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34240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版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一学期背诵篇目一、 每周一诗1、 第一单元 望驿台 秋思 白居易 张籍靖安宅里当窗柳, 洛阳城里见秋风, 望驿台前扑地花。 欲作家书意万重。两处春光同日尽, 复恐匆匆说不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行人临发又开封。 2、 第二单元 宿新市徐公店 村晚 杨万里 雷震篱落疏疏一径深, 草满池塘水满陂,树头花落未成阴。 山衔落日浸寒漪。儿童急走追黄蝶。 牧童归去横牛背,飞入菜花无处寻。 短笛无腔信口吹。3、 第三单元 暮江吟 夜泉 白居易 袁中道一道残阳铺水中, 山白鸟忽鸣,半江瑟瑟半江红。 石冷霜欲结。可怜九月初三夜, 流泉得月光,露似珍珠月似弓。 化为一溪雪。4、 第四单元 嫦娥 迢迢牵牛星 李商隐 无名氏云母屏风烛影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长河渐落晓星沉。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嫦娥应悔偷灵药,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碧海青天夜夜心。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5、 第五单元 蝉 画眉鸟 虞世南 欧阳修垂緌饮清露, 百啭千声随意移,流响出疏桐。 山花红紫树高低。居高声自远, 始知锁向金笼听,非是藉秋风。 不及林间自在啼。 -1-6、 第六单元 牧童词 夜书所见 李涉 叶绍翁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江上秋风动客情。荷蓑出林春雨细, 知有儿童挑促织,芦管卧吹莎草绿。 夜深篱落一灯明。乱插蓬蒿剑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牍。7、 第七单元劝学 赠外孙颜真卿 王安石 三更灯火五更鸡, 南山新长凤凰雏, 正是男儿读书时。 眉目分明画不如。 黑发不知勤学早, 年小从他爱梨栗, 白首方悔读书迟。 长成须读五车书。8、 第八单元 东栏梨花 水口行舟 苏轼 朱熹 梨花淡白柳深青, 昨夜扁舟雨一蓑, 柳絮飞时花满城。 满江风浪夜如何。 惆怅东兰一株雪, 今朝试卷孤蓬看, 人生看得几清明。 依旧青山绿树多。二、 古诗文1、 第三单元第十课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1934年到1935年其一 其二 其三山, 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倒海翻江卷巨澜。 刺破青天锷未残。惊回首, 奔腾急, 天欲堕,离天三尺三。 万马战犹酣。 赖以拄其间。中心思想:描写了山的高耸、雄伟、险峻。表现了红军崇高坚韧的意志,以及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勇敢善战的革命形象。 -2-注释:锷:剑刃;赖:依赖;鞍:马鞍;酣:痛快;堕:掉;拄;支撑第十一课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注释:碣(ji)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沧海:大海。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澹澹(dn):水波动荡的样子。竦(sng)峙:挺立。“竦”和“耸”相同。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释:1.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2. 夫:读“f”。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3. 如何:怎么样。4.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5.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6. 造化:大自然。7. 钟:聚集。8.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9.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10.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 -3-11. 判若早晨和晚上。12.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13. 荡胸:心胸摇荡。14. 曾:同“层”,重叠。15. 决眦(z):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16.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17. 会当:终当,定要。18.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第二十八课 为学 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注释:1.乎:表疑问,相当于“吗” 2.为之:为,做;之,代词、代天下事 3.矣:表肯定,相当于“了” 4.之:的 5.蜀:四川 6.鄙:边远地区 7.其:其中 8.语:对说 9.欲之:想要到 -4-中心:证明天下事和人做学问的难易是可以转换的,关键在于做与不做,做了,难的也会变容易,不做,容易的也会变难。观点:人之为学,贵在立志,事在人为。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注释: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定语后置,(怎么样)的人。4.先:首先,事先。 5.度(du):衡量。动词,用尺子度量的意思6.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7.置:动词,放,搁在。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12.之:动词,到去,前往。 13.操:动词,拿、携带。14.已:时间副词,已经。 15.得:得到;拿到。16.履:名词,鞋子,革履。 17.乃:于是(就)18.持:动词,拿,在本文中同“操”。19.度(d):名词,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22.及:等到。 23.反:通“返”,返回。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25.遂:于是。 26.曰:说。 27.宁(nng):副词,宁可,宁愿。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9.自信:相信自己。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罢:集市散了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死守教条,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