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语文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14268734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语文期末复习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复习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上语文期末复习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诉衷情一、文学常识1、诉衷情作者是(陆游 ),(宋/南宋 )代词人二、词语解释1) 梦断:(梦醒 )2) 鬓先秋:(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3) 天山:(代指抗金前线)4) 沧州:(古代隐士所居之处,代指自己闲居的湖边。 )5) 关河:(关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6) 胡:(金兵 )7) 空:(白白地 )三、重点句子理解:1)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塞与河防,这些前线的工事只能在梦中才能见到,一梦醒来就根本看不见了。)(在军队中穿过的貂裘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 ) 四、内容理解1、这首词是在充满英雄气概的回忆中开始的.首两句“当年”再现了(作者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后两句“关河”(表明他早已脱离了军队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2、上片写了(两个生活场景 )、下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抒写了(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3、“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借用(班超希图封侯的理想来表达自己年轻时报效国家的壮志。 )其中典故是(投笔从戎 )4、“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 )的典故,借以表达(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5、为什么会“泪空流”?“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词人本来希望能够看到国土收复,胸怀壮志,但是事与愿违,未能实现,自己却双鬓班白,报国家无门 ),表现了(作者失望和痛苦的心情,也写出了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 )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概?(这句话既是作者内心矛盾的自白,也表现出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7、 天山代指(抗金的西北前线),以沧洲代指(自己闲居的湖边。)此刻,他最牵挂的是什么事情?(他虽然在闲居之地,心在抗敌前线。他放不下沦陷的国土,忘不了那里的人民,忘不了的早年的志向。)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文学常识1、“破阵子”是(词牌名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题目 )作者是(辛弃疾 ),(宋/南宋 )代词人二、词语解释1) 八百里:(牛名,亦兼指连营之广 )2) 麾下:(指部下 ).麾,(军旗 .)3) 炙:(烤肉. )4) 作:(像,如.)5) 沙场:(战场 )6) 点兵:(检阅军队 )7) 霹雳:(惊雷,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8) 了却:(完结,完成. )9) 天下事:(此特指恢复中原之事. )10) 可怜:(可惜. )11) 翻:(演奏 )12) 五十弦:(泛指军中乐器。 )13)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的悲凉的军歌。)三 内容理解1、全词首尾(写实 ),中间写(梦境 ),现实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词人(抗金的决心和壮志难酬悲愤之情)2、这首词的“壮”体现在何处?体现在(出征 )和(激战 )两个场面,(梦中号角连营,是军乐雄壮;沙场点兵是阵容威壮);(马作的卢,弓如霹雳,是杀敌征战的勇壮);(收复中原,博取功名是志士豪壮。)3、如何理解“可怜白发生”这句话,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前面抒发豪情壮志是为了这一句作铺垫,在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幻境与实情的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满腔热情却无从报国的悲伤、无奈之情。)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一、文学常识1、丑奴儿作者是(辛弃疾),选自稼轩长短句,(宋/南宋)代词人二、词语理解: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2)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3)层楼:(高楼 )4)强:(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少年“愁”:(无病呻吟的闲愁。)7)老年“愁”:(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愁。)(或空有壮志、报国无门之愁)三、句子解释1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2、欲说还休:(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3、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四、内容理解、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以“少年”“不识”“ 愁”与“而今”“识尽”“ 愁”对比,突出了词人内心深处报国无门的愁苦、愤懑之情 。)、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表达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孔孟论学练习一 解释加点字:1、六十而耳顺(适合、如意,指无论听到什么,无须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意,并明辨是非。 )2、止,吾止也( 停止 )3、譬如平地(这里作动词,填平。 )4、不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5、虽与之俱学( 一起 )6、尽信,则不如无( 相信 )7、取二三策而已矣( 选取 )8、以至仁伐至不仁(讨伐 )9、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 10、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11、未成一篑(篑,土筐。一篑,一筐土 ) 12、使奕秋诲二人弈(围棋 )1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这里引申为拿 ) 14、一日暴之(同“曝”,晒。 )15、以至仁伐至不仁( 极 ) 16、取二三策而已矣(竹简 这里作量词,相当于“片“ )1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自立,这里指立于礼,即做事合乎礼法。 )( (受)迷惑。 )18、不逾矩(超越 规矩,法度。 )19、是以谓之文也。(因此。是,这。以,因为。 )20、如何(对怎么办,能有什么帮助 )21、虽覆一篑( 倾倒 )22、无或乎王之智也( 同“惑”,奇怪 )23、今夫弈之为数( 技巧,技术 )二、解释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3、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比如下棋,这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也就停下来了 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譬如填平洼地,就算只倒一筐土,如果继续干,我也就前进了 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能生长了 三、内容理解:1、本文节前四则选自论语。作者是我国 春秋 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 学派的创始人。后四则选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2、第一则,是写 孔子为学一生的过程和体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需要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第三则,阐发了孔文子的谥号“文”的含义,表明学习态度要谦虚,不懂就问;第四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关键在自身的努力。3、后二则中,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两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第二则,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要有貭疑精神。4、从文中归纳出的成语有不耻下问、功亏一篑、一暴十寒、专心致志。黄生借书说一、课文内容理解: (1)黄生借书说选自_小仓山房文集_,作者是_清_(朝代)的_ 袁枚; _,字_子才_,号_简斋_,又号_随园老人_。(2)“说”是古代的一种_叙事兼议论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说说_意思。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吾,余,予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子。(4)课文为了论证“_书非借不能读_”这一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是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5)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汗牛充栋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书籍很多 二、理解性默写:1、与“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一句相照应的两句话是:汗牛塞屋子孙弃者无论焉。若业为吾所有云尔。 2、作者向黄生提出的希望是: 三、翻译重点句子: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到(他家)去借(书阅读),(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那种情形。 2、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3、姑俟异日观云尔。“姑且等到别的日子再来看吧”如此而已。 4、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收藏)的书,但富贵人家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 5、故有所览辄省记。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呢,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呢?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授:( 交给 ) (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无论:( 更不用说 )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人:( 这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 ) (4)今黄生贫类予 类予:(像我 ) (5)为一说,使与书俱 俱:( 一起 )(6)归而形诸梦 诸: ( 之于 )(7)故有所览辄省记 辄:(就 )(8)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可惜:( 值得珍惜 )五、问答题:1作者为何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作者用心良苦,不仅以此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2作者为什么要讲述自己幼时借书的遭遇给黄生听?既唤起共鸣,又勉励告诫黄生。(意近即可)3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要珍惜并好好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年轻时光认真学习。4作者为何“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勉励黄生珍惜青春时光,勤奋读书。5作者讲述做官后书多蒙尘的情景有什么作用?以类似的经历勉励黄生珍惜机会,专心读书;告诫黄生读书年华一旦过去,以后很难读书。6作者写黄生借书说的用意在哪里?宽慰黄生不以借书为耻,更以此勉励黄生专心读书,珍惜读书的机会(并尽快还书)。课外阅读拓展提高 (甲)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乙)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6. 作者幼时借书有过怎样的遭遇,黄生借书受到怎样的优待?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则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7. 乙段中,作者向黄生提出怎样的希望?(用原文回答) _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 甲段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正面是_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_,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_。 9. 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自测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最是不济事( 对事情有益 ) 2、眼中了了(明白)3、方寸无多(内心 ) 4、微言精义( 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 5、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6、坡洒然不倦( 畅快的样子) 7、与我何与也(相关) 8、迄无佳文(终) 9、老吏史苦之(以为苦)10、其龌龊亦耐不得(不干净,这里有品位低下的意思)11、孰有如孔子者乎(谁)(及,比得上) 12、惟虞世南(只,只是)13、往来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4、且过辄成诵(就) 15、悉贮其中(都)(存放,放置) 16、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穷尽) 17、岂非没分晓(不懂道理 )18、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四更)19、过目成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20、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1、虽生知安行之圣(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二、翻译句子(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有些人读书把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当作(一种)才能,这是最无益处的。 (2)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书中)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越是探究越是有所发现,越是钻研越是深入,越是深入进去就越是不知道它们多么奥妙。(3)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 即使是(象孔子这样)生下来就明理,就行大道的圣人,也不停止刻苦学习的努力。(4)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怎么能因为看了一遍就可以记住于是就结束继续学习呢?(5)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何况过目成诵还有什么东西都记诵的弊端。 (6)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反复诵读、观看,使人欣喜使人悲泣,就在这么几段中罢了。(7)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破烂的橱柜,臭油坏酱都储藏在里面,他的品味低俗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8)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千百年来,过目成诵的人,有谁比得上孔子呢?三、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选自板桥家书,作者是( 清)朝(朝代)(郑板桥)(人名),他我国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以 画(兰、竹、松、石、菊)闻名于世。为“ 扬州八怪”之一。2、找出本文的成语, 应接不暇 过目成诵 韦编三绝 微言精义 生知安行 3、关于读书的方法,本文作者反对 (过目成诵) 和 (无所不诵) ;主张(深入探研书中微言精义) 和(选择书中精华反复诵读 ) 。4、郑燮为什么反对“过目成诵”的读书方法?(用原文回答)“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5、文中列举孔子、苏轼的事例,其作用是:论证一般人读书更应该深入探研书中微言精义的观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