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健康观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4663901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现代健康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章 现代健康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章 现代健康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现代健康观讲授(100分钟)2010年3月6日主要内容:1、传统健康观;2、现代健康观;3、个体健康自测。重点、难点:现代健康观的理解与建立。一、传统观念的误区疾病一健康连续统一体中心点(无明显疾病)高水平健康从图的中间想左进展,表示健康状况的逐渐恶化。从中间向右发展,表示身心健康水平 逐渐提高。治疗模式(化学药物、草药、外科手术、心理治疗、针灸等)只能使人达到中性 状态,即疾病的症状得到缓解。健康模式则贯穿整个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可以帮助你达 到更完美的健康水平。健康模式并不能取代治疗模式,而是与之相辅相成。如得了病,治疗 是重要的,但不要在中性状态止步不前,应当按照健康模式,努力达到高水平的完美的健康。健康是动态的。高水平的健康需要你对自己身体的悉心呵护,建设性地运用你的思维, 有效地表达你的情绪,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富于创新精神,以及关心你的躯体、心理和情 绪的环境。二、健康概念的演变(一)、神灵医学模式和自然医学模式“健康”:即强壮、结实、完整、安宁之意。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 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 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 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 的结果。如古希腊医学,中医学等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比如古希腊的医学就认为,生命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四元素与冷、热、 干、湿四种物质配合成四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痰。四种体液的协调与平衡决 定人体的体质和健康。(二)、生物医学模式1、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人们运用生物与医学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在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 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 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但是随 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发现它存在一定缺陷,给人们的思维活动带来一些消 极影响。指出来的目的在于补充和完善它。1) .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在其结构内没有给心理的社会的行 为方面留下诊治、思维空间,这是主要缺陷。生物医学模式在精神病和心因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原因明确,病理变化清楚的躯体器质 性疾病不能予以科学的解释。因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症 等已经不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而心理、社会因素起很大作用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 癌症、公害病、事故和自杀、吸毒和酗酒、饮食过度、心因性疾病等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 要挑战者,对这些疾病只用生物医学模式诊断、治疗和预防,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社会条 件改变了,相应地医学模式也必须改变,不能墨守陈规。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科学。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病人,不单是一 种生物学状态,也是一种社会状态。决定人是否患病,不仅要考虑其生物学变量,还要考虑 心理、社会状态的变量,这就要求在更广泛的联系上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1948年世界卫 生组织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曾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一种圆满适 宜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标志着以健康与疾病为研究中心的医学科学进入 一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而生物医学模式却不能适应这个要求。2) .生物医学模式已形成思维定式难以改变在近三百年中,已经深入医务人员的思维习惯中,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总是从人的自然 属性一一生物学特性上进行思考、认识健康、认识疾病、进行防治;习惯地、不自觉地撇开 心理、社会因素。老师这样教,学生也这样学,世代相承,另外,由自己的医疗实践体会产 生,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如果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头脑里“生物医学模式” 概念根深蒂固,在诊治疾病时,总是试图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寻找形态上、生物化 学上的变化,以确定疾病诊断,用手术、药物,理疗等方法改变病理变化。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往往不能“自拔”。使医务人员思考范围总是局限在这个领域中, 养成了孤立地、片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临床思维,医学科学研究材料的总结,卫生管理决 策等,都是只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内兜圈子,不能按照事物本身的辩证法,全面地把握事 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在思维方法上,具体地说,在医学思维方法上,给医务人员传播了一种不健全的跛脚思 维模式。无论是临床思维,科研设计,还是卫生管理决策,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都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因素。方法正确可获成功;方法错误导致失败。日常工作中,由于注重生物学因素, 忽视心理、社会因素、而造成的诊治错误、工作失误,屡见不鲜。医务卫生人员和卫生管理 工作者应从根本上认识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自觉地建立正确的进步的新医学模式,端正自 己的思维习惯。3) .生物医学模式用静态的观点考察人体,常常不符合人体实际常用静止不变的观点考察人体,把人体看成一架精密的“机器”。近代医学采用分门别 类的研究方法,使近代医学积累了许多新的事实,分化出比较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 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等学科,这种研究方法,促进了医学科学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方式,使近代医学“只看到它们的存在,看不到它们的产生、发展 和灭亡;只看到它们的静止状态,而忘记了它们的运动。”(恩格斯语)这就妨碍了对实际 过程中多因素综合变化的全面认识。例如,微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传染病的原因,但某些微生物学家常常只看到外因对肌 体的损害,却不注意内、外因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和肌体的影响,甚至对免疫 的理解,也只限于外因。由于这种外因论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只依赖于药物和手术消 除病灶,不能辩证地对待内因和外因、局部和整体、平衡和运动等关系,因而在科学实验和 临床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出现一系列矛盾,这就促使人们突破形而上学的束缚,向着辩证 思维的现代医学模式前进。4)、生物医学模式导致医患关系疏远。生物医学模式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和还原方法分析研究人,就必然把人的心理、社 会因素抛弃了;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伦理观念也淡漠了,医患关系不如从前,在某种程度 上倒退了。使病人与疾病分离,为了探求发病因素,找出病原体及关键的生物学变量材料, 往往把病人的排泄物、病理组织标本拿来,孤立地进行检验,作为整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完全消失了,看到的只是体液和细胞,而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却完全被忽略或遗忘了。这 样,病人与疾病就被分割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生理的人与有头脑有理想的人被割裂了。(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 L. Engel)在1977年“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现代医学 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指出这个模式已经获得教条的地位,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 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在文中说:“今天占统治地位的疾病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分子生物学是它的基 本学科。”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变量来说明。 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生物医学模式不仅要求把疾病 视为独立于社会行为的实体,而且要求根据躯体(生化成神经生理)过程的紊乱来解释行为 的障碍。因此,生物医学模式既包括还原论,即最终从简单的基本原理中推导出复杂现象的 哲学观点,又包括心身二元论。即把精神的东西同身体的东西分开的学说。在这里还原论的 基本原理是物理主义原理,即它认为化学和物理学的语言最终足以解释生物学现象。在我们的文化中,早在医生们开始受职业教育以前,他们的态度和信仰就受到生物医学 模式的影响。因此这种模式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它的局限性易受忽视。简言之, 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在科学中,当一个模式不能适宜地解释所有资料时,就要修改或 摈弃这个模式。而教条则要求不一致的资料勉强适应模式或对这些资料干脆排斥不管。生物 医学教条要求包括“精神病”在内的所有疾病用物理机制的紊乱来解释。结果只有两种办法 才能把疾病和行为调和起来:一种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说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化 学原理来解释,另一种呈排外主义的办法,它说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释的必须从疾病范畴中排 除出去。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到达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考虑到 病人、病人在其中生活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 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这就要求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认为生物学指标是决定疾病的最终标准,它会导致目前的矛盾:某 些人实验室检查结果是阳性,说他们需要治疗,而事实上他们感到很好,而感到有病的人却 说他们没有病。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包括病人和病,也包括环境。对于一个焦虑不安和机能障 碍的病人,医生必须考虑社会和心理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所起的相对作用,这些因素既包含 在病人的焦虑不安和机能障碍中,也包含在病人决定是否承认自己是病人和是否承担在治疗 中有合作的责任之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对医学和精神病学都是一个挑战。医学机构被认为是 冷酷和不近人情的。作为生物医学中心的这些机构威望越高,这种抱怨越多。许多医生的生 物医学基础知识很好,但医治病人必不可少的品质很差。许多人承认单单在生物医学模式范 围内这些是难以改善的。霍夫曼把不必要的住院、滥用药物、过多的手术和不适当的使用诊 断试验直接归因于生物医学还原论和它的支持者对卫生保健系统的统治。Engel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迅速为人们接受。一个新的观点为什么能这么快地为 人们接受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死因谱”和“疾病谱”的改变,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早已为医 生和一般人体会到了,已经到了必须修改,提出新的医学思想的时候了,联络精神病学家认 为,新的医学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医学服务缺少人性而不满,另一方面也由于 受某些专家最新研究和论著的鼓舞。这些专家包括受过心身训练的医生,赞成动力精神病学 理论的精神病学家,医学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及其他有关专业人员。Engel说,当代医学占优势的模式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工作集中在这个平面上。对 医生来说,这个系统平面应当永远是人,即病人。生物医学模式使医生们把注意集中在身体 和疾病、器官和组织,忽视了把病人看做一个人。一个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对病人的社会关系及环境很少了解,通常对病人生活中的人 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极少做出判断和决定。医生的工作不过是根据传统习惯和常识给病人以劝 告和同情。实际上,在个人和个人平面以上的各平面上的各种关系,例如对病人来说有重要 意义的人,常常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内容现在还没有纳入科学研究之内。而受过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训练的医生就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对病人最好的服务是要注意到较高系统的平 面。这意味着医生应当了解并评价病人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和关系,评价其稳定化和不稳定化 的潜力,也不忽视病人的病痛对别人的稳定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些破坏稳定性的作用又可 反作用于病人。Engel在论述以上新的医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时,并未否定生物医学的伟大成就。他认 为生物医学在许多方面都获得了成功,构筑了保健科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只是把这种框架扩展到以前被忽视的领域。三、健康的类别整体健康也就是身心健康(Wellness): WHO的健康定义:是指在身体、心里及社会各 方面都完美的状态(well-being),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Absence of disease)和虚弱。(一)身体健康(Physical Hearth)身体各系统、内脏和各器官的功能正常。(二)、心智健康(Mental & Intellectual Hearth)思维清晰有条理(三)、情绪健康(Emotional Herlth)在个人情感认知及感情表达方面恰当得体,二又可以积极面对压力、紧张、焦虑。(四)、社会健康(Social Herlth)能建立及维持人与人的良好关系。(五)、心灵健康(Spirtual Herlth)心境平静,有个人的信念或信仰。(六)、职业健康(Vocational Herlth)发挥专长,贡献社会的敬业精神。附:健康体适能(身心健康)测试表(仅供参考)身体健康(Physical Hearth)分数1经常做适当运动和保持正确身体姿势以达到良好身 体机能操作123452有良好的营养及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123453避免依赖化学物质或滥用药物123454避免危险的行为及预防意外发生,并且关注疾病的早 期预兆123455对性行为负责,只接受由责任感及安全的性关系123456充足休息和睡眠12345总分:等级心智健康(Mental & Intellectual Hearth)分数1有良好的思考、推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23452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能够不断的自我学习123453对新事物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及创新能力123454对各种问题能掌握充足资料,具备批评能力123455经常关注社会问题及其改变123456经常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12345总分:等级社会健康(Social Herlth)分数1与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123452有良好及广阔的关系网(包括家庭、朋友及同事)123453对社会有责任感和归属感123454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用心聆听对方讲话,并留意对 方的肢体语言表达,且自己的表达要简洁真诚123455懂得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的长处123456懂得分配并处理好自己在不同社群中的角色12345总分:等级情绪健康(Emotional Herlth)分数1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及掌握自己的感觉,并对自己行 为作出明智的抉择123452能妥善控制及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低落时,能够自 我安慰,重新振作123453能克制及忍耐经常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能掌握激励123454能设身处地的认知感受他人的情绪123455能够适当且技巧的处理他人的情绪123456当有需要时,懂得寻求帮助或辅导12345总分:等级心灵健康(Spirtual Herlth)分数1已经找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目标和理想123452能以坚强的信念,积极的价值观来处事123453遵守规则,有自己的行为原则及道德标准123454能体会爱和被爱的感受123455遇困难时,能平静面对,以内在的意志和精神去处理, 并对事物保持积极乐观的看法123456能发挥自己和他人的潜能12345总分:等级职业健康(Vocational Herlth)分数1能认识自己的才能和特质123452能树立职业理想,确定事业发展的目标123453能不断充实提高,积极把握机会123454能与他人团结合作,完成任务123455工作上尽职尽责,并能享受其满足感123456能因自己的工作队社会作出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12345总分:等级说明:分数中1、2、3、4、5分别代表完全做不到、经常做不到、有时做到、经常做到 和完全做到。每一要素的各项评分完后,将分数相加,得出总分,然后根据下列标准来评价自己在该 要素的状态。分数69,急需改进;10 14,需改进;15 19,合格;2024,良好;2530, 非常好。四、基本健康目标-身体上没有任何病疼,在生活中有充沛的活力,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做 自己想做的和需要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时间内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Health”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Wellness”,是指一种能够增进健康的合理生 活方式,一种积极的和高质量的生活。(1)、社会方面:能够顺利实现其社会角色的能力,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2)、身体方面:通过合理饮食,有规律的身体锻炼,避免不良习惯和嗜好,参加能够 预防疾病的活动,接受必要的医疗检查,以及在身体健康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 感等手段来维持健康的体格。(3)、情绪方面:要有理解和合作精神,能够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且具有 了解自己感受及维持情绪稳定的能力。表现为:精神饱满、幸福快乐、乐于助人、女郎工作、 经常运动等。(4)、职业方面:爱岗敬业,应具判断性、创造性,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和人沟 通、交流能力。(5)、智力方面:具备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开发性思维,乐于寻求新的经验和体会,勇于 接受新的挑战。(6)、环境方面:新鲜空气、清净的水、优质食物、合理居住空间、满意工作、个人安 全、良好人际关系等。(7)、精神方面:和谐相处。五、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20 分钟)(一)、定义:是指个人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应付压力 与突如其来的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体适能是从英文Physical Fitness翻译而来的,也有翻译成体能(或体质)。体适能一 般作为行政及学术用语,而体能多为实用及实际操作用语。体能是运动训练用语,而体适能 可以说是身体适应外部环境能力的简称。体适能是全身适应性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与身体 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体适能(Fitness)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 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一种能力,是众多参数 的综合。(二)、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的类别范畴(10分钟)1、体适能不同阶段体适能的思想认识。见下表。90年代后健康人生 WELLNESS80年代仪容COSMETIC70年代健康HEALTH60年代运动SPORT40年代战争WAR工业生产时期工作WORK农业生产时期生活LIVING狩猎时期生存SURVIVAL2、体适能的类别范畴。主要包括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竞技体适能 (Sports-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代谢体适能(Metabolism-Related Physical Fitness)。3、健康体适能的主要目的是健康的身体、优质的生活。而竞技体适能的目的是运动比 赛中获得奖牌与荣誉。4、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1)、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心、肺及循环系统能有效地为肌肉提供足够的氧气及养分,并且带走留在肌肉中的废 物的能力。(2)、肌力和肌耐力(Muscular Strength & Endurance)肌肉系统能够有效工作的能力,如保持身体姿势、走路、慢跑甚至快跑等。(3)、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身体瘦体重与身体脂肪相对比例。体脂百分比是评价身体成分的重要指标。(4)、柔韧性(Flexibility)身体各关节能有效地活动到最大范围的能力。(5)、神经肌肉松弛(Neuromuscular Relaxation)指减少或消除肌肉不必要的紧张和精神或心理压力。六、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一)个人行为健康、1. 饭前便后洗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般来说都是很不干净,因为从早到晚两只手拿这个摸那个,忙个 不停,这样不免沾染上很多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尤其是在直接或间接接触了传染病病人 或病人用过的碗筷、茶具、毛巾、玩具、衣物等,就更容易沾上很多细菌和病毒。如果去厕 所以后,吃饭前不洗手就拿东西吃,这样会把手上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随同食物一起吃 下而得病。所以我们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近年来医学家提倡便前也应该洗手, 以防细菌交叉感染。有人做过试验:用盆水洗手,手上的细菌可减少62%;用流动水洗手可减少90-90%;用肥 皂洗手,就等于进行杀菌消毒。如果用盆水洗手,也不要大家共用一盆水,水要常换,免得 相互传染。洗手洗脸的手帕、毛巾,要经常用肥皂、开水泡洗干净和晒晒太阳。平时不要用 脏手揉眼睛,挖鼻孔、掏耳朵。食品工作人员,在加工、出售食品时也要用肥皂洗手,不要用手拿食品,要使用食具夹。2. 每天早晚刷牙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个部分组成。牙齿分为切牙(门齿)、尖牙(犬齿)和磨牙(白齿)三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切断、 撕开和嚼碎食物。牙齿对人的健康很重要,祝您有一个洁白漂亮的牙齿,做好爱护和保护好它要做到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达到清洁口腔,预防龋齿等目的。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有一把卫生保 健牙刷,牙膏和口盅。刷牙的正确方法是:上排牙齿向下刷,下排牙齿向上刷;里里外外要刷,每个地方刷五六下。 如果得了牙病要及时看医生。3. 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五勤”的卫生习惯,这是我们应该养成的 卫生习惯,例如有人不常剪指甲,指甲里面藏着很多污泥,经过化验在指甲中的一克污泥中 检出三十八亿个细菌,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寄生虫卵。又如每洗一次澡,全身大约可以洗下八 千五百万一十二亿个细菌,也冲走你皮肤上的灰尘汗液。其中大部分是化脓菌和病毒、细菌。 可见,洗澡对保护皮肤和预防疱疖等皮肤病很有作用。4. 服装整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讲服装整洁、美观不仅能保护身体,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 志。服装面料要选择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之类的面料,服装款式要符合我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紧 束的服装及肥大的服装会给活动时带来不方便。另外家庭中要衣柜衣橱,换洗晒干的服装要 收放整齐,不要乱堆放,要整齐放到衣柜中,穿的时候再取出。5. 勤洗晒被褥人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被褥“打交道”,被褥的清洁卫生与人的健康相关。阳光可杀菌, 常洗常晒被褥可掉和杀死被褥上的脏物、虫卵、病毒和细菌。6. 改掉乱扔的坏习惯在大街小巷见到一些随手乱果皮、口纸、包装食口品的塑料袋等,这种随手乱扔是一种坏习 惯,它影响市容卫生,也体现了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乱扔与我们美丽的城市 很不相称,希望克服乱扔的坏习惯。家庭垃圾的整洁,是健康生活的基本条件。家庭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猪、鱼刺、蔬菜的根叶、残汤剩饭和果皮纸屑等。这些垃 圾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还容易招惹蚊蝇,引来老鼠,传染疾病, 影响市容整洁。怎样处理家庭垃圾呢?首先,家里要准备一个装垃圾的桶、篓、然后将塑料垃圾袋放在里面,生活垃圾就放在塑料 袋里,将袋口扎紧,每天收集送往垃圾站,养成不乱倒垃圾的习惯。请勿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一种坏习惯,它污染环境卫生,传播呼吸道疾病。痰中带有大量的病菌、灰尘和坏死细胞,当人的呼吸道患有某种疾病时,痰液便增多,痰随 口吐在地上后,随着水份的蒸发,灰尘飞扬而污染空气使人吸进体内传播呼吸道疾病。如肺 结核病、病毒性感冒等。近年来在报上刊有一则消息,一位精明的厂长与外商谈判很成功,哪知一次陪外商到车间转 转,随地吐了一口痰,外商见状立刻回到住处收拾东西“拜拜”了。外商认为,厂长随地吐 痰说明工厂管理水平差,文化素质低。7. 不吸烟、不酗酒香烟内的尼古丁是高度的成瘾物质。尼古丁是兴奋剂,它能加快心率,导致血管狭窄,增加 心脏的工作量而患心血管疾病。在香烟的烟雾中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某些物质已被知道 可以致癌。抽烟不仅给你带来坏的味道,手部怪味和染黄牙齿,它还可以增加你患肺癌的危 险性,比不吸烟者高1025倍。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2-4倍。患慢性气管炎的 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30倍。为了你、我、他的健康,请吸烟者戒烟,这是最起码的道德观念。戒烟需要毅力和信念,比 如,当你想吸烟时,马上就去做一件有趣的事,分散注意力,做一个深呼吸或去喝一杯开水 或是饮料,也可吃一些水果、糖之类的食品,或是做些运动,这样,这些新的事情就抑制了 吸烟的要求。从而会逐步改变吸烟这种不良习惯。大量饮酒可以导致醉酒,失去平衡,增加破坏性行为,健忘改变个性,增加意外事故及给他 人带来麻烦。还会损害大脑,导致肝脏扩大大街功能不良。持续饮酒可导致成瘾。为了身体 健康,请不要酗酒。8. 每天进行一次锻炼每天需要运动时间至少2030分钟,如走路、跳绳、跑步、骑车、游泳、爬山、打太极拳、 跳舞、打球等体育锻炼。这些活动使用了机体的肌肉,并心跳和呼吸加快,增强心肌收缩力, 加强血液循环,焕发精神等,锻炼还能延年益寿。长期有耐力运动帮助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 良好。运动在大自然之中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和吸收些阳光将进一步促进健康。9. 按时让孩子参加计划免疫计划免疫(也叫预防接种),它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确保孩子身体健康的好方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 预防接种证制度。”“五苗”预防“七病”。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出生后即可注射。小儿麻痹糖丸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一岁需服三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0岁至四岁每 年12月5日6日和1月5日6日再加强服两次。百、白、破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一岁内注射三针才有效,每针间隔不少于 28天。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八足月即可注射。10. 主动学习卫生知识您的家庭之中订阅卫生刊物吗?如果订上一份保健报和卫生杂志将给你生活上带来许多乐 趣,它又是您家庭医生能为您防病治病给予指南,又帮助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因此希望 您通过广播、电视、卫生料普报刊杂志等学习卫生知识。(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影响健康行为的三类因素即教育诊断(educational diagnosis)健康教育计划的目标在于使靶人群自愿地改变行为和环境,而教育策略的制定主要是通 过教育与组织的手段以确定影响行为与环境的因素,即确定要促使行为与环境的改变需要哪 些因素发生。任何一种行为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并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全面分 析这些决定因素后,才能制定出恰当的教育策略。任何健康行为都受到三类因素的影响,每类因素都会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此三类因 素是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分析这些因素需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观察,了解基线 资料。1. 倾向因素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 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态度、价值观、个人技巧等。(1)知识:知识是个人和群体行为改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一般说知识的增长和积累, 需求和愿望也随之增大,并逐步渗透到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中去。可以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信念:是指对某一现象或某一事物的存在确信无疑。信念通常来自父母及其它受 尊敬的人。(3)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人或对事物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又有一致性的或说是 相对稳定的情感倾向,反映人们的爱憎。常以喜欢与不喜欢、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4)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信念和标准。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的选择是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自相冲突的价值观是相当普遍的。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健康而不愿意生病, 希望长寿而不愿意短命,可是,有些人却不愿意为了保持健康而摈弃一时的欢乐和自我放纵, 也不愿为预防疾病而忍受改变。因此,帮助人们解决健康价值观的冲突是健康教育的一种重 要技术。不言而喻,倾向因素是产生行为的引子或促动力,即动机直接影响行为的发生、发展。 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个体或群体形成动机,自愿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2. 促成因素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s)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 某行为所必须的技术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 保健技术;另外,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等也可归入该类。是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基 本条件。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促成因素,行为的目标就可能达不到。人群的健康行为与当地 医疗服务、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是否方便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因此,除了教育以外,还应为 靶人群提供卫生服务并创造行为改变所必须的条件。3. 强化因素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是使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外界因素,例如,用 奖励或惩罚以使某种行为得以巩固或增强、淡化或消除。强化因素多指同事、父母、朋友, 上司等亲密人员对健康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对个人健康观的影响。如高血压患者的强化 因素为配偶或亲属,他们经常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巩固患者依从性。强化因素积极与否主要 取决于重要人物的态度和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与其密友和父母的态度 及行为影响最为明显。据美国一项统计,医生每年与至少70%以上的吸烟者有所接触,在 如此多的接触中,医生只需对其吸烟行为给予一定程度的影响,也会使吸烟者的行为发生实 质性改变。实践也证明医生是协助人们戒烟的最合适的人选。临床试验表明:医生为吸烟者 提供简单的医学告诫通常能达到5%12%的戒烟率,要想达到更高的戒烟率,需花费医生 更多的时间和咨询的频度。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不相互排斥,同一因素有时可以归入两类因素,如对 母乳喂养的态度可以看作是倾向因素,然而他作为同伴、姐妹又可以看作强化因素。在任何 一类因素中,都有正向和负向的一面。一个成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必须认真分析三类因素的正负向影响,发扬正向 因素的积极作用,把干预的重点放在负向影响上。教育规划就是从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三)、促进健康行为1、促进健康行为的概念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2、促进健康行为的特征1)、有利性:行为表现有益于自己、他人和全社会。如不吸烟、不酗酒等。2)、规律性:行为表现有恒常的规律,如定时、定量进餐。3)、和谐性:个体的行为表现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如选择运动项目),又能根据整体环境 随时调整自身行为。4)、一致性:行为本身具外显性,但它与内心的心理情绪是一致的,没有冲突或表里不 一表现。5、适宜性: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表现;且该强度是对健康有利的。3、常见的促进健康行为(1)、合理安排饮食(2)、每天坚持锻炼(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保持良好的心态。4、具体促进健康行为1)、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和积极锻炼等。2)、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合理应用医疗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行 为。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环境在此既指自然环境(如环境污染),又指易引起过度心理 应激的紧张生活环境。调适、主动回避和积极应对等属此类行为。4)、戒除不良嗜好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与不滥用药物等。5)、预警行为,通常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等正确处理的行为,如乘飞机、 坐汽车先系安全带,发生车祸后能自救和他救等。6)、求医行为,指人觉察到自己有某种病患时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行为,如主动求 医,真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保持乐观向上情绪,等等。7)、遵医行为,发生在已知自己确有病患后,积极配合医生、服从治疗的一系列行为。8)、病人角色行为,有多层含义,如:有病后及时解除原有角色职责,转向接受医疗和 社会服务;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辉余热;伤病致残后,身残志坚,积极康复;以正 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归宿感对待病残和死亡。七、现代健康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 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健康标准:(一)、身体健康:1.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有较 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 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3.对未来有明确 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并不断进取;(二)、道德健康:指人们能有效地交往,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辩别真 伪、善恶荣辱及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可的规范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 他人的幸福作贡献(利他行为);(三)、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 理解,为大家所接受。(四)、健康10标志: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5. 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6.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肩、臀比例协调。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这10条准则亦即健康的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 同的标准。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任何集体的、个人的对自 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讲卫生的行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 及他人的健康.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 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我国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标准。这一整套健康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年人而言,因此也可以视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标准.这 10大标准是:1、眼有神:目光炯炯,无呆滞的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2、声息和:声如洪钟,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3、前门松:指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4、后门紧:大便每日一次,有规律,无腹痛、腹泻之虑,说明消化功能健旺。5、形不丰:保持体型匀称,注意不宜过胖,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一105(女性减 100)。6、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无龋齿,反映肾精充足。7、腰腿灵: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或灵活,中年知识分子因工作性质尤其要 保持腰腿灵。8、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9、饮食稳:饮食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饱食滥饮,无烟酒嗜好,注意饮食养身 法。10、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五快”: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好”:良好地个性人格、良好地处世能力、良好地人际关系。(八)、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影响健康的因素现在普遍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较为重要的有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 素、生物因素和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四大类。(一)生活方式因素 又称为健康行为因素。系指因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 接地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它包括嗜好(如吸烟、酗酒、吸毒)、饮食习惯、风俗、运动、 精神紧张、劳动与交通行为等。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导致多种疾病。 癌症、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均衡、缺少运动及精神紧张等有关;意 外死亡,特别是交通意外与工伤意外等也与行为不良有关。我国死因谱已与世界上发达国家 的死因谱趋同。(二)环境因素“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广阔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这些无疑对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恶劣气 候、有害的水和气体、噪声和污染物等,又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社会环境因素更复杂, 安定的社会、良好的教育、发达的科学技术等,无疑对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谐的 人际关系、美好的家庭环境、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等均会促进健康。反之,则可能会影响 健康。(三)生物因素 包括遗传、生长发育、衰老等。除了明确的遗传疾病外,许多疾病,如 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亦包含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寿命的长短,遗传是一个不可排除的 重要因素。(四)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包括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系统,必要的药物供应,健全 的疫苗供应与冷链系统,足够的医务人员的良好服务等。在上述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我 国通过对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根据对八类主要疾病的死因分析认为生活方式因素应排在首 位。九、健康的社会性“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和权利,健康也是平等社会的发 展目标,这就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珍惜和不断促进自身健康,还要对他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 康承担义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21世纪流行三大话题:健康、美丽、财富。首先是健康,有健康的身 体,有精、气、神,才有风采,才显得美丽。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繁忙的工作,才能赚钱, 才有财富。从另一方面来说,药越贵,副作用越大,对人的长期伤害越大。许多人不是死于疾 病,而是死于无知。因为很多病是可以不让它发生,是可以避免死亡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讲过,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社会上有一个说法,四十岁以前用命换钱,拼命去挣钱,四十岁以后用钱换命,吃药打针,到医 院看病。有些人平时不注意防病,一旦有了病,才想起去治,可这时你的身体已经不健康了。 与其生了病去治疗,还不如早预防、早保健。预防保健实际上是一种既花钱少,又善待生命、 提高生活质量的聪明之举。况且预防保健无痛苦,每天留一点时间给健康,平时给自己的健康 投点资,是合算的。其实,预防很简单,又能减少很多疾病,减少很多意外事情的发生。重要的 是给自己做一个健康规划,检查一下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身体欠下了 “健康债 务”。有的放矢地规划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的观念必须转变,从治病 转到预防上。不要把健康交给医院,而要把健康交给自己。医学专家认为:“最好的医生是自 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只要进行科学的保健与养 生,就一定能做到健康快乐100年,幸福享受每一天。七、健康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