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技术导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048497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房地产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房地产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北京市水务局2009年7月24前 言本导则是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等标准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以指导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本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相关单位责任各设计阶段任务和要求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附录本导则由北京市水务局制定。本导则起草单位: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 目 录1总则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34相关单位责任44.1 建设管理单位44.2 主体工程设计单位44.3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44.4 水土保持监理单位45各设计阶段任务55.1 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55.2 主要内容56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7附录A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9附录B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231 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北京市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有效控制和治理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服务宜居城市,保护首都生态环境,结合近年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制定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引用而成为本导则条款,所列引用标准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4)防洪标准(GB 502011994)。(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 73.62001)。(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 2772002)。(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21995)。(8)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 5482008)。3 术语3.1 硬化地面指项目区内不透水材料地面。3.2 表土泛指所有自然土壤的表层部分,为植物根系密集而有机质丰富的土层,一般厚2030cm,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含有较多的腐殖质,肥力较高(盐化土壤及侵蚀土壤的表土层除外)。3.3 永久占地指项目建设征占地红线范围内面积。3.4 临时占地指除占地红线范围外,为项目建设服务的临时性占地。4 相关单位责任4.1 建设管理单位(1)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后,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3)要求主体工程设计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工作,将水土保持相关设计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并单独成章。4.2 主体工程设计单位(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依据水土保持工作要求,需提供相关设计文件,并将水土保持方案的内容汇总到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2)初步设计单位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投资落实到初步设计文件中,并独立成章(篇),主要包括各分区的具体防治措施,做到定位、定量的要求,以满足招标的需要。4.3 水土保持监测单位(1)在接受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后,要及时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并告知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2)监测成果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的,及时告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4.4 水土保持监理单位(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编写监理规划,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备案。(2)编写监理实施细则,并将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划分情况向质量监督部门备案。(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并提出质量评定意见,报质量监督部门审核批准。(4)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措施影像等资料归档。(5)监理报告定期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和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5 各设计阶段任务5.1 各设计阶段的基本要求(1)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一般分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四个阶段。(2)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项目审批前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有水土保持章节。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并应有水土保持章节。施工图阶段应进行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施工图设计。5.2 主要任务5.2.1 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1)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环境状况,监督与治理状况。(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3)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4)分析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5)对主体工程的总体措施布局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初步解决思路。(6)确定水土保持估算的原则和依据,匡算水土保持投资。5.2.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与调查以及必要的试验研究。(2)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3)对主体工程的选址、总体布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比选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论证,对主体工程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和推荐意见。(4)进行土石方平衡分析,提出土方来源、弃渣处理去向,并通过项目区及周边现场勘察提出优化方案,加强弃渣的综合利用。(5)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目标等。(6)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因素,定量预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量及分布,定性分析开发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类型及程度,尤其是遇不可抗力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灾害的分析。(7)基本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主要防治工程的类型、布置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按防治工程分类进行典型设计并明确工程设计标准,其中植物措施按照园林绿化标准,并估算工程量。(8)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项目、方法、时段、频次,初步选定地面监测点位。(9)编制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分析水土保持效益。(10)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5.2.3 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开展相应深度的勘测和调查。(2)复核工程占地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土石方开挖、填筑及流转情况,明确渣、料场的位置,如有变更需进一步说明原因。(3)对土(石)料场及弃土场进行测量、绘制地形图。如有其他用处,需提供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弃渣利用协议。(4)对各防治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进行初步设计。(5)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水土保持监测设计,提出植物措施抚育和工程措施的管理要求。5.2.4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设计文件根据施工要求,分项、分步按单元工程进行设计。(2)工程量计算及编制工程预算。6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除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要求外,还应达到表6-1的规定。表6-1 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序号量化指标防治目标要求(%)山区项目平原项目1土石方利用率80902表土利用率95983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比15104雨洪利用率80905施工降水利用率806硬化地面控制率25307边坡绿化率9095(1)土石方利用率指项目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开挖土石方在本项目和相关项目间调配的综合利用量与总开挖量的比例,允许有时空上的差异。(2)表土利用率指项目区范围内剥离表土的利用量占总量的比率。利用量包括在本项目和相关项目中的利用量。(3)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比指项目建设临时征占地与永久占地面积的百分比。临时占地包括施工道路、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取土采料场、弃土弃渣场等。(4)雨洪利用率指项目区内地表径流利用量与总径流量的百分比。地表径流利用量主要包括施工利用、绿地灌溉、下渗、补充景观用水等不排入公共排水系统的雨水量。(5)施工降水利用率指施工降水利用量与施工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施工降水利用量主要指施工利用、绿地灌溉、下渗等不进入公共排水系统的施工降水量。(6)硬化地面控制率指项目区内不透水材料硬化地面面积与外环境总面积的百分比。不透水硬化地面主要包括硬化不透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停车场、广场等,外环境总面积指项目区内除建筑设施占地以外的区域面积。(7)边坡绿化率指采取绿化措施边坡面积占可绿化边坡总面积的百分比。采取边坡绿化措施的面积包括已经覆盖和未来两年能够覆盖的面积,均以坡面展开面积计算。附录A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纲及主要内容的规定本部分内容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1 综合说明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说明项目组成、布局、规模,项目区地理位置及所处小流域、水源保护区概况。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简述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情况,说明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并明确有无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1.3 防治责任范围说明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说明水土流失预测各项结果及危害分析。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说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各分区水土保持工程汇总情况。1.6 水土保持监测简述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频次、点位设置。1.7 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说明水土保持总投资及各分项投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实现情况及损益分析主要结论。1.8 结论与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明确项目建设可行性,对设计、施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意见和建议。1.9 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表A-1)附表A-1 北京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填表日期 年 月 总编号 年编号项目名称所属二级流域涉及区县涉及乡镇村涉及水系、小流域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土建投资(万元)动工时间完工时间设计水平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项目建设区(hm2)扰动地表面积(hm2)直接影响区(hm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地方防治目标土石方利用率(%)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比(%)表土利用率(%)硬化地面控制率(%)雨洪利用率(%)边坡绿化率(%)施工降水利用率(%)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投资(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独立费用(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监测费(万元)补偿费(万元)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电话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传真电子信箱电子信箱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2.2 编制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2.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和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2.4指导思想2.5编制原则2.6方案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3 项目概况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布置、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拆迁与安置、投资及进度安排等几方面进行介绍。3.1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具体到乡镇、街道,山区项目落实到小流域。无明确经纬度的,采用GPS进行定位。(2)项目的建设性质,扩建还是新建,建设规模、工期、时序、投资;项目的品质定位。(3)项目的雨污排水系统、生活供水系统、生活垃圾处理方式。(4)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单位及模式。(5)防洪标准和坡面防护方式。(6)项目的建筑外设施、环境建设内容。3.2 项目组成及布置(1)项目主体建筑设施的组成、平面及竖向布局、建筑结构形式。如是改扩建项目,说明与原有设施之间的关系。(2)附属设施组成、布局,如扩建项目借用前期公用设施,应交代说明。(3)说明项目给水、排水(雨水和污水)、景观水系水源、雨水利用和再生水回用布设和设施情况。 3.3 项目征占地情况按照乡镇、街道行政权属分别说明项目建设永久性占地、临时性占地,建筑设施占地、外环境占地,占地类型、占地面积等基本情况。3.4 土石方工程量及流向(1)说明项目前期表土剥离量、挖填土石方总量和土石方流向。(2)分区说明挖填土方量、石方量,说明各区或是临近项目之间的土石方调配利用方案。(3)外弃土石方量、施工建筑垃圾消纳情况、运距。消纳场和弃渣场地理位置、名称和管理单位。3.5 拆迁与安置(1)说明项目建设产生的拆迁内容、规模、面积和安置方式。(2)明确拆迁安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3)说明项目拆迁建筑垃圾量。3.6 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1)说明建筑基础施工及支护方式,施工降水利用、处理方案。(2)说明表土保护、利用方案。(3)说明施工时序、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情况。(4)说明施工挖、填、弃作业工艺及防护措施情况。(5)说明项目区供水、排水、供电等管线系统施工工艺。(6)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的布设。(7)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相关水土保持管理措施。3.7 工程投资与进度安排(1)说明项目的总投资、土建投资及投资构成、投资来源。(2)说明项目总工期,并说明进度安排,细化说明建筑设施施工、市政设施、绿化工程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施工季节。4 项目区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1)山区项目细化介绍项目所在乡镇、小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平原城市项目可以叙述区(县)、镇及项目建设区的自然概况。 (2)说明项目所处的二级水系。(3)平原区项目说明周边河(沟)渠、雨污水市政管网情况;山区项目按照北京市水利工程名称代码(DB11/T 1552002)说明项目区所处小流域名称和编号,介绍周边水系情况。(4)项目区与周边地表、地下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5)说明项目取土(料)场、弃土(渣)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基本情况。4.2 社会经济概况(1)说明项目周边村镇人口、交通、主要产业、经济状况。(2)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和规划发展方向、市政设施情况。4.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概况(1)根据国家、北京市及区(县)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说明项目区所属水土流失“三区”划分情况。(2)根据北京市和区(县)的最新水土保持公报,结合现场调查,介绍、分析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3)说明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4)如项目区处于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需加以说明,并介绍有关水土保持经验。(5)说明项目周边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经验。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 主体工程比选及制约性因素评价对项目选址、项目平面布局、竖向高程方案、施工方法与工艺、占地类型及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进行比选评价,从水土保持角度提出或认定推荐方案。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1)对项目区占地性质和面积进行评价,项目建设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的比例进行分析评价。(2)对项目区植被的保护、恢复方案进行分析评价。5.3 对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的分析与评价5.3.1 对表土剥离和土石方开挖及填筑总量分析评价(1)对项目区可利用表土资源的剥离、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2)对项目土石方开挖、填筑量进行比选分析、评价。5.3.2对土石方平衡利用方案的分析评价(1)分析土石方综合利用的方案,多余弃渣是否结合其他项目综合利用或分类堆放为再利用提供条件。(2)对土石方挖填、利用、调配、外弃等土石方平衡方案进行时空平衡分析评价。(3)对挖方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进行分析评价。5.4对项目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分析评价(1)对基础施工方式、降水处理方案等进行分析评价。(2)对施工工序衔接进行分析评价。(3)对项目施工便道、临时堆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设施的布局进行分析评价。(4)对施工渣、料来源、运输方案的分析评价。5.5 水土保持工程界定按照“主导工程、试验排除、责任分区原则”对各项措施进行界定。界定过程中注意:(1)各类植物措施均为水土保持工程。(2)小区内道路、停车场等硬化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采用透水性形式的硬化措施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5.6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5.6.1对水源保护、水质改善、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垃圾处理的分析与评价(1)对项目区水源保护、水质改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2)对项目区水资源利用及雨洪集蓄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3)对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4)对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进行分析评价。(5)对项目区景观水系及水源的可行性进行评价。5.6.2 对弃土(渣)场布设防护工程分析与评价(1)对项目的弃土(渣)场的选址、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堆弃和挖掘方式进行分析评价。(2)对弃土(渣)场的防护、排水系统设置、植被恢复方案进行分析评价。5.6.3边坡防护工程和排水系统的分析与评价(1)对开挖和填方边坡防护进行安全稳定评价。(2)对护坡方案生态性进行分析与评价。(3)对截排水系统布设进行评价。5.6.4对项目区绿化和外环境工程的分析与评价(1)对项目区绿化进行分析与评价。(2)对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设计进行分析与评价。(3)对室外硬化方式、硬化控制率进行分析与评价。5.6.5对项目临时防护工程的分析与评价(1)对施工现场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的临时覆盖措施进行分析。(2)对临时堆土和施工现场的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沉沙等设施进行分析评价。(3)对施工车辆进出口处清理防护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5.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明确有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 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1)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建筑设施、附属设施占地以及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弃渣场等占地范围。(2)直接影响区包括项目建设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堆料场、弃渣场等外围、排水口下游,根据项目区地形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说明直接影响区确定的依据。(3)拆迁安置采用货币补偿或是回迁方式,一般不单独计入防治责任范围。(4)用文字、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占地类型等。6.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1)项目分区主要是根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采取防治措施特点的相似性进行同类划分,同一分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似。具体可以依据地形地貌、施工破坏特点、建设时序、建设方式等进行分区。在项目区地形地貌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按地形地貌进行一级分区,按项目功能进行二级分区。(2)主体工程部分可分主体建筑设施防治区、附属设施防治区、线性设施防治区、绿化美化防治区等。(3)施工临时设施区包括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施工道路防治区、临时堆土堆料防治区等。7 水土流失预测7.1 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按正常设计功能,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条件下造成水土流失的数量进行预测。7.2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从地表扰动情况、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弃渣堆弃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7.3 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预测范围为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应根据地表物质组成、地形地貌、扰动方式、侵蚀力等进行划分,同一单元内上述特征值基本一致。由于各单元存在的时间段不同,需对应时间段、侵蚀力情况进行预测。7.4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最大不利情况考虑,水蚀超过雨季以及风蚀超过冬、春风季时,按一年计算。7.5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和方法水土流失预测参数需通过实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类比北京市同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可借鉴北京市延庆上辛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基地及其他水土保持科研试验示范小区的成果。需提供现场图片,并说明预测方法、数据分析过程及预测结果。应对水的流失量和遇不可抗力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灾害进行预测。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确定(1)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需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并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进行修正。(2)符合本导则规定的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预防为主、保护优先。(2)措施布局全面系统,重点突出。(3)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4)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相结合。(5)坚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注重提高经济效益。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及要求在对主体工程设计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和细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三道防线”划分规定,位于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按照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布设,不低于原治理标准。8.3.1项目布局(1)合理进行项目平面布局,减少植被破坏和地表扰动。(2)合理布设施工临时措施,有效控制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面积的比例。8.3.2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1)山区项目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对原有植被的破坏。(2)土方开挖作业严格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3)改扩建项目要与原有相关水土保持设施协调、衔接。8.3.3 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1)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有序处理。(2)生活污水导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中水利用。8.3.4 土石方平衡与取弃土场选取(2)落实项目区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后期利用。(1)拆迁建筑垃圾运至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4)通过在外环境塑造地形,消纳部分余方。(3)实施项目间调配基本实现土石方平衡。(5)科学合理选取弃土场。8.3.5 节水与雨洪集蓄利用(1)加强中水利用。(2)山区项目利用下洼式整地或设置雨洪集蓄利用设施。(3)平原区项目利用下洼式整地、景观水面、渗井、雨洪集蓄利用设施。(4)平原区项目应有效利用基础施工降水。8.3.6排水工程(1)山区项目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保证项目区排水通畅,符合设计防洪标准,雨水集中排放口设置消能防护。(2)平原区项目保证项目区排水通畅,与市政排水管网衔接。8.3.7边坡防护(1)挖填边坡防护在保证安全稳定情况下,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方式,建议采取生态型边坡防护措施。(2)边坡防护与排水措施相结合。8.3.8植物措施(1)必须采用乡土植物种进行绿化美化,提高项目区绿化标准。(2)加强取、弃土场和施工扰动区域的植被恢复。8.3.9 临时防护措施(1)对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覆盖、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沉沙等措施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2)基础和管线开挖施工避免雨季尤其雨天施工。(3)项目区一般建有围墙,应永临结合,施工出口设置清洗池对施工车辆轮胎进行清洗。8.4 工程量计算(1)水土保持工程量根据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进行推算。(2)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分区列表汇总。(3)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按措施类型、规模、定额计量项目的工程量分别列出。(4)植物措施按乔木、灌木、草皮、撒播植草的面积进行统计。8.5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按照“三同时”、“先拦后弃”等原则对工程、植物、临时措施进行安排。9 水土保持监测9.1 基本要求水土保持监测章节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9.2 监测范围、时段、内容和频次(1)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监测时段和内容包括施工前相关背景值的监测,降尘量监测及本导则中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相关指标的监测。尤其是要细化落实施工期间的监测方案。(3)监测频次为雨季每月至少一次,一年78次为宜,遇暴雨加测;对工程土石方集中挖填等重点时段进行加测;植物措施每年9、10月进行监测。9.3 监测点位的确定监测重点是弃土(渣)场、挖填边坡、临时堆土场、管线开挖面等。9.4 监测方法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监测,做到定点观测与调查监测相结合。常用的有简易径流场法、沉沙池沉积泥沙称重法、简易径流小区法、混凝土框格砖量测法、样方调查法等。9.5 监测设施、监测设备及消耗性材料确定监测设施、设备、耗材并说明监测设施布设情况。9.6 监测成果与制度收集监测过程资料、影像资料并将监测成果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雨季提交季度监测报告,对重大水土流失事件进行监测并提交报告,明确监测报告中包括国标规定的六项防治目标和本导则规定的防治标准的计算表格。10 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10.1 编制原则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编制依据、编制定额、价格水平年与基础单价、主要工程单价中的相关费率等与主体工程相一致。不足部分采用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绿化部分投资采用最新版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材料和苗木价格采用北京市造价信息网公布的市场价格。10.2 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质量监督费、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监理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等。10.3 防治效益分析根据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布局和数量,列表定量计算国标规定的六项防治目标值和本导则要求的防治目标值,验算防治目标的达标情况。10.4 水土保持损益分析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进行具体分析。11 实施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后续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监测、检查与验收和资金来源及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12 结论与建议12.1 总体结论明确有无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12.2 建议对主体工程施工组织的水土保持要求、主体后续设计、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提出建议,并明确下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13 附件、附图和附表13.1 附件13.1.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附件要求:(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3)弃土、渣处理意向或协议。(4)取土、砂石料来源说明或协议。13.1.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附件要求:(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3)弃土、渣处理意向或协议。(4)取土、砂石料来源说明或协议。(5)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意见。(6)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7)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委托书。13.2 附图(1)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图。(2) 项目区地貌及水系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4) 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6)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图。(7)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图。(8)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9)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包括主体设计已有、纳入到水保方案中的典型设计图)。(10)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13.3 附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附表。附录B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格式和内容编号:类别:简要说明:项目简述、项目区概述、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分析,防治责任范围,措施设计及图纸,工程量及进度,投资,实施意见。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项目名称: 送审单位(个人): 法定代表人: 地 址: 联 系 人: 电 话: 报送时间: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地点占地面积工程投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弃土(石、渣)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保设施估算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资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临时工程投资其他补偿费投资水土保持总投资分年度实施计划及年度投资年度措施工程量投资编制单位资格证书编号编制人员岗位证书号注 1.本表一式五份,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一份留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监督检查依据,一份送项目审批部门作为审批项目依据,一份留方案编制单位,一份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留本单位(个人)作为实施依据。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按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中的内容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3.凡此表表达不清楚的事项,可用附件表达。附件、附图和附表要求1 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规划、国土、发改委等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3)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委托书。2 附图(1)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图。(4)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5)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3 附表(1)土石方流向平衡表及土石方流向框图。(2)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总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