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424886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_学期任教学科: _任教年级: _任教老师: _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2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情感目标:在理解古诗诗句的基础上,体会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技能目标 :通过看图,结合上下文,扩词等方法理解古诗意思。【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一首古诗。古诗的题目是登鹳雀楼(出示题目)2、仔细看诗名,把这几个字看在眼里,记在脑中。记住了吗?和老师一起伸出手来写写课题。(板书:课题)(相机介绍雀:小字头加 “隹 ” 隹“”字旁表示短尾巴的鸟。右边有四横。鹳雀是一种像鹤一样的鸟,因为常常有鹳雀在楼上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为鹳雀楼)3、楼的名字要连起来读,在登的后面要停顿一下,注意,登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名。二、 初读1、 小朋友们,你们以前读过这首古诗吗?读过的小朋友请举手,这么多小朋友读过,看来这首诗名气可真大,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指名说)对,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板书:王之涣)2、 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读,评价,相机正音。)(重点:读音:登、尽、入、更、层。)停顿:想要把古诗读好,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来。谁能试试。(画出停顿标号)3、让我们一起正确地读读古诗。三、精读(一)一起来看图片吧,鹳雀楼一共有三层,楼前是中条山,楼下有黄河,唐代有许多诗人在这里留下诗篇,只有李益、王之涣、畅当这三个人写的诗,才真正写出了这里的景色。那么,鹳雀楼到底有多美呢?1、出示第 1、2 行:仔细读读古诗的第 1、 2 行,一边读,一边想象,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把画面说美。再仔细相机理解: 相机理解: “白日 ”: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相机教学生字、 扩词)“尽”:完。 “入海流 ”:流入海相机指导朗读:此时太阳已经收起它刺眼的光芒,依着西山渐渐西沉。多么美丽的一幅夕阳落山的画面呀。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幅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呢。(指名读,评价。指导朗读:太阳依着西山渐渐落下去了,我们朗读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指名读,女生读。)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水波涛滚滚,流向大海,读得时候声音要响亮些,速度稍微快一点)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2、我们小朋友通过朗读古诗,从文字中读出了当年王之涣看到的景象。你想欣赏一下当时的美景。现在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一起到鹳雀楼。认识吗?这是地形图。 在地图上, 颜色越深的地方, 表示越高。 颜色浅的地方表示越低,这条曲线像一个几字,这就是黄河。在这高低相接的地方,在这几字形的拐弯处,建了一座楼。这座楼就是 鹳雀楼。现在我们就来到这里,你看这座三层楼阁就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正是因为鹳雀楼建在这高低相接之处,站在楼上往下望去,黄河的水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入到浩瀚无边的大海。真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呀!站在鹳雀楼上,这壮观的景象尽收眼底。再加上这一轮依山的落日,王之涣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看着画面,相信你们能把这两句古诗读得更好。(指名读)小结:这两句是说诗人登上鹳雀楼向远处望去,只见 (引说 )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无边的大海。这是诗人看到的。(板书:看)诗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欣赏了眼前的美景。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 (师生齐读!)(二)教学3、4 句1、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引读)2、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自己轻声读读,想一想。3、可以说说你读懂,也可以把你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一问。相机理解:欲:想要。穷:尽。 (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 没有钱(引导学生说)住在洞穴里,只能靠力气挣钱生活的人 穷人。书空。能给这个字组组词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千里目:更远的地方。 (相机教学目:和日比较。目表示 眼睛。这里千里目表示更远的地方)更:再4、哪位聪明的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王之涣在想些什么了吗?先自己再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自己练说,指名说)5、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呢?师小结: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 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站得高看得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站在这里,面对眼前壮观的美景,王之涣欣喜而激动,正是因为他登上鹳雀楼,才能把如此美景收入眼底,他感叹道: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站得更高些。这是他想到的(出示:想)现在你就是此时的王之涣,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两行诗吧。先自己试试(指名读,相机指导:重音:千里、更上)6、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我已经牢牢的记住这首古诗了,你们呢?我们来比比谁背诵得更棒吧。谁想和老师比比,先自己练练。(自己练习背诵)谁来? (师生配乐比赛背诵)7、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英英学古诗。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首古诗,你能像英英一样,给大家来说说这首古诗吗?老师给了你一些提示。出示:有一天,唐代的大诗人登上了,他抬头远望,只见太阳 ,黄河水。看着眼前壮丽的美景,他想:要想,就得。于是他吟诵道:,。,。这就是著名的古诗四、总结1、这首诗中,有两句特别有名气。 谁知道是哪两句吗?“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你在什么时候,听过别人说这两句话吗?(是呀,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名气这么大,主要也是因为这两句话。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还经常被人们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小朋友表现很好,取得成绩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你们都是非常要好,想要不断进步的好孩子。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用这首诗来鼓励鼓励自己。(齐背)五、拓展练习1、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小小的书签,送给你最想鼓励的人。2、先在卡片的反面认认真真的抄下这两句特别有名的诗句。 其中有一个生字有点难写,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指名说)师板书:欲3、 提醒写字姿势,认真书写。4、 正面可以根据诗的意思,配上一副图画。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