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考试结果分析提高复习教学质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342341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行考试结果分析提高复习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进行考试结果分析提高复习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进行考试结果分析提高复习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行考试结果分析 提高复习教学质量-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14年化学中考分析余德江(15902601302)高坡民族中学 贵阳花溪 550025【摘要】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比分析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14届4班毕业学生参加2014年适应性考试和中考的成绩,得出中考成绩要优于适应性考试成绩,从而总结出在复习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导今后的教学。【关键词】中考 适应性考试 SPSS统计软件 标准差 平均分 非参数性检验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指导下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有计划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考试的结果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1】对教师而言,考试也是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毕业生的学业考试进行认真地、科学地研究和探讨,对考试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对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将所任教学校即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14届4班学生在“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和“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适应性考试”两次考试中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现分述于下。 1.对象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校2014届4班参加“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和“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适应性考试”(下文将“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简称为中考,将“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适应性考试”简称为适应性考试)两次考试的学生共32人;教材选用2012年经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学九年级(上、下);本课程实用学时数142学时,新课教学74学时,复习教学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单元小结12学时,阶段性测试4学时,模拟性测试4学时。课程结束后,学生分别于2014年5月5日、2014年6月20日参加适应性考试和中考,这两次考试期间针对性提高复习时间为22学时。1.2 试卷组成 1.2.1试卷结构适应性考试和中考题型、题量相同,均采用闭卷笔试法,以(2011年版)化学课程标准为纲,由贵阳市教科所命题。试卷共13道题,共60分,其中选择题为6道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非选择题为7题,其中有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共48分。1.2.2考查内容2014年适应性考试和中考试题应注重对初中化学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2】纸笔测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观察、描述与解释简单化学现象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化学视角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化学用语的识别与运用能力,简单化学问题的探究能力。【3】 现将两次考试考核内容分析对比如表1。表1 2014年适应性考试和中考考查内容 根据表1可以比较看出,两次考试考核知识的二级主题基本相同,87%的知识点在二级主题、考查内容和水平层次完全一致;表中标有下划线的内容为二级主题相同,具体考查内容相似,水平层次相同,此类问题占考查内容的6.5%;标有波浪线的知识点为二级主题和考查要求均不同的内容,占考查内容的6.5%。比较表1后可以得出适应性考试和中考试题中约有93%的试题的具体要求和层次水平要求相同或相近,两次考试的知识种类匹配基本一致、知识广度匹配完全一致、知识平衡性基本一致、知识深度匹配基本一致,受试者相同,题型完全一致,因此这两次考试结果具有可比性。根据两次考试结果的差异可分析总结在两次考试期间复习教学效果的有益信息,从而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2. 考试结果统计分析通过考试收集2014年高坡民族中学化学适应性和中考考试数据如表2。但从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中,很难对考试的总体水平与分布状况作出评价判断。因此,必须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将搜集来的学生考试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归纳和分组,简缩成易于处理和便于理解的形式,并计算考试数据的各种统计量,如平均数、标准差、以及描述有关事物或现象的分布情况、波动范围和相关程度等,以揭示两次考试的特点和规律。表2 2014年高坡民族中学化学适应性和中考考试数据编号适应性中考编号适应性中考编号适应性中考编号适应性中考1 334292942.5171536.525294622737.5102939182143.526284032028111835193344272548.542939.512234420304628244452345133642.5213647.5294150.562023.514304522244630314372642152840.523364631263883745162347242739322842 2.1描述统计量及数据分析描述统计主要涉及数据的频数、比例以及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数据分布形式等统计量的计算。根据适应性考试和中考数据,经SPSS软件计算相关数据输出如表3和图1。表3 描述统计量N全距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统计量标准误统计量标准误适应性3226.0015.0041.0027.65635.90576.128.414-.072.809中考3227.0023.5050.5041.82815.56430-1.554.4143.389.809有效的 N (列表状态)32 图1 中考成绩频率直方图及分布曲线 从表3可知以下信息:参加适应性考试和中考的实人数为32人,参考率为100%。2.1.1最高分、最低分及全距适应性考试最高分41分,最低分15分,全距26分;中考最高分50.5,最低分23.5,全距27分。两次考试的成绩全距比较大,说明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2.1.2平均分(均值)和标准差平均成绩标志学生成绩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它用考生成绩的算术平均数来表示。从表3得知适应性考试的平均分适=27.66,中考的平均分中=41.83。标准差则是说明考生成绩离散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从表3得知适应性考试的标准差S适=5.91,中考的标准差S中=5.56。将上面的计算结果,采用-S平面分析模型进行分析【4】,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见,在适应性考试中学生的(适,S适)=(27.66,5.91),此点在-S平面分析模型中的第三象限,总体平均水平低且相对集中。学生中考的(中,S中)=(41.83,5.56),此点在-S平面分析模型中的第四象限,总体平均水平较高且相对集中。比较可知,学生的中考平均成绩水平优于适应性考试平均成绩水平。 2.1.3正态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是一种理论分布,在次数分布中,中间的次数多,由中间往两边的次数逐渐减少,且两边的次数多少是相等的。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由平均分 和标准差S所决定。在正态分布曲线图上,正态曲线以下,以S为距离单位所包括的面积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的,若将正态曲线底边从-3S到3S分成四等分,每等分距离为1.5S,则每距离间隔之间所包括的面积比例如表4和图3所示。【5】 利用正态分布曲线这些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划分不同学习水平等级的界限和学生人数比例的理论数值。理论与教学实际对照,表4中A组相当于优等级、B相当于良等级、C相当于中等级、D相当于差等级。 按照上述方法,对于2014年我校参加化学中考N=32人,平均分中41.5,标准差S中=5.56,便可以得到学习水平等级的划分界线,并将人数比例的理论数和实际数相比较,如表5所示。表5 当中=41.83,S中=5.56,N=32时各等级分数范围与人数比例等级区间范围 分数范围理论人数(人)实际人数(人)优(1.5S)以上50分以上21良(1.5S) 41.5501420中(-1.5S)3341.5149差(-1.5S)以下33分以下22综合分析图1、表3和表5,我们便可以得到:表3中显示图1的中考成绩的分布曲线偏度=-1.554,且曲线的峰值(众数值)位置位于的右侧,属于负偏态的情况;峰度值=3.389,大于1;表5里,良等级实际人数为20人,远超过理论人数。由此说明,2014年我校参加化学中考的32名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即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水平超过2014年化学中考试题所要求的学习水平,且化学学习水平良好等级的学生较多,相对集中。因此可以认为该总体属于平均水平较高的整体。表5中,优等级学生只有1名,低于理论人数2名,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优等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工作稍有欠缺。根据表2、表5、图1和2.1.1中全距的有关信息,我们可以得出:3号学生和6号学生的学习水平低于整体水平,这两名学生属于班级的学困生,与理论人数相等。但6号学生的中考得分23.5,适应性考试得分20,两次分数均低于低分线24分,且经过一个多月系统复习后进步甚微仅3.5分(中考平均分比适应性平均分高14.17分),说明教师对该生的关注不够,或是缺乏对该生在思想认识上的转化。2.2考试结果的非参数性非参数检验是指在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情况不明时,用来检验数据资料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假设的一类检验方法。【6】非参数性检验有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多因方差分析相对应的Friedman检验、样本t检验相对应的Mann-Whitney检验、一维方差分析相对应的Kruskal-Wallis检验。Nonparametric这些非参数性检验则可以用SPSS的Tests程序完成。【7】本文利用Wilcoxon检验方法检验经一个多月针对性复习后,化学中考成绩与适应性考试成绩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别。结果输出如下:表6 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统计表秩N秩均值秩和中考 - 适应性负秩0a.00.00正秩32b16.50528.00结0c总数32a. 中考 适应性c. 中考 = 适应性表6秩次统计表汇报了中考与适应性考试成绩之间正秩次、负秩次和结点(即两次考试成绩数值相同 )的受试者,以及平均秩次和正负秩次之和。由表可知,中考成绩小于适应性考试成绩者有0人,中考成绩小于适应性考试成绩者有32人,持平者有0人。表7 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结果表检验统计量b中考 - 适应性Z-4.938a渐近显著性(双侧).000a. 基于负秩。b. Wilcoxon 带符号秩检验表7秩次结果表汇报了中考成绩与适应性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在Wilcoxon检验中基于负秩分数标准化得Z值为-4.938;显著水平为0.000,小于选定显著水平0.05,说明学生的中考考试成绩与适应性考试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即适应性考试后中考前对学生针对性训练的效果显著。综上所述,经过适应性考试后教师的针对性训练,我校2014届参加中考的32名学生学业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有适应性考试时“整体水平差,且相对集中”的最差学习状态提升为“整体水平好,且相对集中”的最佳状态,且经过训练后,学生大部分学习水平处于良好等级。但是在班级中优秀级别的学生人数较少;个别学生的的学习水平较低,还有待进一步转化。通过分析学生在训练后考试成绩的变化,总结出在训练中有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3.针对性训练复习教学反思3.1针对性训练教学中的优点在适应性考试结束后,笔者分三大阶段进行复习。一是仔细分析适应性考试考题,对照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归纳总结所考查的知识及对应的二级主题和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确考试考查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二是根据分析得到的信息精选练习题,分版块训练和做针对性定时定量模拟测试,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应试心里和应试方法的培养。选编例题、习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编“精、新、活、透”的习题,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例题有目标性,习题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在练习选择上做到三点:一“围绕重点集中练,”就是结合所复习知识,围绕重点,及时练习巩固;二“变换形式灵活练”,就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变换形式,稍加难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三“新旧结合综合练”,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三是还时间给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升华。回归课本,进行基础知识大盘点。把课本上的最基本的知识以提纲的形式给学生,学生根据提纲看书、总结出相应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重温一边课本中较好的习题,以做到万无一失。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综合试题演练,查缺补漏,薄弱环节的突破学生的应考信心十足。3.2针对性训练教学中的不足在针对性训练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中等学生的提高,没有关注优等生的培养,导致优等生的人数较少。同时对学困生的关注也不够,忽略了个别学生在目标不明,学习方法落后的现状,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强调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3.3对今后复习教学的启示一是继续坚持在针对性训练中总结的好方法。二是在复习教学是要进行分层教学,对优等生可以提前布置练习,课后增加练习;对中等生则减少练习量,增加对课内知识的投入时间;对后进生,则减免练习,主要侧重知识积累和课堂利用率。对后两类学生,督导是关键。三是关注学生复习心理的辅导。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总之,考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当重视考试质量的客观分析,从中获取有关教学效果的有益信息,从而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地提高复习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贵阳教育局,2014,1:59【2】贵阳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贵阳教育局,2014,1:59【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1【4】刘德玲.重视考试分析 提高考试质量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9,08:21-22【5】xg007china.SPSS利用SPSS进行统计描述. 16:26:58【6】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薛薇 编著 人大出版社,2002.7第二次印刷【7】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秦晓晴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9次印刷:2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