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70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59161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7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7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奠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7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定生态型绿地系统规划 奠定城市可持续开展根底苏州园林设计院 贺凤春、匡振鶠一、前言城市绿化是现代都市的重要根底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的协调开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所以必须研究和制定与城市可持续开展相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苏州市绿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延续性,促进苏州城市开展更上新台阶。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切合点,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生态可持续开展创造先决条件。二、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全市地势靠山濒湖,西高东低,城市位于山水之间。地貌属江南丘陵山地的一局部,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广积平原。城市西南临太湖,湖区有岛屿。多低山丘陵,近郊有虎丘、何山、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山、七子山;远郊有阳山、邓尉山、穹窿山、清明山、洞庭东、西山。群山海拔高度一般为100-300米,最顶峰穹窿山高341米,西山缥缈峰336.6米,东山莫厘峰296.6米。山势浑圆,一般坡度不超过2025。城市东部地势低平,多大小湖泊,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黄天荡、石湖、澹台湖,水系网络主要有太湖和三江吴淞江、娄江、东江,京杭大运河等。古城区地形平坦,河流纵横,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拔标高为4.2-4.5米,郊区一般3.8米左右(吴淞高程)。古城内河道纵横密布,宋平江图上河道长82公里,桥325座,至清中期开始逐呈衰落趋势,至清末仅剩河道约55公里,桥241座。民国期间又陆续填没,现今保存着“三横三直骨干水系,河道35.28公里,桥梁163座,其中古桥约70座,仍为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形成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家家户户泊舟航,“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根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河湖水系、自然山体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开辟各类城市绿地,形成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结构体系,构成环形带状加楔形绿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五片:中心城区分区片、虎丘高新区分区片、相城区分区片、工业园区分区片、吴中区分区片;八园:东部金鸡湖滨公园、东沙湖公园、西北狮山何山中心公园、横山公园、南部石湖风景名胜公园、澹台湖公园、西北部大白塘公园、北部虎丘风景名胜公园四楔:东北角的阳澄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东南角的独墅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南角的石湖上方山、七子山及其周边绿化用地、西北角的三角嘴湖及其周边绿化用地三带:沪宁城北交通干线防护林带、城西、城南京杭大运河沿岸防护及景观林带、城东虞嘉杭高速公路防护林带一环:古城区古城墙、护城河两侧用地所形成的环古城风貌景观带九溪:东北角的娄江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北部的元和塘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西北角的十字洋河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西部的上塘河、胥江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西南角的大龙港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东南角的老运河两岸所形成的河滨绿地景观带 东部的葑门塘含黄天荡外河、斜塘河、相门塘两岸所形成的 河滨绿地景观带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大环境绿化。弘扬和加强苏州水城独具特色的绿化风貌,充分利用自然水网,加强其两侧绿地的建设,形成全城的绿色廊道系统,点、线、面相结合,构筑健全的绿色生态网络。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表一:公园绿地GI规划指标一览表表二: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规划指标一览表2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根据苏州市域开展总体目标及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结合苏锡常都市圈绿化系统规划布局的要求,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根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一城五片四隔一城:苏州市城区规划区五片:张家港市区片、常熟市区片、太仓市区片、昆山市区片、吴江市区片四隔:苏州与无锡、苏州与吴江、苏州与昆山、昆山与太仓之间的城镇绿化分隔区,以苏州都市区、张家港市区、常熟市区、太仓市区、昆山市及吴江市区的绿化建设为核心,加强各片区及一般城镇之间的绿色隔离体系的建设成完整的市域绿地空间形态。三纵四横一环大力开展道路、航道沿线绿色防护系统的建设,构筑市域大环境绿化网络框架。三纵:望虞河一纵 常浒河、苏虞河二纵 虞嘉杭高速公路三纵四横:沿江高速公路一横 锡太线公路二横 苏申内港线三横 太浦河四横一环:绕城高速公路近期规划沿线两侧各建设绿化带30-50米,远期到达100-250米。一区三带多点在现有山水格局的根底上,加强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绿化的保土涵水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为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改善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基底。一区:西部沿太湖山水生态保护区,包括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光福景区、木渎景区、石湖景区、西山景区及东山景区等五个景区。三带:北部沿长江岸线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整个沿江区域除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镇建设用地、港口用地外,其余沿江岸线均应用于防护林建设,总宽度不少于200米中部沿沪宁交通走廊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每侧控制范围为100米,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50米西部沿京杭大运河岸线所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每侧控制范围为100米,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50米。多点:包括各片区的市镇开展区的绿化及众多的湖泊山体所形成的森林公园及风景林地生态景观区。市镇开展区:张家港市的塘桥、绵丰、乐余,常熟市的海虞、练塘、支塘董 浜、沙家浜唐市,昆山市的陆杨、陆家、张浦、周庄锦溪, 吴江市的黎里平望、震泽、芦墟等,太仓市的沙溪、璜泾、浏河等。市镇开展区的人均公园绿地原那么上应在10.50平方米以上,绿地率37%以上,绿化覆盖率42%以上。森林公园及风景林地生态景观区:虞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剑湖森林公园、阳澄湖水网生态保护区、澄湖水网生态保护区、北麻漾水网生态保护区、双山景区、香山景区等等。三、苏州市绿化建设开展情况解放初期,苏州城市绿化根底很差,市区仅有一座公园,近百株行道树。其它几乎空白。历史上遗留的名胜古迹和私家园林,都处于荒废和残破状态。全市散存古老树木一千余棵。五、六十年代,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全面进行了绿化植树,绿地建设。特别是抢修了一批著名的名胜古迹和古典园林。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含园林绿化规划,明确“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要大大加强绿化建设。经过七、八十年代的绿化建设,至1990年苏州公共绿地113.8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绿地覆盖率16%,公园、园林、名胜游览点34处。表一、苏州市历年城市园林绿化情况一览表:近年来,苏州市区根据“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因地制宜地采取“全面推进,东西中联动,古城上水平,园区新区上规模的城市绿化方针,加大加快绿化建设步伐。苏州园林绿化和管理的工作成绩苏州市在“创园中,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采取规划建绿、拆违增绿、拆房扩绿、破墙透绿、租地造绿、买地添绿和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增加绿化用地。三年来,针对古城区建筑密度大、可绿化用地少的现状,动迁居民8000余户,单位85个,拆迁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腾出土地160多万平方米,不搞楼盘搞绿化,建设公园绿地,实现了市民出行350500米就可以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满足市民休憩、晨炼和娱乐的需求,受到了广阔市民的拥护和称赞。传承历史文化,以保护和恢复为主,进一步完善城市人文景观建设工作。坚持古典园林保护寓于古城保护之中,按照国际标准,全面地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同时完成了29座园林、5 处园林遗址的调查、考证工作,投资1亿多元修复耦园、艺圃、曲园、鹤园、北半园、畅园、五峰园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疏浚园内河道35公里,撤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6800平方米,撤除各类杆线3000多米,建成全国唯一的苏州园林档案馆,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2001年2003年三年来的绿化投入超过建国以来绿化投入的总和,共投入绿化资金31亿元不含土地和拆迁费。据测算,到2003年城区绿地率为32.2%,绿化覆盖率达37.1%,人均公园绿地面7.6平方米,到达了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成为第七批国家园林城市。四、目前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公园绿地建设特色不明显,与城市性质、地域历史文化结合不够,精品工程少。新建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结构简单,乔灌草比例不恰当,乡土树种开发利用不够,造成生态上的不科学性和养护管理费增高。园林科学研究和生产绿地规模及开展不能适应城市绿化建设,植物新种类的引种培育及试验维护作用缺乏。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方面需加大力度,以提高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城市防护绿地系统不连续,不成规模,且树种单一,防护功能很难充分发挥。城市周边风景区及风景林地建设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被各类开发建设占地现象时常发生。各城市分区片的绿地系统规划多方参与,导致水平参差不齐,绿地范围变动大,统一性和延续性不够,城建过程中绿地被挤压改性易发生,影响整体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五、从长方案,全面科学开展苏州城市绿地建设1生态优先原那么,增加生物多样性苏州的自然条件优厚,为丰富动植物品种创造条件苏州地处温带,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8816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5公顷。其中耕地87%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蚕桑、林果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出产淡水鱼30 多种,长江白鲒,太湖银鱼、阳澄河大闸蟹,吴江紫须蟹等为著名特产。淡水珍珠养殖頗具规模,品质优良。 ,月平均最高温度30.3 ,年相对湿度为80.8%,平均风速3.4米/秒,年降水量1076.2mm,常年无霜期为248日,蒸发量1255.8mm,年平均气压1016.2hpa,年平均日照时间1983.1小时。常年夏季主要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苏州的土壤绝大局部系第四季沉积的一般性粘性土,太湖沿岸地区低山丘陵土壤,为地带性自然黄棕壤,山坞和山间开阔平原为耕作黄棕壤。丘陵山地土壤酸性PH5-5.5,古城区土壤偏碱。自然植被好的土壤含有机质4%,含氮量0.2%以上,差的有机质仅1.34%-1.73%,含氮量低于0.1%。平原农田为水稻耕填土,古城区多杂填土。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表达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其中丰富城市绿地中园林植物品种,构建多层次的城市植物群落是根底。采用近自然的绿化理论,通过建设各类绿地,吸引野生生物进入城市,才能建设景观优美物种多样化的稳定生态系统。苏州地处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交接地带,生物气候过渡特点较为明显,受东南季风影响,温暖湿润,自然植被属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主要分布在太湖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树种有麻栎、栓皮栎、白栎、枫香、黄檀、山槐、黄连木、野漆树等;常绿阔叶树种有石栎、苦槠、冬青、杨梅、石楠及樟树等;灌木有檵木、乌饭树、四川山矾、栀子花等。在局部地区如光福窑上官山岭自然保护区有木荷、柃木的分布;穹隆山有紫楠、南京椴的分布。在石灰岩丘陵山地,树种有榔榆、朴树、紫弹树、青檀、榉树等榆科树种,还有栾树、苦槠、厚壳、枳椇、梧桐、柞木等。竹类植物多集中于南部丘陵山地,有刚竹、淡竹、毛竹、桂竹、粉绿竹、短穗竹、水竹、箬竹等。城区的树种情况虽因地理位置、小气候、土壤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有所区别,但仍以乡土树种为主,并以落叶阔叶树种占优势,常绿阔叶树种及针叶树种较少,常见的有麻栎、榉树、朴树、榆树、榔榆、糙叶树、石楠、樟树等等。根据调查研究,苏州地区乡土树种与多年引种并生长良好的树种如下:a出于对苏州市的地形、土质、气候、城市风格及人文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苏州市的基调树种为:樟、广玉兰、银杏、榉、垂柳。b已经或预计能在本市某些类型的绿地中占优势或有代表性,其适应性强、欣赏价值高、又有一定开展潜力的的乔木或灌木树种,规划为骨干树种,它们是:桂花、白玉兰、垂丝海棠、棕榈、枫香、水杉、杂交鹅掌楸、黄山栾树、含笑、夹竹桃、国外松、石楠、杜鹃、白皮松、鸡爪槭、朴、梧桐、红叶李、枇杷、竹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共73种438个品种;草本、地被等66科241个品种。公园绿地树种选择常绿乔木类:雪松、湿地松、黑松、杉木、罗汉松、乐昌含笑、广玉兰、枇杷、桂花等70余种。落叶乔木类:银杏、水杉、池杉、白玉兰、二乔玉兰、枫香、梅、桃、樱花、合欢、七叶树等160余种。常绿灌木类:洒金千头柏、短叶罗汉松、十大功绩、南天竺、含笑、山茶、金叶女贞、夹竹桃等100余种。落叶灌木类:金银木、绿爬山虎、牡丹、紫玉兰、绣球花、海棠花、榆叶梅、红枫、木槿、连翘、迎春等90余种。竹类及其他:孝顺竹、小琴丝竹、凤尾竹、短穗竹、方竹、毛竹、乌哺鸡竹、紫茉莉、美国石竹、黑麦草、牛筋草、百慕大等260余种。创园过程中绿地建设实例分析:在创立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苏州园林设计院通过竞标参与了官渎里立交绿化工程、高速公路西出入口绿化工程、友新路立交绿化工程、东、西环路绿化工程,绕城高速绿化工程以及沿江局部地段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同时还参加了环古城风貌带工程和以相门公园为代表的10多个市级、区级和小游园工程。现在这些工程己全部或局部完工,得到了专家和市民的一致赞赏,为苏州成功创立国家园林城市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8届世界遗产大会胜利召开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在设计和施工现场指导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设计注重景观优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而降低了绿地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整体性和稳定性。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时间、苗木资源等原因,造成设计变动大,植物品种单一,植物多样性不够,立体绿化缺乏。表格一、表格二、从以上实例分析,可以明显看得出:植物的品种比拟少,植物配植乔灌草比例不当,注重植物层次及色彩效果,“近自然的植物群落研究不够,植物配植结构简单。同时由于赶工期,盼早日实现效果,过量的大树移入,使绿地生态系统脆弱、生态效益较低。结合各种绿地的功能要求,加强植物配植比例的科学性,特推荐以下树种比例关系: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物种比1:20,数量比1:12-15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城区内,物种比1:3-5 数量比1:1-2城郊及山地,物种比1:5-8 数量比1:3-5乔木与灌木道路绿地2-2.5:1 其它绿地1:5-9速生、中生、慢生树种4.5:3.5:2严格按照规划,加快市域大环境绿化网络框架的建设特别是与中心城市紧密结合的“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绿化工程,形成城市内外交流的生态廊道,将清新的空气,多样的生物系统引入城市,缓解城市中心热岛效应,增加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和基因交流。绿地建设要上规模,对于大型市域绿地建设,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湖泊水网保护地、农田林网等,特别要强调重视生态修复,采用生态绿化方法,严禁以人工景观的建设破坏生态环境。改变设计理念,全面理解和应用生态原理采用模拟地带性自然群落的种植方法,建造“近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绿地,才能够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为城市生态可持续开展打好根底。生态型绿化的特点是:造价低,成活率高,种类丰富,结构完整,生物量高,而且后期少养护管理,节约建设和管理造价。参照?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苏州现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有银杏、水杉、杜仲、核桃、浙江楠、红豆树、鹅掌楸、明党参、短穗竹等。这些年银杏、水杉在绿化建设中数量有较大增加,其它植物仍然需要保护和加强培育。学习兄弟城市,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展方案及实施措施,上海市自2000年起组织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年方案?。杭州市园文局有一项很具体的措施就是,依据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定各个绿地、公园、道路绿地及景区建设准备引起的新品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等,每年不少于80种,向社会发布植物信息,引导苗木生产者和引种者定向培育,从而为城市绿化不断增加植物品种而创造了条件。同时加强科学研究,用科学理论辅导实践工作。 2.完善湿地建设,创造苏州特色绿地系统依水造绿,创造特色水乡绿地系统,苏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湖泊河网水域多,反映了江南水乡特色。在城市周边依附湖泊河网形成了三角嘴湖水网生态区、阳澄湖水网生态区、独墅湖湿地生态区、石湖景区、京杭大运河沿岸防护林带,以及“一环九溪河滨绿地。随着苏州城市向太湖沿岸的延伸,太湖水域的保护与开展也迫在眉际。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等几个层次。其中物种多样性的上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它几个层次的多样性水平。湿地具有物种多样性,生态和景观变化强烈的特征。在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和动物都呈现出丰富多样和变化多端的形态。故此选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抗逆性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构建近自然湿地植物群落,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蝴蝶和小型哺乳动物,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培育和保护的关键地带,所以应当珍惜每块湿地,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认真分析研究,作出科学的开展规划,完善和开展人工湿地,并给天然湿地留下喘息空间。苏州城市典型水域建设状况分析例1:苏州环古城风貌带建设保护工程环古城风貌带保护工程规划区范围涉及护城河两侧用地,包括内侧100米,外侧150米控制线内的用地,全长15.5公里,规划总用地391.4公顷,其中绿地面积近160.91公顷。环城绿带共划分为14个地块,规划也相应形成14个景区,依据各景区的特色,构成环城48景:绿滩云霞,曲溪红林,竹坞分水,梅园迎客;齐水涵碧,东汇松涛,绿天小隐;北园鹭影,糖坊柳障;江海扬华,故垣涟漪,耦园橹声,映水兰香;干将逸韵,烟霞浩渺,桃李芬芳;溪流清映,水绿双环;旧城蝶影,蛇门迎辉,菰蒲花洲,长亭晚照,觅渡览月;南门春晓,风笙清听,曲径寒梅,驿桥吴韵,淡烟疏雨,沧浪古道,翠芬英华,古木清风;龙蟠水陆,重桥落霞,瑞光呈祥,吉水揽胜,象天法地;姑胥拥翠,皇亭胜迹,芦荻映月,笑园绿踪,日辉映波;金门流辉,竹径引胜;气通阊阖,锦绣南浩;水木明瑟,古津帆影,西城烟树。从这些和仄押韵,引经据典的景点名称,就可以领略到环古城风貌带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苏州滨河绿地“一环的主体,肩负着保护古城,延续历史,旅游开展,城市防洪,改善环境,生态恢复等多种责任和功能,最终形成“绿树碧水绕古城的宜人滨水生态空间。规划用地标高2.2-2.4米左右,护城河常年水位为1.1米。据有关数据,100年一遇洪水水位3.12米,200年一遇洪水水位为3.32米。故改造前堤岸标高较低,经常遭到洪水侵害而成为苏州的低洼地。两岸建筑多数为破旧不堪的棚户区或是质量低下,效益不高的工业厂房。条状滨水空间首先要处理好驳岸做法与岸线形式的问题,我院在设计时首先采用防洪线后移,降低沿河驳岸顶标高,采用多种亲水驳岸形式,利用水生和湿生植物鸢尾、菖蒲、芦苇、红蓼等植物的生长。自然流畅的卵石滩为小鱼小虾及浮游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空间。现在成群结队的小鱼、青蛙游戏于石隙花草间,引来了水鸟等动物,于是一个连贯的生物链就会形成。两侧绿地的植物配置,乔灌草共约120多种,与地形改造、驳岸处理密切配合,产生了优美的林冠线与林缘线,局部模拟植物群落配植。但我院认为还不够,还需要开发可利用的地被、灌木及乡土树种,让整个绿带的植物更加丰富,动物有可栖息之地,提高生态效益,提高古城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应该说环古城风貌带工程是水利防洪、滨河绿地和水上旅游三位一体建设协调开展的范例。环古城风貌一、二期的成功建设模式,希望能够在“九溪滨河绿地建设当中,得到深化和再开展,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滨河绿化建设水平。古城风貌带用地情况表:例2:金鸡湖位于工业园区中部,是园区的景观核心和生态系统中心。金鸡湖总体规划将湖滨及湖区分为10个景区。玲珑湾、玲珑湾东城市广场、文化水廊、文化水廊南金鸡墩、望湖角、水巷邻里、两个人工岛,显然在首期景观建设上给百姓创造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对提高园区形象和招商引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规划将约1/2湖岸线被硬质驳岸和建筑围合,切断了水生与陆生的生物过渡,整个生态系统是缺少层次的,生态功能是薄弱的。所以,急需在以后的建设中进行适当调整,加强水、陆过渡生态湿地建设。例3:太湖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环抱于江苏省和浙江两省之内,其中2/3的水域在苏州市吴中区。长期以来太湖岸线作为防洪大坝而不断加高加固,同时填湖造地、修筑公路,阻隔了山、地、水的自然组合和过渡,丧失自然湖岸的亲和力和湿地功能。吴中区在着手进行环太湖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期建设过程中,利用太湖综合治理的清淤工程,在太湖沿岸纵深200米范围内进行上下错落的地形改造,种植以池杉、水杉、芦苇、荷花、睡莲为主的水生植物,营造野生物种栖息、繁衍的自然环境,现在己有天鹅、白鹭、野鸭等野生水禽引来,更为吴中区土地增值提供了条件。笔者以为这是一种比拟成功的滨水绿地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开展共同成功的例子。希望政府部门在以后的建设中,坚持此模式,防止随意增加可能污染生态环境的经营工程和建筑。3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是建设绿色苏州的重要方面风景名胜区是融自然与文化为一体,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因为它能满足人对自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所以亦是人与自然精神往来的空间和场所,为中华民族的自然与文化瑰宝。苏州具有颇丰的风景名胜区、自然风景资源。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十三个景区中,八个景区在苏州。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3 个。这是一笔难得的资源和珍贵的财富,是苏州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在建设绿色苏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风景名胜事业开展很快,苏州市随着创立国家园林城市,加大了对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力度。就市区而言,2003年成功完成了枫桥景区江枫洲景点建设,石湖、虎丘风景名胜区亦着手编制规划和启动建设,并列入20042021绿色苏州方案。这是风景名胜事业开展的难得的机遇。但是,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这些珍贵的遗产正面临着“旅游浪潮、“城市化浪潮众多威胁的挑战,处在被损害和蚕食的边缘。为了使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开展,我们认为以下有关问题值得研究与重视:首先,认识风景名胜区自身开展的特殊性,是做好保护利用的前提。国务院在审定公布第五批风景名胜区文件中特别强调“风景名胜区是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十清楚确地指出了风景名胜是一种资源,是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具有多重性的综合性资源。由于这种资源的公共性、社会性,也就决定了它是国家资源的属性。因而,对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属于政府的责任和职责。离开了这点,就会混淆不同性质的事业,容易走上政企不分,错位或无节制地开发风景资源,破坏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丧失风景名胜的真正价值。风景名胜资源一经破坏,就会永远消失,很难恢复。它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恢复性,决定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关键是各级政府的重视,真正认识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展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保护单位边界内部和边界外部的关系。警惕与防止一种狭隘的、短期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观对风景名胜资源带来的伤害。在风景名胜事业上,政府一定要处在主导的、可控的、监管的地位。其次,国务院确定的“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是搞好风景名胜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底。这里明确了对于风景名胜区既要严格保护,又要合理利用,保护是第一位的,利用是第二位的。在保护的根底上来进行利用,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利用。同时,也必须看到仅有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而没有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也达不到风景名胜区本身的要求。要掌握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重要的一条是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要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总体规划来进行,这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不可疏忽的要点。第三,坚持科学开展观,正确把握风景名胜事业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由于风景名胜区的巨大优势,用其特色品牌作为地方通向国际的桥梁和跳板的作用越来越强。风景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载体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而,风景名胜区与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开展有着密切关联,研究、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带动地方致富,是十分有价值的课题,也是风景名胜事业取得更大成绩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地方把风景名胜事业和旅游业相混淆,在一些领域走入误区。如盲目开发,景区内建宾馆、专家中心;大兴土木,搞城市化、商业化、园林化;超容量接待游客;过多过滥的旅游设施,造假古董,增设现代人文景观等等,将风景名胜区作为赚钱的“摇钱树,造成风景名胜区自然度、美感度、灵感度严重下降,危及风景名胜资源的平安。风景名胜事业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风景名胜资源是旅游业开展的重要根底,旅游业又可以促进风景名胜资源展示它的巨大价值。但风景名胜事业与旅游业毕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业。风景名胜事业是依法有效地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促进人、社会、文化、经济的综合开展,以资源的真实和完整提供旅游业利用,给人以优美景观和美好体验。旅游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游人数量、效劳内容、娱乐方式为标准。旅游企业的建设以盈利为目的。因而,以旅游产业政策取代风景名胜事业政策,以旅游经济目标指导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并取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目标都是误区。要协调好两者关系,非常重要的是掌握好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度,寻求保护与利用的最正确平衡点,防止过度开发。第四,生态保护是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首要原那么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空前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开展。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全球环境二千年展望?的报告中指出,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已遭严重破坏,全球80%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或被破坏。我国国土荒漠化的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面对绿色家园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和毁坏,保护和抢救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和风景名胜就显得更为重要。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公约?,说明风景名胜区自然和文化遗产功能开展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保护原那么已成为风景区保护的首要原那么。我们面对的是旅游需求的快速扩张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因而,风景名胜事业的保护与开展,首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风景名胜区要特别重视生态的培育,使之形成自我发育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物种丰富、生态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美学效果鲜明的高质量植被景观是实现高品质风景名胜区最关键的环节。第五,风景名胜事业要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国家所有、公益性的性质,这就决定国家地方资金投入是必须的。如果政府没有直接的经济投入做调控杠杆,对风景区的管理必然是不力的。国家财政的欠账,使得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政策、方针不能很好地贯彻实施。资金投入缺乏,造成风景名胜区根底设施的滞后,阻碍了风景名胜事业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开展。由于资金的长期缺口,建设又需资金,这就容易造成风景名胜事业扭曲开展。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商业性倾向和“企业运作。企业运作是指按照企业模式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把国家资源作为企业资产来经营,有“捆绑上市的,有“出让的等等,企业行为替代了政府责能。对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和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政府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真正能够表达三个代表,能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企业是为利润而存在的。其行为、目标以追求获取高额回报为前提,而且是急功近利的。其结果必然是乱上建设工程、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直接危及资源的存在。因而企业整体经营风景名胜区的模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它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至于风景名胜区内的“特许经营,是指本应属于政府办的事,通过招投标,引入企业经营,主要指景区内部物业管理、绿化管理、治安保卫、清洁卫生、餐饮效劳、商业网点。它的特点是在政府的控制范围内活动,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经营,与企业对风景资源整体运作是两回事。 国务院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依法加以保护。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资源及风景区土地,“ 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供广阔群众游览的场所,其性质不得改变,不准在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设立各类开放区、渡假区等。总之,政府从财力上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直接投入应当是法定的、稳定的,应当纳入经济和社会开展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风景名胜事业的健康开展有了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