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2077537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溶液一. 复习规定: 1. 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和特性。 2. 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3. 会辨别常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 理解化合反映的特性,能辨认常用的化合反映。 5. 理解分解反映的特性,能辨认常用的分解反映。 6. 理解置换反映的特性,能辨认常用的置换反映。 7. 理解复分解反映的特性,能辨认常用的复分解反映。 8. 理解常用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上册P80表46)。 9. 记住几种最常用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10.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式的涵义。 11. 能用化学式表达某些常用物质的构成。 12. 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 13. 能应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 14. 理解常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5. 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映进行简朴的判断。 16.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17. 能用化学反映的本质揭示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因素。 18.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阐明化学反映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19.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0. 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阐明指定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1. 能对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22.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 23. 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 24. 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涵义,理解水是最重要的溶剂,懂得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25. 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和特性。 26. 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7.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懂得气体溶解度的表达措施。 28.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 29. 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和数学体现形式。 30. 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表达溶液的构成【典型例题】(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知识构造网络。 物质: 性质 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映)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她物质的变化 2. 重要概念 (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她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从宏观上看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的变化;从微观上看,是分子、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原子自身没有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她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3)化学反映的类型: 化合反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映。 分解反映:由一种反映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她物质的反映。 置换反映: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映,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映。 复分解反映: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的反映。 (4)缓慢氧化和自燃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映。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5)爆炸 爆炸: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的急速的燃烧。 (6)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点:能变化化学反映的速率;催化剂在反映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变化。 (7)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1. 阅读下面短文后,回答问题。 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一方面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她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映,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种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_; (2)_; (3)_; (4)_。 解析:此题规定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抓住核心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种银白色小球”等去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 答案:(1)呈银白色 (2)质软(或硬度小) (3)密度比水小 (4)熔点较低 例2. 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设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等)燃烧产物(等)燃烧(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消除污染。上述设想中的(1)、(2)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 均为物理变化 B.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化学变化 解析:此题给定信息,考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解题核心在于鉴别变化前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在“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变化过程中,燃料(等)的燃烧产生和等,以及将等物质在太阳能或生物能作用下生成燃料(等),每一步均有新物质生成,因此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D 例3. 为适应火车提速,某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这一反映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映的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 该反映属于化合反映 B. 该反映属于复分解反映 C. 该反映属于置换反映 D. 该反映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反映类型的判断,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必须要抓住实质才干辨别判断,化合反映特性是多变一,分解反映的特性是一变多,置换反映的特性是一换一,复分解反映的特性是互相换,只有弄清实质才干做出判断。 答案:C 例4. 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 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对人体有中档毒性,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明显增长。 (1)“吊白块”加热时发生的反映类型为_反映。 (2)甲醛的化学式为,它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 解析:“吊白块”加热生成甲醛和二氧化硫,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为分解反映;甲醛从其化学式发现其中具有碳元素,是有机物。在甲醛性质的论述中,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涉及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可以找出与之有关的内容。 答案:(1)分解(2)有机物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 知识网络 2. 化学用语知识 化学用语: (1)元素 元素符号 元素:具有相似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记住并会对的书写26种常用的元素符号: HHeCNOFNeNa MgAlSiPSClAr KCaMnFeCuZnAgBa PbAuHg 在宏观上元素符号表达措施,在微观上表达元素的一种原子。 (2)常用离子符号(涉及带电的原子团) 记住并对的书写下列离子符号: (3)元素化合价 能对的表达元素的化合价,并记住常用元素的常用化合价。 (4)化合式 能对的书写常用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式的意义:在宏观上表达物质及构成;在微观上表达物质的一种分子及分子的构成,以及这些元素的质量比和原子个数比。 (5)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 记住下列常用物质的俗名(或重要成分)及化学式 干冰生石灰熟生灰(或消石灰)石灰石大理石 盐酸烧碱(或火碱、苛性钠)纯碱 (6)化学方程式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达化学反映的式子;它表白了反映物、生成物和反映条件;同步还可以表达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符合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和“=”,其意义不同于代数式中的加号和等号,应分别读作“和”或“跟”与“生成”。 3. 化学量 (1)相对原子质量 以碳-12质量的1/12作为原则,其她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 一种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例1. 已知:碘(I)元素有-1、+1、+3、+5、+7等多种化合价,碘酸碘是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你觉得它的化学式也许是下列中的( ) A. B. C. D. 解析:此题予以信息根据化合价规则拟定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核心在于拟定碘酸根的数目。由题意,碘酸碘是由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碘酸根离子中所含氧原子数拟定碘酸碘中含碘酸根离子的数目,再由化合价规则拟定该碘离子的数目并加以验证。中含3个碘酸根离子,可写成形式。 答案:D 例2.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的论述不对的的是( ) A. 中的“2”表达钾离子的个数是2 B. 中的“2”表达铜的化合价是+2 C. 中的“2”表达一种乙醇分子中具有的碳原子数是2 D. 中括号外的“2”表达一种尿素分子具有的原子团数是2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中数字符号的含义。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前面数字表达微观粒子的个数,如表达2个钾离子,元素符号、原子团上方的数字表达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如表达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原子团右上角的数字表达离子所带电荷数;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达原子、离子、原子团的数目。掌握了以上几点,此类题就容易解了。 答案:B 例3. 对于化学反映的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 若A和D都是氧化物,则B、C中不也许再有氧化物 B. 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映一定是中和反映 C. 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也许都是沉淀 D. 若A、C都是单质,B、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映一定是置换反映 解析:化学反映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发生重新组合,故AD都是氧化物,并不能阐明B、C中不也许再有氧化物,如;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映也许是中和反映,但也也许是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映或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映;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映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新碱和新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也也许两者都是沉淀;D符合置换反映的概念,故选D。 答案:D(三)溶液 1. 重要概念 (1)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她物质的物质,一般指水。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某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4)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表达。 2. 几组概念的比较:(1)溶液、悬浊液、浮浊液的比较类别分散颗粒的大小溶质的状态特性实例悬浊液巨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固态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静置后有沉淀泥土和水,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形成的混合物乳浊液巨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液态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油和水的混合物溶液单个分子或离子(水合离子)固体、液体、气体均一、透明、稳定,静置后不分层也无沉淀浮现食盐溶于水形成的食盐水(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互相转化关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区别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质达到最大值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质未达到最大值联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意义表达物质溶解性大小的量表达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温度规定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与温度无关量的关系表达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表达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溶液与否饱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单位一般是克是比值,用“%”表达(国际单位制单位为一)计算式不规定溶质质量分数 3.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或减少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4.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点:曲线上的点表达该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线:表达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状况。 5. 混合物的分离常用的措施:过滤和结晶过滤和结晶的比较过滤结晶原理液体的分子或离子能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合用范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或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举例粗盐提纯分离NaCl和KNO3形成的混合物 6.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问题:(1)5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_。(2)M点的含义是_。(3)既有一杯20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升高到40时,变为饱和溶液,你觉得该物质也许是A、B、C中的_。解析:一方面要认真观测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特点: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和限度,曲线交点的位置。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5时,B在C的上方,C在A的上方,因此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BCA;A与C相交于M点,即在10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将这两种物质的20接近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液会更加的不饱和,绝不会变成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把它的20接近饱和的溶液升温到40,才有也许变成饱和溶液。答案:(1)BCA;(2)10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C 例2. 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通过初步的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 这包粗盐中尚有什么杂质? (1)根据海水中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中也许还具有的杂质是和。目前实验验证述种推测: 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查有无(填化学式)_;接着再加入数滴溶液,目的是检查有无(填化学式)_。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具有的杂质是; 探究二 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的环节继续进行实验: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 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 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在的环节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填名称)_;它的环节和的操作措施相似,但目的不同,在环节的目的是_,在环节的目的是_。 (3)环节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_;环节进行的“某一操作”是_,目的是_。 (4)环节中,你觉得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_,你不选择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_。 解析:本题作为一种探究实验,既考察了学生对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又培养了学生形成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根据经验做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假设粗盐中具有MgCl2和CaCl2等杂质,滴入NaOH一方面鉴定有无Mg2+,再加入Na2CO3鉴定有无Ca2+,由于实际的杂质只是,因此只要能验证并除去这两种阳离子即可,因此选择加入物质时,除,除,阳离子只能是Na+,否则又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因此选择NaOH、。 答案(1) (2)玻璃棒 加快溶解 避免液滴溅出 (3) 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气愤泡为止 除去过量Na2CO3(或提纯食盐) (4)A 蒸发所得的氯化钠中,有一部分是过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映得到的。【模拟试题】(60分钟) 1.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 钢铁生锈,由熟石灰制烧碱 C. 蜡烛燃烧,干冰升华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浓硫酸有吸水性 C. 稀硫酸能除铁锈 D. 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3.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熟石灰减少土壤酸性 B. 用生铁制铁锅 C. 用16%的食盐溶液选种 D. 用氦气填充气球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对的的是( ) A. 两个氢氧根离子 B. 两个氢原子 C. 五氧化二磷 D. 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 5. 化学符号“2N”表达( ) A. 一种氮分子B. 两个氮原子 C. 氮气D. 两个氮元素 6. 下列符号中只表达微观意义而不表达宏观意义的是( ) A. HB. N2 C. H2OD. 2H 7. 下列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似的是( ) A. FeO和B. 和 C. 和D. 和 8. BGO是国内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出名实验。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B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A. 2B. 3 C. 4D. 5 9.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具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KI I2 HIO X 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也许是( ) A. AgIB. C. D. 10. 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MCl 11. 化学方程式可读作( ) A. 硫加氧等于二氧化硫 B. 硫加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 C. 硫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 D. 一种硫和一种氧点燃后生成一种二氧化硫 12. 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燃烧时发生如下反映,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B. C. D. 13.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研究范畴的是( ) A. 铁片生锈后,质量增长 B.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C. 煤燃烧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 D. 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 14. 化学知识中有诸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 ) A. 参与化学反映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映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 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15. 乙烷是一种有机物,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烷,乙烷的化学式为( ) A. C2H5OHB. C. D. 16. 硅元素的符号为Si,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本材料。用化学措施可制得高纯硅,其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反映中,反映的反映类型属于( ) A. 化合反映B. 分解反映 C. 置换反映D. 复分解反映 17. 下列化学反映与括号中的反映类型一致的是( ) A. (复分解反映) B. (化合反映) C. (置换反映) D. (分解反映) 18. 中国科技大学钱逸泰专家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钠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刊登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如下理解不对的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映是置换反映 19. 在化学反映A2B3CD中,6g A与8g B正好完全反映,生成9g D。若反映生成15g C,则参与反映的B的质量为( ) A. 8gB. 12gC. 24gD. 16g 20. 化学反映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变化反映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制止反映的进行。图1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映速率的是( )图1 21.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充足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泥沙B. 纯净的冰块 C. 氯化钾D. 植物油 22. 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其因素是( ) A. 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 溶剂的质量减小 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3. 常温时,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使其变成饱和溶液,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24. 从1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倒出10mL,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9%B. 10% C. 11.1%D. 90% 25.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晶体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 下列结论对的的是( ) A. 溶液甲也许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也许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也许不小于2g 26. 图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_(填序号,如下同) A. 甲比乙大B. 甲比乙小 C. 相等D. 不能拟定 (2)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 A. 甲比乙大B. 甲比乙小 C. 相等D. 不能拟定 (3)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由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 A. 甲比乙大B. 甲比乙小 C. 相等D. 不能拟定二、填空题 27.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在做肠镜检查之前要排空胃肠内的杂物,常用一种叫硫酸镁(化学式MgSO4)的药物。硫酸镁属于_(填“氧化物”“酸”“碱”“盐”),镁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用化学符号表达:一种镁离子_,2个硫酸根离子_;已知镁离子构造示意图为,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 28. 按规定用对的的化学符号表达。 (1)2个氮原子_;(2)铵根离子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4)1个乙酸分子_;(5)硝酸汞中正二价的汞元素_;(6)3个亚铁离子_;(7)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_;(8)硫离子构造示意图_。 29. 写出下列物质中标有黑点元素的化合价: (1)_(2)_ (3)_(4)_ (5)_(5)_ 30. 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呢?运用碘化银人工降雨,重要原理是运用了冷凝催化机制。具体地说,就是运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摄氏度层以上,运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碘单质和银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通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限度,它们将通过零摄氏度层下降,之后融化为雨滴。 已知:碘的元素符号为I,常用的化合价为1价,碘单质的化学式为I2。 (1)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2)分析上述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物理变化_;化学变化_。 (3)写出此外一种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的名称_。 31. 一氧化氮会导致大气污染,可它在人体中有独特的功能。有三位科学家对一氧化氮的研究所获得的医学成果,获得了199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一氧化氮也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写出一氧化氮的化学式_。 3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常在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苯甲酸(化学式为)做防腐剂。苯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为了避免食品受潮,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一小包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起干燥作用时,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 33. 写出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 (2)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措施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NH3)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_。 34. 目前下列三组金属:银、铜、铁、钠 铝、铁、铜、汞 锌、镁、铁、钾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的一组是_(填序号)。 35. 请从锌、氧气、二氧化碳、水、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钙中选出合适的物质,按下列规定写出有关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1)生成酸的化合反映_; (2)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分解反映_; (3)生成气体的置换反映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映_。 36. 碘酒中,溶质是_,溶剂是_;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_,溶剂是_。 37. 常温下,将一定量的KNO3投入水中,制成100g 10%的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_,溶剂是_。在该溶液中再加入5g NaCl晶体,使其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的KNO3的质量分数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欲将KNO3和NaCl分离,可采用_的措施。【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 C2. C3. A4. A5. B 6. D7. B8. B9. A10. B 11. C12. D13. B14. D15. D 16. A17. C18. A19. C20. C 21. C22. C23. B24. B25. D 26. (1)D(2)C(3)A二、填空题 27. 盐,金属,12 28. (1)2N (2) (3)O (4)CH3COOH (5) (6) (7) (8) 29. (1)5(2)4(3)3 (4)7(5)4(6)5 30. (1) (2)物理变化:冰核通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通过零摄氏度层下降,融化形成雨滴 化学变化:碘化银分解为碘单质和银单质 (3)干冰 31. NO 32. 42:3:16 33. (1) (2) (3) 34. 35. (1) (2) (3) (4) 36. 碘;酒精;高锰酸钾;水 37. KNO3;H2O;减小;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