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性别认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4487290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性别认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八章 性别认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八章 性别认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第七节 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性别差异今天我们来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七节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性别差异的学习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性别的分类及差异儿童性别概念的形成与性别角色的发 展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建构儿童的性别角色,在这四个问题中,第二个和第四个问 题是大家必须掌握的问题,而其他两个问题是需要大家了解的.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着重 讲前两个问题.学习目标;在识记性别角色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基本概念的 基础上,理解儿童性别概念和性 别角色发展的过程,掌握建构儿童的性别角色策略.所谓生物性别是指生理上的男生与女生 .生物性别的产生源于染色体的差异荷尔蒙分泌的 差异内外生殖器的差异等生物性上的不同 .但除此之外,男女大脑的差异也是生物性别产生的重 要原因.如果说生物性别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那么社会性别则是由是指社会文化所 建构是可以消除的所谓的社会文化建构,指的是社会制度、权力结构、家庭、就业、教育等诸 种制度及因素的作用而造成了社会上的男女有别.社会性别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女权主 义学术的中心内容.如果说生物性别是由生理因素建构 ,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文化建构的 ,那么心理性 别则是由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共同建构而成.一位剑桥大学的教授最新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男性都有一个典型的“男式大脑”,差不多每 五个男性中就有一个的大脑是“女式”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男人会喜欢芭蕾胜过喜欢足球.每 七个女生中就有一个大脑是“男式”的,擅长分析,擅长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胜过喜欢聊天 逛街。二、儿童性别概念形成与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关于儿童的性别概念形成与儿童性别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知识必须加以理解:第一 部份是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儿童的性别角色习得过程,第三部分是必须了解儿童的 性别配合行为的产生及历程;这三个阶段既是相互递进也是相互融合的.,是由知到行的过程.(一) 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 儿童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那么问一下同学们,性别认同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儿童的那个年龄阶段得以建立,有什么表现 呢?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所归属性别的自我知觉,幼年期的性别认同核心,得在初生 后 18 的月才能建立,孩子在两岁多、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性别的区分。妈妈是女的,爸 爸是男的。男女之间在身体上是不一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去观察这些区别。生殖器的差别、第 二性征的差别。小孩子除观察父母和其他成人以外,还非常注意去观察同龄的孩子,异性之间互 相观察生殖器。儿童性别稳定性的含义是什么?它在儿童的哪个阶段得以建立?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人一生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3-4 岁的儿童已经可以认识到,人的性 别不因其年龄、情景的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人的一生是稳定不变的。斯莱比和弗雷曾 在研究中向被试提出以下问题来考察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当你是个婴儿时,你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当你长大后是做爸爸还是妈妈?研究结果表明,4 岁的孩子能对以上问题作出正确回答。性别恒常性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者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科尔伯格认为性别 恒常性是儿童性别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中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于儿童的性教育都喜欢遮遮掩掩,比如孩子小的时候 都会有类似的疑问,但这种回答其实并不科学,既不利于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身 心健康的发展。外国的性教育更加科学和真实,用儿童理解的话语告诉他们真实的性别角色的差异。其实, 在孩子三四岁大的这个阶段,性器官的认识,性征的认识和观察是性教育的第一课。最好的教材 就是爸爸、妈妈的身体。爸爸、妈妈要以坦诚的态度给孩子讲性器官,性征的差异。在和孩子一 块洗澡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使孩子对性器官不神秘。父母越是遮遮掩掩的,孩子就越有神秘 感。孩子观察其他异性孩子的生殖器时,也要采取以帮助孩子进行性认识态度,不要认为是不好、 不道德。以成人的观点去看问题,三岁的孩子观察生殖器和观察街上跑的汽车是一样的动机,没有 什么区别,他搞清楚了,就没有多大的兴趣。(二)性别角色(GENDER-ROLE)的习得过程谓的性别角色是在某种文化下,人们赋于男人或女人合宜的角色行为。由于性别角色的 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也就自然形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一般人普遍对男女两性性格 特质的一组结构化或刻板化的信念和态度.。提问:你通常认为男性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而女性 又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呢?男性是刚强的,果断地,勇敢地女性是顺从的、善良的,温柔的,如水的,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对吧?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何以形成这样的性别角色信念或态度呢?换句话说,我们这种性 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源于成人的影响。有关研究认为,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通常 把规则,把成人的话看成是必须绝对服从的要求,而成人向孩子灌输的是什么呢?女孩子要 温柔,要内敛要听话等等。而男孩子是不准玩布娃娃的,不准流泪的,诸如此类的东西。源于媒体的影响。我们小时候看过很多的童话书,诸如睡美人、白雪公主、仙履奇缘等, 其实这些童话书中都无不隐含着角色刻板印象。例如,公主都是柔弱无助的女性,等待有勇 气、有智慧的王子来解救他们。而且唯有嫁给王子,才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到几天,性 别角色刻板印象通过媒体的出纳波反而愈演愈烈了,比如在很多的广告中,你都可以看到, 男性在社会体系中掌握权柄与金钱的优势地位,女人往往沦为烘托男性的陪衬物。这也就不 怪乎为什么我们现在有 60%多的女大学生都希望嫁给富二代,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其实, 归根到底,都是社会文化在作祟,人们心目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作祟。性别角色是一个学习模仿习得的学习过程,角色的内容不断地因者年龄的不同而调整,对儿 童而言,儿童期的性别角色经由模仿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加上得到异性父母亲的赞赏所学习到的 行为。性别角色知识是儿童对于男女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3 岁甚至更早期的儿童 就懂得不少性别角色应有的活动和兴趣,如知道男孩该玩汽车、刀枪,女孩该玩娃娃、烹饪游戏, 但这种认识比较刻板。5 岁儿童已经认识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成分,如男孩要大胆、不能哭, 女孩要文静、细心。小学阶段,儿童有关性别角色的知识更加丰富、稳定、灵活。有关研究认为,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这一阶段,儿童性别角色成见的发展呈U形趋势,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 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通常把规则看成是必须绝对服从的要求,因而不能容忍不适宜性别行为 的出现,而年长的儿童由于能够认识到规则只是一种社会习俗,因而在性别角色认识上态度相对 灵活,性别角色成见反而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性意识 的觉醒,会产生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因而会重新恢复到早期所曾有的性别角色的刻板状 态。一个社会认定男性需有男性特质,女性需有女性特质,两性有不同的任务及活动范围性别角 色,是透过社会文化形塑建构,而透过社会化历程被儿童渐渐内化的,社会文化会根据不同性别, 为它的社会成员订定许多文化规范,成为文化会根据不同性别,为它的社会成员订定许多文化规 范,成为支配个人选择或社会参与的行为模板。女性角色主要任务为感情性角色;男性角色的特 性在于是一种工具性角色;担任生产工作与权威决策之角色。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 女性的心理特征。20 世纪70 年代有关理想男性的调查表明,双性化的男性更受欢迎。近年来的 一些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因此,这种双性 化的理论提出: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适当 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高创造者一般都不太受性别角色的严格限制。有关的人格测验表明,有创造性的男子比一般 男子具有更多的女性气质。研究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比普通男子对传统的男性角色扮演得不那样 严格的结果。由于他并不十分严格地受其性别角色的限制,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其男性和女性特征 的综合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比那些在性别上更为严格典型化的男性同辈人要更独立。(三)儿童的性別配合行為(GENDER-TYPED BEHAVIORS)性别配合行为是指儿童逐渐习得和自己性别角色相配合的行为,并且对于表现出这种行为有所认同。儿童期的性别角色配合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加以观察:1. 0 至 30 个月: 开始操作与性别角色配合的玩具或活动,开始喜欢同性玩伴2. 3至 7岁:强烈地产生并形成性别配合行为,自动寻找同性幼童玩耍的次数明 显较寻找异性幼童的次数多。孩子逐渐感觉到夫妇的存在、结婚等,三四岁的孩子 有时会对父母或自己眷恋的人说:“我们结婚吧”。有时男女孩子在一起玩“结婚” 游戏,男孩当新郎,女孩当新娘,性别角色绝不会颠倒换位。3、过家家。 4-6 岁已知道婴儿是由父母两人所有,但并不知道怎么会有孩子。男女幼儿 在一起玩耍时,会提出我们生个孩子吧,于是女孩将布娃娃放在裤腰里,两人接吻拥抱后, 女孩取出娃娃说: “我当妈妈,给孩子喂奶,你当爸爸,3. 8至12岁: 性别配合行为持续强化,重视女生与男生的差别;女生开始发展男性化活动, 企图了解男性化活动的历程。4. 12 岁至 20 岁青少年期:所谓的性别角色白热化阶段,性别配合行为显着,不喜欢被认为具 有异性特质,寻求建立自己的性别特质。三、 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目前主要有三个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了解儿童期至成人期性别发展过程,有非常重要 的见解及帮助,即:(一)心理分析理论;(二)社会学习论;(三)性别发展认知理论;(一)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