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2学分)总结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538466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2学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路分析基础(2学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路分析基础(2学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总结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元件1、 集总参数元件:当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使用时其最高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长时,忽略电场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从实际元件抽象出能反映其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化模型,成为集总参数元件或理想元件。2、 与集总参数电路对应的是分布参数电路。3、 电量: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多少。4、 交变电流(AC):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5、 参考方向是任意选定的方向,也成为正方向。6、 W0是吸收功率,W0是提供功率。7、 基尔霍夫定律:KCL(i=0),KVL(U=0),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简称VCR服从欧姆定律。8、 理想电压源不断路,理想电流源不开路。9、 受控源的功率等于受控支路的功率。10、 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等效,而网络内部不一定等效。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 树:包含所有的节点连通不包含任何回路组成树的支路成为树支,其余的称为连支。定理:具有n个节点,b条之路,树支数为n-1,连支数为b-n+1。2、 2b法:KCL:n-1个,KVL:b-n+1个,b个VCR,合称2b法。3、 完备的独立电路变量:连支电流,网孔电流,数支电压,节点电压。4、 节点电压法:自电导(正)、互电导(负)、电流代数和(入正出负)非理想电压源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理想电压源:参考节点与非参考节点之间:节点电压已知非参考节点之间:假设电压源所在支路的电流,补充电压源电压和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受控源:当作独立元处理,再补充控制量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方程。5、 网孔电流法:自电阻,互电阻,电压代数和(电位升与网孔电流一致为正)非理想电流源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理想电流源:只有一个网孔电流流过:网孔电流已知电流源在公共支路:补充电流源与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受控源:当作独立元对待,再补充控制量与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 6、 电压源与电阻并联,无视电阻;电流源与电阻串联,无视电阻;7、 在不改变电路拓扑的状态下,交换支路的连接关系。第三章 电路的基本定理1、 激励:独立源作为输入2、 响应:由于激励使元件上产生了电压或电流3、 齐性定理:单一激励的线性电路中,激励增加或减少A倍响应增加或减少A倍。4、 叠加定理:将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后,代数和叠加得到最终结果。单独作用:电流源断路,电压源短路,受控源保留。叠加定理不适用于功率。5、 替代定理:所有支路电流支路电压有唯一解,则可以用某理想电压源或电流源替代电路的某部分,替代后其他部分电压电流不变。6、 戴维南定理(电压源和等效电阻):N的等效电路:电压=N的开路电压,电阻=N除元后所得网络的等效电阻含受控源的等效电路:外加电源法(除源后外加电源),短路电流法(需含有独立源,否则只能使用外加电源法)7、 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二者可相互转化8、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Lmax= Us24Rs第四章 一阶动态电路第五章 一阶动态电路1、 电容元件:定义: 电流: 功率:串联:并联:2、 电感元件:定义: 电流: 功率:串联:并联:3、 环路定则:电容电压不能跃变,电感电流不能跃变。4、 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无电源,电容有储能。固有频率:时间常数:电容上的电压:电流(任意方向):5、 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无电源,电感有储能:固有频率:时间常数:电感上的电流:电压(任意方向):6、 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有电源,电容无储能。关系式:7、 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有电源,电感无储能。关系式:8、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Uc(t)=Ic(t)=第六章 高阶动态电路1、 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1、 正弦量:f(t)=Fm cos(t+)2、 正弦信号的有效值定义(平均值和有效值的求法?):3、 对于正弦交流信号:U(t)=I(t)=4、 复数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化:A=a+bj A=|A|其中,|A|=a2+b2,=arctanba5、 可以用复数表示正弦量,称为正弦量的向量U(t)=2 Ucos(t+1) =U1I(t)=2 Icos(t+2) İ=I26、 基尔霍夫定律对向量形式同样适用7、 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同相位,电感元件的电压超前电流90,电容元件的电流超前电压908、 阻抗和导纳:ZR=R ZL=jL ZC=-j1cYR=R YL=-j1l Yc=jc9、 阻抗分为三种:电阻ZR、感抗ZL和容抗ZC;导纳分为三种:电导YR、感纳YL和容纳YC。10、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P=UI cos(平均功率又称为有功功率)。功率因数=cos无功功率:Q=UI sin(单位为Var)视在功率:S=UI (单位为伏安),视在功率不满足功率守恒定律。11、 电阻元件消耗能量,电容和电感元件没有能量的消耗,只有能量的来回交换。12、 无源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实际上就是所有电阻元件消耗的功率之和。13、 定义复功率:S=UIcos+ jUIsin=P+jQ14、 (共轭匹配,负载的电阻分量和电抗分量可独立变化)求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先求出开路电压Uoc,然后求出等效的阻抗,当负载取等效阻抗的共轭阻抗时,有最大功率,Pm=Uoc4Req。15、 (模匹配,负载的阻抗角固定,但模可变),ZL=|Z|z,需满足|Z|=RS2+ZS2=|ZS|,负载阻抗的模与电源内阻抗的模相等。16、 负载为纯电阻,第八章 非正弦稳态电路第九章 非正弦稳态电路1、 分析非正弦稳态电路,首先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法,得到的常数项称为直流分量,与原信号同频率的称为基波分量,或一次谐波分量,其他分量均为几波分量的整数背,统称为高次谐波分量。2、 在计算中,分别计算各个谐波作用下的响应,然后将它们的时域形式叠加即可,不同频率的信号不能进行相量的叠加。第十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1、 频率特性:将幅度随w变化的称为幅频特性,将幅角随w变化称为相频特性。2、 一阶RC低通电路:3、 一阶RC高通电路:4、 RC选频电路:5、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6、 RLC并联电路的谐振:第十一章 耦合电感电路1、 同名端:如果一个线圈的电流从同名端流入,则另一个线圈的同名端就是在该线圈中产生的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2、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3、 耦合系数k:4、 耦合电感的去耦(串联)5、 耦合电感的去耦(并联)6、 耦合电感的去耦(T型)7、 理想变压器8、 理想变压器的折合阻抗:Z1= n2Z2,称n2Z2为副边阻抗Z1对原边阻抗的折合阻抗。第十二章 二端口网络1、 一般表示2、 Z参数3、 Y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