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4611815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如何搞好小学教育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更是着眼于追求素质教育新理念:首先,在正确把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突出强调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其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再次,强调小学教育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强调教育应根植于现实。然而,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沿袭着陈旧、腐朽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方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追求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就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大搞题海战术。另外,学习时间上更是充分利用,在校一节节的时间不放松,晚上、节假日,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做,学生课业负担重,得不到休息。如此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让一部分反应慢的学生感到学习上乏味、吃力,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拉大了和其他同学的距离,成为学习上的差生。而这部分学生的出现,又给学校、教师增添了麻烦,他们不爱学习,在校总要有事做,于是就违反纪律,调皮捣乱。本来他们不爱学习的行为,就引起了老师对他们的讨厌。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在这种情况下,就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惩治,这种方式,既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又损坏了教师自身的形象,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有时教师的体罚过度,造成学生身体受伤,为了给孩子治伤,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又会产生经济纠纷,甚至闹到上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所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又是成绩驱动的必然结果,成绩成了学校、教育部门评价教师的标准。在学校、教育部门评价教师好坏唯“成绩论”的时候,教师也对学生评价唯“成绩论”,这样,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风气,只看成绩不看其它。学校的工作制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形式都围绕成绩而制定。这种现象制约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搞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小学教育理念的升华。1. 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应当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教师只有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辉煌,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脚色转换,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对此,我深有感触。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积极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养成了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本着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教育观念,从而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的模式化,使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变革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自己做规范化的牺牲品。转化教育观念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应当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在经历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之后,一堂有灵感有创意的课自然会展示出来。2.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乱”、“道德败坏” 等等,随意题的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教的小学四年级有一名学生,作文一直不好,我采取了各种方法指导他,但他的作文却仍不见起色。看看他满本子的“良”“差”,我对他失去了信心,认为他就是个差生了,采取冷淡的态度对待他。有一次,我对他说,每次作文都得“良”“差”,真是对不起,这次先赊个“优”给你吧,希望你尽快达到“优”的水平,对得起这个“优”字,你说好不好?第二次,他的作文果然有了进步,我对他说:“这次作文有了进步,进步就得优,再努力啊!”果然他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一次又一次得“优”,渐渐地他对作文有了信心。你看,仅仅是老师的宽容、善待,就把学生的进取心激发起来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对有其它方面问题的学生也应该是这样。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在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就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时刻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实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3、教育重在师生间的相互信赖,而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特征。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师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他会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想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儿,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也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3. 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就不是陈宫的教育。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热爱学生,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4.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为排队,而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青少年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识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是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更好。考试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二长期以来,教育评价被作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最差的。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作法。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因此考试应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不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评价学生,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看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好工作。5.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个体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作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6.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化,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是学校、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提倡的新理念。7.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特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尚未评价形式和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