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资源情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5595221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山西省水资源情况一、河流水系山西地处山地、高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向东、向西三个方向倾斜,省内水系呈放射状向黄河及华北平原发散,分别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遍布于省内西部、南部,总流域面积为97138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黄河流域各支流中,以汾河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也最大。大于4000km2的支流有汾河、三川河、昕水河、涑水河、沁丹河。海河流域水系偏于省内北部及东部,总流域面积为59133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8%。大于4000km2的支流,永定河水系有桑干河,子牙河水系有滹沱河及南运河水系的漳河。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干流外)的基本情况如下:1.汾河汾河是黄河水系的大支流之一,也是省内黄河干流外的第一大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管岑山,由北而南纵贯山西中部和南部,流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河津县注入黄河,全长695km,流域面积39471km2,在入黄河口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9561984年,下同)25.1亿m3,多年平均流量79.6m3/s,径流模数2.02m3/(skm2)。汾河在太原市兰村以上为上游,兰村至洪洞县石滩为中游,石滩至河津为下游。2.沁河沁河发源于沁源县霍山东北麓,干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及阳城县,在河南省境内汇入黄河。山西省境内沁河干流长326km,流域面积9315km2。沁河水量较大,在干流出省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5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2.8m3/s,径流模数为4.59m3/(skm2)。3.涑水河涑水河发源于绛县横岭关,流经闻喜、夏县、运城、临猗至永济县经伍姓湖流入黄河,全长193km,流域面积556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7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6.88m3/s,径流模数为1.24m3/(skm2)。4.三川河三川河是由北川、东川及南川三条河汇合而成的。干流(以北川河计)全长143km,发源于方山县赤竖岭,流域面积4161km2,于柳林县军渡注入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1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91m3/s,径流模数为2.17m3/(skm2)。5.昕水河昕水河发源于蒲县摩天岭,流经隰县、大宁而注入黄河,干流全长174km,流域面积432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1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5.42m3/s,径流模数为1.36m3/(skm2)。6.桑干河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它发源于宁武县管岑山(以恢河为主流),在朔城区二十里铺汇合源子河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自西而东横贯于大同盆地,在省境内全长252km,流域面积15464km2(不包括永定河的南洋河、壶流河)。桑干河干流流经宁武、朔州、山阴县,省境处流域面积1714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21.1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23m3/(skm2)。7.滹沱河滹沱河属子牙河水系,干流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经繁峙、代县、原平、忻府区、五台、定襄、盂县而入河北省。省境内滹沱河长330km,流域面积14284km2(不包括温河、松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9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50.4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2.68m3/(Skm2)。8.漳河漳河在山西省境内分为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东源发源于昔阳县沾岭山,河长104km,清漳西源发源于河顺县八赋岭,河长96.5km。东西二源于左权县上交漳汇合后称清漳河,在黎城县出省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46km(以清漳东源为主流),流域面积4159km2。浊漳河分为南、北、西三源,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河长80km,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河村,河长78km,北源发源于榆社县柳树沟,河长109km。浊漳南源与浊漳西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流至合口村又与浊漳北源汇合,始称浊漳河。浊漳河在平顺县出省境成为河北省与河南省的界河。省境内全长237km(以浊漳北源为主流),流域面积11688km2。浊漳河出省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36.8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15m3/(skm2)。清、浊漳河在河北省内相会,称漳河。二、山西省暴雨洪水特性山西的洪水灾害,主要是暴雨形成的山洪暴发。山西位于东亚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较强,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集中在7、8两月,而且日降水量50mm的大暴雨90%以上也都集中在雨季。境内多属山区丘陵、坡陡沟深,源短流急,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强度大、历时短的暴雨,极易形成突发性的洪水灾害。个别年份秋季长期阴雨,雨量大,面积广、河流水系宣泄能力差,河水暴涨,也易发生洪水灾害。一、暴雨洪水发生在7、8、9三月山西省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暴雨也出现在这个时段,所以由暴雨而引起的各大河流洪水也主要出现在7、8、9三个月。据调查统计,7月下旬发生洪水的频率最高,一般占全年洪水发生次数的20%30%;7月下旬至8月中旬,洪水发生频率一般在60%左右。7、8两月洪水发生次数可占到全年的85%左右;7、8、9三个月时间内,洪水发生次数占到全年的90%以上。二、地域上分布不均洪水在地域上的分布与各地区的降水量大小和地表径流下垫面的条件有关。降水量大的地区,河流水系的洪水也大,如沁河流域的沁水、阳城、晋城等县,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沁河洪水量相对也大;而大同、天镇等地年降水量小,桑干河的洪水威胁也小。所以,山西洪水在地域上分布特征是南大北小、东大西小的格局。超标洪水易发程度最高的是漳、卫河上游区,最低的为永定河、大清河上游区,滹沱河上游区与晋西沿黄支流区洪水易发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第二和第三,晋南沿黄支流区排第四,汾河区排第五。三、洪水的年际变化规律洪水因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在时程和量级上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周期性和连续性的变化特点。如较大范围的大洪水有时连年出现,各级洪水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也具有一定规律。历史上各种范围的洪水灾害平均约1.7年发生一次。其中局部洪灾平均3.2年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洪灾平均6.6年出现一次,大范围洪灾平均11.3年出现一次,特大范围的洪灾平均23.6年出现一次。山西历史上黄河流域的洪灾平均2.1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平均6年出现一次。其中局部洪灾黄河流域3.7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19.8年出现一次;较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9.5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24.8年出现一次;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19.6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33.1年出现一次;特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56.7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99.2年出现一次。说明黄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程度高于海河流域。三、山西水资源现状1、山西省水资源情况:全省水资源总量1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81立方米(这是啥概念呢,平时一般人均日用水是150L,这样一个月是4.5m2,一年54m2,八年的432m2)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的1/5,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比比较干旱的西北六省人均(1300立方)水资源量还低。2、山西省供水情况:截止2009年底,山西省设市城市共拥有56个水厂,日供水能力为217.85万吨。3、山西省水库建设情况:山西省国土总面积15.6万KM2,其中:黄河流域9.7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2%,海河流域面积5.9万KM,占全省总面积的38%。全省已建成水库745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56座,总库容达到44亿立方米。山西省太原市水资源、用水、废水 山西省的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因此汾河、沁河、涑水河也成了山西省的主要水源。 关于山西省水资源现状,山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8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0%,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全省年入河污废水达到7亿多立方米,全省受污染河长3753公里,全省60%的盆地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28个重点水源地达到三类水质标准的11个,超过三类水质标准的17个,其中晋祠等8个水源地的水质监测结果为五类,属严重污染。而太原市水资源现状也令人堪忧:人均水资源量在500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据2005年太原市完成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太原市水资源总量仅为5.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16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十二分之一,全省人均量的二分之一。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太原市每年靠超采0.7亿立方米地下水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水。 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公共设施、市政用水及其它生活用水。 1998全市城市生活取水总量为 16488. 6万 m3 ,按取水水源分类 :地下水 16448. 6万 m3 ,地表水 40万 m3。按取水用途分类 :居民生活用水量 7512. 6万 m3 ,占全市生活取水总量的 45.6 %;公共设施用水量 7689. 3万 m3 ,占总量的 46.6 %;市政用水量 843.4 ,占总量的 5.1 %其它生活用水量 444. 3万 m3 ,占总量的 2.7 %。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到 1998年已跃为全市城市生活用水的大户 ,其原因是近年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 ,宾馆业、浴池、桑拿业快速发展 ;居民住宅用水是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全市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用水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市政用水在城市生活用水量仅占很少部分 ,主要是城市绿化用水、道路洒水、公园补充用水及消防用水。从历年的市政用水变化情况看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绿化面积增长 ,新建公园数量的增多 ,用水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它生活用水量所占比例最少 ,主要是基建、洗车等用水。随着基础建设的增加 ,车辆增多 ,用水量大幅增长。 住宅和公共设施是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综合分析确定 ,太原市居民住楼房的人均日用水量 95 180升 ,平房人均日水量 53-54升 ,集中给水站 47-49升。全市人均日用水量为 106. 2升。北京、石家庄、秦皇岛人均日用水量 155 -220升 ,与这三个城市相比 ,太原市用水指标明显偏低。公共设施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浴池、宾馆、饭店等用户。宾馆、饭店是其中的用水大户。通过对部分的宾馆、饭店的用水量调查 ,计算出每个床位用水量为 0.37-2.0m3/(床.日),其中高档饭店 (四星级 )平均用水量 1.0-2.0m3/(床.日),中档饭店平均用水量 0. 89m3/ (床.日),一般饭店平均用水量 0. 6m3 关于废水的问题,太原市每天产生的污水有近一半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流入汾河。 污水处理的工艺落后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太原稀缺的水资源。 汾河是太原人的“母亲河”,但她正受到严重污染,水体中的悬浮物、石油类、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的郑小瑛副处长曾说,汾河太原段已没有了自然径流,失去了稀释自净能力,而太原市的降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的最终去向都是汾河,汾河目前已经成为一条纳污水系。汾河水质的恶化,不仅导致引用污水灌溉的农作物将污染转嫁给人和牲畜,直接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还使灌区因水污染而地力下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减产;此外,地下水水质也会受到影响。 太原市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总能力为40万吨,实际处理能力为35万吨。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属的污水净化厂有4个,分别为杨家堡污水处理厂、北郊污水净化厂、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这4个厂的实际处理总能力约25万吨,服务面积132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55万。然而,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市每天要产生60万吨污水,由于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够,每日就有约25万吨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除了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外,由于资金短缺,太原市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也达不到国家新的标准要求。据了解,今年,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始执行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但我市至今没有一个污水处理厂能够达到新标准的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污水净化处理运行成本的底线是每吨水0.5元,而我市市政管理局下属的4个污水净化厂的运行成本却是每吨水0.32元到0.4元左右,要达到新标准的要求,急需投入资金对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 作为一个太原人,我们面临的水资源匮乏及污水处理不到位的问题十分严重,水是生命之源,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为因素造成山西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求为有关方面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参考。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水紧缺 水管理 水价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的淡薄水是创造一切生灵的“上帝”,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血液,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水与阳光、 空气一样是人类及一切动植物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条件。古人曰:“黄河之水天上来”,说明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以由天然降水有规律地得到补充。也正因此,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水是一种廉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可以任意取用而不计后果的资源。表现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重开发、轻保护,无危机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尚未确立,不符合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事实上,淡水是一种稀有资源,既非用之不尽,也非取之不竭,而今且无法制造。为使人类免受缺水之苦,免受干渴之灾,我们必须保护、珍惜节约水资源。保护不力,节约不力,待水源枯竭,待灾难来临,那就悔之晚矣。1997年3月,在马拉喀什举行的世界水资源研讨会上,有专家预测,2050年以前将发生一次水危机。1997年6月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人类主权会议上,会议秘书长沃利恩多曾警告说:“据我的推断,未来50年中我们会看到,导致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剧烈冲突的诱因不再是石油,而是水”。也曾有科学家说过:“如果石油出现危机还可以开发其他能源代替,但如果短缺的是水,还没有人能想象出有什么代用品。” 据媒体载,山东威海市因旱灾,市民生活用水指标由每人每月3m3调为2m3,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收费40元。吨水40元,也许仅仅是开始, 但是如果对生态环境再任意摧残破坏,对宝贵的水资源再不加以珍惜保护,到那时水比油贵,就会成为现实。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存在。缺水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自来水变成了“盼来水”、“夜来水”。将来的一天,为水而战,因水而战,也许真会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可怕的现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一篇报告曾指出:“因缺水而引起的区域冲突正在酝酿之中,并且可能随着缺水日益严重而出现暴力。即使在一个国家内,用水的竞争也可能相当激烈。” “黎巴嫩政府在黎南部哈斯巴尼河的支流瓦扎尔河修建一条输水管道,向黎南部60个缺水的村庄提供饮用水从工程一开始,以色列就对此表示极其关注,并不断要求黎方停止工程建设。”由于黎政府的拒绝便受到“以色列将准备动用武力解决这一争端”的威胁。由此可见,水不仅是基础性自然资源,而且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的社会。所以改变观念,树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念,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才是缓解山西水资源紧缺的首要问题。二、水管理方面的问题多年来,我国的水管理体制是比较混乱的,多“龙”管水,结果是片面管水,谁也无法真正管理好水资源的问题。每个管水部门只看到本部门水管理中的问题,却看不到保持水资源持续利用应加强合理管理和采取必要保护措施的紧迫性,致使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为40 %,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90%,主要工业用水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为103m3,美国为9m3,日本为6m3)。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至少达20%,家庭生活用水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山西省的情况也不例外,现有灌区灌溉水平低,渠道渗漏与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输水损失和田间损失近60。全省工业综合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为330 m3,即每立方米工业用水量可以创造30元的GDP;照这样的用水水平,人均180 m3的供水量只能创造几千元的收入,农业用水的效益更低。 另外,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样经营水厂,法国苏伊士集团昂帝欧水务公司收购了十几家水厂,其中一家水厂一年的电费和其他费用能节省1000多万元。建设部中国水网搞了20年水研究的张颖夏说,水务市场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言,关键是管理 。 由于内部管理的不经济性造成了水成本的提高,而水价的不合理又造成对水利用的浪费,形成一种穷水富用的恶性循环。三、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经济要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化。这就需要遵循两个规律,即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山西十年九旱、几乎连年受春旱困扰,全省有效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短缺,全省地下水平均下降810米,有一半以上河流相继断流。然而,山西又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且“能源基地功能不全,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作为能源的建设矛盾突出。表现为煤炭不能不发展,又不敢多发展,其他产业想发展却难以发展起来。产业结构的背后是产品结构,但产品初级化,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未能形成深加工和高增值的产品链,附加值低,价值流失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和需求。以矿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25以上,是全国同比率的三倍。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给山西带来的地下水资源破坏、地表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水”成为山西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由于山西省定位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对能源工业的巨额投资,使能源工业形成的固定资产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58.6%,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8.29%,提供收入占全省可用财力的50%。山西省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以挖煤、发电、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结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其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这种产业结构的特点是:初级化、支柱产业单一、缺乏集团优势、缺乏后劲、农业基础薄弱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各种所有制渗透联合不够等。而且山西省的工业布局也极不合理,其能源项目大多是就近原料就近水源,沿交通干线布局,有的污染企业就处于城市上风向和水源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使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四、与水有关的企业的考核重点的缺陷我国将水企业与一般的工业企业用一个标准考核,忽略了水企业的特征。对管水、供水、用水部门或企业的评价考核,多年来注重的是产量、产值、利润等,套用的是对一般工厂企业考核的8项经济指标,很少考虑对水的质量、水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作出要求。其结果是供水企业本应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及时、优质的输水设施维修服务,提供质优、水压正常的水,控制水量、节约用水、降低成本等,维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能是多打井多卖水,因而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很大压力。五、水价机制不合理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水价提高10%,用水下降5%。水利部经济调节司司长王文珂在当前水价改革中迫切需要注意的问题中指出:“水价过低,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胡鞍钢在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一文中指出:水资源价格严重扭曲,造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当水价大大低于供水成本,价格不能起到调节供求的杠杆作用,此时“市场失灵”;即使价格提高到足以弥补成本的水平,水价还低于水资源的社会成本,造成潜在的用水效率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此时“政府失效”。苏伊士东北亚地区副总裁范亚伦也说,在中国,水的市场价普遍偏低,带有比较浓厚的“福利色彩”,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利润不能充分反映到水价中去,他们等待着中国政府完全放开水价。在我国水价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水价变动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行政水价体制下,如果提高水价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工矿企业和市民的怨言,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政府面临着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水价低,不利于节水和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价高,不仅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连外商也会提出投资环境中的用水成本问题。世界银行的专家们指出,造成中国水价低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通常误认为提高水价会引起市民的抱怨,或认为市民缺乏对水价调整所具有的经济承受力;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多从政治和社会安定角度来考虑水价。当前,一些大中城市的水价之所以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希望通过水价的调整来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促进节约用水,以实现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和各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水价的调整,并不是由于供水企业为提供供水服务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提高了,而是水价中包含了水作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的资源价值。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在水价中所反映的水的资源价值,就应由国家的代表政府来取得,而不能属于供水企业。价格问题是水务市场非常普遍、也是最突出的问题。供水单位是水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理顺价格则是水利用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但在山西省水商品价格既未形成体系,又没有真正反映水商品价值,致使其在调节水商品的供求关系上,没有充分发挥好杠杆作用,水价偏低。山西省物价局曾对晋城市、忻州市、离石、太原市水价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晋城市平均水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元调整为.元,每立方米提高.元。忻州市忻府区城市平均水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元调整为.元,每立方米提高.元。离石市平均水价由原来的每立方米.元调整为.元,每立方米提高.元。太原汾河水库工业用水由每立方米.元调整为.元。据悉,这次水价调整是近年来山西省调幅最高的一次。但比起同样缺水但水资源人均量较山西稍高的北京水价调整幅度,还是偏低。北京市于2000年10月将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含污水处理费)由每吨16元提高为2元,一些特殊行业(如高档洗浴业),水价由每吨3元提高为30元,涨幅高达9倍。正因如此,山西用水户感受不到水资源的紧缺,用水量远远大于实际需要量,出现穷水富用,使水资源紧缺趋势更加严峻,导致供水部门难以为继和水资源的浪费,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水商品定价机制,使水行业存在着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混同、投资与融资关系不清等现象,企业内部政企不分、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服务欠佳,大量需要投资解决的问题都坐等政府“掏腰包”。六、采煤业造成水资源的破坏 20年来,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为:采煤漏水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损失3.23亿元;采煤漏水使水浇地变为旱地,损失3.46亿元;矿井水排放造成经济损失340.5亿元;水利工程被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为0.69亿元。合计为347.88亿元,占全省20年GDP总和的28%。据统计,受到破坏的地下水动储量已达47951立方米时之多。这个水量如以城市每人每天用水量120升计算,则可满足959万城市人口的用水问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煤导致水资源枯竭山西采煤使山西省矿区附近多个村庄的吃水工程丧失了水源,造成万人吃水发生严重困难。采煤导致山西省许多地方地表裂陷、降水减少。据统计,从年至年,山西省降水由.毫米减少到.毫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在全国居倒数第三位。采煤破坏隔水层,疏干地下水,地下水开采强度大,使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加深。太原、运城、介休的地下水漏斗范围在扩大,大同、晋城、榆次、临汾、侯马新的漏斗在形成。太原市漏斗面积已达476平方公里,已对城市地貌和地下设施形成破坏。采煤造成矿区漏水,致使井泉水位下降甚至断流。采煤还造成地下采空区和塌陷区。山西境内本来缺水,大同又有铁路部门、二电厂等用水大户常年过度采集地下水,使大同城区的地下水,以每年以到米的速度下降,地表塌陷裂缝不断加大。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壳深部断层活动加快,致使大同市区地表出现九条明显的塌陷裂缝。由于采煤引发的水资源问题,严重威胁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2、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危机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省,在工业生产中全省污水排放量已由1980年的5.5亿立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10.3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5,工业废水占到77.3%。其中以煤炭为主的产业如采煤、土法炼焦和近年兴起的乡镇企业污染最严重。山西3亿多吨的煤炭开采能力中,一多半是出自遍及全省各地的小煤窑,最高达到年产5000万吨焦炭。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许多河段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无法利用,部分地下水也遭污染。全省的污水入河排放量7.5亿吨,污水处理回用量仅为4899万立方米,仅占排放量的476%。使全省90以上的河道遭受污染。此外,污水下渗已使部分地下水和泉水遭到污染,水环境污染更加剧了水的危机。 3、采煤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采煤造成山西省生态环境破坏,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全省的头号环境问题。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下泄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之巨,这16亿吨的概念是将其筑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绕地球赤道275圈,拉直可以从地球到达月球。16亿吨的泥沙中仅山西晋西北一带,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有4亿吨。山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0.8万平方公里,占到土地总面积的70%。全省111个农业县(市、区),县县都有水土流失,其中50多个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都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而且山西污染严重,据统计,山西土地面积仅为全国总面积的1.6%,而烟尘排放量却占到全国总量的11%,每平方公里负荷高出全国平均值的6.5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国的6.4%,每平方公里负荷高出全国平均值的3.9倍。另外,工业“三废”对土壤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其中全省每年废渣排放量累计达2至3亿吨,占地1.2万多亩,经风化雨淋,将有害物质扩散到土壤中形成进一步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使水环境恶化。森林草原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系统,但山西森林资源贫乏,面积只有300万公顷,人均0.07公顷,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全省森林覆盖率只有11.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农牧交错带,虽然草地资源丰富,20公顷以上的连片草地371.07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23.7%,但是由于管理不善,超载放牧,鼠虫危害,水保效益差,造成植被退化、沙化、碱化严重,开发利用极低,又加重了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和荒漠化面积逐步扩大,20 00年仅34月份就发生过8次沙尘暴。七、水源工程建设滞后,蓄水能力不足山西不仅缺水,而且水源工程建设滞后,汛期拦蓄利用少,导致水白白流走。.加之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自然条件较差,地高水低,水利建设工程艰巨、所需投资大、工期长、回报低。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急需修建水源工程。山西有500多条河流,其中几十条都已干涸。为避免这种状况再现,山西省急需在沁河修建张峰水库。但是由于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80年代起一直徘徊在40亿m3左右。1999年全省包括自备水源工程在内的总供水量57亿m3,人均供水量 180 m3,为全国平均值的40.9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倒数第一。山西省城镇综合人均生活供水量为149 Ld,仅达到全国平均值的67 。农村人均生活供水量40 Ld,不足全国平均值87 Ld的一半。有近55万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困难,有待改善。其中240万人口饮水严重困难,急需解决。由于一些主要河流缺乏控制性工程,90年代地表水利用率只有34 ,在严重干旱年份地表水出省水量仍然高达70 左右。出境地表水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区的沁河、滹沱河、漳河等河流。根据国务院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给我省年耗用黄河水量43.l亿m3,而我省黄河流域地表水总耗水量11亿m3,仅占分配水量的24 。全省水浇地,平均毛灌溉水量不足3000 m3hm2,仅为丰产需水量的23。与周边省区相比我省人均供水量也明显偏低,供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据测算全省中等干旱年缺水量达20亿m3。水的利、害两面性决定了在降水多时,如果不能将其拦蓄即会造成洪涝灾害。全省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的自然条件,以局部降雨产生的洪水灾害发生最为频繁。近500多年中平均1.6年遭遇一次洪水年。1950至1990年,全省洪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90年代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财产的积累增长迅速,洪水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更大。1996年全省发生的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为过去40年损失总和的80 。防治洪水灾害直接关系到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大局,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局。全省62座大中型水库中,27座“病险”水库需及时整治,目前没有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20座,小型水库有一半达不到部颁防洪标准,不能正常调蓄运行。城市、工矿企业防洪能力薄弱。目前许多县城防洪不达标准,很多工矿企业又都位于河道两岸和边山峪口,防洪任务相当艰巨。部分河段堤防防洪标准低,设障严重,行洪不畅,隐患很多。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三农”问题提高到衡量政府工作标准的高度上,水利已成为制约山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水利。位于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的黄河大峡谷急需整治。建于此地的万家寨水库已通水,但由于黄河大峡谷恶劣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污染,很有可能使国家花费100多亿、历时8年修建的这个水利设施给山西引来污水。总之,山西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综合治理。令人欣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2002年8月29日重新修订。与原水法相比,新水法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权属、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尤其是针对原水法规定的水资源实行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及对流域管理未做规定所产生的问题,新水法强化了其管理,确立了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些新规定为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提供了法律依据。我们期盼着山西水资源紧缺问题在各界同仁的努力下早日得到缓解。华北水事8月奥运在即,届时,河北省境内的4座水库将向北京供水3亿立方米,用于北京城区的河湖换新。深受缺水之困的河北,在削减本省用水指标、力保奥运任务的同时,更敏感于山西、河南等周边省份的取水动向。而整个海河流域,近年来水争频起正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反映。在“谁节水谁吃亏”的用水机制下,作为万不得已最后的辅助手段,调水工程被该地区翘首以盼。曾被寄予厚望解决争水问题的水权改革,因为基本的软硬条件均不具备只能叫停。即便要求各地做好“凭票用水”(总量控制之下的定额管理),也仍然有一段理顺管理体制的路要先走。奥运水事、华北水事,只是中国水问题在一个聚光点上的显现。 刘 阳本刊记者 田 磊 发自河北、山西黄壁庄和岗南,河北省两座最大的水库,供应着华北平原近300万亩农田灌溉和石家庄全部的生活工业用水。如今,这两座水库内外交困,连年的枯水期已经让水库蓄水量接近死库容,但是,它们承担的任务却日益加重,一方面要给北京供应两亿立方清水,另一方面,80公里外的水库上游,山西人正在修建一座坪上引水工程,截走的水量将近两座水库来水量的一半。“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在河北南部的漳河上游修建吴家庄水库,这更是违法行为。”河北的老水利专家魏智敏难以掩饰自己的愤怒。但是,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人用水之困一点也不比河北小,“我们的地下水已经抽得太多了,天下闻名的难老泉都干了好多年了,再加上挖煤挖了这么多年造成的破坏,山西再也不能无节制地抽地下水了,不截流地表水,你说怎么办?”山西省水利厅水资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晋中说。2008年4月,正是华北平原的春灌时分,晋冀两省争水的声音再度高涨,一直争到全国人大会议上。华北地区脆弱的水资源供应链条以玻璃般易碎的方式,近乎透明地把危机呈现在公共视野中。进入6月份,华北平原的汛期终于到来。从6月2日傍晚开始,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雨,这是河北今年入汛以来首场大范围降雨天气。自去年11月以来,河北省平均降水量只有15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51%。对于饱受了半年多干旱之苦的河北来说,汛期的降水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截至5月底,石家庄周边1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仅为6.8177亿立方米。全省大小水库,都在低水位迎接汛期,希望汛期的降水能够补充严重不足的蓄水量,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和奥运会蓄下足够的水量。河北,年年都是枯水年4月17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郊的黄壁庄水库时,调度处处长安正刚正忙着第二天的春灌放水工作。黄壁庄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端最重要的一个水库,承担着向北京应急供水的职能,必须保证一定的水位。连日的干旱,水库里只剩下1.55亿立方水了,“这些都是给奥运会预备的。”安正刚说,石家庄的黄壁庄和岗南两座水库一共要为奥运会供应2亿立方清水,此外,王快和西大洋水库提供1亿立方。“这3亿立方清水将被用于奥运会期间保证北京城区河湖换新。”魏智敏说。2008年2月4日,在确保平安奥运部署动员大会上,北京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奥运会期间,奥运供水保障小组将确保奥运中心区及城市中心区水系水体保持清澈,六环以内其他干支流、奥运场馆周边及比赛沿线村庄排水沟渠保持整洁,水体不发生水华(淡水中产生的“水华”,其藻毒素会污染水源)。为此,河北省削减了今年的农业灌溉放水指标。“往年浇地,至少需要2.8亿方,今年,上边给的指标是2.18亿方。”负责监测水位的水文站职工杨春建说,这点水肯定是不够用的。黄壁庄和岗南两座滹沱河上的联动水库是石津灌区的主要水源,石津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农业灌区。对于石家庄、邢台、衡水3市14县的100多万农民来说,每年等待水库放水都是一件头等大事。石津灌渠的配水站直接连通农户,每到灌溉季节,几十个配水站的工作人员会下到每个村子,挨家挨户统计用水数量。近年来灌区的水供应一直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石津灌区管理部门自己摸索出一套“以亩配水,按量收费;三级配水,落实到村;包干使用,浪费不补;超计划用水,加倍征费”的原则,整个灌区配水准确率奇高,每年各地都会有不少人前来石津渠学习节水经验。华北平原上绝大多数自然河道早已干涸多年,修建于日本侵华时期的石津渠如今可称是河北中南部数百万良田的生命渠。每年灌溉季节,一旦水库放的水不够,总会有村民来闹事。“今年没见有人来。”杨春建说,大家都知道,库里的水是为北京奥运会准备的,这可是国家大事。“省里今年给的农业用水指标已经在上个月放完了,可是灌区内的麦田还浇不了一遍,农民们还在要水。”安正刚说,“为此,省里有关领导又专门开会研究,决定在保证奥运会供水的前提下,再给农民放点水。”在得到明确指令后,“明天一早就开闸放水,有了这季水,至少能保证今年的麦子有7成收成。”安正刚总算松了口气。但是,今年的农业用水指标已经全部用完了,秋灌怎么办?“只有看天了,看汛期能不能来点水。”奥运会的任务让蓄水量本来就日益稀少的黄壁庄水库更加捉襟见肘,但这并不是最要命的事情。毕竟,这只是一项应急工程,并不是向北京供水的长期渠道,而是在河北水资源相对有保障的情况下,挤出部分水源供北京使用的临时措施。更让安正刚头疼的是水库上游的山西境内正在修建的引水工程。山西省忻州市一直是一个缺水城市,在滹沱河上修建水库,控制滹沱河水源一直是忻州人的梦想,围绕坪上水库的修与不修,山西和河北两省已经争执多年。最终,国家水利部门做了一个折中的批示,山西方面原计划修建一座3.3亿库容水库的报告书没有得到批复,却批准修建一个坪上引水工程。“前期引水3500万方,最终要达到5000万方。”山西省水利厅水资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晋中介绍说。“坪上离岗南水库只有50多公里,之间已经没有大的入河支流了。”安正刚说,“这意味着,这个工程建好之后,将拦去岗南和黄壁庄近一半的年来水量。”长此以往,这两座石家庄市的饮用水库将面临废弃的危险。事实上,石家庄市也已经开始另寻新址,建设新的饮用水水库。两座水库的窘境只是河北全省水情的一个缩影。河北建有1100多座大小水库,控制了境内约95%的地表水。但是,近年来,所有水库加起来仅能蓄水不足30亿立方,还不到总库容的1/4。河北人能回想起来的最近的雨水充足的年份还是1999年,那之后,华北平原十年九旱,年年都是枯水年。对于河北水情这几十年的变化,水利厅退休的老专家魏智敏有着深刻的体验,“1960年以前,整天面对的是洪水,几乎所有河道年年水满,那个时候,河北全省内河航运通航里程能达到3100公里,可是,50年不到,就变成了零。”塌陷的寨里村河北境内包裹着北京、天津两个超级大城市,对于淡水的大量需求又加剧着水资源的短缺。如今,整个华北平原上几乎所有河流全部汇入了官厅、密云、岗南、王快、黄壁庄等大型水库。京津以北的河流绝大部分被汇入官厅和密云两座库容均超过40亿的大水库,此外就是入滦河,成为引滦入津的主要水源,而京津以南的水库之水也被全部集中起来,供应着石家庄、保定、邯郸等河北中南部的7大城市。城市之外的大片县城和农村却似乎被遗忘了,他们饮水和工农业用水唯一的办法就是抽取地下水。如今,华北农村已经变得跟大西北一样,几千人的大村落守着一口水井,水井的深度则一深再深,普遍达到了150米以上,才能见水。可以说,华北平原已经是在攫取大自然存储的水量来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这种断绝未来的发展模式将带来的生态灾难已经被科学家们严重警告了无数次。庞大的农业人口以及地表水的极度缺乏,让河北的地下水超采数量和带来的危害程度都居全国之首。这50年来,整个河北浅层地下水平均下降近15米,深层地下水下降约40米。魏智敏随口向记者举出了一连串已经发生的大自然的报复:近10年来,因地下水超采,河北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200多处大地裂,最严重的沧州比1970年代初期地陷近3米;海河防洪墙下陷两米,秦皇岛的海水内侵已经到了京山铁路线以西;北戴河的枣园里,原来供应国家领导人喝的甘甜的井水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了咸水。最近的一次大地裂发生在距离石家庄60公里外的柏乡县寨里村附近。2008年4月底,记者前往寨里村,寻访那条长达8公里的裂缝,但是村民们似乎已经将一年多前的那次骇人的大地裂忘记了,他们更忧心的是村里的深水井。一直以来,寨里西村1500多口人共用着一口水井。但是,自2007年以来,水井开始隔三岔五地抽不上水。为此,水井不再免费给全村供水,而是承包给个人,一罐3立方的水卖8块钱,这样的水价甚至比大城市还贵。对于自古以来都是免费喝水的农民们来说,这是个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怨气冲天,咒骂村委会。对此,村委委员杨里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井里的水越来越难抽上来,光电费每年都要1万多,村里没有任何收入,拿什么来给他们抽水?只能包给个人来卖水。”几个月下来,村民们也只得乖乖地排队买水喝,每家每户都砌起了水窖,他们变得跟城里人一样,水费成为每月的固定开支。“我们家五口人,一个月最多只能用一罐水,否则,经济上受不了。”村民魏民乐说,家里新盖了3间平房,就整整用掉了15罐水。大约在2007年前后,和寨里西村一样,周围的10多个村庄陆续都结束了千百年来免费喝水的传统,卖水的水车成为这些华北平原古老村落里日常的景象。每月8块钱的水费听起来微不足道,但对这些普遍贫寒的农户来说,却是一笔额外的负担。对于寨里西村的村民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也许再过两年,花钱也买不来水了。村里那口200多米的深井眼看着也快要干涸了,抽上来的水越来越难喝,很多时候都是泛着白沫子的黄水。“这些都是村头那些造纸厂造成的。”村民们说。如此缺水的寨里村,周围却遍布着10多家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在这片没有任何河流的麦田里,所有造纸厂都是抽取地下水来造纸,污水直接排到麦田里自渗。“他们有钱,每个厂里都至少有一口将近300米的深井,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杨里峰说。村民们虽然对此早有怨言,但柏乡县太穷,没有什么工业,就靠这些造纸厂能上缴些利税了,上边没人管,村民们也就无可奈何,而且,大部分农户都还指望着在造纸厂打工赚的钱来养家糊口。轰隆隆的造纸厂每造一吨纸要耗费4吨水,周围村庄里的灌溉水井一口接一口都成了枯井。贫瘠的寨里西村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干旱缺水是很多地区走向贫穷的主要原因,虽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离感受饮水危机还很遥远,但如果整个华北水资源调配方式和发展模式不改变,寨里西村的现状昭示的正是华北农村的未来。山西,难兄难弟在河北的一路采访中,不管是水利官员、专家还是民众,对于北京抽取的大量水资源,更多的是无奈,但是对于山西近年来大修水库的怨气却溢于言表。北部滹沱河和南部漳河都是发源于山西,而大部分流至河北的河流。滹沱河上的坪上水库和漳河上的吴家庄水库成为两省历来争论不休的焦点。坪上水库的争议以折中方案暂告一段落,2008年两会,河北31名全国人大代表又联名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反对山西省拟在漳河干流修建吴家庄水库。但其实,黄土高原上的山西,水资源匮乏的程度比起近邻河北甚至更加严峻。山西人均用水量只有180立方米,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山西人世世代代守着贫瘠的土地,庄稼因为干旱而枯萎,人畜因为饮水困难而常年奔忙,历任山西主政者,来到山西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解决山西人怎么喝水的问题。但是多年来,煤炭经济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却支持不了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山西财政收入不足,在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瓶颈问题上没有太大作为,供水工程建设滞后。山西水利史上,最宏大的一项水利工程要属引黄入晋,1917年,阎锡山主政山西时就正式提出引黄入晋。至今,山西水利厅的档案室里还保存着90多年前阎锡山派工程专家实地考察后写成的那份山西黄河入汾预测报告。但是,黄河水顺着晋陕交界的大峡谷一路向南,过山西而不入,引黄入晋意味着要把黄河水强行送上五六百米高的山岗,然后迫使它通过300多公里的隧洞和渡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最后一路抵达太原盆地。如此宏大的改造自然的设想,也只是到1980年代中国具备了相应的工程技术能力时,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于是,从1993年起,山西人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万家寨引黄工程的建设,在山西与内蒙交界的黄河峡谷中,立志把黄河水引上黄土高原,一劳永逸得解决山西的饮水问题。如今,南线工程已经建成运转,但是,这个投资103亿,历时10年建成的大工程却远没有达到设计之初的目的。“设计能力是每年供水3亿,可现在实际只引8000万,引来的黄河水,一是太贵,二是太脏。”王晋中说,“一立方要10块钱,农业用不起,到达太原处理厂的时候,才4类水,太原的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够,最高设计能力是处理3类水,根本没办法处理这么多4类水。”黄河上游分布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银川、兰州等一连串的工业城市,接收大量排污的黄河水,到了万家寨已经是劣5类了。时常断流,污染严重的黄河水根本不足以解决山西人的饮水问题。而地下水的破坏程度,山西比之河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山西来说,除了农业灌溉无节制的抽取造成的地裂和地陷之外,更大规模的破坏来自于经年累月的大规模煤炭开采。遍及全省各地的大小煤矿使整个山西的地下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煤层所含地下水的疏干渗漏还直接导致了雨水、地下水的加速下渗,使地表径流量大为减少。2006年初,于幼军调任山西省长之初,第一件大事就是希望解决山西人的饮水问题。在历时数月实地考察了山西的主要水库、灌区、引水渠后,山西的饮水困难让这位来自南方“丰水区”的省长感到震惊,在一次调研后的大会上,他说,山西水资源形势严峻,且近10年来呈加速恶化态势,已经严重阻碍了山西发展,而且,大多数已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地表水流失严重,长此下去,将难以支撑、无以为继!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山西开始了引黄工程以来又一次大规模水利建设。这一次不再是引黄河水,而是在全省各条主要河流上兴修水库,将流经山西的河水尽量多地留在山西。华北的未来对于河北的反对意见,王晋中认为,他们的意见有道理,但是山西更有难处。山西的难处,他归结为两点,一是挖煤和超采已经让地下水的破坏快到了底线,二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造成了华北地区资源过度集中于北京,这种局面应该得到适当的改变。4月21日,记者前往山西省水利厅联系采访时,王晋中说:“厅长刚刚被叫去北京,向全国人大汇报吴家庄水库的问题。吴家庄水库已经被叫停了,恐怕很难再批准建设。”一座水库的停与建容易做出批复,但是,晋冀两省水资源调配的根本矛盾却无法解决。在山西省水利厅编制的“20062015年水资源规划配置概要书”上,密密麻麻地标满了今后5到10年要修建的水库,大大小小一共30座,计划到2015年截留地表水15亿立方米。对于河北来说,这一系列规划中的数字无疑是一个严峻的信号。河北境内大部分河流都发源于山西,虽然吴家庄水库停建了,但是,山西境内更多的水库建设势在必行,在未来的10年内,河北地表水资源的大量减少几乎是必然的。水资源调配方式的不公平让晋冀两省各有各的怨言,但是整个华北地区水资源总量的不足却是各省区不得不面对的共同现实。既然根源在于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不足,从区域外调水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解决思路。事实上,晋冀两地不论是官员还是技术专家都把希望寄托于国家的南水北调。“南水北调第一期河北每年将分到35亿方水。”魏智敏说,这比全省水库一年加起来能蓄到的水还多,将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用水的困难。不少山西水利专家则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既然已经上马,河北、北京、河南都是受益区,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将得到极大缓解,因此山西现在可以更多地截留地表水,而不必太顾及下游省份的意见。但是,原定于2007年首次通水的南水北调,如今通水时间已经被推迟到2010年以后。南水北调本身从一开始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