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 佛教伦理思想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765064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 佛教伦理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 佛教伦理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 佛教伦理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 佛教伦理思想 摘要: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万事万物皆缘集而生、缘散而灭,启示大家应正视相互之间的依存性,自觉意识并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拔众生之苦痛、予众生以愉快,启示大家应主动投身到救灾扶贫、照料鳏寡孤独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为缓解弱势群体之困厄、促进社会之友好作出应有的贡献;佛教伦理提倡忍辱精进精神,有助大家提倡和营建一个宽容而进取的社会。佛教伦理中蕴含的强烈的关注人生、关心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大家在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地安置。印顺法师的“人之正性”思想,立足于人心浮躁和迷惑的当代人间世,吁求大家扬弃“众生性”而完满“人之正性”,深入开显佛性,冀此来提升当代人的精神品质和追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友好和安康。关键词:佛教伦理;生命关心;印顺法师;“人之正性”中图分类号:B94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7602-0008-05一、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伦理学是以“应该”、“应该”等价值陈说,来讨论和阐释某某事是否善、正确或合乎道德的一门学问。和事实判定相比较,价值判定或许更难于断定或辨其真伪,因为基于不一样文化、宗教、习俗等背景认知的群体,往往会有不一样甚而截然相反的思维方法、文化观和价值观和由之而影响下的生存方法;但却不能所以而否认:确立价值判定并不比研判事实不含有主要性。尤其在全球化境遇的今天,在探讨人际关系、共同福利或善恶之争的时候,价值判定就比以往任何时候全部来得必须和有益。在世界各大宗教文化传统之中,佛教伦理正是如此亟待阐发和挖掘的对人类共同福祉有益且主要的价值研判知识。不过,佛教伦理的这种知识资源却不能直接拿来为世俗的价值判定所用,而必需经过“发明性的转化”,这种“转化”和“发明”理应奠基于对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之关系的正确体认和把握之上。其一,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相比,佛教伦理是宗教伦理,它以宗教信仰为出发点,以追求体悟终极关心的解脱为依归,因此它含有彼岸性,是出世的,也是超越的;但其超越性不离世俗性,其彼岸性也不完全脱离此岸性,佛教伦理之真精神、真践行也必需于世俗世界中以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而这种于世俗生活中以调整伦理关系、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境界的道德规范,恰好正是世俗伦理的观照之域。不难得出,佛教伦理和世俗伦理有在世俗性上的统一的一面,但又不失其特有的宗教意涵和对超越性的追求。其二,佛教伦理思想中的很多戒律、规范,也多有和世俗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相同或相近之处,只不过佛教从其宗教立场出发,往往给予其十分神圣化的意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一直讲求孝,即做儿女的要孝养父母,包含物质上的供养和情感上的尊重和满足。佛教原本是讲出家的,以后演变到中国佛教伦理,不但大讲孝,还要讲求“至孝”,这个“至孝”就包含比如劝自己的父母信仰佛法,愿父母追求和享受出世解脱之乐等等。这个事例首先似可说明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的某种“屈服”,但其次也表现了佛教伦理对世俗伦理境界和意义的提升。“屈服”抑或“提升”,其实全部关乎佛教伦理对现世中的芸芸众生的深刻关心。其三,佛教伦理中所允诺的、吸引大家追求的理想彼岸和世俗伦理所追求的美好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共同点有三:一是自然环境优美;二是社会生活友好;三是居者身心健康。总而言之,挖掘和阐发佛教伦理的精神资源,不但对提升世俗伦理的境界和意义有着相当直接的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构建友好人生、友好社会有着十分主要的现实启迪意义。二、佛教伦理思想中的生命关心精神佛教伦理是传统伦理思想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伦理,它是在佛教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是以佛教信仰为中心来调整佛门僧人之问和僧俗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作为宗教伦理,它发挥着世俗伦理不可替换的社会功效,同时也承载着佛教对现实社会、生命人生的强烈关注和深刻关心。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作为佛教基础教义和佛教伦理之理论基石的缘起论或缘生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全部是由种种条件或原因和合而成,所谓缘集而生,缘散则灭,这里的“缘”实际上就是条件或原因。这种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启示大家:世界既然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每个个体、每一部分全部不是孤立的“岛屿”,全部要依靠于她人和社会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用今天的视角来看,佛教伦理的哲学基础缘起论或缘生理念实际上包孕有世间众生相依相存的道理,这就要求大家以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她人和自己和社会的关联性、依存性。就自己和她人而言,每一个“我”全部不能离开“她”而独立存在。而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正视个体和她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或许能为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人际友好有启迪意义。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已展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利益差异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示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等局面,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天,表示不一样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有增多。对此,我们应主动融摄、发明性转化佛教伦理中的缘生理念所包孕的“依存”智慧,顾全大局,合理分配,普遍受益,真正做到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结果,激发和调感人们的主动性、发明性和主动性,促进并建构一个友好、祥和的人间社会。佛教伦理以慈悲为怀。佛典大智度论上有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予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予众生。”佛教伦理中的慈悲襟怀,是生命关心精神的集中表现。详细来说,慈悲精神有三个层次,即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她有其余;而大慈悲则是一个无差异的、普遍的慈悲,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乃佛道之根本,中国佛教伦理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充满普遍的深厚的生命关心的精神理念。不但如此,中国佛教还重塑表现慈悲理念的神格形象,其中又以观世音菩萨最为经典。观音菩萨慈悲精神的特点有三,即一是现实性,观音菩萨能解救现实生活中众生的种种苦难,满足众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愿望和要求;二是随类性,观音菩萨随类度化,对众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贤愚,有针对性地开示教化,度脱苦厄;三是融通性,观音菩萨应化形象千姿百态,圆融自在。佛教慈悲理念的最主要实践就是布施。布施实际上就是“给”。每个人全部从社会和她人处索取,因此也全部应回馈社会和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