.层进式结构: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环环相扣。,2.并列式结构: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通常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 后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段落,一段一个分论点,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 的、并列的。,3.总分式结构:论证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再分后总。,4.对照式结构:把一种事物同另一种事物对比,以突出这种事物的正确性,多,用正反对照。,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 2.概括、简洁。,3.生动、鲜明。,高频考点精讲,一、2016 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题。 良好习惯的养成 胡适 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学家心 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中学 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 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 的人才。,国字, “i”的点、“t”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 不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 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做虚心? 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 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 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缓,这个字很重要, “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如果没有缓的 习惯,前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 不能做到“勤”的工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 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所以证据不够,应当悬 而不断,就是姑且先挂在那里,悬而不断,并不是叫你搁下就不管,是要你勤, 要你谨,要你和。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 ,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做学问、做事、做官,都是一样的。 达尔文写生物进化论,费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标本,做研究,并与 朋友们反复讨论。朋友们都劝他发表,他仍然不肯。后来英国皇家学会收到另一 位科学家华莱士的论文,其结论与达尔文的一样,朋友们才逼着达尔文把研究的 结论公布,并提出与朋友们讨论的信件,来证明他早已获得结论,于是皇家学会 才决定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达尔文这种持重的态度,不是缺点,是美德, 这也是科学史上勤谨和缓的实例。值得我们去想想,值得把他作为榜样,尤其青 年学生们要在中学里便养成这种习惯。有 了这种好习惯 ,无论是做人 、做事、 做 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1.从全文看,围绕“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思路指导】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判断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文章总述什么,分述什么。纵观全文,开头围绕“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观点展开论述,然后开始分述观点,第段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第段论述“良好的习惯要从勤谨和缓四方面来培养”,由此可以归纳出答案。 【答案】一方面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论述“良好的习惯要从勤谨和缓四方面来培养”。,考点 1 分析论证思路,题型一: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1)首先,要了解文章各段(文段各句)的内容。 (2)然后,在了解该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相邻段落(语句)在内容上的联系,进行合并,分出层次。 (3)最后,弄清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清论证层次,明确论证方法和中心论点。 【答题格式】作者首先用方法提出中心论点(话题);其次,从方面(用论证方法)证明观点;最后再次强调论点,联系生活发出号召。,题型二:某一段能否删去 解答时,考生必须先看段落论述的内容,再分析本段在论证上的作用。 【答题格式】不能删去。这一段论述了,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如果删去,论证就不严密了。 题型三: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先看这两段与前面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顺序。比如从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 【答题格式】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第句是一一对应关系(或因为这几段存在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不符合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习惯)。,2.本文谈良好习惯的养成时,第段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有什么作用? 【思路指导】答题时一定要熟记常用的论证方法的定义及作用。分析论证方法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的内容结合语境去分析。有些时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的综合,要全面考量。第段中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以前读书人“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的例子,与现在的情形形成对比,突出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答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描写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从而突出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考点 2 论证方法及作用,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能否删去?为什么? 【思路指导】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判断这句话能否删去,然后根据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位置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这句话通过阐述好习惯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影响, 点明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上文,点明了中心,同时在文末的位置也与题目“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章的开头以及第段“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相呼应。 【答案】不能删去。 这句话通过阐述好习惯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影响,点明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上文,点明了中心,也与题目“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章的开头相呼应。,考点 3 语言理解即品析,题型一:分析句子(或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引出论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结尾的作用: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补充论证了。 【答题格式】通过写,提出的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题型二:简要分析加点词(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答题格式】词(句子),用了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地论证了(论点)。 题型三:词好在哪里 【答题格式】用了词,准确地论证了(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题型四: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题格式】不能去掉。该词在原句的意思是,在文中起了的作用;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该词突出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4.作者认为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请联系上下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链接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思路指导】此题属于拓展延伸、发散思维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回答时,扣住关键词“语文学习重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学习语文不能心存成见,认为语文不重要。语文的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未来从事的工作,而且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考点 4 拓展探究,1.应在理解原文语句及内容的基础上谈,注意中心明确,语言简明扼要。 2.阐述的观点要正确、积极、健康。要言之有理。 3.按照一定的顺序答题:可根据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的主题句,指出本文蕴含的思想意义以及从中得到的收获,体会等。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事例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题。,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 ”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 “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 ,很有启示意义。,“ ;,阅读,要“入” ,也要“出” 。 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 ,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思路指导】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位置法来判断。先看题目“知入与知出”,表意不是十分明确,且不是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可知其并非中心论点。再看开头,从一二句可知,讲的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从三四句可知,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再根据文章的内容可知,讲的是阅读中应该怎样“入”与“出”,而结尾最后一句话也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即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由此可得出中心论点,答案不唯一。只要围绕阅读和“入”与“出”的关系来谈即可。 【答案】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考点 5 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1.采用位置法判断中心论点 (1)看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一般有三种: 直接揭示论点,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提示论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提示议论的范围(即论题),如谈读书。 (2)看开头。开篇点题。如谈骨气开篇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注意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 (4)看文章中间,从正面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看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概括归纳论点:抓关键词语。分析论据。感受整体意蕴。,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思路指导】文章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接下来开始分述在阅读中的“入”与“出”。第段阐述“入”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第段阐述“出”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第段进行了总结,再次点明中心论点。 【答案】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思路指导】解答此类题,首先分析所给论据的类型,其次分析这个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最后将论据放入文段进行通读,看前后文意是否通顺。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道理,属于道理论据。与第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所以这个论据可以放在文章第段。 【答案】第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所以这个论据可以放在第段。,考点 6 分析论据及作用、补写论据,题型一:分析论据放在某一段是否合适(恰当) 首先要概括出题干或材料等所给论据的观点,然后按顺序从全文中寻找与之相关的观点。 题型二:分析论据及作用 (1)事实论据:典型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确切的数据等。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2)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民谚等。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论点,使论证更严密,更具说服力。,题型三:补写论据 (1)补写事实论据时,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 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证明论点。 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是多余的。 (2)补写道理论据时,论据要与论点一致,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4.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 【思路指导】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画线句的内容有所了解,然后联系全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言之有理即可。第段画线句讲的是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围绕此点来谈即可。 【答案】示例: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如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开始并不明白“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这两个细节有何用意,后来经过反复思考,终于体会到这是作者以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表达内心的浓重哀愁。这也证实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