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3607767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彻底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应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旋律。 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数学知识为媒介进行的一种沟通与交流,教师应树立“教学活动”的观念,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教学、开放教学,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彻底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一、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力 创新精神,它需要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珍惜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了一些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时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都寻找合成10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摆法不宜作出过早评价,应创设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权利,独立尝试的机会,借机形成独立的人格,因为这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最基本特征。二、鼓励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的生命力在于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就没有发现,没有批判就不会有创造。创造型人才就是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达尔文敢于批判神学说,因此成就了进化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敢于批判地球中心说,因而成就了太阳中心说。而我们中国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太缺乏这种精神了。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教师、教材等)挑战,培养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使人类认知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洞察力的根本保证。在小学生眼里,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书中的答案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可否定、不敢挑战的有教师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猪,问:船长几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43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可悲的结果呢?恐怕这与学生迷信权威、不敢挑战权威有很大关系。他们可能会想:老师怎么会出错题呢?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顺从的、毫无个性的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观念,倡导批判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三、挖掘课堂教学的创新因素,培养创造力 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学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要花大力气来研究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怎样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小数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题: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760千米,一列火车3小时行285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城到乙城须行多少小时?教学时,在学生弄清题意和数量关系之后,让大家展开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用算数解(算数解中又有多种方法解),有的用比例解(比例解中又有多种解法),有的用方程解(方程解又有不同解法),这样,大家的思维就非常活跃,解题思路相当广。(二)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促使思维的多端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思维的多端性有着必然的联系,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指心理环境和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若以满堂灌为特征,学生将对学习毫无热情;若以谈话为特征,学生学习也不活跃;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才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对课堂教学参与性显著提高。可见,和谐的课堂环境,能放飞学生的思路,是促使学生思维具有多端性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呢?我们一般的做法如下: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促发其思维的多端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