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7950874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人力资源是指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起到实质作用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能力,及其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数量、质量的总和。本文从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来探讨、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由人力资源引起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纵观如今社会的发展不难发现,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但归根究竟是人才的竞争,换句话说,谁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领先,谁就会在经济发展方面领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基本处在瘫痪状态,那么是什么促使日本在仅仅的内一跃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呢?是像沙特阿拉伯那样的石油大国依托石油产业发展起来的吗?其实不难发现,日本是一种小国,其自然资源非常匮乏,依托自然资源来壮大自己国家是不行的,究其因素是,战后的日本非常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对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改革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可以说人力资源是日本最重要的资源。 除日本外,新加坡也非常注重人力资源。与日本相似的是新加坡的自然资源匮乏,且在建国初期,其经济基本十分单薄,国民素质低下,在这种状况下,新加坡政府提出“人才立国”的方略,并一贯致力于实行有效的识才、用才、育才、留才战略,如今的新加坡已是一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花园国家了,纵观其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一种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禁取决于其原有的经济基本和自然资源,更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量。 相比之下,中国对人力资源的注重限度就较为逊色点了。与日本、新加坡不同的是,中国是一种地大物博的国家,这在一定限度上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较为有优势的,但是自然资源总有一天是要枯竭的,国家将来的发展始终都要靠人才,要想在将来的竞争中始终处在不败之地则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虽然中国政府每年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但从实际的数据来看,中国 每年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的经费仅仅占了GDP的2%,试问一下,对一种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其教育经费平滩到每个人时是少之又少的,而相比之下的日本,其对教育的投入就占了GDP的17%。 中国对教育的财政支出的力度低也是导致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中国,由于种种的因素,沿海都市要比内地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相比之下,内地培养一种大学生要比沿海都市培养一种大学生难得多,这其中因素除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力度不够外,还关系到各地政府对教育的注重力度,由于内地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相比沿海都市的政府的财政收入少,因此到最后,其拨到各地的教育经费也要比沿海都市的政府所拨的少,如此的恶性循环最后所导致的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发达,经济落后的地区经济越来越落后,由此导致中国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如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步也随着着两级分化的扩大。 就中国自身而言也存在着东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导致的影响。 东西部经济的悬殊人们是有目共睹的,而国家也为此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来振兴西部的经济发展。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是国内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土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应是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部地区却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因此导致这样的局面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得不到充足开发和运用密切有关,究其因素只要有:(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大 (2)劳动年龄人口浮现老龄化的趋势(3)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虽然西部如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较大提高,但是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人才的流失,相比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及津京唐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所拥有的公司较少,且受众多因素如鼓励机制,薪酬高下的影响,不少人都乐于离开西部到外就职,而由此也导致不少人才的流失。 而与西部有天壤之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限度比西部高得多,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政体文化素质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究其因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注重,其中涉及根据产业构造来调节人才构造、进一步推动人才市场改革、吸引外流人才等。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建成开放限度高、市场化限度高,国际化限度化高、整体效用高的人才高地。如今的世界经济可谓是笼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灰霾下缓慢发,各国各地区各公司纷纷采用裁人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在这种状况下,上海政府和公司却采用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外来的人才到本地区来创业,由此可见,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仍然非常注重人力资源。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样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其发展优势越来越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产业构造的调节,其弊端也日益突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云集了诸多劳动密集型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受劳动力价格的波动的影响较大,一旦公司在利润与劳动力价格上不能平衡,将会导致一系列的人力资源问题,而在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不少的制造业工厂因难以抵挡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而纷纷倒闭,而因此受牵连的务工者也纷纷离开广东寻找新的发展。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对广东的人力资源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解决好则对广东后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针对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地区各公司也因此而采用措施来增进人力资源的发展:(1)针对国内人才严重流失的状况,国家要保护和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增进人才集聚能力,并且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一般劳动者又要培养高、精尖人才,政府要营造服务优势,建立人才服务平台如人才服务中心,和营造人才政策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如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消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使用和流动的体制性障碍(2)对公司来说,要不断改善和完善员工工资福利对员工的鼓励作用,形成比较灵活、有效的分派制度 如予以生活上的补贴等,此外加大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3)对员工来说,要不断通过多种途径来自我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