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说课稿

上传人:biao****biao 文档编号:14645534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力平衡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 学重点难点分析等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是人教版八年级 |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的知识是继学生刚了解力的概念 ,探究出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延续 ,是牛顿第| 一定律研究的需要和补充;同时 ,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也为后面学习浮力知识奠定了知 识根底 ,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因此 ,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 ,在力学 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根底 .:知识技能方面 ,学生在第七章中已学习了力的概念 ,通过本章前一节的教学 ,学生对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心理方面 ,初二学生对很多科学问题总是有很浓的 兴趣 ,很想探究这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 相关要求 , 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结合教材 , 本着面向全体 ,使学生全面主动开展的原那么 ,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初步学习分析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的受力及其大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 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探索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二力平衡条件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根底性 ,所以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 二力平衡的条件;鉴于学生对受力分析感到比较生疏 ,所以将难点确定为分析静止或做匀速 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或水平方向的受力及其大小关系 .四、教法分析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主要 采用以下几种教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 .五、学法分析新课程要求学生 会学而不仅仅是 学会 ,因此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 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六、教学过程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间互 动的过程 ,是师生共同开展的过程 .因此 ,为了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 了以下教学内容:一导入为了让学生能把当前的问题同牛顿第|一定律联系起来 ,同时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物理就 在身边的道理 .我采用复习设疑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分析平衡状态是 否一定是不受力呢 ?并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事物: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放在桌面是的粉笔公众号:惟微小筑盒 ,站在地面上的学生 ,教师手中上下匀速移动的课本等 .二讲授新课多媒体的作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 ,我 用多媒体投影: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概念 ,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并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两个力 ,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 然后引导学生猜想:请学生 们大胆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 ,并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从二力方向相反、二力大小相等、二力 在同一直线、二力在同一物体上作猜想 .一、探究实验:1、教师首|先演示一下课本中的实验 .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示范;有很多的问题是看起 来简单做起来难 ,所以演示还是有必要的 .2、学生探究活动:由于课本的实验只有一个小车 ,不能探究同时受力在不同物体上的 情况 ,为了弥补其缺乏 ,我把课本实验器材中的小车改成了硬纸板 ,同时增加一把小剪刀 , 便于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 .实验前 ,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实验器材使用的目的、观察的要 点以及本卷须知 ,我用多媒体进行了展示 ,以克服学生实验的盲目性 .3、实验步骤: 硬纸板受到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运动状态 如何; 硬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运动状态如何; 硬纸 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运动状态如何; 硬纸板受到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运动状态如何; 开始第五步前 ,提出问题:是不是硬 纸板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就一定位于平衡状态 . 将两钩码 系在硬纸板上使两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用剪刀将硬纸板剪断 , 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 . 按照探究实验的常规分几步进行 ,重点放在学生实验方案的设 计上 ,等到学生完成后 ,先找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讨论交流 ,然后 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的设计方案以及空的记录表格 ,再由学生进行具体地实验教师巡 回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请实验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探究过程 . 请学生归纳物 体受两个力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必须满足的条件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 - -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对所学知识作小结后 ,出示实例:吊着的电灯保持静止 ,灯受重力 20 牛 ,那么此灯受 拉力大小为多少 ? 先由灯处于静止得到它受平衡力;然后分析灯受哪两个力 ,即重力和 拉力 ,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重力 20 牛 ,确定出灯受拉力 20 牛 .三稳固练习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 ,并使知识顺利迁移 ,在本节课上安排 5 -10 分钟的时间进行 稳固和练习 .具体做法是:先留 3 分钟时间让学生回忆一下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 ,接着 做这样两个工作:(1)讨论平衡力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 ?2完成课后 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小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我设计了 这么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掌握了哪些物理方法 ?五作业布置 为使学生系统全面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要求学生课公众号:惟微小筑后仔细阅读课文并完本钱节课的同步练习 .七、板书设计为了使条理更加清晰 ,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结构 , 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 ,同时有 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我采用总分式板书: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 ,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停表和刻度尺的根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 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 态度 ,正确、实事求是测 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 ,绘制表格 .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 ,想知道一个 物体的平均速度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 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 ,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 速度 .二、新课学习公众号:惟微小筑一钟表在物理实验中 ,我们一般用停表、光电计时器来计时 .机械停表可以读到 0.1s ,而更 高级|的 10 -6S 或更小 .观察停表 ,各指针在转动时 ,每个刻度代表多少分钟 ?多少秒 ?设想一下 ,测量你正 常行走的平均速度 ,需要测量哪些量 ?只要测量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即可二分组实验本次实验是学生 在操场上以小组合作的行驶完成的 ,所以要提高效率 ,之前需要老师 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 ,正 确操作仪器 ,注意实验纪 律 ,上好本节课 .1.明确实验内容和目的 ,知道自己的责任 .教师安排的程序进行实验 .3.实验中要严肃认真 ,操作仪器要准确 ,记录数据要讲究实事求是 .4.要认真遵守实验纪律 ,注意保护仪器 .5.每组安排好先后顺序 ,有条理地进行 ,防止挣抢动手能力强、细心、态度积极的学 生和愿意被动接受的学生互相组合成组 ,合理搭配 .实验步骤:1分组:每组至|少 6 人或根据实际人数调整 ,不少于 6 人 .2测距离:指导学生量出 30m 的路程 ,每隔 10m 做一记号 ,并站上一位记时员 .3指导每组选出一名发令员 ,一名被测选手 ,一人负责记录 . 4一人测量完毕 ,按顺序轮换角色 ,被测同学也可竞走或跑步 . 5.指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 ,计算出平均速度 .6.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际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记录相应数据 ,老师进行指 导 .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距离可以远一点 ,老师可以根据操场的大小或实际情况进行 确定 .公众号:惟微小筑三小结我们今天测量了人行走或跑步或者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 主要是把路程和时间测量出 来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均速度 ,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 ?其实是一样的 ,只要能够测量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 .在实验过程中 ,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原因 ,只有好的实验 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 ,客观的记录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老师点评一些同学或小组的表现 ,指出高效和低效的原因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