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岗位人员的聘用及管理措施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3442665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岗位人员的聘用及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流动岗位人员的聘用及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流动岗位人员的聘用及管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岗位人员的聘用及管理措施 1.依据中央、xx相关部门有关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用人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精神,为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健全、规范我所的人员聘用制度,特制订本措施。2.流动岗位人员是指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额定编制中,30%的用于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聘用要坚持“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按岗定酬”标准。4.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招聘可采取推荐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法。5.流动岗位人员不应突破核定编制数额。二、流动岗位人员的基础条件6.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含有为中国科学事业当代化和地球科学事业发展献身的精神;7.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8.流动岗位的高级研究人员通常应是我国外在相关学科研究中成绩卓著的教授学者;中级研究人员通常应含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硕士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聘用。9.含有推行研究岗位职责的能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年纪通常应在60岁以下。三、聘用程序10.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首先由项目、课题组依据工作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并报所科技处、人事处审核。申请中应明确拟聘岗位、岗位职责要求、拟聘用期限、拟提供的工资待遇等条件。11.推荐聘用:关键指聘用本单位熟习的科技人员、在本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在职硕士及本单位其它未进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聘人项目组,应按要求要求提供推荐人选的相关材料,如个人简历、工作业绩、结果、研究方向等。单位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依据本所学科结构、岗位设置情况、项目组需要程度等提出聘用提议,交所行政会议研究决定。12.公开招聘:关键指聘用本单位缺乏或不足的专门科技人才。单位人事部门依据拟招聘岗位和岗位条件要求经过不一样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通常要经过公布信息、资格审查、公开答辩、考察了解、研究决定等步骤。四、流动岗位人员的管理1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必需和所签署书面聘用协议。协议应明确要求:聘用协议期限;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工资及福利待遇;岗位聘用协议变更和终止条件;违反聘用协议的责任。聘用期限应和实际工作任务期限一致,通常不超出3年。14.流感人员的待遇流动岗位人员的人事关系实施人事代理;流动岗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任职标准参照所固定岗位的对应标准;流动岗位人员的工资采取协议工资制度,研究职员资通常不超出3500元/月,副研究员通常不超出2800元/月,助理研究员通常不超出XX元/月,其中50%由所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他50%由项目经费支付。特殊流动岗位人员的待遇由所要求。如项目需要,所招收的定向硕士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受聘参加课题研究,博士生工资通常不超出1000元/月,硕士生通常不超出800元/月,其中50%由中心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他50%由项目经费支付。流动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按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在国家没有明确要求时,由双方协商并写入聘用协议;15.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应遵守院、所的规章制度,严格推行聘用协议的全部条款。16.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和固定人员一样,根据所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的考评标准参与年度考评,年度考评不合格者,可终止聘用协议。17.协议期满后,依据工作的需要和双向选择的标准,双方可续订聘用协议。18.连续两次作为流动岗位聘用,或作为流动岗位聘用三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可申请转为所固定人员编制。经所按相关程序讨论同意后,由人事部门负责办理相关调入手续。五、其它19.本措施适合用于聘用进入所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流动岗位研究人员。20.本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