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3 岳麓版选修1 .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515167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3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3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3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 孝文帝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意识改革必要性。,1.前提:,北魏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2.必要性,北魏面临的严重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民族激化。,3.可能性:,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1、目的: 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2、概况: 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一)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前提: 2)实施: 3)作用:,1、均田制:,485年,政府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缴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保障统治阶级的利益,限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2、三长制,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一)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内容: 2)作用,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利于推行均田制;,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3、整顿吏治,吏治改善,赋税减轻,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一)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原因: 2)实施: 3)作用:,官吏贪污影响北魏财政收入,也加深北魏统治者和人民间的矛盾。,a.制定俸禄制度; b.官吏任期按照政绩的好坏来决定,合作学习:结合材料思考,迁都洛阳的原因?,材料一: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材料二(490年)王畿(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 材料三:“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二)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1.迁都洛阳,1)原因,平城:,经济上,气候恶劣,生产条件差,军事上,易受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文化上,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政治上,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洛阳:,经济上,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政治上,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文化上,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军事上,利于控制中原,征服较弱的“南齐”,如何迁都,“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此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孝文帝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效仿。,2)影响:,a.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b.保证孝文帝改革深入,利于胡汉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二)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2.移风易俗,1)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2)改鲜卑姓为汉姓,并“定汉姓” 3)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4)宣布汉语为正音,禁止说鲜卑语 5)政府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二)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记忆技巧:汉服、汉姓、汉语、汉制、通婚,1.孝文帝改革评价:,1.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 2.顺应时代潮流,加强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发展,2.孝文帝改革的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孝文帝改革措施具有创新性、开创性。,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材 料,材料一 (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490年)王畿(京师平城)之内,颇多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未收,未为大损。 ,嘎仙洞的发现,魏,蜀,吴,西 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 朝,宋,齐,梁,陈,东 汉,南 朝,隋,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问题探究,材料一:“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通典 材料二:“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 阖门比屋。” 谢灵运 材料三:“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魏书李安世传 材料四:自471到481年,仅十年间,就爆发了18次人民反抗斗争。白寿彝中国通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什么问题?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洛阳再盛,拓跋宏迁都三十多年后,一位名为陈庆之的南梁将领曾这样描述他亲赴洛阳的切身感受:我以为两京沦陷之后,长江以北变都成了戎狄之乡。这次到洛阳,才知道衣冠人物尽在中原,根本不是我们江东可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