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121347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桃花源记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 主备:季颖芬 审核:【导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课时【导入】1.“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个环境优美而生活安乐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豁然 ( ) 俨然 ( ) 阡陌 ( )诣(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 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 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的读出感情意味。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4.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合作探究】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文意。2.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3.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明确:美、乐、奇。【精讲点拨】1.通假字(1)具答之。(具,通“俱”,都)(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词(1)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义,味好,香浓。(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3.一词多义 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舍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志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寻向所志(寻找,动词)寻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 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指示代词)其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人称代词) 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副词)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副词)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介词)4.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缘溪行便扶向路便要还家延至其家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5.文言句式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省略句: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B 问所从来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C 林尽水源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渔人的行踪(线索):发现进访离开再寻2.想象桃源之“美”。(1) 指名朗读课文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2)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述一番。(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别的树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块大毡子这里的屋舍美,这里的田池美,这里的桑竹美,这里的阡陌美,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合作探究】1. 理解桃源之“乐”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让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男女、老幼、渔人。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明确:(1) 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2) 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3) 老人“怡然自乐”,乐在悠闲自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4) 小孩“怡然自乐”,乐在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父母疼爱。(5) 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谐亲密。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令人为之神往。【精讲点拨】1.提问:桃花源的美丽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明确:景奇、人奇、踪奇。(1) 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 人奇。人气,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6.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明确:3.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4.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5.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人的平静生活。也为下文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6.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无的。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8.思考文章主题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样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圆其说即可)9.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吗?为什么?教师总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自主检测】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2.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