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考试专用)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4394150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考试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考试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专题训练(考试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训练六人口与城市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是某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第12题。出生率()死亡率()常住人口增长率()江苏9.6广东11.8安徽13.7贵州12.87.04.56.66.46.211.7-0.651.321.该年安徽省常住人口负增长率的原因是()A.出生率低C.自然增长率低B.死亡率高D.迁出人口多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高”B.“高低高”C.“高高低”D.“低低低”答案1.D2.D解析第1题,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迁移。依据材料可知,安徽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常住人口负增长率”说明总人口数量在减少,说明人口外迁多。故D项正确。第2题,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江苏省的出生率为9.6,死亡率为7.0,自然增长率为2.6,因此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2018浙江温州高三适应考试)读某地2000年和2013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完成第34题。3.该地人口结构变化会()A.影响产业结构C.加重社会负担B.延长平均寿命D.缓解就业压力4.适应该地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提前退休政策C.适度调整人口政策B.扩大基础教育规模D.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3.A4.C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2000年和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上升,社会处于“人口红利期”,因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负担减轻,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014岁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因此会1影响产业结构。故A项正确,C、D两项错误。延长平均寿命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与人口结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第4题,图中人口结构变化反映当地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逐渐明显,为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应当适当地调整人口政策。故C项正确。针对老龄化问题,应适度推迟退休年龄,A项错误。因当地出生率下降,未来适龄入学人口数可能减少,因此不适于扩大基础教育规模,B项错误。当地就业人口比重上升,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D项错误。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第57题。5.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C.2010年B.2008年D.2012年6.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C.先增后减B.逐年增加D.整体趋减7.“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政策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B.C.D.答案5.B6.B7.C解析第5题,人口增长率受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影响,将各年份的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加,即可得到各年份的人口增长率。由图可计算出,2008年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年份。第6题,将图中各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相加,得到各年份的人口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上海市人口总量逐年增加。第7题,“单独二孩”政策会造成新生人口数量增加,但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新生人口的增加会使老年人口比重下降,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可以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同时可以改善男女比例失衡的状况。(2018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一下起始考)下图为某城市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28.对该城市形成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属于()A.气候资源C.水资源B.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9.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区内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减少B.该城市内降水强度比周边小C.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D.就业主要从农业转向服务业答案8.D9.C解析第8题,该城市地下有煤层,对该城市形成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属于矿产资源,D项对。气候资源没有变化,不是城市形成的原因,A项错。城市是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兴起的,森林资源、水资源不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B、C两项错。第9题,随着城市兴起,该区域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C项对。区域内植被减少,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A项错。受“热岛”效应影响,该城市内降水强度比周边大,B项错。就业主要从农业转向工业,D项错。下图为某市不同时期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比例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19912013年,该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是()A.退耕还林面积不断增加C.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B.退耕还湖力度加大D.城市绿地不断减少11.据图分析,该市19912013年()A.水产养殖和捕捞发展缓慢C.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B.城市房地产建设发展迅速D.森林覆盖率得到快速提升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912013年,该市林地、水域面积变化不大,但耕地下降较多,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因此,在这一时段,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选C项。第11题,该市19912013年,耕地下降较多,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城市中住宅用地最广泛,因此可以推知,该时段,城市房地产建设发展迅速,选B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2008年又减少到758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读下图,完成第1213题。312.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B.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污染加重,范围扩大C.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造成资源浪费D.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13.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A.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B.分步骤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C.合理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D.调整工业化战略,促进工业的发展答案12.D13.A解析第12题,从图示可知,浙江省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排除A项。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污染加重,范围扩大,排除B项。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2008年又减少到758个,说明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排除C项。近年来浙江省撤并乡镇,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建制镇数量减少,大、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D项。第13题,根据合理、集中、有效的原则,撤并乡镇,向中心镇集中,城镇人口、面积、服务功能增加,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排除B项。应突出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排除C项。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排除D项。从空间分配上合理调节不同镇之间的布局,达到优势互补、和谐共赢的局面。故选A项。读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完成第1415题。14.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C.地表径流增加B.地表水下渗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15.下列属于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4答案14.B15.A解析第14题,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增加了水的下渗,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增加,会使水汽蒸发量增加,A项错、B项对。会减少地表径流,C项错。由于蒸发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可能增加,D项错。第15题,“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增加了水分的下渗,使城市“热岛”效应减弱,A项对。城市日较差减小,B项错。透水人行道可以减少城市内涝,但不能根治,C项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下渗,缓解地下水水位下降,但不会根治,D项错。16.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人口金字塔图图人口增长曲线图(1)甲、乙两个人口金字塔图能反映美国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特征的是图,按人口金字塔的形状分类,它属于型。(2)图中A、B曲线是纽约和北京的人口增长曲线,其中能反映纽约人口变化情况的是曲线。1960年后,纽约人口变化的特点是,其原因是,这种变化趋势可带来的益处是。答案(1)乙稳定(2)B人口迅速减少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可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解析第(1)题,读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可知,甲图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比重较大,青壮年劳动力非常丰富,而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属于“低低低”模式,是图乙,属于稳定型。第(2)题,根据纽约和北京的发展历史可知,北京市的发展历史较长,而纽约的发展历史较短,所以A是北京市,B是纽约市。从图中A曲线看出,在1960年后,纽约人口迅速减少,是因为纽约所在的美国东北部的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大量人口外迁。人口减少会避免人口过多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517.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进“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3)简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2)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便利(交通改善较多,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3)城市建筑、生产生活以及交通工具使废气排放增多,可能影响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与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废水、城市垃圾等),使河、湖水质恶化、水量变化;城市建设可能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质量下降;森林、水域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故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分布区有利的自然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地理位置方面来回答。我国东部沿海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的居住;河流湖泊较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和水运;位于沿海,便于和外界联系。第(2)题,成渝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要从人口、市场、交通、国家政策来分析。该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利于城市群的形成;材料中提到该地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的地区,故该地区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对该地区的城市群的集聚起到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有些产业逐渐转移到该地区,也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第(3)题,地理要素有气候、植被、地貌、河流、土壤等。城市化的过程会使得自然景观减少,植被减少;河流、湖泊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此外,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6贯彻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掌握新形势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