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4009384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第1课时)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写出阅读中积累的生字新词并注音。了解作者鲍尔吉原野的有关文学知识。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课文主要思想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3、从富有抒情特色的词句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评价任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找出文章描写草原特点及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概括自己对草原的整体感受。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蒙古人,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豪放爽朗粗犷, 然而在这篇散文中让我们感觉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征:细腻柔情。在我国当今文艺界就有三个人以他们的细腻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们就是草原三剑客:歌手腾格尔 画家朝戈 以及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鲍吉尔原野。他们三人在创作中都充满了细腻与柔情,他们对自己的故乡和民族念念不忘,他们的个性谦逊低调,本色质朴。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注:鲍吉尔原野 成吉思汗后人,鲍吉尔为蒙古姓,在元朝秘史中译为孛儿只斤,原野为汉文名字,蒙古名为“茫莱巴特”)二、积累字词1)给黑体字注音:鲍( ) 簇( )立 迥( )然 咆哮( ) 鬃( ) 面颊( ) 摩挲( ) 处境( ) 前瞻( ) 穹( )庐 2)理解词语:前瞻:向前方的远处看;引申:向将来看。局促:拘谨不自然。迥然:形容差得很远。冥想:深沉地思索和想象。摩挲:用手抚摩。三、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课文。阅读指导: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阅读本文,要感受作者是如何来突出草原特点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四、速读课文,并找出文章描写草原特点和人(包括牧人、城里人)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描写草原特点的语句:(1)辽远而苍茫:草原是辽阔无边的,看不到边际。(2)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3)看不到与看不尽。(4)在单一中呈现丰富。(5)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6)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人们对于草原的感受:(1)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2) 困惑。(3)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4)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五、本文题目是“静默草原”,“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草原是“静默”的?(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回头向后眺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文章以“静默草原”为题说明草原的美不可看,只可感受。它的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地、脉脉地沉思。)六、再读课文感受草原的独特魅力。(有感情朗读描写草原特点的语段。)七、达标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前zhn()jing()然不同摩su()咆哮()()面颊()衣襟()2、文中用到了许多“看”的同义词,请根据原文在括号中填入“看”的同义词:站在草原上,你勉力(),或回头向后(),都是一样的风景。在都市里生活,或者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蒙古人()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未来。3、判断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B、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C、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D、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4、积累关于描写“草原”古诗名句。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静默草原(2课时)(第2课时)课前预习: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草原的认识。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课文主要思想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3、从富有抒情特色的词句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评价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结合相应的题目,从富有抒情特色的词句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分析草原特点及文章所表达的对草原的感受。1、请同学们默读3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呢?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对草原,要用心去感受。“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既是草原的特点,也是我们了解草原的所要的态度用心去感受。因此蒙古人“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苍茫是草原人面对草原的一种心情,一种感受,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实际上是用心去体会草原。)2、齐读78段 。思考:为什么草原具有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草原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接壤),草原的变化多端(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具体分析:草原是辽阔无边的,所以看不到也看不尽,而草原的变化多端,就使得我们无法抓住草原得某一特点,所以“看不到”;因为变化多端,我们可以看到草原各种各样的特点,所以“看不尽”。这是草原的又一特点。)3、朗读第11段。(找个别学生朗读)思考:草原给作者怎样的具体感受?(是“自由”而又“不自由”的,易让人觉得没安全感,有种被遗忘的,甚至是迷茫的感觉。与草原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4、“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自由感,草原上看不尽的风景。可以抚摩、打滚,悠闲自在,在静默中观望未来。不自由,草原过于强大的辽阔,单一的辽阔,目之所及都是辽阔。人在此显得很渺小,也受到一种强大无比的无形力量的压迫。你丝毫不能撼动它,你无所作为,人的感觉反而不自由而局促。然而,正如作者接下来所说的“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大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人与阔大无边的草原相比,自然就显得渺小与微不足道了。而此前,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然而面对草原的宽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阔大无边的胸襟时,人所拥有的一切就显得可悲、可笑了。这就是草原给人自由感同时给予人的另一种体会“不自由”“局促”。这种局促反映在“外来的旅人”身上,就是“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5、分析作者对草原的感情及感悟。朗读课文(1315段)(1)如何理解作者将自己比为“母牛”“烈马”(分析:母牛、烈马都是草原上最常见动物。它们生长在草原上,草原养育了它们。草原是它们的故乡,它们的母亲。虽然二者的性格完全不同,母牛温顺,烈马暴躁,但它们面对草原面对故乡的感情是一样的对草原的如同对母亲的深沉的爱,细腻柔情。)(2) 现在我们来一同思考“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这里“善忘”是忘记什么?对未来的态度,如何在静默中观望。(分析:善忘实际上是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地位等的不计较“在静默中观望”是一种坦然自若的不张扬的沉稳。观望未来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永葆一颗纯净的心。静默一词始终贯穿全文,从草原的特点“辽远而苍茫”“不可看,只可感受”等始终暗含着看草原应以用心去感受,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作者站在草原上“凝立冥想”最后以“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点明题旨)二、对比手法赏析文章为了表现草原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和同学探讨一下他们的作用。1、都市景色和草原景色的对比 , 表现了草原:辽远而苍茫 2、草原和大海的对比 大海:观者在岸边,景色受到限制草原:可以是草原的中心,草原的内涵更富有直观性3、牧人与城市人的比较,引入作者的感受:“城里的人大睁眼睛看草原”城市人是在“寻找”草原 ,牧人,却是在“享受”草原。(通过对比突出了草原景色的辽阔而苍茫的特点。表达婉转含蓄,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三、归纳小结:欣赏了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领略了原野笔下的独特的草原风景,感受了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和深沉的爱,以及草原给予作者的对人生的感悟。文章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四、达标检测:知识延伸:学习本文作者的用心去领略、感悟景物的写法。认真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写一篇小作文:描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物,表达一定的情感,特别是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反思:静默草原文章语言优美,哲理性散文。本文内容比较抽象,对没有真正体会过草原的同学,仅从字面上感受草原之美是困难的。教读这一课,必须紧扣课文,在阅读中去理解、体会、感悟。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消除字词障碍。课堂上重点讲读课文:首先分段讲解,然后精讲精彩片段,最后引导学生探究本文主旨,学习写作方法。但是对于这一课,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需要挖掘,这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它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学生要在课堂上学习,到生活中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