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6817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百以内的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 1、数铅笔(数百以内的数); 2、数豆子(读写百以内的数); 3、动物餐厅(比较数的大小); 4、小小养殖场(用语言来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5、练习一。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 2、会数、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学习重点: 数数、读数、写数、比大小及数感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学习难点: 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单元学习时间:5课时 第一节 数铅笔 教学目标: 1、从数铅笔的具体情境中认识百以内的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2、会数、会读百以内的数,还能根据一定的规律数数。 3、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有规律的数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小朋友刚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大家都到长辈那儿拜年,你在春节里有什么收获吗? 2、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出示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 二、数数、读数 1、我们来数一数,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2、学生活动: (1)一支一支地数、两支两支地数、五支五支地数。 (2)把10支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 明确10个十是100。 (3)活动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不同的形式数) 3、圈一圈,数一数。(第2页)并说说是怎么数的。 4、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5、读数、拨数。 师写出一个数,生读,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说说是怎么拨的,表示什么。如43,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各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练一练 1、数数(顺数、倒数) 2、看谁数得快。(第3页) 主要让学生明白十个十个数的方法。 3、接力赛。(第3页) 四、课外活动 数一数自己小组同学的铅笔一共有几支。 第二节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数豆子”的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在“数豆子”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物体与数量的对应关系,体验数的实际意义。 3、会写百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活动理解位值意义。 教学难点: 位值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出示一杯豆子(内装28粒)。 2、请学生估计一下有多少粒。 3、师生共同先数10粒放入另一杯子中,再估计一下。 4、谁估计得比较正确呢?为什么?我们来数一数吧。 二、数豆子 1、指名几生来数,其他学生跟着数。 (用不同的方法数) 三、知识学习 1、智慧老人:这个数怎么拨?怎么写? 2、学生试一试,说说怎么拨,怎么写。(每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在纸上写,再指名拨、写) 3、小组合作:说说这个数的各数位上数的意义。 4、汇报交流。 5、小结: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6、摆一摆。摆出26根小棒,说说是怎么摆的。 7、讨论:22的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8、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并说说意义。(第4页) 2、填空(第5页) 补充:根据老师的表述写数。如:6个十和3个一是( )。 3、看计数器写数。(第3题) 4、写门牌号,理解序数的意义。(第4题) 5、游戏:抓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第三节 时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 1、在动物餐厅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探索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掌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会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服务员。这一天,餐厅来了许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小猴和小狗急急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 二、知识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 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交流。 3、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4、试一试:26、31、67、49、89、90。 5、二次小组学习: 比一比下列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填一填) 6、汇报交流。 7、小结: 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8、比大小。(第6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第7页第2题) 2、按规律填数。(第7页第3题) (1)按顺序填数。(说说表格有特点) (2)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说说有什么特点。 (4)根据填好的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根据规律填数) 3、按规律画图。(第7页第4题) 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 第四节 小小养殖场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字眼,进行判断,助理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比较数的大小。 45、54、2、85、34、5、12、21 二、知识探索 1、 设置故事情境 (1)播放数鸭子儿歌。 (2)这首歌真好听,唱歌的小朋友听说咱班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小动物,想邀请你们去她的养殖场做客你们愿意吗?不过得帮助他解决一个问题才行,你们有信心吗? (3)“姐姐比我 ,爸爸比我 ”(大得多、大一些)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你能帮帮她吗? (4)学生回答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通过故事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2、课文主题图。 (1)我们来到了这个养殖场,出示图。 (2)养殖场理由那些小动物呢? (3)你能不能用“多得多”、“多一些”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漂亮的小动物,当一把小导游? (4)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多得多、多一些”使学生通过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将逐步建立数感。还可以怎样说? (5)让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交流的形式讨论。 3、运动会情况。 (1)刚才小朋友们参观了养殖场。在运动会上,老师做了一个统计,跑跑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这里还有88人、12人、76人这三个数据,你能帮助老师判断一下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吗?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意见。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中交流。可以分小组汇报,第2、3题有争议,只要学生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2、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魔方“幸运52”中的游戏环节进行。 老师在纸上写了一个两位数,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这个数是多少,当然在菜的过程中,老师会给你一定的提示。请一名学生与教师一同做这个游戏。让学生弄清游戏的规则及方法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 第五节 练习一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和写法,加深理解两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 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数数、数的组成和写法(组织学生口答) (1)1层放10个桃子,2层放_个,放5层有_ 个。70个放_层,100个放_层。 本题让学生弄清十进制计数法。 (2)接着数。 25,30,35, , , , 。 64,62,60, , , , 。 33,36,39, , , , 。 本题让学生有规律地数数。 (3)独立完成书本第1题。 (4)我拨你写。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写、读,说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数的大小。 1、指导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2、最多与最少。 出示啄木鸟挂图,说说图意,再比较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并说说理由。 3、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3题。 (1)学生自由选择。 (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 4、指导第题 (1)师拨生写,同桌检查。 (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师巡回指导。 5、指导第题:拨一拨,比一比。 6、指导第题 (1)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2)同桌交流你组合成了哪些数? (3)说一说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少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队。二、观察与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1、 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 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3、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 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 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步: 1、 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 1、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 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 1、第1题: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 (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 (2)、连一连。 3、第3题: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再交流评议。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第二课时: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1、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2、小组讨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 二、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 1、疑问过渡: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该怎么呢? 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我们可以用“尺子”。 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 (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 (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 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 5、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 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 7、小结测量方法: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一、 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 2、第2 题:先估后量再填。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正确的?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第三课时:我又长高了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 生: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手臂或身高等)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再量一量。 4、猜想: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测量。 三、实践练习,巩固知识。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题目:P16试一试。 2、一张课桌大约有多高。 谁猜对了?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观察图,然后独立完成。 完成后核对。 5实践操作。 学生自己画出一条长3CM的线段。 四、总结 这堂课你感觉学什么最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第四、五课时:估一估,量一量 教学目标: 1、能选用恰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厘米。 学生先估计,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计,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第二课时 1、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算一算,最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 内容是P19第三题。 2、找一找,量一量。 先小组里交流,谁比谁高,谁比谁矮?然后小组里进行测量。 3、P19第5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进行,先估计,同学间再进行互量。讨论出测量的方法。 4、实践运用。 (1)多少人手拉手长度大约是10米? (2)到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 三、课堂总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回到家里,对自己家里的一些物体先进行估计再测量。 三、加与减(一)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一课时: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看课文插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新知学习。 (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采松果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 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师问: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师问: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从生活中体验 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 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前两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 第三题学生口算 拓展练习: 想想填填的第4题: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忆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过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自己计算。 30+50 10+40 60+20 70+20 50+40 90+10 90-70 80-50 70-60 50-40 80-60 50-10 说说是怎么想的? 2、计算。 24+5 36-4 5+83 25+4 52+3 2+57 99-8 5+61 35-2 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核对答案。 3、看图列式。 22M 6M 27M 5M ?M ?M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 独立列出算式,计算。 4、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几个? 34+=3 44=4 小组讨论,自己填写。 核对。我写了几个?同意吗? 5、选问题,再解答? 东东做了26朵小红花,小芳做了3朵小红花。 问题:一共做了几朵小红花? 东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东东少多少朵?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地方觉得学得有点难? 第四课时:青蛙吃害虫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讲述青蛙吃害虫的故事,出示主题图。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 看了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 解决问题 两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出算式计算 三、 动手操作,探索算法 1、 用计数器拨一拨56+30 先拨什么,再拨什么,结果是多少? 2、 由拨珠过程想一想,56+30是怎么算的? 3、 出习题,讲算理:23+40 46+50 4、 用计数器拨一拨56-50 ,想一想,先拨什么,再拨什么,得多少? 5、 想一想计算过程 6、 出算式,讲清算理:74-40 62-50 四、 巩固练习 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第(1)(2)(3)(4)题 五、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第五课时: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树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 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口算第一题 独立完成,开火车交流订正 2、你能算出温差是多少吗?(第二题) 什么是温差?北京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上海呢? 独立进行计算 3、比大小 二、买玩具 1、创设情景:今天,小明的妈妈来到商店里,只见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你们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钱? 2、请选择你喜欢的两种玩具,请你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填在书本上。 3、现在,小明的妈妈有50元钱,请你帮他看看能买哪两种玩具? 三、数学游戏:信鸽送信 把卡片式子放入66、39、32的信箱 完成后交流校对 四、看图列式 1、第六题:你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独立完成后,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第七题:分组提问并列式解答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复习,我们巩固了所学的加减法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七课时:拔萝卜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发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并掌握计算发法。 2、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六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述小兔拔萝卜的故事 2、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 拔萝卜 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1、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萝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几个?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几个? 如何列式计算? 三、探索算法 1、提问: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方法一:摆小棒计算 方法二: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 6+3=9 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 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竖式计算 3、竖式计算: 36 +23 59 说说在进行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给小伙伴们提个醒 小结算法: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口算或竖式计算:43+25 四、试一试。 1、36-23=?你能自己算出来吗?试试看 2、交流方法 五、练一练,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六、 小结;今天,大家通过自己思考并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多种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 一、复习并巩固竖式计算 1、出示:24+35 76-42 请用竖式计算 2、说说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判断正误:森林医生 1、讲啄木鸟的故事 2、请找出每个树林中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3、交流,讲评。 三、看图列式 1、你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2、独立列式解答 3、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四、口算 1、请用口算或竖式计算,完成第二题 交流校对,并选几道说说口算方法 五、看图提问解答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会解决? 六、小结;通过复习和练习,大家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了用竖式进行计算,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第八课时: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 2、 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中我们讨论了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来的,也讨论了垃圾的危害,同学们也想了很多处理垃圾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回收废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去 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是怎么做? 二、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林收集了23个塑料瓶和26个塑料袋 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 小青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少4个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3、解决问题 列出算式计算 (1)23+6= 研究算法 (2)26-4= 说说算法 三、巩固算法 1、第一、二题先分清谁多谁少然后再列式计算 2、独立完成第3题,后校对,并选几道说说算法 3、第四题是一道开放题,每位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也可以把问题出给同伴做。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熟练、准确的计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1、出示口算题 30+50 7+60 58-6 20+43 55-23 84-40 2、抽生说说每题的计算方法 3、出题:32+36 99-34 独立计算,请生板演,并说说应注意什么? 二、组织竞争练习 1、比一比,练一练 2、提出比赛规则 3、组织进行口算 1题 独立计算“开火车”校对,统计全对的人数。 2题 独立运用竖式计算 4题 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独立完成。 5题 观察图画,互相交流规律,在书上接着画。 6题 在孔雀羽毛上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小组合作。 8题 独立完成 4、统计每组得分,评选优秀小组。 三、通过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1、看图讲故事 2、被墨水遮住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呢?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汇报。 四、简介“数学万花筒”的小知识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口算练习 1、出示口算练习 2、抽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二、看图列式 1、第三题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独立列式解答 2、第九题 讲叙申奥成功的故事,出事申奥投票结果 算算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 三、巩固练习 1、第七题 看图说题意: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请估计100元可以怎样买? 请列式计算,每套衣服应付多少元? 2、第十题 出示图,请学生说说哪些商品,各是什么价格? 请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提出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 1、出示神奇的算式 2、请计算第一组第三题,再观察这三题有什么规律? 3、说说发现的规律 4、请按照规律将第一组后五题填出,交流 5、说说这些算式的神奇之处 6、计算第二组前三题,找出规律,再接着把算式填完。 7、第二组算式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8、你还能发现这两组之间的联系吗? 五、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我们要学好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学目标: 1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2 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为了保护我们地球这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小朋友开展了植树造林的活动。 二、 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2 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3 小组汇报交流 4 指名汇报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间进行交流。 三、 应用教学 1 出示主题图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 小组讨论 4 汇报交流 5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 解答疑问: 淘气在飞机上看到的凉亭是什么形状? 四、有趣的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 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 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形,了解用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 小组互相介绍。 3 小结学习情况。 一、 新课教学 1 小组汇报: 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 归纳板书: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正方形 3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形状的图形吗? (1) 小组交流 (2) 汇报评议 二、 巩固练习 1 连一连 仔细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 涂一涂 按要求画一画。 3 想一想 请你接着画下去。 4 数一数 眼睛看仔细,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案 1 出示图案: 风车 扳手 万花筒 青蛙 2 引导观察 3 小组讨论: 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4 汇报交流 5 小结评议 6 介绍图案的作用 二、 练一练 1 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 2 摆一摆 (1) 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2) 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 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 折一折 1 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实践,再对比。 2 把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 拼一拼 1 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拼一拼。 2 展示你的作品。 3 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试一试。 三、 练一练 1 动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图形。 2 口算训练比赛。 3 折飞机。 自己动手研究,实践制作。 4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吗? 5 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用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小组合作,交流评议。 动手做(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平时学过的图形。 2、 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一、借助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七巧板,讲解,这叫做七巧板。 2、5号图是什么形?-号图是三角形。 3、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4、说说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5、这些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业页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拼图。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还能有不同的拼法吗? 三、练一练 1、拼出书中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还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回顾与反思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一至四单元所学的的知识。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1、出示主题图,这几幅图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 2、知道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依次提问: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测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图中学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用七巧板拼出汽车上的图案? 二、我的成长足迹 1、出示题目 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三、练一练 1、练一练第一题 仔细观察说图意,独立完成。 2、连一连 你知道这些风筝是谁做的? 连一连 3、做一做 自己是怎么做的,各个面是什么图形?折出的像什么? 4、练一练第四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该怎么做? 5、练一练第五题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四、小结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一课时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乐园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 (3)汪汪乐园、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多少本? (4)买1本汪汪乐园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钱? (5)买2本汪汪乐园需多少钱?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讨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 28 + 4 =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方法三:28 + 2 =30 ,30 +2 = 32 。 方法四:8 + 4 = 12 ,20 +12 =32。 方法五:2 8 + 4 3 2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一点,横线要用尺子画,要画直。 (3)、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3、比较讨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48页的“试一试”第(1)题。 学生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在此基础上组织交流和讨论,只要学生所说的答案符合要求,就应给予肯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完成教科书第49页的“练一练”第1题。 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之处,提出留着下节练习课解决?也可以将问题保存在:“问题银行”中。 板书设计: 买书 28 + 4=32 28+2=30 2 8 8+4=12 30+2=32 + 4 12+20=32 3 2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8加4等于12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第二课时:练一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第25题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解决培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计算题(教科书第49页的第1题),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解答。中间如果出现错误,加以纠正。 2、夺星大赛。 (教科书第49页的第2题) 先独立做,每个风筝中的三道题都做对,学生可以得到一个五角星。 (二)、实际应用。 1、教科书第49页的第4题。 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 杯子 眼镜 9元 25元 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让学生在选择中,排除“爷爷有50元钱”这个多余条件,培养学生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列式解答。 9+25=34(元) 2、教科书第49页的第5题。 出示图,明确题意和图意:根据说话“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算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为了使学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把说话的男孩也算上。 先搞个模拟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做题。 (三)、总结。 学到了什么?还可以将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加以解决。 板书设计: 练一练 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用去多少钱? 杯子 眼镜 9元 25元 9+25=34(元) 第三课时: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计算。 1、第50页第2题。(吹泡泡游戏) 54+9 = 26+9 = 33 +8 = 7+42= 38+7= 6+37= 56+4= 8+22= 3+79= 40+15= 可采用小组接力竞赛的形式,看谁算得最快。 2、书第50页第3题。(森林医生) 让学生当医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把对的写在旁边。 3、书第51页第8题。(小猴摘桃) 19+5= 43+8= 32+40= 64+9= 8+55= 49+6= 8+36= 65+7= 4+28= 20+35= 68+5= 17+30= 26+9= 43+8= 6+39= 18+8= 77+5= 56+5= 9+27= 42+6= 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比赛,谁算的又对又快,便摘到桃,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加油。 4、第51页第7题。(比较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二)、实际应用。 1、 书第50页第1题。 上层 3 5 7 9 11 下层 27 27 27 27 27 一共 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 书第51页第5题。 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 生:2个已知条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个,兔妹妹采了37个。) 出示问题:“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学生先列式,并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 3、 书第51页第6题。 出示 羽毛球拍 乒乓球拍 羽毛球 乒乓球 38元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