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5065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太湖水污染原因分析、现状及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湖水污染现状、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无论从其地理位置、轮廓还是战略功能上看,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发展的各类“血管”。,Contents,Part太湖的简介,地理,位于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 具体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主要水源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 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洩长江,以娄江、吴淞江、黄浦江为主,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气候,经济,年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年最低水温出现在12月下旬2月上旬,历年最高水温达38,最低水温0,水温年变幅介于29.5和38.0之间,历年平均变幅34左右,历年平均水温为17.1。太湖历年平均水温较陆上气温高1.3且各月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虽然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0.4,人口占全国的3,却创造了全国11.6的GDP和16.7%的财政收入。太湖地区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Part太湖污染的历史和现状,一望无际的蓝藻,无锡鼋头渚曾是最佳观湖景点,但蓝藻成祸,游客已经不能与太湖水亲密接触了,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水质良好,以类、中营养一中富营养水体为主,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据1981年调查,太湖水域属类水的面积 占6 9 ,类水的30,类水的占1;中营养状态的面积占83,中富营养状态的占16.9。,近20a来,太湖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水质级别下降了两个等级,由原来的类水为主到现在的以类水为主;富营养化程度上升了1.52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以中营养和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主。,高锰酸钾指数: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除了2000年外,其它年份的高锰酸盐指数均满足类水质标准,但是浓度增加趋势不容忽视。 总磷指标:除1990年和1991年基本满足水质标准外,其它年份均超标。19901995年,总磷指标呈明显增加趋势;19951999年,呈下降趋势;受入湖水量偏小的影响,2000年总磷指标浓度变大;20002004年,呈下降趋势。 总氮指标:一直高于水质标准,甚至高于水质标准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总氮已成为太湖首要污染指标,必须从严控制。,全湖高锰酸盐指数自2003年以后增加较快,变化范围4.055.80mg/L,年内汛期、非汛期监测结果接近。,全湖总磷自2003年以后明显增加,年均值范围为0.0640.104mg/L,年内汛期、 非汛期监测结果接近,全湖氨氮含量年均值范围为0.180.55mg/L,年内氨氮浓度非汛期明显高于汛期,总氮量自2001年开始均为上升趋势,全湖总氮年均值范围为1.712.79mg/L,年内汛期、非汛期监测结果接近,太湖污染特点,Part 太湖污染的原因,船舶造成的水体污染,城市化带来的水体污染,水产养殖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二次污染,工业点源污染,污染源,目前,太湖流域结构性污染十分严重,化工、纺织印染、黑色冶金依然是重点污染行业。 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的分散性、经营方式的多变性及其初级粗加工,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工业点源污染,肥料、农药、畜禽粪便、水产养殖业、秸秆、村庄生活污水、村庄生活垃圾对水体氮磷污染贡献;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在网箱养殖过程中,投入到太湖中的饵料中只有30被鱼类利用,其余的沉入湖底,污染水质。在这30被利用的饵料中,有91的氮磷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养殖,生活污水,船舶,太湖流域地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人口剧增,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之以前迅速增大。 与此同时,排污管道铺设不健全、处理没施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致使污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就排入到太湖中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N、P元素物质。,太湖水域捕鱼的船只众多,现在的捕鱼船多是用柴油作为动力,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气态颗粒污染物随风飘落到太湖中,污染水体。 另一方面,船只老化,废油滴漏严重,覆盖水面,较难自净,加剧了太湖水体的污染。,社会因素,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矛盾加剧,未形成健全合理的水权、水价及水市场机制,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落后,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污染排放的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科学研究不够,缺少科技支撑,自净能力削弱,土地利用方式转换,部分河流被填埋,一些河流虽然未被填埋,但阻隔了与其它水系之间的沟通 降低了水环境容量和对污染物的稀释吸纳能力,网围养殖,泥沙淤积与沼泽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用水量大量增加湖区用水过度,导致湖泊萎缩,土地沙化,水质下降,环境变差,Part 前人对太湖的治理,早期错误做法 加高太湖的湖堤,建造闸门,分割湖面,修建人工的入海通道,把自然的太湖改造成一个由几千个闸门控制的人工平原水库改造成一个既无自然入口又无自然出口的、水基本不流动的人工水库系统。,强烈反差,针对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结构调整 科学技术创新 政策法规引导 针对工业点源污染 江苏推出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 太湖流域限排标准更严 最严限值比原有标准增10多倍 针对船舶污染 2008年11月5日,太湖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在常州落定后 试运行,标志着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船舶污染防治工程基础建设全面启动。此项工程范围涉及整个苏南地区,贯穿苏、 锡、常、镇4市,计划总投资3750万元,在3年内将分两期先后建设15座船舶垃圾收集站和15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据介绍,已在常州落定试运行的第一座船舶油废水回收站规格为0.25m/h2,坐落于常州奔牛中石化水上加油船上,配有油水分离器、空压泵、抽水泵、废油水废机油柜等。,治理蓝藻的方法,各种治理方法小结,常用的治理方法分为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耗时长投资大, 实施难度大 化学灭杀只是一时解决了问题, 但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 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太湖蓝藻的预防和综合治理,自动吸藻器正在吸取厚达5厘米的微囊藻水华,投入小白鲢、鳙鱼等鱼种,用以吞食、消化蓝藻,重力斜筛自动脱水设备在对滇池蓝藻水华进行脱水处理,或许新方法的诞生能对太湖蓝藻的治理有所帮助,防治水污染的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 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严格控制水中氮、磷含量,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不良趋势。 应建立完善的藻类监测机制, 为科学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减少出现盲目治理、浪费资源的情况。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 水是生命之源, 水的质量与生命健康休戚相关, 而蓝藻爆发不是突发性的, 它是污染日积日累的结果。 防治藻类的方法有很多, 其中就有化学除藻, 但我认为, 如非迫不得已, 最好不要采取化学除藻, 因为蓝藻繁殖很快, 一旦优势种群形成, 即使用药除藻有效, 但过12天又会大量繁殖出现, 而且化学除藻容易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 不安全。,我们的想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