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训练之多球训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253028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羽毛球训练之多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羽毛球训练之多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羽毛球训练之多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羽毛球训练之多球训练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就多球训练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掌握程度的影响和身体机能各指标的变化等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对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技战术水平非常有效果,并且身体素质各指标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关键词:体育专业生;羽毛球;多球训练;效果1.前言羽毛球运动是隔网相对的对抗性项目,其特点是:对抗的双方在各自的区域运用球拍将羽毛球从网前击向对方有效的区域内,双方都要回击有效的来球,并设法使对方失误。它的比赛结构是由短时间的一次高强度运动与短时间的间歇和交替运动组成,是在快速的移动、瞬间的判断、突然的变化、相互的技术串联、复杂的对抗中进行的。围绕着这些特点与结构,在训练和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球训练来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广州体育学院羽毛球选修课学生8人。2.2研究方法2.2.1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的专家进行访谈得出在羽毛球训练与教学中,多球训练法因其实效性与实用性受到了教练员与学员的广泛采用。2.2.2实验对比法在固定的训练时间段内,教师将基础和领悟能力基本相同的学生分为两组练习,对照组采用“单球”训练法,实验组采用“多球”训练法,在对学生进行相同内容训练的同时,分别测试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心率,并检验两组学生在训练后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实验组采用“一球一击”定点的多球训练方式供球,训练学生掌握尚未学会的技术动作,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正手后场吊球,正手后场高远球,网前反手挑球和网前正手挑球,训练时由定位逐步过度到移动击球;参照组采用“一对一”的常规训练手段,训练内容和实验组相同,正手后场吊球,正手后场高远球,网前反手挑球和网前正手挑球,训练时以单线练习为主。经过相同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技术测验,即由教练发30个球,要求学生必须把球打到规定的区域内并统计成功率(表1,表2)。表1实验组30个球成功个数正手后场高远球正手后场吊球正手网前挑球反手网前挑球徐xx24212021李xx25202418董xx24232421潘xx23242018表2对照组30个球成功个数正手后场高远球正手后场吊球正手网前挑球反手网前挑球李xx18121516崔xx15161215宋xx16161213李xx151213122.2.3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处理和显著性检验。3 结果与分析3.1 结果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在正手后场吊球,正手高远球,正手挑球及反手挑球的成绩都比参照组的好(表3, P005)。对照组的技术动作掌握的比较规范,并且连续击球的意识较强,对球的感觉较好,而参照组的数据都不如实验组,不但失误多,击球时判断不准,而且击球时也不懂盯住球。另外,我们对4名专业学生进行了一对一5分钟训练高吊全场控反控训练和5分钟全场跑动的多球训练负荷的比较,比较运动后的心率,可以看出“一对一”训练后的心率低于多球训练者的心率,可见,多球训练既能帮助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基本技术动作,又能增加运动强度,提高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机能。同时我们注意到,多球训练能提高击球速度、力量、移动速度,加大训练难度,学生通过连续不断地迅速移动击球,在短时间内快速或大力击球,其密度,强度也会相应加大;而在一对一的训练方式中,来球回球的速度节奏相对平稳,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击球,因此,要提高缺氧时的技术水平,即较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能力,就必须选用一种能够把羽毛球动作节奏,把技术学习、素质练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而多球训练正是适合这种要求的比较理想的手段。在羽毛球基本技术的训练中,某些技术内容的练习用单练的方式去练,质量和效果都不大理想,很难达到训练的目地和要求。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成绩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P检验正手后场高远球240.816161.414P0.05正手后场吊球221.826142.309P0.05正手网前挑球222.309131.414P0.05反手网前挑球19.51.732141.826P0.053.2 分析3.2.1羽毛球多球训练对提高运动员速度素质的作用羽毛球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打球的双方如果处在相持阶段时,必然是保持着某种空间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实质是时间的平衡,如果一方不断的加快速度,而另一方保持原来的速度,那么保持原来速度的一方,只好被迫跟上对方,如果速度仍然被对方压住,那么回击球的动作就不可能完成得很好,击球的速度、力量势必减弱,整个击球节奏也会受到破坏,因而陷入被动。由此可得出羽毛球运动必须在短时间保持高速度。可见,提高10s内的供能能力对于羽毛球运动是相当重要的。羽毛球运动所需要的速度,主要是快速的反应速度、起动变向速度、挥臂速度、完成动作的配合速度、变速能力。因此在速度训练中要注意提高神经系统灵活性,提高力量协调性和动作的熟练程度,还要注意的是各关节的力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速度、发挥速度。羽毛球的速度训练必须与专项特点及比赛要求紧密结合。速度训练时采用专项特点与比赛时动作结合相同,协调机制相似的专门练习与完整练习,对发展快速能力最为有益,但都要接近于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动作速度或移动速度,反复进行,在简化的条件下要做得快些,在加大难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做得快些,以获得必要的速度储备。通常的训练方法采用10组5060m跑,或20s变向跑,如10球20组的多球练习。在多球训练中,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不仅要快速击球,而且接球点会随教练员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多球训练,运动员也可较好地提高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3.2.2羽毛球多球训练对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素质的作用羽毛球是一项动力性练习,从羽毛球动作结构特征看,它又是由周期性动作和非周期性动作组成的混合性运动。从羽毛球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看,它是短暂的高强度运动与维持较长时间的低强度相间隔的持续运动。身体素质是着重发展力量、反应速度和短时间快速的跑动速度,同时发展弹跳力和爆发力,再加上蹬、跳、跨、击球、跳起扣杀等等。羽毛球运动中速度主要体现在:完成各种动作的快慢、对场上复杂环境反应速度的快慢与肌肉收缩的速率和空间转换动作的快慢;速度素质好,判断反应快,起动回动快,步法移动快,抢位快。此外,一场羽毛球比赛短则20min,长则1.5h。运动员在如此长时间里不断移动、跨跳、挥臂击球,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要求也是很高的。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是指在长时间的羽毛球比赛中,始终保持速度素质充分发挥的一种能力。比赛开始优秀运动员多数都能较正常地发挥速度,但往往在比赛的最后阶段,速度明显减慢,从而造成比赛失利。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固然重要,但速度耐力则是取得一切比赛胜利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训练中笔者认为通过20球10组(组间间歇40s)、50球4组(组间间歇1min)的多球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素质。3.3多球训练法的注意环节对于初学者的多球训练应该先从单一步法训练开始,比如说我们先训练正后方后退步法。老师在向学生正后方送球时应先适当放慢送球引拍动作,并提醒学生在你引拍准备击球的瞬间做出急停动作。让学生仔细体会步法上和击球过程中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当这个速度做的比较好时,可以慢慢加快送球速度,但还是匀速送球。等匀速发球状态下学生动作节奏感、协调性以及击出的球的质量比较高时。可以变速发球,让学生去适应节奏的变化,进一步提高节奏感。多球训练供球点单一,多球训练当中,供球点往往比较固定,供球虽然可以通过球速、落点、力量来控制,但是练习方的注意力只会集中在那一点,降低了队员判断训练的要求,削弱了训练者对来球的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供球时要常变换地点。与其它联系方法相结合,羽毛球训练应该是多元化的,组织训练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学生各阶段的能力,多球练习多球是一个很平常的练习,几乎每个经过正规羽毛球学习的人都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但训练的效果怎么样呢是否能在短时间里有较大的提高,这不仅跟队员的领悟力和刻苦程度有关,还跟我们教练的训练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教练员在多球教学中应该充分贯彻节奏感思想。并将对节奏感的训练融入到多球训练中去。因人而宜合理安排,在课堂中,选课的学生水平相差比较大,在进行多球训练时,首先要条件分组,把条件相近的分到一组,技术稍好的的学生负责4. 结论4.1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对于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羽毛球技战术水平非常有效果,并且身体素质各指标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4.2在多球训练中,运动员在短时间内,不仅要快速击球,而且接球点会随教练员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多球训练,运动员也可较好地提高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5.参考文献1王薇.运动生物化学在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5):24.2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7(1):2.3陈艳.谈羽毛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284张勇.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陈雄山.多球练习法在高校羽毛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10).6潘莉.羽毛球多球训练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7周建伟.羽毛球多球训练对提高身体机能能力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3).8肖洁.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