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六月份八年级科学新生入学测试卷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4009917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六月份八年级科学新生入学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六月份八年级科学新生入学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六月份八年级科学新生入学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六月份八年级科学新生入学测试卷姓名:_ 分数:_学校:_ 联系电话:_附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F19 O16 Na23 P31 Mn-55 F-19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冰 B镁带燃烧 C酒精挥发 D石蜡熔化 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2OBZnCODCl23、植物叶片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 )A、保卫细胞 B、叶肉细胞 C、表皮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不一定5把木炭粉、硫黄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点燃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BNO2CSO2DN2056、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C、衰老的根毛不断脱离,新的根毛不断产生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表面积7下列各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Fe3O4、Fe2O3、FeO BFeO、Fe3O4、Fe2O3CFeO、Fe2O3、F3O4 DFe2O3、Fe3O4、FeO8、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 ) A、从土壤中吸收 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 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 D、动植物的遗体9、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途径是 ( )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 根中筛管 茎中筛管 叶中筛管 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 根中导管 茎中导管 叶中导管 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 叶中筛管 茎中筛管 根中筛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 叶中导管 茎中导管 根中导管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一种单质只能由一种元素组成 D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11、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C、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B、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12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Z,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AZ-2+3 BZ-2-3 CZ+2+3 DZ+2-317、设下图中a、b、c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它们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是: ( ) A B C D13在质量相等的SO2和SO3中,氧元素质量比为 ( )A1:1 B2:3 C5:6 D5:414、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保证气孔的通畅 D、增强光照15下列对氮气、一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氮分子B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同C每个分子所含氮原子数都相同D所含元素种类都相同16、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 ( ) A、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 B、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 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 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17、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繁衍的生长需要 ( ) A、水分 B、空气 D、大风 D、矿物质元素18有一包(NH4)2SO4样品,经化验,样品的含氮量为22.5%,则样品中的杂质不可能是()A、NH4NO3B、NH4HCO3C、CO(NH2)2D、NH4Cl19、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对植物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以下会导致气孔关闭的是 ( )A、当植物失水过多时 B、蒸腾作用最强时 C、光合作用最强时 C、放出氧气最多时20、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21已知R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96,在其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则化学式为 ( )ARO3 BRO2 CR2O3 DRO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22、天平的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见右图)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天平哪边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A左、光合作用 B左、杯内水分的蒸发C左、树叶的蒸腾作用 D右、树叶的呼吸作用23、由NH4NO3、KNO3、KH2PO4、MgSO4和CaCl2等无机物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成的营养液适合于培养( ) A衣藻 B酵母菌 C草履虫 D乳酸杆菌24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含义不具有宏观含义的是 ( )AH BKCl C2HCl DO2 25、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可能是()A、ABC4B、A4BC3C、A2BC3D、A3BC326N0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0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27如右图所示,光照条件下,一只大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是O2,B是C0;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28、成语有“藕断丝连”之说,小明同学把藕折断,发现连接处的丝可拉得很长,经过观察可认为这些丝来自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导管 D、液泡2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学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它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和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要求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期望的产物。下列制备反应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A2KClO32KCl+3O2 BCu0+H2 Cu+H2O CZn+H2S04=ZnS04+H2 D3Fe+2O2Fe30430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能够伸长,这些细胞位于(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31、两个小烧杯,甲杯装上清水,乙杯中装上等量的浓盐水(都是40mL),把萝卜条切割成裤子状,两边“裤腿”大小相等,分别放于两个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观察萝卜条两侧及两烧杯液面发生变化情况:_ _32、下图是根尖四部分细胞形态特点示意图,请你根据这些细胞结构特征,按根尖结构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为_A_,其中根尖吸水的主要区域是_,对根尖起保护作用的是_。A、B、C、D、33.为了探究人嘴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来自何处,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一):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人缓缓吸气;操作(二):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人缓缓呼气。(1)上述操作(一)、(二)交替进行各34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瓶中现象是: ;B瓶中现象是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 。34.某实验小组进行有关红磷燃烧的系列实验(如下图)。实验一:如图A所示,将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看到集气瓶中有大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实验二:如图B所示,将过量红磷点燃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内,吸进水的体积大约占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此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三:如图C所示,将少量红磷放置在一块铁板上,再用细砂完全覆盖,用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现象,这是因为 ;撤去酒精灯后,立即将砂子拨开露出红磷,看到红磷燃烧,这是因为 。35、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很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_ 污染 三、分析与计算(36题10分,37题8分,38题7分,共25分)36实验室常用3的H2O2溶液和MnO2来制取氧气,现有3的H2O2溶液100克。(1)MnO2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2O2溶液中H2O2的质量 (4)H2O2完全分解能制取多少克氧气(5)当H2O2完全分解后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37环氧化(R)丙烯醇(化学式C3H6O2)是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沙普利斯应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用于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1)推测C3H6O2在人体中氧化后的最终产物(2)C3H6O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C3H6O2的相对分子质量(4)C3H6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38在一种M的氧化物中,M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已知M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8,求此氧化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