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360345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房屋建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房屋建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 教案03正文 第一篇:房屋建筑学 教案032 基础和地下室2.1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2.1.1 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略不计(如图)。2.1.2 基础的作用和地基土的分类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处在建筑物地面以下,属于隐蔽工程。基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选择基础极为重要。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2.2基础的埋置深度2.2.1 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如图)。埋深大于或等于4m的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4m的称为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埋基础。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浅基础,可降低工程造价。但当基础埋深过小时,有可能在地基受到压力后,会把基础四周的土挤出,使基础产生滑移而失去稳定,同时易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和影响,使基础破坏,故基础的埋深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小于0. 5m.。2.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尺寸。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度的1/10。2、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3、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的埋深。一般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这样可不需进行特殊防水处理,节省造价,还可防止或减轻地基土层的冻胀。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了解土层的冻结深度,一般将基础的垫层部分做在土层冻结深度以下。否则,冬天土层的冻胀力会把房屋拱起,产生变形;天气转暖,冻土解冻时又会产生陷落。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的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但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则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处理,以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 3 基础的类型2.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一、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一般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就称为刚性材料。常用的有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基底宽B一般大于上部墙宽,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的高度。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允许范围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表示。砖、石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1:1.25)(1:1. 50) (26o33o) 以内,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控制在1:1(45o)以内。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如图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二、非刚性基础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做基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这样很不经济。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2.3.2 按构造型式分类一、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类基础称为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是墙承式建筑基础的基本形式。二、独立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或柱式基础。独立式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人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三、井格式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四、片筏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通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成为片筏基础。片筏基础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种。五、箱形基础当板式基础做得很深时,常将基础改做成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整体结构,基础的中空部分可用作地下室(单层或多层的)或地下停车库。箱形基础整体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强,能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2.4地下室的构造2.4.1地下室的构造组成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称为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由墙身、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部分组成。2.4.2 地下室的分类一、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可分为:1、全地下室;2、半地下室。全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为该房间净高的1/31/2。二、按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1、普通地下室:一般用作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根据用途及结构需要可做成一层或二、三层、多层地下室(地下室示意图)。2、人防地下室:结合人防要求设置的地下空间,用以应付战时情况下人员的隐蔽和疏散,并有具备保障人身安全的各项技术措施。2.4.3 地下室防潮构造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均在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时,须在地下室外墙外面设垂直防潮层。其做法是在墙体外表面先抹一层2021厚的1:2.5水泥砂浆找平,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外侧回填低渗透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并逐层夯实,土层宽度为500mm左右,以防地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的影响。另外,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应设两道水平防溯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在室外地坪以上1502021m处,使整个地下室防潮层连成整体,以防地潮沿地下墙身或勒脚处人室内。2.4.4 地下室防水构造当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浸泡在水中,应考虑进行防水处理。常采用的防水措施有三种:一、沥青卷材防水1、外防水外防水是将防水层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外表面,这对防水有利,但维修困难。外防水构造要点是:先在墙外侧抹2021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并刷冷底子油一道,然后选定油毡层数,分层粘贴防水卷材,防水层须高出最高地下水位500-1000mm为宜。油毡防水层以上的地下室侧墙应抹水泥砂浆涂两道热沥青,直至室外散水处。垂直防水层外侧砌半砖厚的保护墙一道。2、内防水内防水是将防水层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内表面,这样施工方便,容易维修,但对防水不利,故常用于修缮工程。地下室地坪的防水构造是先浇混凝土垫层,厚约100mm;再以选定的油毡层数在地坪垫层上作防水层,并在防水层上抹2021 30mm厚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便于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为了保证水平防水层包向垂直墙面,地坪防水层必须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便与垂直防水层搭接,同时要做好转折处油毡的保护工作,以免因转折交接处的油毡断裂而影响地下室的防水。二、防水混凝土防水当地下室地坪和墙体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采用抗渗性能好的防水混凝土材料,常采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和外加剂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主要是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级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不密实而出现的渗水通路,以达到防水目的。外加剂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渗人加气剂或密实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三、弹性材料防水随着新型高分子合成防水材料的不断涌现,地下室的防水构造也在更新,如我国目前使用的三元乙丙橡胶卷材,能充分适应防水基层的伸缩及开裂变形,拉伸强度高,拉断延伸率大,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荷载,是耐久性极好的弹性卷材;又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防水涂层,对在建筑内有管道、转折和高差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极为有利。第二篇:房屋建筑学教案房屋建筑学教案房屋建筑学教案建筑”的含义,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建筑具有实用性,属于社会产品;建筑又具有艺术性,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又是一种精神产品。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建筑设计原理部分,研究一般房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作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并能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了解一般房屋建筑设计原理,具有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专业课,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具体构造和设计方案入手,牢固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构造方法和大量性房屋的设计方案; 要注意了解各构造作法和设计方案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常用典型构造作法和标准图集以及设计方案的理解; 多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多参与现场实际施工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充实和记忆理论; 重视绘图技能的训练。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不断提高自己绘制和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经常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房屋建筑学的发展态势。 0.2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类与分级0.2.1建筑的构成要素总结人类的建筑活动经验,构成建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1.建筑功能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需满足的使用要求。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例如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等等;同时,建筑必须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以及人的生理要求,如良好的朝向、保温隔热、隔声、防潮、防水、采光、通风条件等。2.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等,建筑不可能脱离技术而存在。其中材料是物质基础,结构是构成建筑空间的骨架,施工技术是实现建筑生产的过程和方法,设备是改善建筑环境的技术条件。 3.建筑形象构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组合、立面构图、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等。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又有主次之分。第一是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但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更加美观。 0.2.2 建筑的分类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 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农业建筑供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水产品养殖场、农畜产品加工厂、农产品仓库、农机修理厂(站)等。 民用建筑 1)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场,如住宅、宿舍、公寓等。2)公共建筑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娱乐建筑等。. 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大量性建筑这类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食堂等。本课程以此类建筑为主要内容。 大型性建筑大型性建筑是指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和大厅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一般是单独设计的。它们的功能要求高、结构和构造复杂、设备考究、外观突出个性、单方造价高、用料以钢材、料石、混凝土及高档装饰材料为主。如大城市火车站、机场候机厅、大型体育馆场、大型影剧场、大型展览馆等建筑。 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低层建筑:12层的建筑。 多层建筑:一般指36层的建筑。 高层建筑: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建筑。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规定各不相同。我国1995年颁布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0.2.3建筑的等级划分建筑等级一般按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划分。 1 1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建筑物的耐久性等级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划分,并以此作为基建投资和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长短是依据建筑物的性质决定的。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构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耐久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普通建筑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级。 0.3.1 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1.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2. 扩大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21m、1500mm、3000mm、6000mm。 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和6M,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和600mm。 3. 分模数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21、50mm。4.模数数列模数数列是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见表0.1。 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21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36M。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3M为375M;6M为696M;12M为121202115M为151202130M为30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分模数数列的幅度:1/10 M为(1/102)M;1/5 M为(1/5 4)M;1/2 M为(1/210)M 。主要适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0.3.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还规定了有关模数协调原则,包括模数化空间网络,定位轴线与定位线,模数化楼层、房间、楼板层高度,单轴线定位与双轴线定位,构配件和组合件的定位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比较繁杂,没有列入本书。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查阅有关条文。0.3.3 几种尺寸1.标志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以及建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2.构造尺寸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缝隙尺寸的大小,宜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3.实际尺寸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值加以限制。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缝隙尺寸之间的关系,见图0.1。当有分隔构件时,尺寸间的关系见图0.2。0.4 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 0.4.1 建筑设计的内容每一项建筑工程从拟定计划到建成使用都要经过下列几个环节: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指标及方案审定、选址及场地勘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招标与组织、配套及装修工程、试运行及交付使用和回访总结。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们习惯上将这三部分统称为建筑设计。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确切地说,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工程设计中由建筑师承担的那一部分设计工作。 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和个体设计两方面,一般是由注册建筑师来完成。(1)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设计 通过建筑空间的规定、塑造和组合,综合解决建筑物的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问题。主要通过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来完成。(2)建筑空间环境的构造设计 主要是确定建筑物各构造组成部分的材料及构造方式。包括对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进行详细的构造设计,也是建筑空间环境组合设计的继续和深入。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布置方案,进行结构计算及构件设计,一般由结构工程师完成。 3.设备设计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采暖通风空调、动力等方面的设计,由有关专业的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0.4.2建筑设计程序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具体着手设计前,首先需要熟悉设计任务书,以明确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有:1)建设项目总的要求和建造目的的说明;2)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建筑面积以及各类用途房间之间的面积分配;3)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并说明原有建筑、道路等室外设施费用情况; 4)建设基地范围、大小,原有建筑、道路、地段环境的描述,并附地形测量图; 5)供电、供水和采暖、空调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水源、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6)设计期限和项目的建设进程要求。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通常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主要是从使用要求、建设规模、造价和建设进度方面考虑的,房屋的设计和建造,还需要收集下列有关原始数据和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以及冻土深度等; 2)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基地地形及标高,土壤种类及承载力,地下水位以及地震烈度等;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电缆等管线布置,以及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情况;4)设计项目的有关定额指标:国家或所在省市地区有关设计项目的定额指标,例如住宅的每户面积或每人面积定额,学校教室的面积定额,以及建筑用地、用材等指标。 设计前的调查研究设计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深入访问使用单位中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认真调查同类已建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和总结,对所设计房屋的使用要求,做到“胸中有数”; )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了解设计房屋所在地区建筑材料供应的品种、规格、价格等情况,预制混凝土制品以及门窗的种类规格,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价格以及采用的可能性。结合房屋使用要求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了解并分析不同结构方案的选型,当地施工技术和起重、动输等设备条件;3)基地踏勘:根据城建部门所划定的建筑红线进行现场踏勘,深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以及基地周围原有的建筑、道路、绿化等,考虑拟建房屋的位置和总平面布局的可能性; 4)当地建筑传统经验和生活习惯:传统建筑中有许多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设计布局和创作经验,可以借鉴。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建筑形象。 2. 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有: 建筑总平面:常采用的比例是1:500或1:1000,应表示出用地范围,建筑物位置、大小、层数、朝向、设计标高,道路及绿化布置及经济技术指标。地形复杂时,应表示粗略的竖向设计意图。 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常用的比例是1:100或1:2021应标出建筑物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层高等各主要控制尺寸,同时要标出门窗位置,各层标高,部分室内家具和设备的布置、立面处理等。 说明书:设计方案的主要意图及优缺点,主要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建筑材料及装修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工程概算书:建筑物投资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单位消耗量。 根据设计任务的需要,可能辅以鸟瞰图、透视图或建筑模型。 3.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是三阶段设计的中间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房屋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技术设计的内容为各工种相互提供资料、提出要求,并共同研究和协调编制拟建工程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各工种编制施工图打下基础。经批准后的技术图纸和说明书即为编制施工图、主要材料设备定货以及基建拨款的依据文件。 4.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及设计文件有: 建筑总平面: 常用比例1:500、1:1000、1:2021,应详细标明基地上建筑物、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并附说明。 各层建筑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 常用比例1:100、1:2021除表达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内容以外,还应详细标出墙段、门窗洞口及一些细部尺寸、详细索引符号等。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 根据需要可采用1:1、1:2、1:5、1:2021例尺。主要包括檐口、墙身和各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以及各部分的装饰大样等。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 如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楼板及屋顶平面图和详图、结构构造节点详图等结构施工图;给排水、电器照明以及暖气或空气调节等设备施工图。 建筑、结构及设备等的说明书。 结构及设备设计的计算书。 工程预算书。0.4.3 建筑设计依据 1. 使用功能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 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有较大影响,例如我国南方多是湿热地区,建筑风格多以通透为主,北方干冷地区建筑风格趋向闭塞、严谨。日照与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对建筑的屋顶形式与构造也有一定影响。 地形、地质以及地震烈度基地的平缓起伏、地质构成、土壤特性与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与造型都有明显的影响。坡地建筑常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基础采用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处理等。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也很大,有时是毁灭性的。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从建筑的体形组合到细部构造设计必须考虑抗震措施,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与坚固性。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基础和地下室,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3. 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遵循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各地或各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采光设计标准等。以提高建筑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基本建设步伐,这体现了国家的现行政策和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另外,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只有设计标准化,做到构件定型化,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才有利于大规模采用工厂生产及施工的工业化,从而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此,建筑设计应实行国家规定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各部分的作用和构造要求分述如下。基础:基础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埋于自然地坪以下,承受上部传来的所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该土层称为地基)。基础是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构造要求是坚固、稳定、耐久、能经受冰冻、地下水及所含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足够的使用年限。墙或柱:墙或柱是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它承受着由屋盖和各楼层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可靠地传给基础。对于这些构件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作为墙体,外墙还有围护的功能,抵御风霜雪雨及寒暑对室内的影响;内墙还有分隔房间的作用,所以对墙体还常提出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楼地层:楼地层指楼板层与地坪层。楼板层直接承受着各楼层上的家具、设备、人的重量和楼层自重;同时楼层对墙或柱有水平支撑的作用,传递着风、地震等侧向水平荷载,并把上述各种荷载传递给墙或柱。楼层常有面层、结构层和顶棚三部分组成,对房屋有竖向分隔空间的作用。对楼板层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隔声、防渗漏性能。地坪层是首层房间人们使用接触的部分。无论楼层还是地层对其表面的要求还有美观、耐磨损等其他要求,这些可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提出。屋顶: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作为承重构件,和楼板层相似,承受着直接作用于屋顶的各种荷载,同时在房屋顶部起着水平传力构件的作用,并把本身承受的各种荷载直接传给墙或柱。屋顶也分为屋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屋面层用以抵御自然界风霜雪雨、太阳辐射等寒暑作用。楼梯:楼梯是建筑的竖向通行设施。对楼梯的基本要求是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以满足人们在平时和紧急状态时通行和疏散。同时还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且应满足坚固、耐磨、防滑等要求。门窗:门与窗属于围护构件,都有采光通风的作用。门的基本功能还有保持建筑物内部与外部或各内部空间的联系与分隔。对门窗的要求有保温、隔热、隔声等等。 1.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1.2.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冷热寒暖、太阳辐射、大气腐蚀等都时时作用于建筑物,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2. 外力的影响外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风力、地震力、构配件的自重力、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应力、正常使用中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力等等。 3. 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伴随着产生一些不利于环境的负效应,诸如噪声、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烟尘,有时还有可能产生火灾等,对这些因素设计时要认真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4. 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所有建筑构造措施的具体实施,必将受到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经济效益等条件的制约 1.2.2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构造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1 满足使用要求建筑构造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也是整个设计的根本目的。综合分析诸多因素,设法消除或减少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以保证使用方便,耐久性好。 2 2 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房屋设计不仅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结构计算,在构造设计时,也要认真分析荷载的性质、大小,合理确定构件尺寸,确保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构件间连接可靠。 3 3 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建筑构造应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采用定型通用构配件,以提高构配件间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为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提供条件。4 4 执行行业政策和技术规范,注意环保,经济合理 建设政策是建筑业的指导方针,技术规范常常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从事建筑设计应时常了解这些政策,法规。对强制执行的标准,就不得折扣。另外,从材料选择到施工方法都必须注意保护环境。降低消耗,节约投资。 5 5 注意美观有时一些细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效果。所以构造方案应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设计的总原则应是坚固适用、先进合理、经济美观。13 13 定位轴线及其编号1.3.1 1.3.1 砖墙的平面定位轴线1.承重内墙的定位,应使顶层墙身中线位于该墙的定位轴线上(图1.2),图中t为顶层墙的厚度。2. 2. 承重外墙墙身的内墙皮距该墙的定位轴线间距为12021(图1.3)。 3. 3. 非承重内、外墙的定位亦可以按(图1.2)、(图1.3)实行,也可使内墙皮与定位轴线重合。4.带内壁柱外墙和带外壁柱墙外墙的定位方法,既可以使墙身内皮与定位轴线重合(图1.4);也可以使距墙身内皮12021处与平面定位轴线重合(图1.5)。 1.3.2 变形缝处砖墙的平面定位墙体留设变形缝时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缝一侧为承重墙另一侧为墙垛;二是缝一侧是非承重墙另一侧是墙垛;三是缝两侧均为承重墙体;四是缝两侧均为非承重墙体。定位轴线与墙体的相互位置如图1.6所示(图中ae为缝宽,ai为两轴线间的联系尺寸)。 1.3.3 高低层分界处砖墙的定位轴线这时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分界处设有变形缝,二是分界处不设变形缝。对第一种情况应按变形缝处砖墙平面定位轴线处理,对第二种情况按图1.7确定。1.3.4 底层框架结构砖墙的定位轴线 当房屋的结构形式为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时,则下层框架应与上部砖混结构的平面定位轴线相互对应。1.3.5 砖墙的竖向定位竖向定位的目的是确定构配件的竖向位置和竖向尺寸。其定位基准常常理解为房屋上的某一水平平面。图1.8所示各楼层上表面作为本层的定位基准。图1.9所示屋面的竖向定位基准选定在屋面结构层上表面。若屋面为结构找坡,结构层顶面不能形成水平面时,则屋面定位基准选定在屋面结构层上表面与外墙定位轴线相交处。在竖向定位基准处,应标注相对标高符号。1.3.6 定位轴线的编号横向定位轴线的编号应从左至右用阿拉伯数字注写。纵向定位轴线的编号应自下向上用拉丁字母编写,其中I、O、Z不得用于轴线编号,以免与数字1、0、2混淆。如字母数字不够,可用AA、BA或A1、B1等标注。定位轴线也可分区注写,注写形式为“分区号该区轴线号”。附加轴线应用分数表示。各种情况下轴线的编号方法如图1.10、图1.11、图1.12、图1.13。地基指基础底面以下,受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岩、土体。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类型。天然地基是指天然状态下即可满上述要求,不需人工处理的地基。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以对地基进行补强和加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深层搅拌法等)。(1)换填法(2)预压法(3)强夯法(4)振冲法 振冲法分为振冲密实法和振冲置换法。 (5)深层搅拌法利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把地基土与水泥(或其他固化剂)强行拌和固化形成有水稳定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制成桩体块体和墙体等并与原地基共同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变形特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 2.2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2.2.1基础埋深基础埋深是指自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如图2.4。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埋深教案l l l l 参考教材第三版.同济大学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 授课时间:2021.9-12 授课班级: 正文:第一篇 民用建筑设计第一章 概论基本知识了解:1.房屋建筑学包含的内容: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与设计。2.构造的含义:建筑的构件使用何种建筑材料、运用何种建筑做法(技术)做成,具有何种功效。 3.重点掌握的内容:民用建筑的构造。4.学会的基本技能:能够认知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1. 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2.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二、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分*: 1. 居住建筑; 2. 公共建筑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阶段: 1. 准备工作 2. 初步设计 3. 技术设计 4. 施工图设计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一、建筑设计的要求: 1. 建筑功能的要求 2. 合理的技术 3. 经济效果 4. 建筑美观 5. 总体规划二、建筑设计的依据:1. 人体尺度和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人均身高、常用尺寸2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他们的空间 3. 自然环境的气候条件 l 风玫瑰图的认识* 5.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1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69度的意义 6.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模数:人为制定的一个标准,使建筑构件统一化,便于生产和安装。 基本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1M=100mm 扩大模数、分模数7.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等级划分的一个标准) 燃烧性能:构件的可燃度。非、难、燃烧体耐火极限:构件从受火到失去作用的时间,单位h。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基本知识:1. 平面图概念:12021m平切向下看到的建筑构件组合关系 2. 房间分类:主要用房、辅助用房、交通联系空间。第一节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主要用房)的内容是指建筑的主要利用房间,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商场的营业厅等二、房间设计参考的条件: 1.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1) 房间的面积: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人们活动需要的面积;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2) 房间的形状和尺寸:参考因素很多,如听觉、视觉;结构;美观等 2. 门窗在房间中的布置(1)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门的宽度由人流、家具、设备决定 门的数量由防火规范限制门的开启方式由使用特点和门的用途决定(2) 门的位置主要考虑交通路线的便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其次考虑家具布置、风向等要求(3) 窗的大小和位置:考虑室内采光、通风第二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交通空间的内容:1. 水平交通空间:走廊、过道2. 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电梯 3. 交通联系枢纽:门厅、过厅二、交通空间的设计要求: 1. 简洁、方便、紧急疏散迅速 2. 一定的采光和通风3. 力求节省面积,造型合理三、过道(走廊)1. 宽度:人流通行宽度550600mm,最小110012021m(课本举例) 2. 长度:防火规范要求(表)四、楼梯和坡道2 1. 宽度:由人流和防火要求决定2. 形式:由使用要求决定美观、空间大小等因素 3. 数量:楼层人数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课本举例)五、门厅、过厅和出入口1. 门厅的作用:交通枢纽、公共服务 2. 门厅的面积:使用功能决定3. 门厅的设计要点:导向性明确、简洁非交叉的交通流线第三节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一、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方式 1.功能分区和它们的联系和分隔(1)根据任务书分析建筑的功能区有那些,以及它们的主次关系 (2)根据标准资料图集的功能区关系确定各功能区的远近关系 2.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1)组合方式:走廊式组合一侧或两侧布置:教室、病房、宿舍、办公室、旅店等几条平行的走廊或天井式走廊:医院、教室、展厅等套间式组合窜联的房间:住宅(部分)、展览馆、火车站等大厅式组合大厅为中心:剧院、体育馆等(2)选用根据:地形图与其它建筑的动静与防火关系和尺寸的限制;当地气候体形的确定与选用3.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1)各房间的使用性质决定其主次、内外、上下、远近关系 (2)人流交通的安排遵从房间使用的过程二、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的关系(1) 混合结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基本相同,上下楼层的各房间的大小基本相同 (2) 框架结构:柱网的尺寸制定应尽量统一,而且满足大部分房间的尺寸要求。 (3) 空间结构:特殊的建筑使用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1) 基地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 (2) 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 (3) 基地的地形条件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第一节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一、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 (1)室内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的要求住宅的高度(人活动的要求)、影剧院的高度(声响和视觉的要求) (2)采光、通风的要求 (3)结构类型的要求 (4)设备设置的要求(5)室内空间比例的要求:商场的高度(空间的要求)二、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 层高的确定3 (2) 底层地坪的标高第二节 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一、房屋层数的确定根据房屋本身的使用、城市规划、结构选型、建筑防火的要求二、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单层、多层、错层和跃层第三节 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一、建筑空间的组合(1) 高度相同或烦嚣度接近的房间组合 (2) 高度相差较大房间的组合 (3) 楼梯在剖面中的位置二、建筑空间的利用(1) 房间内的空间利用(2) 走廊、门厅和楼梯的空间第四章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第一节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限制建筑外部形象的因素: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基地环境等一、形象与功能统一二、结合材料、结构、施工的特点例如:砖混结构不能开大窗;大跨度空间造型由结构确定三、建筑标准和经济指标:节约四、基地环境和规划的限制五、符合美的规律: 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第二节 建筑体型的组合一、完整均衡、比例恰当二、主次分明、交接明确三、与环境结合第三节 建筑立面设计一、比例与尺度二、节奏感和虚实对比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三、重点和细部处理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论第一节 概述一、 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构件的材料、安装组合和适用的条件 任务:提供良好的设计方案二、建筑物的组成及其作用:基础、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门窗第二节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一、按层数和使用性质分 1.单层:框架、砖混多用 2.多层:(多层、中高层 ) 砖混、框架多用3.高层:超过24m的共建和超过十层的住宅(超高层:超过100m的建筑)4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筒、筒中筒 4.大跨:二、按使用材料分: 1. 木结构 2. 混合结构3. 钢筋混凝土结构 4. 钢结构第三节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一、外力作用的影响 1. 荷载:外力2. 动荷载、静荷载、瞬时荷载(地震力、风荷载)二、自然气候的影响三、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如:震动、化学腐蚀、爆炸第四节 建筑构造设计原则一、使用功能要求二、结构安全三、建筑工业化四、建筑经济效益五、美观第六章 墙和基础构造 第一节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分类1.位置分:内墙(分隔作用)、外墙(维护作用) 2.名称:横墙(外横墙山墙);纵墙(外纵墙檐墙);窗间墙;窗下墙 3.受力分:承重墙;非承重墙(隔墙、填充墙、幕墙) 4.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5.构造和施工分:叠砌式墙、版筑墙、装配式墙二、墙体的设计要求 1.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保温、隔热 3.防火 4.隔声第二节 砖墙一、砖墙材料 1.砖:(1)普通粘土砖:青砖和红砖(2)强度等级:MU30、MU25、MU2021U15、MU10、MU7.5六级 2.砂浆:(1)分类:水泥砂浆(用于潮M15、湿环境)、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2)强度等级:M15、M10、M7.5(以上高强度)、M5、M2.5、M1、M0.4七级二、实体墙的组砌方式: 1.砖尺寸:53mmx115mmx240mm 5 2.墙厚名称:表3.砖尺寸与3M模数尺寸不协调 4.砌筑方式5.施工:错缝搭接三、墙体细部构造 1.门窗过梁:(1)受力范围:三角形荷载(有集中荷载另算) (2) 种类:l 砖拱过梁 (几种形式;最大跨度1.2m;避免集中荷载和震动荷载); l 钢筋砖过梁(砖缝内布钢筋,详见课本,最大跨度2m)l 钢筋混凝土过梁(常用,厚度与砖厚为基数,搭接长度不小于240mm) 2.窗台:(1)作用:泻水、安置物品(2)构造:有坡度、出挑或不出挑两种、材料与外立面协调、防水内渗透 3.勒脚:(1)作用:防雨水侵蚀与磕碰、美观(2)分类:石砌勒脚、抹灰勒脚、其它材料勒脚 (3)勒脚防潮层:防潮气侵入墙体与室内 a.水平防潮层(砖墙):l 定义:内外墙体做成连续的封闭的防潮层;l 位置:一般在地坪以下6cm左右,结构层内,比勒脚低l 三种做法: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b.垂直防潮层(砖墙):l 应用:室内地坪有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l 位置:结合两道水平防潮层使用,位置在高地坪的一侧(有土层) l 构造:水泥砂浆抹灰,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或水泥砂浆抹灰) 低侧用水泥砂浆打底 4.明沟:l 外墙四周,集中排水l 混凝土、砖砌,水泥砂浆抹面,i=0.51% 5.散水:l 材料同明沟,排水远离建筑 l 宽6001000mm,i=35% 6.墙身的加固 a.增设壁柱与门垛l 作用:承受集中荷载、增加稳定性;门垛为安门和稳定性 l 做法:砖墙外突 b.设置圈梁:l 定义:是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l 作用:提高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身开裂 l 构造:钢筋混凝土,与墙同厚,高180mm或240mm l 附加圈梁:图 c.构造柱:l 位置:建筑物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6 l 构造:与墙和圈梁连接紧密 7.防火墙:l 位置:防火分区之间l 构造:耐火不小于4h,不开门,如开用甲级防火门,能自动关闭的;高出屋面至少400mm第三节 砌块墙一、砌块墙定义与优点:二、砌块的材料与类型1. 材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工业废料等 2. 类型:小型190mmx190mmx390mm 中型空心:180mmx630mmx845mm等实心:240mmx280mmx380mm等三、砌块的组合与墙体的构造1. 砌块墙面的划分原则:有规律、强度和刚度、少镶砖、选大块 2. 砌块墙的构造:(1).墙的拼接:竖缝 ;水平缝M5沙浆 15mm-2021厚 搭错长度大于150mm (2).过梁与圈梁:多用钢筋混凝土,或U形预制件配筋加混凝土 (3)构造柱:第四节 隔墙与隔断一、隔墙1. 概念、特点 2. 砌筑隔墙:l 高度和长度根据砂浆等级有要求,超过则加筋 l 与楼板和梁相接处斜砌或留缝 l 砌块隔墙加筋处理 3. 立筋隔墙:(1) 木筋骨架隔墙:骨架组成、饰面层、安装 (2) 金属骨架隔墙:骨架组成、饰面层、安装 4. 条板隔墙: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板、泰柏板二、隔断:1. 作用:变化空间、阻挡视线 2. 屏风式隔断:固定、滚动 3. 镂空式隔断: 4. 玻璃隔断 5. 其它隔断第五节 墙面装修一、墙面装修的作用 耐久性、美观、吸声二、墙面装修分类:五大类三、墙面装修构造 1. 抹灰:l 厚度20215mm(外墙)15-2021内墙7 l 底层、面层、中间层 l 墙裙、踢脚、护角 l 引条线(分隔线) 2. 贴面类:l 陶土釉面砖、陶土无釉面砖l 瓷土釉面砖、瓷土无釉面砖(包括锦砖和无釉砖)l 构造:10-15mm1:3水泥砂浆打底、5mm1:1水泥砂浆粘接 l 石板贴面:干挂、绑扎与灌浆结合 3. 涂料类 4. 裱糊类 5. 铺钉类第六节 基础和地下室一、基础概念1. 基础:建筑物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承受建筑荷载并传给下面的土层。 2. 地基: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办法) 3. 基础的埋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4m深浅基础二、基础类型1. 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分: (1)刚性基础:l 定义:刚性材料制作,受刚性角限制 l 材料:砖、石、混凝土 (3) 非刚性基础2.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l 条形基础:承重墙下 l 独立基础:柱下l 井格式基础:地基条件差的柱下 l 筏式基础:梁板式、不埋式 l 箱型基础:四、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1.地下室的防潮:l 防潮条件:最高水位以下l 位置: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垂直防潮层 l 构造做法: 3. 地下室的防水:l 防水条件:最高水位、水头 l 柔性防水层l 刚性防水层:防水剂(加气剂、密实剂)改变级配、加强震捣第七节 建筑热工知识一、围护结构的传热: 1. 传热方式与过程8 吸热对流、辐射;传热传导;放热辐射、对流 2. 围护结构的热阻:R=/ R=R1R2R3二、提高围护结构热阻的措施: 1. 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 2. 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三、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1 单一材料的保温:选择有保温效果的材料 2 复合结构的保温:l 保温材料设在低温一侧(理想) l 设在外测 3. 夹层保温结构4. 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构造(如图)四、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墙身绘制作业:1. 绘制内容:地下室(带底板、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一层墙身(粘土砖墙240厚,有勒脚、明沟、明沟与墙角的交接做法、水平防潮层,踢脚,窗台,窗子,过梁,圈梁(两者可以合一),内外墙抹灰);地坪和楼板可以用几条线示意画出即可. 2. 绘制线条:除剖到的墙体线、梁线用中粗线以外,其余用细线 3. 图例要求:符合材料的标准图例4. 尺寸标注:墙体(包括地下室)宽度;明沟的宽度、坡度,与建筑的距离;窗台厚度;过梁高度;窗子的上下标高;地坪的标高5. 做法标注:地下室防水(底板与墙体)做法,防潮层做法、勒脚做法、明沟做法 6. 绘图比例:1:2021第七章 楼地层构造第一节 概述一、楼板层的作用及设计要求1. 作用:分隔、承受传递荷载、隔声、防火、防水 2. 要求:l 足够强度和刚度,安全 l 隔声能力l 防火、防潮、防水 l 各种管线的铺设二、楼板层的基本组成 1. 楼板面层 2. 楼板结构层3. 附加层(满足隔声、防火、防水) 4. 顶棚层三、楼板的类型:(四种:常用钢筋混凝土楼板)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构造一、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1. 定义:现场支模、扎筋、浇灌 2. 特点:工期时间长、湿作业多等9 3. 分类:(1)板式楼板:房间尺寸较小、楼板直接把重量传给墙体 (2)梁板式楼板:l 适用条件:房间尺寸较大 l 构造组成:由梁、板组合l 板的分类:板按受力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l2/l15502=1100mm,楼梯段宽度满足通行两股人流的要求, (4)确定踏步级数。房屋的层高除踏步高:3300/150=22级。初步确定为等跑楼梯,每个楼梯段的级数为22/2=11级。(5)确定平台宽度。平台宽要大于等于楼梯段宽。即楼梯平台宽 B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