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4452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第一课时 鲜花爱雨露教学目的:1、用清晰、明快情绪学唱鲜花爱雨露,感受歌曲师生之情。2、欣赏(童声合唱)“我爱米兰”,感受音乐情境,提高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一、 音乐游戏“接鼓传花”小朋友今天是这学期第一节音乐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教师出示鲜花)你们猜一猜要做的是什么音乐游戏?.对!“接鼓传花”,花传到谁手里,谁就说一句“你爱什么花”的话,游戏开始.二、 欣赏“我爱米兰”1、导入:小朋友刚才说出了爱许多的花,书上两位小朋友爱的是什么花呢?对!是“米兰”花。2、听赏:我们来听一首(童声合唱)“我爱米兰”,听完后,请你们分角色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境。3、表演:分角色根据音乐表演(小朋友若干位、教师)三、 感受歌曲1、导入:小朋友表演的很好,那么这些花,它爱什么呢?对!它爱雨露,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鲜花爱雨露。2、感受旋律中的节奏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4、用画、实物体验歌词,熟记内容5、学唱歌曲6、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进行分组表演四、小结第二课时 音的高低教学目的:1、用动物、乐器来辨别出音的高低,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2、学念童谣“打钟小钟一起响.”,培养学生节奏感及音高低位置。教学过程一、感受音的高低1、学做高人走、矮人走的音乐游戏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高低,学做高人走、矮人走的形式感受音区,围绕教室走一圈。2、区别动物叫声 请小朋友模仿一下书上的小动物叫声,区别动物声音的高低,还可以模仿其它动物的叫声及生活中音的高低。(要注意在生活中音的高低与强弱会混淆,通过种种对比让学生区别,第6页中填“高低”是辨别、模仿是实践;)二、学念童谣(第7页“?”是创造,念童谣也是实践,)小朋友念“叮”时声音高,念“当”时声音低。(教师最好在琴上不同音区弹奏同一旋律,让学生听辨高低。)三、区别乐器音的高低小朋友请你们听几首短乐曲,有大提琴、小提琴、圆号、小号等乐器演奏,你们区别一下是那个乐器音高、那个乐器音低?再请你们根据这些乐器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行吗?四、 小结第三课时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尊敬父母长辈。2、随共产儿童团团歌音乐旋律,感受与表现乐曲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置后用手拍出四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3、根据图意歌唱歌词。师问:图中儿童团员的队伍越走越近,还是越走越远?为什么?4、请学生当小指挥,在教师的伴奏下,全体学生根据小指挥的动作大小唱出力度变化。二、 感受全音符。1、复习音符的时值,并拍一拍手。2、看图回答,音乐时值一样长吗?3、从图上看全音符等于几拍?(四拍),按图上出现的音乐、符顺序唱一唱,感受全音符的时值。4、跟琴模唱 5 - - - l 5 - - - l ( u 当 sol )5、用动作表示全音符四拍,看节奏谱,拍一拍。全音符两手划圆圈要求划得大一些,时值要足。选4/4拍乐曲伴奏。三、学唱小乌鸦爱妈妈。1、教师拍以下的节奏。学生记忆模仿后,出示节奏谱。 2、学生根据2/4拍号划出小节线,再拍一拍。3、用小型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节奏。 (木鱼) 跑跑跑跑 走 走(铁)拖 拖 拍拍拍拍 走 走 摇 摇由三位同学敲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节奏,其他同学即兴用动作表现不同长短的音。4、学生两儿女为一组,用牛皮筋跟着教师的即兴伴奏(节奏同上),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要求互相间默契协调。 教师即兴弹奏 m d s m r r m m l s m s m s l l 等5、看着节奏唱各谱,自学歌谱。 s s s s m l s m t t t t t l s r m m mm m m d d s s s s s m d d6、范唱。教师边唱边出示活动替换(画面上有:野菊花,一棵老树,树杈上一只鸟窝,随歌词把老乌鸦放入窝内。一只小乌鸦及一条能插进小乌鸦嘴里的小虫)。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听了这首歌以后有什么感想? 你能给这首歌起个名字吗?小乌鸦爱妈妈是首怎么样情绪的歌曲?7、出示歌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8、学唱歌曲。指出难点,要按乐句呼吸,唱得深情。9、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提示:一人演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集体伴唱。五八人组成圆圈似鸟窝。圈内是乌鸦妈妈。小乌鸦在圈外自由飞舞、找食。五、 复习小结。第四课时 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目的 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母女(子)之情,对妈妈的爱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母亲的感情。教学过程一、 感受音乐1、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出示书上9页画面,听一遍)2、体验歌曲 方法: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一拍拍手,二拍拍腿、肩或自己的小脸);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着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着身体。3、感受:同坐位互相扮演不同角色,根据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曲进行感受。二、模唱歌曲听唱、哼唱、学唱三、创设情境1、复习小乌鸦爱妈妈歌曲2、分组讨论(可创设成小乌雅的家、还可以创设成小朋友的家)3、分组表演展示(评选出最佳创遍、表演小组,评委师生组合)四、小结课后记录听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师生对唱来体验歌曲;再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一拍拍手,二拍拍腿、肩或自己的小脸);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着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着身体;最后同坐位互相扮演不同角色,根据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曲进行感受效果特佳。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小红帽教学目的1. 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换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吐字、咬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2、通过律动,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声势、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3|5 4 3 2 |1 1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 做游戏 我爱 我的小 鸡叽叽1 1|1 0 0 |叽叽叽二、学唱新歌1、导入新课。简单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导入课题小红帽。2、欣赏录音范唱,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流畅、活跃的巴西儿童歌曲,用通俗易懂的歌词,讲述了小朋友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3 熟悉旋律老师范唱一遍,之后学生随琴默唱,然后边划拍边随琴哼唱歌谱。、指导学生轻声、高位置、按节奏朗读歌词。然后跟伴奏声唱歌词,反复几遍。、歌曲处理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地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三、 学习律动律动动作说明:动作一:踏点、动胯做法:正步站立,双手叉腰,左脚开始做踏点步,同时身体随之左右摆动。动作二:动胯托帽做法:脚的动作同一,左手叉腰,有右手托帽,一拍一下,左右动胯。动作三:动胯挥帽。动作四:动胯挥手。小节,左脚开始做动作三,一拍一下,挥帽八次。小节,动作一,先左后右,做四个踏点步。小节同小节。小节同小节。小节,做动作二,动胯先左后右八次。小节,动作四,双手挥动,先左后右八次。学习过程:分句教动作后,在录音伴奏下反复练习。四、小结第二课时 欣赏龟兔赛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音色和兔子),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教学准备: 课件、乌龟、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头饰,蓝猫小标贴。教学过程:一、活动开始: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二、新课教授。 1、引导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主题音乐。(1)师:燕子姐姐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燕子姐姐为大家带来了什么动画片吧!(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哦,原来是小兔子和乌龟,谁能学一学小兔子和乌龟走路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不过,燕子姐姐总觉得这个动画片好象少了什么,你们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2)师:燕子姐姐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是由两种管弦乐器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画面出现单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单簧管”(点击出示“单簧管”字样),它奏出的音乐是(点击音乐响起),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呢?应该配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单簧管奏出的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师:还有一种管弦乐器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点击出现“大管”图片)这个乐器的名字叫“大管”,小朋友看一看,大管和刚才的“单簧管”一样吗?(引导学生简单区分“单簧管”和“大管”)那大管奏出的音乐是怎样的呢?(点击音乐响起)你想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老师总结:大管奏出的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3)、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你们看,它们迫不及待地跳起舞来了。(画面出现配上了音乐的动画片)2、引导学生分段欣赏音乐故事。(1)、师神秘地:今天来到我们音乐动画城的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呢。(蓝猫出现:小朋友们好,我是蓝猫)师:原来是蓝猫呀,小朋友你们喜欢蓝猫吗?好问的蓝猫今天不仅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而且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然喽,聪明能干的小朋友会得到蓝猫的奖品!(老师出示蓝猫小标贴)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蓝猫带来的礼物吧,不过,可要认真看,认真听,才能回答出蓝猫提出的问题吆!(2)学生听音乐故事至“比赛开始了”。 蓝猫出现:小朋友,看到这儿,你能听出下面的音乐表现的是哪只小动物吗?(分别播放两段主题音乐,请小朋友辨别,并请小朋友说说故事中两只动物的特点,表现好的给予蓝猫小标贴)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呀,很快就回答出了蓝猫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吧。(3)学生听故事至“喊叫声惊醒了小兔子”。蓝猫出现:小朋友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接下来你能听着下面的音乐做出合适的动作吗?(播放小兔子睡着了的音乐和乌龟继续努力追赶的音乐,请小朋友模仿出相应的小动物形象)师:小朋友们学得真象,比赛的结果到底怎样呢?(4)学生听音乐至故事结束。蓝猫出现:聪明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你知道跑得快的小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老乌龟吗?(5)引导学生讨论 老师总结:对呀,骄傲使人落后,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学骄傲自大3、复听音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表演。(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谁想来表演龟兔赛跑?(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做小兔子 、乌龟、小猴子,其余小朋友做森林中其他的小动物,到音乐结束时,老师带领下面小朋友戴上头饰和小兔子、乌龟一起跳起欢乐的舞蹈 。(3)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就要结束了,在这里,燕子姐姐要布置一个任务:请小朋友们回去将这个故事用彩笔画出来,下一期节目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最好!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和蓝猫说再见吧!(小朋友和蓝猫、燕子姐姐说再见)(三)、结束活动。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音乐故事 森林小卫士教学目的:1、感受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培养学生讲故事、表演能力。2、玩玩音乐游戏森林之声,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响模拟创作大自然中各种音响。教学过程一、常规训练: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要求:动作整齐、有表情) 2、师生问好。(要求:声音自然,统一)二、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1、导入:师:“美丽的森林到了!森林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很好。森林有哗哗的流水声,呼呼的风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各种小动物叫声、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今天我们来做音乐游戏(森林之声) 2、学生讨论模拟自然界各种声响的方法(要求:能用多种方法模拟声响) 师:“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怎样模拟森林美妙的声音?”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第一个讲讲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分发头饰) 师:“对!我们可以用人声、乐器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3、表演森林之声 师:“我们一起表演森林之声,听到什么声音就扮演什么角色,请戴头饰的小朋友到中间来表演,可以加一点动作。” 师:“小羊悠闲地吃着嫩草,牛儿自在地漫步,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小河欢唱着,微风吹拂着,组成了多么美妙的“森林之声”啊!”三、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1、欣赏书上(1415页)六幅画。2、根据五个字 配乐讲故事关键:仔细观察图画,能讲出六幅画的内容,能区分安静、欢乐、阴沉、激烈的音乐。3、每播一段音乐,学生回答对应第几幅画(先按顺序,后任意)4、音乐故事 森林小卫士(表演)分角色:叙述者、小狗、猎人、天鹅、小猴、小兔、小羊、小熊、小虎其他同学可扮演森林里的背景:大树、花朵、湖水等教师也应参与其中一起表演。5、小结第四课时 大鹿本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1、复习以前学过的d,r,m,s认识f(fa)2、节奏训练3、学习演唱大鹿。在教学中,要重点学习f,唱准音阶中的半音关系。在教学中,我以听音连线,听音打靶等游戏,为突破口,认识并唱准唱名fa。同时让学生来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音乐的特点。并学会用情景方式进行歌表演。2、认识唱名fa (f)。并通过连线游戏等来掌握其音高。3、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韵律感。教学过程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一、综合练习1、律动:听音乐飞入教室后,进行律动练习1,2,让学生跟着音乐动动手,动动腿。同学们可以跟着节奏做转手腕、等动作,同时注意学生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做得轻松活泼。2、fa(f)的学习: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音d, r, m, s , 然后出示多媒体,提示大家,现在我们中又来了一个新朋友。听老师的琴弹奏后,大家唱一唱。这个环节可以让大家初步认识F。3、听音连线:(请学生来移动鼠标,指向音符,弹奏后让大家一起唱)4、射击练习:(请学生来射击,教师范唱,弹奏后让大家一起唱)5、节奏训练:先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过那些节奏后,逐步引入三种后面要接触到的节奏 (1) 学生创编节奏,并做练习,边拍边唱。(2) 同时,让学生上来拖曳操作,并拍一拍。 二、感受歌曲1、导入谈话,创设情境。2、揭示课题,多媒体范唱。这里我把整首歌曲放完,大家可以看到范唱的效果。3、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4、培养学生以表演形式接唱歌词。请小朋友表演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6、分组练习等。有范唱和拌唱可以练习。三、游戏森林里的大鹿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初步的表演能力。四、小结谈话,下课,飞出教室。 这堂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以FLASH 动画,把听觉和无法述说的感觉艺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演绎,而且通过人机互动,让学生来尝试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手段,并可以全面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FLASH动画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五课时 欣赏 感受“力度王国”教学目的:1、通过几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处理对比,掌握简单的音乐技能,学会f 和 p在歌曲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2、感受(童声齐唱)永远住在童话里,用歌舞形式,让学生感受在快乐之中。教学重难点:学会强弱变化的手段表现音乐,并会能正确运用表现歌曲意境。教学过程:一、 做律动摘葡萄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欢迎小朋友们一同步入音乐殿堂,共渡美好时光。” ( 律 动 和我划船) 二、 新课教学: 1. 导入新课在山的那一边有一个王国,可是那里的臣民和咱们不一样,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朝山的那一边大声问问吧。“喂,你们好,你们是谁呀?”太远了,我们只听到了极小的回答:“我们这里是力度王国,欢迎小朋友们来玩”。那里是力度王国,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想) 但那里有一个规定,凡是来玩儿的人,必须要先回答出两个问题: 你听,这两组音分别是什么感觉? f p 渐强 渐弱2. 国王听说我们这么聪明,赶快派一个交通工具来接我们,猜猜会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踩着云端去、通过时空隧道等。)你们听,原来是飞机。 放飞机声音由远及近,表现出由弱渐强的音乐特色a. 瞧,力度王国已经到了。咦,你们听,里面有小朋友在玩找朋友的游戏。 录音机声音量保持在最小 这时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感觉?(声音是弱的,很朦胧,不清晰。因为我们离他们很远,还在大门口呢。)对,我们还没进去,所以听到里面的声音很小,是弱的。 这就是我们在力度王国中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p”, (把 找朋友 的卡片和 “p” 分别贴在黑板上)b. 大家想不想到力度王国里面去看看? (想) 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两边垂满了嫩嫩的柳枝,花儿在微笑,鸟儿在歌唱,蝴蝶在起舞,好美啊。我们穿过小桥,绕过假山,离做游戏的小朋友越来越近了, 这时感觉如何? 教师在叙述这段美景时控制录音机的音量由小 - 大,让学生真的感觉越走越近了。 我们听到的声音也越来越强了, 其实是一位新朋友一直悄悄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发挥的作用,它就是: 渐强 。 (贴在黑板上)c. 让我们一起和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好) 音乐保持在“f”。做游戏时大家可以同位之间或随便下位找好朋友。d. 力度王国很大,我们还要到别处去参观,只能和新朋友们说再见了。我们却越走越远,誰来猜猜这时的音乐感觉会有怎样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考虑并试着把这种感觉写出来,然后教师再总结,把渐弱的记号贴在黑板上)声音越来越小了,到最后也就什么都听不见了,是“p”.e. 我们刚刚认识了 “弱”, “渐强”, “强”, “渐弱”四位新朋友,大家能不能把他们同时表现在一首歌中呢?现在,我们把这首歌连唱三遍,分别表现强弱变化好吗?(唱时教师给予恰当的手势提示。)3. 大家都记住咱们的新朋友了吗?他们很顽皮,又要要考考我们。请大家看这是什么歌,你来哼哼。 幻灯 (丢手绢的歌谱),不出现歌名。 a. 对,是丢手绢(把卡片贴在黑板上),这个游戏我们都会玩,歌也早就会唱,谁能把歌谱准确的唱出来? b. 咱们一起来商量商量,把四位新朋友分别用在什么地方能使这首歌更好听? (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c .老师也想了一种方法,你们听。 (师唱反调)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并说出原因。 比如: “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一句不能唱重,不然就被发现了,这里我们来请 “P” 帮忙。 谁来把“轻轻”的动作给大家示范一下?然后老师把手绢放在一个小朋友背上, 让他察觉不到,告诉学生方法多种多样。d.“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应该唱成渐强,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此时应运用手势教学法,把抽象的渐强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e.把强、弱、渐强分别贴在刚刚找出的地方,让学生看歌谱把歌曲的感情唱出来。 4. 想想咱们还学过哪首歌与强弱对比有密切的关系? 对,是大雨和小雨!现在,谁愿意当“大雨”,请起立;愿意当“小雨”的同学请半跪在地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雨的快乐吧!(加手势进行歌表演)通过形体语言表现强弱 5. 今天,我们在力度王国里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不光知道了他们的姓名,还掌握了他们的作用,知道了每一组的强与弱都是由对比得出的,他们能使歌曲更好听,更有感情。我们以后不论再唱什么歌,都可以请他们来帮忙。让我们“永远记在童话里”6、欣赏“永远记在童话里”童声齐唱,模唱、表演。7、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回去了,国王听说咱们这么聪明,高兴极了,下令立刻为我们开个欢送会,为我们祝福。 让我们一起跳个舞,送给力度王国的所有人,好吗? ( 律动 永远记在童话里(直接下课)。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小小的船教学目的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小小的船,从中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并陶冶美的情操。2.认识铃鼓,学会铃鼓的敲击方法。3.能按拍手声的强弱找出小铃在哪里。教学过程一、感受强弱1、听音乐进教室 2、问好与练声3、看图辨别,说出强弱1)气球爆炸时的声音和泡泡糖破裂时的声音哪个强?下雷雨时的雨声哪个弱?请学生用声音学一学。2)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发出声音的一对物体比较它的强弱二、根据二拍子强弱规律来跳踏点步1. 老师进行示范,讲清动作:双手插腰,左脚向左横踏一小步,右脚尖点于左脚窝,然后右脚向右横踏一小步,左脚尖点于右脚窝。一拍一动。2. 配上音乐,请学生进行往前踏步,后退踏点的练习。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三、学唱小小的船。 1可用彩色挂图导入新歌。教师先做有感情的范唱,然后指导学生朗读。 2用“摇船”等动作,边律动边熟悉曲调。坐着摇:双手握奖状,一小节向前摇动一次,动作要协调有节奏感。站着屈膝摇:手动作同前,每小节双腿屈膝一次使动作有起伏感。边摇边走:手动作同前,双脚点地。碎步移动,使动作有飘动感。 3用听唱法学唱本歌。(指导学生自然地唱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注意旋律线、跟着老师唱这一句谱,边打手势,使音高的变化与空间垂直距离的变化同步。垂直距离音高、水平距离音长)4歌表演的设计可以用简单的动作,形象地直接表示歌词;也可以是情景式的,由部分学生扮演星星河,部分学生划动小船,在银河系游荡;更可以由学生即兴发挥、自由创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四、游戏小铃小铃在哪里。1、游戏前,先向学生讲清规则,并将拍手和敲小铃姿势示范一下。规则:找小铃者要根据声音强弱去辨别藏铃的位置。2、方法:游戏者围坐成一个圆圈,选一位找小铃者,把小铃藏身与一同学处,不能让找铃者看见。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缌跳月 教学目的1、欣赏月亮月光光阿缌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地动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韵味。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歌唱问好。二.节奏练习: 1、导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2、找学生读。 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三、新课导入 1、( 出示图画,学生描述并理解,教师引导。) 师:晚上的景色美吗?老师这儿有二个对形图分别像什么? 生:月亮、花等等。 师:“月亮婆婆露出笑脸放射出光”,听赏月亮月光光请你们用 动作和表情来告诉老师。 师:你们可真聪明,想了这么多的动作,你们都把月亮婆婆的表情给表现出来了。我们来选一种,大家一起表演。师:“河边的青蛙看者天上的月亮叫喊着”请你们用动作和表情告诉老师,我们也来选择一种。你们想不想根据音乐用舞蹈动作及表情把这迷人的景色表现出来呢?(第二次感受月亮月光光童声二重唱歌曲)2、了解彝族的特点 1)导语:小朋友们欢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来了,这些小客人穿着漂亮地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2)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辨认。3)教师向学生介绍彝族。3、感受音乐阶段:1) 导语:听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它表现了怎样地情绪?2)再听:让学生用动作感受出节奏。3)再听:让学生边听边哼唱音乐。4)教师启发: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吗 ?5)边听音乐边看插图,学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表演(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大方、自信、乐观的性格。)三、感受音乐小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不同情绪的乐曲,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感受。四、小结第三课时 我和星星打电话教学目的1、学会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体验快乐的情感,引导学生活泼、开朗地参与音乐活动。2、认识音乐台阶,学会七个唱名,要求逐步做到字唱正、音唱准。 3、通过学科间滲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培养创新学习,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一、音乐活动1、小朋友,我们来做个“上台阶摘星星”游戏,先请大家感受一下音乐台阶的音高,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台阶一起摘星星,那么摘了星星怎样归来哪?2、我们先问一问星星,给它打一个电话(请第一组小朋友扮演星星,其它小朋友与星星交流)二、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1、引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做得游戏,叫什么名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2、范唱边唱边出示画3、感受歌曲旋律、用柯尔文手势熟悉旋律的音高4、跟琴学唱歌曲5、教师领唱你们齐唱,然后再改由你们领唱。三、创造情境讨论:我们应不应该有幻想,科学家们是怎样与星星打电话的?(分组讨论)1、各组展示2、选出创编最佳小组的小朋友为优胜奖四、小结第四课时 萤火虫(歌表演)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萤火虫一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2、熟记萤火虫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用舞蹈、表演的形式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按三拍子的节奏感较自然和整齐地表演萤火虫2难点:感受和初步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进行有队形变化的舞蹈表演。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两人一组,弹簧步开火车律动进教室。二、练声:练一练O与U三、复习音的高低和长短1. 制作几副大雁图片,老师提示这是大雁喜欢飞翔的候鸟。请学生听了老师弹出的前后不同高低的两个音。用“大雁”把这两个音的高低摆出来。2.老师弹奏三个单音,学生依次摆出高低。3.看大雁飞翔图拍一拍,教师弹奏雁儿飞乐曲,让学生跟着音乐感受三拍子的乐曲。4.老师提示:今天我们要边拍手边学说话,老师以三拍子节奏语言说:“小火车”速度要均衡平稳,让学生在说话中感受二拍和三拍的不同节奏。老师不断变换二拍子语言,学生用三拍子节奏语言对答四、唱唱做做 (24页 )旋律的走向(进行方向)平进、上行、下行、彩虹型、倒彩虹型边唱唱名边做动作、听音做动作、据动作唱唱名。能否发现图中少了?五、感受歌曲1从欣赏导入,提问后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回答这首萤火虫是几拍子的歌曲。 2让学生做移动重心的律动,感受三拍子摇晃、动荡感,并熟悉新歌曲调。 3在教师反复范唱中,再让学生了解歌词内容,帮助学生熟记歌词。4用听唱法学会全歌,六、歌表演边唱、边学做几个舞蹈动作,学生分成舞蹈、唱歌、打击乐器等三组,合作表演,自评、互评。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阿西里西(好朋友)教学目的1、让学生感受贵洲威宁彝族民歌、用活泼、欢乐的歌声演唱阿西里西;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好品德。2、通过游戏猜一猜,我是谁来听辨不同的音色,以培养听觉的灵敏反应。3、认识堂鼓、小钹和木鱼,让学生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儿歌,学会朗读快板,懂得互相配合、团结一致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游戏:猜猜我是谁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参加游戏者每人自报姓名,让大家熟悉自己的音色。2、先不蒙眼睛练习一下。以熟悉游戏规则和方法。3、蒙住眼睛,分批进行游戏活动4、老师纠正不明确规则的同学二、律动(感受“阿缌挑月”) 小朋友 ,我们来用动作感受一下彝族乐曲“阿缌挑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贵洲威宁彝族民歌“阿西里西”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4、学唱琦音的衬词5、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6、初步学唱歌词 集体跟琴轻轻演唱分组演唱。7、介绍名称和基本奏法,分组探索,还可以有哪些奏法用堂鼓和小钹为歌曲阿西里西作伴奏(28页)四、歌表演1、 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动作。2、教师示范彝族小朋友的歌表演“阿西里西”3、 师生讨论,进行歌表演。可以一齐做,可以一对一对表演,也可以自由结合即兴表演。要求学生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表现出同学间亲切友爱的情景。4、集体歌表演五、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转圆圈踢毽子、布老虎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转圆圈了解彝族民歌特点,要求学生用欢快的舞蹈、表现彝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2、运用听、玩等方法来感受踢毽子布老虎乐曲,培养学生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转圆圈。 1欣赏前,教师可通过讲故事,介绍彝族特点导入,并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2第一遍听赏,感受彝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转圈等动作)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4、出示歌词:“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拉起手,站成排,月亮底下转圆圈,手儿拉得紧,脚儿齐又快,圆圈转得圆,转得圆,转得快,多愉快,多愉快。” 跟着录音唱:“转得圆,转得快,多愉.5、创编舞蹈:请小朋友根据转圆圈的歌曲,自己创编各种舞蹈,并想象歌曲表现的美好意境。二、玩一玩、感受踢毽子乐曲1、小朋友刚才我们跳着“转圆圈”舞,跳得高不高兴?下面请你们看(出示毽子)这是什么?谁来玩一玩?2、接着我们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乐曲踢毽子,请你们边听边看边想.3、现在根据踢毽子乐器,请大家模仿踢毽子的动作三、画一画、做一做感受布老虎乐曲1、小朋友又跳又玩真高兴,再请你们看(出示布老虎)这又是什么?想不想自己来画一画、做一做?2、现在请你们边听乐曲布老虎、边画一画、做一做布老虎行吗?(放音乐)四、感受乐曲情绪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听赏了三首不同的乐曲,请你们说一说,三首乐曲各是什么情绪?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 教学提示:(用实物介绍毽子,模仿踢毽子的动作。介绍有关布老虎的民俗、驱恶除魔、保佑平安,多次复听,要求在以后播放时能够说出曲名。)五、小结第三课时 拔河教学目的学唱拔河歌曲,使学生了解“号子”这一民歌种类。并试简单地创作一个“号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请学生帮老师搬动一下桌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自觉地发现了问题?2. 请学生说说刚才同学搬动桌子时(快慢、省力费力)现象,教师将学生引导到:统一出力节奏达到省力的效果。3. 问:民歌中有这种伴随劳动而歌唱并直接为劳动服务的歌曲,我们将这类歌曲称为是号子。二、进入1、小朋友教师给演唱一首拔河歌曲,请你们说一说这首是什么类型歌曲?2、谈谈感想或歌曲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以及演唱的形式。三、学唱1、请你们根据歌曲旋律,拍出节奏;跟琴哼唱旋律2、师生合作:大家打开书27页,老师读黑色的歌词、你们读蓝色的歌词,能行吗?3、小朋友接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唱一唱;4、号子的风格、领唱与齐唱的配合,请一位学生领唱、其他小朋友齐唱5、小朋友现在 用打击乐器或小喇叭、喊声、跺脚、拍手等表现拔河的热烈气氛,再将这些声音录下来,边演唱歌曲边放录音。分组徒手表演,其余各组演唱、伴奏、评价。四、小结课后记录 第四颗时 士兵进行曲(音乐活动)教学目的1、听赏士兵进行曲,让学生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学一学士兵走步。 2、按节奏念一念、做一做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并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教学过程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听一听:(播放士兵进行曲)(播放课件) 师:听,是谁在音乐中表演呢?啊!原来是一群士兵在表演,赶快躲起来别让他们看见我们,他们不希望我们看见,我们怎样做才能观看表演呢?请小朋友假装扮演士兵的样子,音乐起,大家做好准备(媒体放音乐)2、学一学师:大家听的很认真,我们来表演一下行吗?请大家一起来模仿士兵们做路的动作。二、感受音乐1、听音乐、熟记、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敬礼等六个动作,同时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声词。(书上30页)2、按节奏边念边做动作、配合音乐做动作。3、分组比赛:教师弹琴,部分学生做动作,部分学生列队前进(模仿木偶兵的形象),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4、创造: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自由表演。三、小结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快乐的小木匠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能用动作表现这首歌。2、听音练习:是“刨”还是“锯”?(s/ m r还是 s/ r d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发声练习 D |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 做游戏|5 4 3 2 |1 1 1 1|1 0 0 |我爱我的小鸡,叽叽叽叽叽。三、综合训练1、是一条趣味性的发声练习。为两乐句的单乐段。描绘了作者看到小鸡跟着鸡妈妈做游戏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2、是一条听写练习。通过听一听、辨一辨、写一写,培养学生的听辨与记写能力。3、是一条铁吧听辨节拍重音的练习四、学唱新歌、导入课题。、欣赏录音范唱,介绍歌曲。、视唱曲谱。指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然后边拍击节奏边随琴轻声视唱,速度稍慢,随着对乐曲的熟悉,速度逐渐加快。、学唱歌词请小朋友听是“刨”还是“锯”?(s/ m r还是 s/ r d ),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然后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唱词,通过分组、集体等形式反复练习。5、再请你们设计领唱、齐唱、表演、改歌词(换成别的劳动)五、小结第二课时 三个和尚(民乐合奏)教学目的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合尚,让学生体验生活结合音乐,培育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品德及感受音乐能力。教学过程一、节奏游戏1、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节奏游戏,先请你们感受三种不同的节奏: 1)模范念经: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2)请大家感受一下快快跑的节奏3)在请大家感受跑跳的节奏4)请三位小朋友用三种不同的走路形式,来感受三种不同的节奏二、欣赏三个小和尚1、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感受三种不同的走路形式,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和尚是怎么走路的?(出是课件)2、请你们根据书上插图讲一讲三个和尚的故事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三个小和尚的民乐合奏曲(播放音乐)4、展开讨论: (1)乐曲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2)乐曲中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念经、挑水)?(3)音乐是如何描写故事情节的? (4)和尚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三、进行表演:音乐故事1、庙中一个青年和尚独自边敲木鱼边打坐念经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2、他感觉口渴,独自一人去挑水喝(用小锣敲出碎步)3、青年和尚喝过水后坐下,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两人一起敲木鱼念经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4、两人都口渴了,一起去抬水喝(用小锣和镲一起敲碎步和慢步 5、两位和尚刚坐下,又来了一位瘸腿的和尚三人一起敲起木鱼念经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6、三人口渴,谁也不肯去打水,你瞧我、我瞧你,各自在庙里走来走去,最终都渴倒了(由强到弱,由快到慢,用鼓敲出瘸和尚走步)7、寺描里来了一位小和尚,又重新敲起了木鱼(分组编排、展示)四、小结第三课时 大风车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大风车,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做律动和表演。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创编能力。教学过程一、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 mi、 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二、感受歌曲大风车1、讨论引伸:你经常看大风车节目吗?请讲一个大风车里的故事。2、范唱(边唱边出示课件或画面)3、跟着老师学唱歌谱(可以只学唱部分歌谱)4、熟悉歌词5、学唱歌曲大风车,背唱这首歌曲三、音乐活动活动:让“风车”转起来。课本中是四人一组的“风车”,但也可有小“风车”(23人)或大“风车”,每小组为一个“风车” 。 “风车”随着音乐转动,可以顺转或逆转或交替,(既培养了集体意识,又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表演自信心 )四、小结 第四课时 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教学目的1、欣赏童声合唱 蓝皮鼠和大脸猫,模仿老鼠和猫叫声的伴唱部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跟着队长教学过程一、感受蓝皮鼠和大脸猫1、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蓝色鼠、猫)对!它们的名字叫蓝皮鼠和大脸猫,它们两是杂技团里的黄金搭档。 2、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歌词:“小小老鼠穿蜡衣,叽叽叽,大脸猫长胡须,喵咪咪,一个尾巴细又长,一个脸蛋吹牛皮。小小老鼠不偷米,叽叽叽,大脸猫爱吃鱼,喵咪咪,世上有我就有你,我们永远不分离。” 3、请大家聆听歌曲,说出歌中模仿老鼠和猫叫声的伴唱部分,再跟着录音学唱:3 3 3 2 3 3 3 2 | 3 2 b2 1 |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叽 叽 5 6 5 5 5 6 5 5 | i 0 6 5 | 喵 咪咪 喵 咪咪 喵 咪 咪4、我们根据歌曲,边哼唱边模仿老鼠和猫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围着教室走一圈)二、音乐活动跟着队长 1、大家先感受一下歌词:我们跟着队长,跟着他,无论他走到哪。嘀嗒嗒嗒,快!游戏已开始啦,嘀嗒嗒嗒,快!加入到队列中。嘀嗒嗒嗒,让我们齐声喊:“嘀嗒嗒嗒,嘀嗒嗒嗒!”2、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在这动画片中的儿童们一路上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过崖,穿过密林和稻 田。3、请小朋友,在音乐声中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用即兴动作来表现上述的情景。再由几位同学轮流当队长,即兴做种种动作,其他同学都模仿队长的动作。4、音乐活动蓝皮鼠大脸猫找家 黑板上画着两间相同的房子,请小朋友模仿老鼠和猫叫声音的节奏与教师手持卡片上的节奏相对应“ X XX ”、“ XX XX ”,再将两张卡片分别贴到房子上去。还可以创造其它的玩法三、小结 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雪花 欣赏雪花飞舞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热情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雪花。二、听赏雪花飞舞,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舞蹈的美感,更好地表现乐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节奏练习 请小朋友感受节奏,拍手、拍肩、跺脚、走路等三、欣赏雪花飞舞(电子琴独奏) 1、现在老师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象,请你们边听边用各种不同拍击或跺脚的形式,来感受音乐及雪花飞舞情景。2、(出示图片引入),再请你们边看画面边听音乐3、随着音乐即兴表演四、学唱新歌、导入课题:小朋友刚才我们用绘画、拍击、跺脚及表演的形式感受音乐及雪花飞舞情景,现在 请大家听一首“雪花”是怎样唱歌的2、范唱(边唱边舞)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唱歌曲雪花3、欣赏歌曲录音1)小朋友,请你们认真听,听到熟悉的节奏就把它拍出来2)跟琴哼唱歌曲旋律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4、学唱歌词:听唱、模唱、跟唱、学唱5、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五、创设情景随音乐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接着边唱边演,可由个别同学上来表演,在小组或全体一起表演时不要求动作的统一,只要求大胆地参与。六、小结 第二课时 欣赏江雪(古诗词歌曲)教学目的 1、聆听江雪这首童声齐歌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熟悉唐诗1、小朋友,你们会背唐诗吗?(请小朋友背各种唐诗,并说一说它们的含意)2、真棒!你们会说这么多唐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的 唐诗,题目叫江雪,谁熟悉?3、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学生朗读(最好吟诵)歌词。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二、欣赏江雪 1、初听乐曲(要求边听边想的问题)(1)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曲。(2)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第一遍播放乐曲江雪,学生回答以上问题2、复听乐曲(1)师生跟琴哼唱主题旋律(2)师:这首乐曲以一个主题旋律作多次的重复。3、跟着录音学唱这首歌曲三、画一画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刚才感受的童声齐唱江雪画一画,描绘一幅江雪的情景四、创设情境 全班小朋友分成四小组,手拉手围成四小圈,有上有下,表示江雪情境,边唱边上下移动表演,五、小结 第三课时 小雪橇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二、 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让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雪地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老师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快乐吗?(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孩子们在玩小雪撬,他们多快乐呀!师:我们想不想玩一玩三、音乐游戏现在我们来创设一辆“小雪撬”,请三位小朋友扮演三匹马,六位小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