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4611806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妾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试行)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00年五月第一章总则1第一条编写目的1第二条适用范围1第三条分级保障原则1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1第一节供配电系统1第四条外部电源1第五条供配电2第二节播出系统2第六条播出控制机2第七条数据库3第八条网络设备3第九条播出切换3第十条 辅助播出设备3第十一条播出信号通路4第十二条磁带播出系统4第十三条 硬盘播出系统4第十四条网络安全设备4第十五条备播系统5第三节新闻及直、转播系统5第十六条视频系统5第十七条音频系统5第十八条辅助设备5第十九条传输链路6第二十条灯光及背景设施6第二十一条重大直播活动6第四节卫星新闻采集系统6第二十二条基带及调制系统6第二十三条射频及天线系统6第二十四条辅助设施7第五节总控系统7第二十五条信号调度系统7第二十六条时钟系统7第二十七条同步系统7第二十八条 信号处理系统8第二十九条 节目传输系统8第三十条 内部通话系统8第三十一条 通讯设施8第六节节目集成平台系统9第三十二条 基带播出系统9第三十三条TS流播出系统 9第三十四条 传输系统9第七节 自台监测系统9第三十五条 播出监测9第三十六条设备监测10第三十七条电力和环境监测10第八节机房环境10第三十八条机房环境10第三十九条安全防范10第九节维护器材11第四十条备品备件11第四十一条维护工具11第十节灾备与应急播出11第四十二条灾备与应急播出11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11第一节直转播管理11第四十三条转播节目11第四十四条直播管理12第四十五条SNG业务管理12第二节播前管理13第四十六条节目制作规范13第四十七条节目编排管理13第四十八条 垫片节目管理13第四十九条节目送播管理13第五十条 节目的播前技审14第五十一条字幕管理14第三节 运维管理14第五十二条运行指标14第五十三条技术指标14第五十四条规章制度15第五十五条运维流程16第五十六条维护管理16第五十七条备件管理17第五十八条代维管理17第四节技术管理17第五十九条试播期管理17第六十条播出通道管理17第六十一条应急预案17第六十二条重要保障期18第六十三条临时停播管理18第六十四条运行变更管理19第六十五条施工管理19第六十六条事故管理19第六十七条 报表管理20第六十八条 技术资料20第六十九条 技术安全20第七十条 检查与考核21第七十一条 风险评估21第五节信息安全管理21第七十二条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21第七十三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21第七十四条安全防护措施21第七十五条数据安全22第七十六条监控与响应22第六节人员管理22第七十七条岗位设置22第七十八条人员要求及培训22第四章附则23第七十九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23第八十条 规范性引用文件24第八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25第八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指导和规范电视台、节目集成平台、付费电视频道 播出机构(以下统称电视中心)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 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电视中心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 维护、技术管理工作。第三条 根据所播出节目的覆盖范围,电视中心安全播出保障 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保障等级越高, 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 障要求越高。有条件的电视中心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一)省级以上电视台及其它播出上星节目的电视中心应达到 一级保障要求;(二)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电视台、节目覆盖全省或跨省、 跨地区的非上星付费电视频道播出机构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三)地市、县级电视中心及其它非上星付费电视频道播出机 构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四)以下将“三级保障”、“二级保障”、“一级保障”分别简 写为三级、二级、一级。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第一节供配电系统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应配置自备电源;(二)二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宜为专线;当一路外电 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至少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 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应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主要播 出负荷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 足设计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 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三)二级应设工艺专用变压器;播出负荷供电应设两个以上 引自不同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路,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 动互投功能;主要播出负荷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 应满足设计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应配置自备电源或与供电部门签 订应急供电协议,保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连续运行; 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四)一级应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互为备用的工艺专用变压 器,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播出负荷供电应 设两个以上引自不同工艺专用变压器的独立低压回路;主要播出负 荷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设计负荷工作60 分钟以上;应配置自备电源,保证播出负荷、机房空调等相关负荷 连续运行;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UPS 供电回路。第二节播出系统第六条播出控制机应能对视频服务器、播放机、切换台(键 控器)和播出矩阵(开关)等设备进行控制,实现按照播出串联单 自动播出;应配置主备播出控制机和相应的监测切换软件,实现主 备播出控制机的自动或手动切换。第七条数据库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二级所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应采用双机热备方式,并能自 动切换;(二)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宜采用独立设备对数据库做定时备 份。第八条 一级所用的计算机网络应配置双交换机组成双路由, 交换机信息流量应均衡。第九条 播出切换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跳线排,并配置具有断电直通功能的专业级 播出切换台或播出切换开关、键控器;播出切换开关应能在断电恢 复后保持原接通状态;播出切换台和播出切换开关、键控器应具有 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应配置具有双电源的广播级切换设 备;应以键控方式进行台标、时钟和字幕的叠加;主备播出信号应 来自于不同的播出切换设备;(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多频道播出系统宜采用分布式架构, 形成总控、分控的播出模式。第十条辅助播出设备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具有台标和字幕叠加功能的设备;配置可靠 的时钟和同步信号设备(或由总控提供相应信号源,没有同步设备 (信号)的应配置具有内同步功能的切换设备;配置应急垫片信号源和标准的视音频测试信号源;应能对全部源信号和播出信号进行 实时监看监听;(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应有可靠的高精度同步信号,设备应采用外同步锁相方式,且在播出关键设备上同步信号不应串接; 应配置循环播放的垫片;(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宜配置伴音信号自动响度控制设备。第十一条二级以上播出系统应设置完整的主备信号通路,主 备通路的设备板卡应安装在不同的机箱内。第十二条磁带播出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磁带播出系统每频道应至少配置2台在线播放机; 当播出频道数低于5个时,应至少配置1台备份播放机,当播出频 道大于5个时,应增加备机数量;主备信号源应取自播放机的不同 输出端口;(二)二级磁带播出系统每频道应至少配置3台在线播放机; 应配置磁带唯一性识别设备(如条形码识别设备);(三)一级磁带播出系统每频道应至少配置4台在线播放机; 应配置磁带唯一性识别设备(如条形码识别设备)第十三条硬盘播出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主备独立的播出视频服务器;(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播出视频服务器应配置双电源;播 出视频服务器的播出存储部分应有存储保护和冗余措施;应配置播 放机,实现应急播出功能;(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硬盘播出存储应采用分级存储策略。第十四条网络安全设备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软件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配置的交换机应有 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功能;播出网禁止与外网互联;(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节目制作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链 路应采取配置硬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配置2种以上杀毒软件;(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节目制作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链 路应采取配置网闸或采用平台异构方式、设置高安全区等安全措施; 应配置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和系统提前预警和实时报警,并实 时记录网络和系统运行日志。第十五条 一级应采用N + 1或1+1方式配置备用播出系统。第三节新闻及直、转播系统第十六条视频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专业级视频设备;视频设备应具有锁相功能 并处于锁相状态;视频系统输出的主备路信号应来自于不同的播出 切换设备;切换台等关键设备宜配置双电源;(二)二级以上在三级的基础上,应配置广播级视频设备;切 换台等关键设备应配置双电源。第十七条音频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专业级音频设备;数字音频设备应具有锁相 功能并处于锁相状态;音频系统输出的主备两路信号应来自于不同 的播出切换设备;主播话筒应直接接入调音台;调音台等关键设备 宜配置双电源;(二)二级以上在三级基础上,应配置广播级音频设备;调音 台等关键设备应配置双电源。第十八条辅助设备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有监看监听系统;演播区、导控区、音控区、总 控之间应有通话设备连接各工位;演播区、导控区、音控区应配置 与总控同步的时钟显示;应具有同步信号;摄像、放像、放音等信 号源设备应有热备份;有群众参与及外来信号的直播节目,应在播 出链路中配置延时和切断装置,延时时间应符合广电总局相关规定;(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应配置指示(Tally)系统;应具备 监看监听监测各级信号的功能;演播区、导控区、音控区、总控之 间应具备双工通话能力;应配置倒计时时钟;同步设备(或信号) 应有备份;(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应配置双色Tally系统;主备同步设 备应能够自动和手动切换,且具备失锁保持功能。第十九条传输链路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夕卜来信号宜通过双链路传送至演播室;(二)三级演播室主备播出信号应传输至播出中心;(三)二级以上演播室主备播出信号应双路由传输至播出中心。第二十条演播室灯光及背景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演播室的灯光应符合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GY 5045 );灯光和背景装置设备宜接入两路不同电源;二级以上新闻 直播演播室主持人主要面光灯应由UPS供电。第二十一条 对重大直播活动,应配置延时设备和切断装置;直 播视音频系统设备应与其它(灯光、扩声等)设备用电分开;应配 置足够容量的发电车,有条件的场所应配置UPS ;直播视音频设备 应配置在线备用设备;应有2个不同的路由或手段进行主备路信号 回传;应配置播出信号的返送监看;直播现场时钟应与播出中心的 时钟保持一致。第四节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第二十二条 卫星新闻采集(SNG)系统应配置广播级视音频设 备。SNG系统编码和调制设备应配置备份,且具有自动和手动切换 功能。应配置加密设备或模块。第二十三条 上变频器和高功放设备宜为主备配置,且具有自动 和手动切换功能。车载卫星天线应配备电动伺服系统,具备自动寻星功能。第二十四条应配置监看监听设备和频谱仪,宜配置波形监视器,应具备中频自环和卫星自环监看视频信号能力;设备应良好接地;车载SNG系统应配备车载式或便携式发电机、车内外照明设施, 应配备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空调装置。第五节总控系统第二十五条信号调度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矩阵输入输出应配置跳线排;长距离电缆传输电路 应配置线路均衡设备;在停电恢复后矩阵应能够保持停电前的路由 状态;(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主备信号应在矩阵不同的输入、输 出板上,并经过不同的交叉点板;主备通路的分配器板卡应安装在 不同机箱中,主备机箱应分接不同的电源;大型矩阵应配置备用矩 阵控制器或控制板;矩阵应配置双电源;(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矩阵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电路 板应支持热插拔;宜配置两台矩阵,分别用于主路信号和备路信号 的调度。第二十六条时钟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配置可靠的时钟源,全台时钟信号锁定于同一个 时钟源;(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时钟发生器应有自动校时功能;(三)一级在二级的基础上,应配置备用时钟发生器和切换设 备;时钟切换设备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切换功能,并能够断电直通; 主备时钟发生器应分接不同的电源。第二十七条同步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宜配置同步系统,为全台提供统一的同步基准;(二)二级应配置同步系统,采用复合同步信号的应符合数 字分量演播室同步基准信号(GY/T 167)的相关要求;(三)一级在二级的基础上,应配置备用同步发生器和切换设 备;同步切换设备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切换功能,能够断电直通;主 备同步发生器应分接不同的电源。第二十八条信号处理设备应确保音视频同步;在停电恢复后保 持停电前的配置状态;宜配置具有双电源、支持热插拔的信号处理 设备。第二十九条节目传输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配置的传输设备、编码复用设备在断电或者重启后, 应保留原有配置信息;(二)二级在三级基础上,应配置主备传输设备和通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切换功能,传输设备应配置双电源;采用编码复用方 式传输的,应配置备份编码复用设备;(三)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宜配置第二备份传输手段;采用编 码复用方式传输的,宜配置系统级的在线备用编码复用设备。第三十条 二级以上总控机房应配置内部通话系统,实现与各机 房的迅速联络。第三十一条通讯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至少配置一部业务专用外线电话;应配置安全播 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二)二级以上应配置两部具有录音功能的业务专用外卜线电话; 应配置安全播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并配置与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机 构互联的专用计算机终端和通讯设备。第六节节目集成平台系统第三十二条节目集成平台基带播出系统应参照本章第二节中 一级的要求配置。第三十三条传输(TS)流播出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应设置完整的主备信号通路,主备通路的设备板卡应安 装在不同的机箱内;(二)播出控制机应能对视频服务器等设备进行控制,实现按照播出串联单自动播出;应配置主备播出控制机和相应的监测切换 软件,实现主备播出控制机的自动或手动切换;(三)应配置跳线排和无缝切换的TS流切换器,TS流切换器 应具有自动和手动切换功能并能够断电直通;(四)应配置循环播放的与播出系统表单结构完全相同的垫片;(五)应配置具有TS流台标叠加功能的设备,宜配置TS流字 幕叠加功能的设备;(六)应能对全部播出信号进行实时监看监听,并能选择信号进行码流分析;(七)应为主备配置,并配置第二备份播出系统。第三十四条节目集成平台传输系统参照本章第五节相关条款中一级的要求配置。有加密系统的,当加密系统故障时,应不影响 用户的正常接收。第七节自台监测系统第三十五条播出监测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能对播出链路上的关键节点以及接收的自台播出 信号进行视音频监看监听,应配置信号异态声光报警设备;(二)二级以上在三级的基础上,应能对关键节点信号的主要 技术指标进行监测,并对节目信号的质量进行记录。第三十六条设备监测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对播出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二)二级在三级的基础上,宜配置监控网管系统,对播出关键设备、播控软件、网络状态等进行监测,发现异态能声光报警;(三)一级应配置监控网管系统,对播出关键设备、播控软件、 网络状况等进行监测,发现异态能声光报警。第三十七条电力和环境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 有关规定;(二)三级对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运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 有监测手段,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状态进行监测;(三)二级在三级基础上,应对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运行参数和 关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测;(四)一级在二级基础上,应设立具备声光报警功能的电力和 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第八节机房环境第三+A条 机房温度、湿度、防尘、静电防护、接地、布线、外部环境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有 关规定。其中,三级应符合C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二 级应符合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一级应符合A级电子 信息系统机房的有关规定。机房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 5067)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九条机房安全防范应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 范(GB 50174 %广播电影电视系统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风险等 级和安全防护级别(GA 586)的有关规定。二级以上应对设备机房、UPS主机及电池室、缆线集中点、室 外设备等播出相关的重点部位设置24小时闭路监视系统。第九节维护器材第四十条单一节点设备应有备件,二级以上应有其它重要设 备的备品备件。第四十一条应配置维护检修、故障处理所需的工具、材料。二 级以上应按照实际情况配置码流分析仪、视音频测试仪、频谱仪、 示波器等必要的仪器仪表。第十节灾备与应急播出第四十二条灾备与应急播出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应具有一定的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应根据当地地质、气巾矣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二)二级以上应配置应急播出系统,当发生重大灾害或突发 事件,播出系统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时,能够应急播出重要节目;(三)一级应配置灾备系统,可设置异地备份播出系统,或配 置卫星转播车等移动播出系统。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第_节直、转播管理第四十三条转播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对非本台播出节目进行转播前,应经过节目主管部门批 准,并制定完善可行的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二)转播时,节目部门应有专人在播控中心负责,保证完整 转播,并做好转播前后的节目切换和衔接工作;应按上级要求使用 延时器。第四十四条直播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开办有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应经当地广播影视行 政部门批准并报上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二)经批准开办的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应进行延时播出, 使用的热线电话应开通来电显示;(三)对有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定现场负责人员;(四)每次直播前应对系统设施进行播前测试,检查延时器等 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核对开播时间、播出长度等;开播前30 分钟应完成视音频信号测试并保持畅通;(五)节目部门应有专门人员负责直播现场和播控中心的协调, 并负责节目的调整;(六)大型重要现场直播需由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部署现 场直播的宣传、技术方案和节目调整等事宜。应确定技术总指挥, 负责应急预案和技术保障方案的落实。第四十五条SNG业务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SNG传送设备应报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信号传送所用卫星资源应按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租用;(二)SNG信号传送前应制定应急预案,指定现场指挥人员负 责技术保障及协调等事宜,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实施快速处置;(三)SNG传送的信号应加密后传送,信号传送及使用单位应 对主要传送环节的信号进行监测,并与信号调度部门和卫星测控站 密切联系。第二节播前管理第四十六条节目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标准清晰度节目带制作应符合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 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GY/T 223);(二)硬盘中的节目文件应具有唯一的文件名作为标识,且标 准清晰度节目制作质量参照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 制规范(GY/T 223)执行;(三)节目带的带盒及带芯上应标注节目名称、节目时长、起始点时间码和制作人、审核人等信息,并和串联单上的标识一致。十七条节目编排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专人负责节目串联单的编排管理工作,串联单应经审核确认后下达播出部门;(二)播出节目编排信息和变更信息等应及时发至相应部门;从编排、下达到接收、输入,应制定分级的确认审核制度,各环节 均应有责任人检查、复核并签字。第四十/八条节目部门应向播出部门提供经审查后的垫片节目。第四十九条节目送播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送播节目应通过内容审查和技术审查,应与节目编排内 容相符,并由专人负责送播。节目带一旦送播,任何人不得擅自取 走或修改;送播节目带应至少提前一天完成上载,特别重要的节目 应有备份送播手段,送播节目带再播时,应再审再送;(二)临时送播带应建立专项管理机制,节目带时长小于20 分钟的,应至少提前1小时送达播出部门;节目带时长超过20分 钟的,应至少提前3倍节目时长送达播出部门;(三)在文件送播的所有迁移过程中均应有相应的校验机制, 且采用开放的接口,使得各环节都能获取其信息。根据实际情况, 应设置节目迁移至播出平台的截止时间;(四)节目带管理人员应核查节目带的播出信息并做好出入库 记录,对于有问题或者不能按时入库的节目带应及时与节目部门协 调解决。第五十条 节目的播前技审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节目播出前应进行技审;模拟节目带应符合电视节目 带技术质量检验方法(GY/T 120),数字节目带应符合标准清晰 度数字电视录像磁带录制规范(GY/T 223);(二)采用硬盘播出方式的电视中心应有头尾检测环节,对入 库节目文件是否符合串联单及播出格式要求等进行试播和检测;(三)节目文件技审宜采取基于文件的内容质量监测系统自动 审查与人工复审相结合的方式,先执行自动审查,自动审查选出有问题的文件再由人工复审;(四)重播节目应重审。第五十一条字幕播出通知应使用专用通知单,字幕内容应经专 人审核,播出前应进行预览、确认。第三节运维管理第五十二条安全播出的年度运行指标应满足:(一)三级,停播率6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99.983% ;(二)二级,停播率20秒/百小时,即可用度U9.994% ;(三)一级,停播率5秒/百小时,即可用度蒙9.9986%。第五十三条播出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模拟电视播出系统通路技术指标应符合电视中心制作 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152 )直播通道技术指标要求,三级达 到丙级技术指标,二级达到乙级技术指标,一级达到甲级技术指标;(二)数字播出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标准清晰度电视数字视 频通道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GY/T XXX )和标准清晰度数字电 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12 )的相关要求; 各数字播出系统相对应的等效模拟复合视、音频信号技术指标,应 符合电视中心制作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152 )的相关要求;(三)数字高清播出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GY/T 157)、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GY/T 158)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GY/T 223)和电视中心制作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152)的相关要 求。第五十四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本 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运维与技术管理制度。(一)机房管理制度应包括机房出入人员管理、机房禁止性规 定寺;(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应包括交接班要求、值班内容、纪律 要求、监看监听要求等;(三)安全制度应包括技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施工安全、 消防安全规定等;(四)用配电管理制度应包括用配电规范、安全规范、主要运 行参数和关键设备运行情况巡查规定等;(五)播前测试制度应包括播前测试时间要求、规范用语、测 试信号源、检查指标规定等;(六)事故报告制度应包括不同等级事故的报告原则、报告内 容(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处理过程等)报告要求等;(七)维护检修制度应包括维护检修的项目和周期、检修规范、责任分工、重要数据存储与备份规范、维护记录规范等;(八)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档案的范围、存档要求、 分类明细、出入库管理、销存时限规定等。第五十五条应结合播出系统和播出任务,制订和完善各项运维 工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流程。(一)运维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交接班流程、巡机流程、播前测 试流程、业务调度流程、检修操作流程、播出事故处理流程、报告 流程等;(二)设备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信号切换操作流程、播出设备操 作流程、网管操作流程、供配电设备操作流程等;(三)各项操作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操作规范,业务调度应 按调度单的要求执行;运维工作和设备操作应做好记录并存档,跨 单位、跨部门的业务调度、操作指令应有书面通知,相关通话联络 应有录音和文档记录。第五十六条维护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参照电视中心制作系统维护规程(GY/T 152 电 视中心播控系统维护规程(GY/T 107)的相关要求,针对不同系 统和设备分类制定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等周期性维护计划,并 按计划组织实施;(二)应将播出及相关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线路维护落实到 机房、班组、个人,做到界面清晰、责任明确,不漏检、不重叠;(三)应与上、下游相关播出单位划清维护分界,并签订维护 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应包括维护分界图、各方保障责任、故障处理 协调机制、联络电话等;(四)对网络系统、服务器、存储系统、工作站等应定期重启, 进行必要的系统补丁更新,并对系统数据进行整理、备份。第五十七条运行维护所需的各种工具和器材应妥善放置、专人 管理,定期检查补充、定期标校;备品备件应进行登记造册,放置 于满足器件存储环境要求的指定位置,并定期加电检测和维护。第五十/八条代维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委托其他单位承担运行维护任务时,应选择具有相应安 全保障能力的代维单位并签署有效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应指定专人对代维单位的运行维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代 维单位进行维护操作时,应安排内部人员监护;(二)设备所在地单位应承担设备运行监测、故障应急处置等 代维任务,并与委托方签署有效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应 严格履行协议范围内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及时向委托方反馈运行维 护情况。AAIIU I-第四节技术1第五十九条新建播出系统需要申请试播期的,应提前7个以上 工作日逐级报请省级以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其中,涉及广电 总局直属单位的,以及播出影响范围涉及全国或者跨省的,应逐级 报请广电总局批准。试播期审批部门应及时回复意见;批准试播的,应同时将批复 意见抄送广播电视监测、指挥调度机构。第六十条 卫星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结束后,应持续传送台标, 可叠加测试图或其它可视信号,不得传送临时交换节目、素材。第六十一条应急预案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应针对技术系统的特点和自台实际情况,制订突发故障 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供配电故障应急预案、播出 重要环节故障应急预案以及非法破坏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 预案、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报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二)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应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 流程;(三)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和流程,定期对相关 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演练。第六十二条重要保障期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应制定重要保障期预案,预案包含重要播出前的准备、 重要播出中的保障措施和突发故障、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内容;(二)如果直接接到当地宣传管理部门关于重大活动的直播任 务,应立即报告广播影视行政部门;(三)应做好技术系统的全面检修、测试工作,应对备品备件、 应急工具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补充;(四)应提前协调电力供应、线路传输、通信联络、设备生产 商、系统集成商等相关单位、部门为播出提供保障支持。第六十三条临时停播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临时停播涉及广电总局直属单位的,以及番出影响范围 涉及全国或者跨省的,应提前5个以上工作日逐级报至广电总局批 准;其它临时停播的申请程序、管理要求由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 另行规定;(二)申请临时停播前应做好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协调;(三)临时停播申请材料应说明申请原因、起止日期和时间、 涉及的节目、影响范围、操作方案、应急措施等;(四)临时停播批准后,申请单位应在操作前通知相关播出单 位,相关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通知监测、指挥调度机构。第六十四条运行变更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播出方式(如是否加密等、传输覆盖方式、播出技术参 数等的变更,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审批;批准变更 的,审批部门应同时将批复意见抄送监测、指挥调度机构;(二)变更后应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可投入运行;应及时 修改播出系统图等技术资料,妥善保存变更前后相关档案;(三)运行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播出单位。第六十五条施工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施工安排应以减少对播出影响为原则,尽量安排在例行 检修时间进行,需要临时停播的,应做好临时停播申请和操作通知 等工作;(二)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施工方案 和应急预案应明确:施工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施工内容和施工 区域、详细操作步骤和时间进度、各项安全措施、相关责任人和需 要协调配合的部门、对安全播出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急操作处理流 程等内容;(三)施工时,应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并做到:严格划分出施 工区域,放置警示牌;安排熟悉安全播出的人员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发生威胁安全播出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在播出机房内施工,应 与播出运行设施隔离,并加强对播出设备的巡视;施工用电应与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