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3721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6高一下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浅析中国姓氏文化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龙、茶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如“姬”“姜”等,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统治者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的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人的姓是在三皇五帝以前就有了的,据传说,姓氏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B . 氏族部落不仅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驯养和冒犯,还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C . 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姓”的男女可以通婚,同“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D . 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用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的方式来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贵族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B . 从晋国的狐毛、蛇平,汉代的狗未央、鹿旗,三国的豹皮公等人的古怪姓名中我们清晰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C . 古姓多与“女”字相关,甚至“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D . 在周朝初年,统治者为了达到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的目的,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分封国名为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作者认为,“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B .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这一说法,可以从国语晋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记载中得到证明。C . 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已经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D . 西汉结束之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2. (20分) (2017高二上射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那人醒了【法】维克多雨果天主堂的钟正敲着早晨两点,冉阿让醒了。那张床太舒服,因此他醒了。他没有床睡,已经快十九年了,他虽然没有脱衣,但那种感受太新奇,不能不影响他的睡眠。他张开眼睛,向他四周的黑暗望了一阵,随后又闭上眼,想再睡一会儿。假使白天的感触太复杂,脑子里的事太多,我们就只能睡,而不能重新入睡,睡容易,再睡难。这正是冉阿让的情形。他不能再睡,他便想。他想到许多事,但是其中有一件却反反复复一再出现,并且排除了其余的事。这一件,我们立即说出来,他注意了马格洛大娘先头放在桌上的那六副银器和那只大汤勺。那六副银器使他烦闷。那些东西就在那里。只有几步路。刚才他经过隔壁那间屋子走到他房里来时,老大娘正把那些东西放在床头的小壁橱里。他特别注意了那壁橱。进餐室,朝右走。那些东西多重呵!并且是古银器,连那大勺至少可以卖二百法郎,是他在十九年里所赚的一倍。的确,假使“官府”没有“偷盗”他,他也许还多赚几文。他心里反反复复,踌躇不决,斗争了整整一个钟头。三点敲过了。他重新睁开眼睛,忽然坐了起来,伸手去摸他先头丢在壁厢角里的那只布袋,随后他垂下两腿,又把脚踏在地上,几乎不知道怎样坐在床边的。他那样坐着,发了一阵呆,房子里的人全睡着了,惟有他独自一人醒着,假使有人看见他那样呆坐在黑暗角落里,一定会吃一惊的。他忽然弯下腰去,脱下鞋子,轻轻放在床前的席子上,又恢复他那发呆的样子,待着不动。在那种可怕的思考中,我们刚指出的那种念头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翻搅着,进去又出来,出来又进去,使他感受到一种压力;同时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带着梦想中那种机械的顽固性,想到他从前在监狱里认识的一个叫布莱卫的囚犯,那人的裤子只用一根棉织的背带吊住。那根背带的棋盘格花纹不停地在他脑子里显现出来。他在那样的情形下呆着不动,并且也许会一直呆到天明,如果那只挂钟没有敲那一下报一刻或报半点的一下。那一下仿佛是对他说:“来吧!”他站起来,又迟疑了一会,再侧耳细听,房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于是他小步小步一直朝前走到隐约可辨的窗边。当时夜色并不很暗,风高月圆,白云掩映;云来月隐,云过月明,因此窗外时明时暗,室内也偶得微光。那种微光,足使室内的人行走,由于行云的作用,屋内也乍明乍暗,仿佛是人在地下室里,见风窗外面不时有人来往一样,因而室内黯淡的光也忽强忽弱。冉阿让走到窗边,把它仔细看了一遍,它没有铁闩,只有它的活梢扣着,这原是那地方的习惯。窗外便是那园子。他把窗子打开,于是一股冷空气突然钻进房来,他又立刻把它关上。他仔仔细细把那园子瞧了一遍,应当说,研究了一遍。园的四周绕着一道白围墙,相当低,容易越过。在园的尽头,围墙外面,他看见成列的树梢,彼此距离相等,说明墙外便是一条林荫道,或是一条栽有树木的小路。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我的主教,我的主教,”她喊着说,“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银器也偷去了。”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三个人拿着另一个人的衣领。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卞福汝主教尽他的高年所允许的速度迎上去。“呀!您来了!”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二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选自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有删节)(1) 冉阿让在决定偷银器和汤勺前,有过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 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 第11段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 (4) 请结合文本谈谈“那人醒了”有哪些含义? 3. (10分) (2017高一下黄骅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老化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都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通全集至十余遍,于是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版朱生豪的翻译。(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幼年朱生豪对读书的痴迷,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为朱生豪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B . 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C . 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D . 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 . 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C . 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D . 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E . 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3) 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14分) (2017高二下丹徒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梅圣俞墓志铭欧阳修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九。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选自毗陵横山梅氏宗谱,有删节)【注】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属路不绝属:嘱托B . 吾能得之,用以自矜矜:夸耀C . 未尝忤于物忤:抵触D . 未奏而卒奏:上书(2)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以明年正月丁丑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A . 相同,相同B . 不同,相同C . 不同,不同D . 相同,不同(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 梅圣俞去世后,为什么“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5. (8分) (2017高一下贺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送黄明府晔赴岳州湘阴任刘三复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注】铜墨:指铜印黑绶,借指县令。(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诗题目简单明了,“明府”就是县令,朋友黃晔耍去岳州湘阴那里做县令,诗人在他送行。B . 首联“拟占”表明黄晔很有才华,志向远大,曾想着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一展抱负。C . 颔联“万里投荒”极言距离之远,黄晔本想着在边疆大展宏图,没想到要离开边疆,很是失意。D . 尾联“苏民”是说黄晔赴任之地,那里的百姓有觉悟、好治理,他会省去不少精力与麻烦。E . 本诗化用“鲤鱼跃龙门”和“祭祀屈原”这样的典故,使语言简洁含蓄,意蕴丰富,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度。(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 (5分) (2017高三上大庆期中)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语重心长,耐人寻味。庄子逍遥游中,上承对蝉和斑鸠嘲笑大鹏的叙写,下启对朝菌、寒蝉等的论说的句子是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_。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当下中国,有些人认为父辈的职业地位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其实,从农民、工人家庭中走出来并且大有作为的人俯拾皆是。B . 宣称常吃绿豆、拍打拉筋等便能包治百病,其实是借此大肆骗财。此类“神医”之所以前赴后继 , 有关部门查处不力是重要原因。C . 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D .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8.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由于通货膨胀,低效率的资金运转、屡见报端的贪腐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资金不足,使地方政府越来越无力支付庞大的养老金。B . 张朋希望通过世界文明公开课培养孩子们对这些人类记忆的尊崇感,使他们形成保护文物、尊重异国文化的意识增强。C .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再次吸引中国人对“洋垃圾”问题的关注,据悉,英国每年上千万吨垃圾运往亚洲填埋,其中至少200万吨进入中国。D . 如果想了解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感受并发现语言的差异。9. (2分) (2017高一上昆明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总会及时地反映在年画里。形式上,_,到清末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内容上,有的反映早期京文化,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场景,还有的表现的是上海的高楼、天津的马路年画总是在不断创新中努力发展着。可以说,_。刻在年画中的,是历史,是文化,_。年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年画,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还是一种创新的民族精神从隋唐时与木版印刷的完美结合衍生出了木板年画A . B . C . D . 10. (3分) (2017高二下定州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 , 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 , 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_ , 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11. (5分) (2018郴州模拟)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悬案的漫画,请阐释画面的内容及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一下郴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幸运,湖南省从我们2018级高中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即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以下简称“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分为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和2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4选2);与师兄师姐们比,新高考为我们增加很大的选择性。大部分学校要求学生高一结束时进行选课,所有同学面临着人生重要的一次选择。正如人们常说,“当你能够做出正确选择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走向成功了。”在同城另一所高中的初中同学小明在选择课时很纠结:他虽然物理成绩也不错,但不怎么喜爱;自己很喜爱历史,但父母认为选择历史方向今后不好就业,所以给你写信求助。作为同龄的你,是怎么想的?请根据材料,结合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作为给小明的同学的回信。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2-4、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1、4-2、4-3、4-4、5-1、5-2、6-1、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1、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