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万物静观皆自得,学法提示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用词、声音、韵律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及感悟。诵读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一是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3.推测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理解的词句时,可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推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句在文中的含义。,11游褒禅山记,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当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在变法中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以视为是这一观点的发展。,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东北15里,风景秀美,由两山组成,东西走向。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所在地。禅院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今统称褒禅山。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山腰有大小二塔。现两洞尚存。前洞在慧空禅院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流水潺潺。出前洞翻过一座山至后洞。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后洞之深,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无人能探其底。前后洞并不相通。,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被封为荆国公,也称“王荆公”。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2.记:一种文体,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物或某事有所感触,然后记下来,就是“记”。可以记述游历见闻感受,类同游记,如本文;可以状物,说明工艺品的情状,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志趣,如岳阳楼记。,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1.注字音,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2.解多义,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3.辨活用,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4.分古今,5.明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3)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倒装句,介词短语后置),背景助读,相关链接,知识梳理,6.积名句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一】领会文中包含的作者思想观点 1.课文第二段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提示:课文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着重写后洞与前洞的不同及游后洞的见闻是为后文前景喻理提供依据。 2.如何评价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说的道理? 提示:(1)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到达。(2)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作用,强调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3)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目标二】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1.作者为什么要写“仆道”石碑上文字“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提示:作者写“其文漫灭”的“仆碑”上“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说明今人称褒禅山为“华山”是错误的,也为后文“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提供事实根据。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对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这是一篇游记,所写的东西有很多,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材料的? 提示: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及“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都紧扣文章的主要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1.本文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废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道理。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的一处“闲笔”,可以删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文章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这篇游记与我们接触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提示: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学以致用 请借鉴本文叙议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示例:一个乞丐坐在轮椅上,用干瘦的双手转动轮椅前进。经过公交站台的时候,他向每位候车人说着祝福,同时拿出破旧的饭盒,等待他们的施舍。候车人或是掏出硬币,或是拒绝,却没有一个为之欣喜。这时,他缓缓来到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士跟前: “祝您快乐、幸福每一天!”语气仍然不乏真诚恳切。 还是一样的句式,亦如蜂蜜流过人的心间。我静静地看着,心想这位女士要掏钱了吧。 “也祝您快乐、幸福每一天!”那位女士的回应非常自然,如同一束鲜艳的花插入了乞丐的花瓶中,朝气又富有希望。乞丐高兴地收回饭碗,满足地离开了。 我忽然意识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关键不在于物质,因为物质总会殆尽,精神的食粮才会永远储存于人心。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才是温暖彼此的热源。,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文白对译,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轻轻的叹息 王安石之死 冯伟林 元祐元年(1086)四月六日,66岁的王安石在江宁府(南京)的半山园去世。 死亡是一道黑色门槛。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支柱,这个时代再也没有灵魂。不管怎样,王安石的生命持续一天,人们就仰望他一天,即使不再发号施令,可仍然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一个信号。 司马光闻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政治家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这位新上台的宰相,此时正在家养病,当即提笔给另一位宰相吕公著写了一封信。,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在这封简短的书信中,司马光有些失落,有些恨意,也有一些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姿态。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这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肯定对手等于否定了自己,司马光没有这么傻。他甚至还把所有的变法派和王安石的门生故旧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谗佞”,另一类是“反复之徒”。他曾对各个机构中的变法派人物和与王安石多少有些牵连的人,不断地加以斥逐和打击,迫使人们只能对王安石“疏远”,既不敢再对他加以赞扬,因为那就将被列入“谗佞”之列;再也不敢对他加以批评,因为那就将被认为是“反复之徒”了。他要把王安石晾在一边。 司马光对死了的王安石做了结论,接着又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司马光是不计前嫌的,是宽容大度的。小皇帝赵煦就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并命中书舍人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苏轼是大文豪,他的制词当然冠冕堂皇,文采飞扬。,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没有人到王家祭吊。只有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王安上为他们的胞兄选了块山后的荒地做墓庐。一个死了的政治家,没有谁会去沾边,人家躲都来不及。趋炎附势和落井下石,本来就是小人的一种属性,“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要知道,司马光的耳目在关注王家的动向呢! 低回的哀乐令人心碎。在远远的角落里,王安石的几个老朋友一片忧伤、悲怆。这种绝望的痛苦还有谁能体会?是的,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时代的强音,再也没有振兴的呐喊了。 按理,王安石生前位至宰相,死后追赠太傅,在墓前应建神道碑,应有墓志铭,可这一切礼法,全都废去。人都死了,再大的排场又有什么意义?,美文品读,素材开发,王安石死了,朝廷安静了许多。皇帝可以睡大觉了,满朝文武可以睡大觉了,再也不必担心凶猛的变法会排山倒海,卷土重来。 只有边陲虎视眈眈的契丹王和西夏王窃笑不已。王安石死了,主战派的旗帜倒了,谁也不会再说富国强兵。堡垒从内部攻破,过数十年,他们要占领北宋首府,要将宋徽宗、钦宗父子俘虏北去。 只有春雨淅淅,像是无声的啜泣。可它能洗去人间的浮躁,能使世界在迷茫中冷静下来吗? (有删改) 品读提示一代名相,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死得凄凉,死得无奈。王安石是那个时代的灵魂,他的逝去,让大宋王朝再也没有时代的强音,再也没有振兴的呐喊了。本文通过王安石死后各方人士的反应,揭示出变法失败导致北宋沦亡的后果。文章语言沉郁,感情低沉,读后让人陷入久久沉思之中。,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第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世、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第二,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王安石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个人不想再深入洞穴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王安石认为“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因盲从而后悔。第三,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能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第四,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 “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美文品读,素材开发,运用方向这则材料可用于“志向”“自信”“坚持不懈”“坚定方向”等有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