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讲座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2647523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菇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一、平菇品种的分类平菇品种不同,其子实体正常发育时所需适温范畴也不相似,生产上常用平菇品种,按温型分类,具体可分为高温型、中高温型、广温偏低型、中低温型。按固体色泽分类,可分为乳白色、纯白色、灰白色、浅白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而气温的变化又决定着品种的色泽,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色泽越浅;气温缺低,色泽约深。(1)高温型 高温型品种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乳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534。最适出菇温度为2228,此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36月投料播种,49月高温季节出菇,但因高温白色品种春夏栽培病虫发生频繁,杂菌污染率高,如经验局限性,管理不善易发生黄菇病。夏季种植尽管卖价高,但产生的效益并不高。因此,乳白色高温型品种总投料量并不多,销售竞争者也少。灰褐色类,菇体与凤尾菇相似,出菇温度1236,单生型,鲜菇肉质细嫩、口感好,市场较抢手。实践证明,此类品种,特别抗杂菌、抗黄菇病能力特强,长势长相突出,后劲足,最多可出8潮菇。(2)中高温型 子实体发育温度1230,适温2026,菇体色泽灰褐色,单生型多,此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上市,因出菇周期短,产量偏低,只有少数南方地区种植。(3)广温偏高型 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灰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34,最适温度1029,此类品种从早秋出菇至次年6月结束,因生长周期长,产量能完全发挥出来,又因早秋菇价高,头潮菇就能收回成本,避开了“烂市”风险。缺陷是,抗黄菇病能力较差,如管理不善,头潮菇后易生黄菇病,冬季虽能出菇,但出菇量及菇形美观度均稍次。灰黑色类,出菇温度为633,其共同特点,抗黄菇病能力特强,属硬柄,菌袋发菌结实,不生菌皮。突出长处:早秋8月底产菇到11月底,春季产菇可持续到6月。当中不发生黄菇、死菇。(4)广温偏低型 黑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32,适温1026,黑色品种因韧性强、味鲜、菇质厚,已被众多消费者所爱慕,但此类品种出菇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温度过高,易产生菌皮,菌袋不现蕾;温度过低,虽然出菇,但柄长、盖小、高品价值减少。深灰色类,出菇温度232,均属硬柄,子实体丛生柄短,菇色随气温变化而变化,15如下色浅,12如下色深,此类品种抗黄菇病能力特强,能稳出67潮菇,加之菇形好,菌褶纹细、产量又高,因此深受消费者爱慕。浅白色类,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30,适温825,此类品种产菇适温范畴广,种植时间回旋余地大,华东地区最早出菇时间为9月上旬,出菇期历经秋、冬、春三季,且每个季节的菇质、菇型均优,虫害少。又因浅白色品种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具有极强抗病和适应性,因此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或最有发展前程的菌种。(5)中低温型 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26。26以上菇体发生量少,长处是特耐低温,0以上菇体均可生长,且肉厚、质佳、特别在北方地区更为适应。要获得高产,选准当家品种很重要,在引种时,必须根据市场菇色需要和本地气候而定,以市民爱慕白色菇的上海地区为例,必须选择浅白色类型的高产菌株;以市民爱慕黑色菇的青岛地区为例,必须选择灰黑色类高产菌株;以市民爱慕的灰色菇的保定地区为例,应选择深灰色高产品种。二、平菇栽培料的种类一、重要原料又称主料,是指以粗纤维为重要成分,能为平菇菌丝生长提供碳素营养和能量,且在培养料所占数量比较大的营养物质。 棉子壳 棉子壳是脱绒棉籽的棉皮,为油料加工厂的下脚料。棉壳占棉籽总重量35%左右,国内年产棉壳约1200万吨如下,绝大部分用于食用菌生产。据研究,棉籽壳不仅营养丰富,且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加水浸透或加压时,不板结,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的空气,可提供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氧气,是合适平菇栽培的最抱负的原料。棉壳也是多种,有粗壳、中粗壳、细壳之分,有绒多、少之分,有含棉籽仁多、少之分。一般粗壳、绒少壳、仁少壳发菌好于细壳、绒多壳、仁多壳,但细壳、绒多壳、仁多壳产量又高于粗壳、绒少壳、仁少壳。建议顾客在购壳时要两者兼顾,灵活机动。 玉米芯 脱去玉米粒的玉米棒称玉米芯,也称穗轴。干玉米芯含水分8.7%,有机质91.3%,其中粗蛋白2.0%,粗脂肪0.7%,粗纤维28.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0%,钙0.1%,磷0.08%。经粉碎发酵,加其她氮源和辅料,可袋栽平菇。 木屑 锯木加工厂产生的下脚料称木屑,也可用树枝加工粉碎而成。适合平菇生产的阔叶树木屑为佳。 其她、稻草、甘蔗渣、黄豆秸花生壳经粉碎成小颗粒状作为碳源,添加氮源等,也是栽培平菇的好原料,但此类原料种植产量不高,本资料不作具体简介其栽培措施。二、辅助原料辅助原料又称辅料,是指能补充培养料中的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且在培养料中比例较少的营养物质。敷料除能补充营养外,还可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状。常用的辅料可分两大类:一是天然有机物质,如麸皮、玉米粉等。重要用于补充主料中的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她营养成分的局限性。另一类是化学物质,以补充营养为主,如尿素、复合肥等。(1) 麦麸 麦麸是小麦加工面粉时的副产品。具有16种氨基酸,尤以谷氨基酸含量最高(占46%),营养十分丰富,并且质地疏松,透气良好。但易滋生霉菌,故用作培养料,需严格挑选,变质发霉不适宜采用。 (2) 玉米粉 玉米粉又称玉米面,是玉米籽粒的粉碎物。一般含水分12.2%。有机质87.8%,由于营养丰富,维生素B2含量又高于其他谷类作物。在食用菌栽培料中,加入5%10%,可以增长菌丝活力并明显提高产量。 尿素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素化学肥料,白色晶体,含氮量为46%,在食用菌生产中,常用作菌体培养料的补充氮素营养,其用量一般为0.1%0.5%,添加量不适宜过大,以免引起氮气对菌丝的毒害。 石灰 在平菇生产中,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石灰,重要作用是提高培养料的酸碱度,杀死杂菌或克制杂菌的生长,避免杂菌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增长培养料中的钙质,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状况,增进平菇菌丝的旺盛生长,对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用量为14%。复合肥 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高含量的复合肥,呈灰色颗粒状,增产潜力大,一般进口复合肥比国产复合肥营养含量高,如进口复合肥磷酸二铵,用于平菇培养料配制,使用量为0.6%,国产复合肥品种诸多,因含量低,用平菇培养料配制使用量可加大到11.5%,本资料配方中波及到的复合肥是指国产复合肥。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因长期使用一种杀菌剂,杂菌易产生抗药性,有个别顾客反映因使用多菌灵作抗菌剂,目前无论发酵还是熟料栽培,杂菌总是控制不住。因此,在此状况下,建议改用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克霉灵和克霉增产灵两种产品防霉剂药效成分作用基理均相似,按0.1%的用量拌入培养料中,对绿霉、黄曲霉、链孢霉等有极强的避免和消杀功能,且高温消毒不分解。三 配套材料筒膜 平菇原种和栽培种的容器可选用高压聚丙稀袋,规格为14cm28cm5丝或17cm5丝聚丙烯筒膜,裁成40cm左右长度,用于平菇生产出菇的容器是低压聚乙烯筒膜,规格为:1825cm,单面厚度1.53丝不等。气雾消毒剂 该产品对食用菌中多种杂菌和病原菌,杀伤率达100%,且使用以便,毒副作用小。气雾剂用于接种箱消毒,每立方米24克熏蒸半小时,即可杀死箱内所有杂菌,无气味和刺激性,是替代甲醛和高锰酸钾消毒最抱负的药剂,且操作以便,用火柴点燃即可,就可喷出大量气雾,从而达到杀菌目的。万消灵 出菇后避免黄菇病必须药物。强力迅速杀灭各类细菌、芽孢,治疗平菇因多种病原引起的发黄、发软褐斑病等现象,效果奇特。细菌杀和黄斑消 本品是针对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黄菇病褐斑病研制开发的一种专用杀菌剂。具有无公害、无残留、对病菌、细菌有强大的渗入力和杀伤力等长处,同步对食用菌有防病治病并有增产作用。菇大壮 本品为浓缩、高效复合营养素,每袋135克,内含食用菌生长各类微量元素,能增进平菇菌丝生长,并使菌丝粗壮、浓白、提早现蕾,适合半生料、发酵料、熟料栽培,每吨干料添加56袋,增产幅度最高可达20%。菇大壮是所有拌料型增产素中,增产效果较奇特的一种。菇虫净或敌菇虫 菇虫净是结合食用菌害虫的科目类型和为害规律而研制的食用菌专用杀虫剂。本品活性高、穿透力强、广谱高效,同步对菌蚊、菇蝇、瘿蚊、螨类、跳去、活喻、线虫等害虫均有极强地杀灭效果。使用后不影响出菇,菇体不畸形,不卷边等特点。补水针 系采用铜管制成,不易弯曲,可反复使用,铜管一头是尖端,便于插入袋料内,管身洞眼分布均匀,有助于营养水从这里输出,铜管另一头固定螺帽,可和农用喷雾器龙头连接。水幕喷带 引进韩国技术生产的最新喷雾工具,将水幕喷带直接和潜水泵相连,布置在大棚中央人行道上,也可吊在棚内顶部。开动电机,因水幕佩带上布有许多规则的特制缝眼(肉眼不易看出),有水压后,水从特制缝眼内射出。整个大棚内可形成毛毛雨水雾,空气相对湿度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95%,一种750W的潜水泵可带50150米水幕带喷雾,如水泵功率增大或水幕带长度减小,形成的水幕宽度将变大。运用水幕带进行湿度管理,具有节水保湿、省时省力、降温防病、节支高效、增产增收等五大特点。三、平菇菌种的生产技术 菌种涉及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制作配方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配方 小麦50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3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以上配方均适应平菇菌丝生长,现简介配方制作措施:选择质量好的小麦500克,放进锅内,加水1500毫升,水烧开后,煮沸10分钟,然后用千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若滤汁局限性1000毫升,则加水补足,然后将琼脂、蛋白胨、糖等所有加入,加热至所有溶化后,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时,注意勿使试管口沾附培养基,装好后,立即用棉花塞口,用绳子每10支一捆缚好。然后竖直放入高压锅内消毒,在1.2公斤/米3压力下,维持40分钟,灭菌后的培养基要趁热把试管倾斜,使之凝固成斜面,倾斜度以斜面达到管长1/2长度为宜,冷却后即成试管斜面培养基。母种转扩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保证继代母种的纯正,一般科研单位发售的均为一级母种,它可以进行再次转管扩接以满足原种生产的规定,每支可扩接2040支,但转管次数不适宜过多,最多不能超过2次,以免削弱菌丝生活力和减低出菇率,无条件转扩的,也可引进一级母种直接转扩原种,则效果更好。原种制作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100公斤、麸皮58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25%多菌灵,水135公斤由于棉籽壳吸水较慢,拌料后须整顿成小堆,待4小时充足吸湿后,再进行瓶装,装好瓶后,在料中央打一种直径2cm、深3cm的洞穴,有助于接入的母种块加快萌发、生长,以棉籽壳为主培养基原种菌龄约为25天左右。小麦、棉籽壳培养基 小麦40公斤、棉籽壳60公斤、石膏粉1公斤、水适量制种用的小麦要干燥、色鲜、无霉变,先将麦粒浸入12%的石灰水和0.2%多菌灵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时,水面要高出麦粒1015cm,浸泡时间大概需浸1820小时,15左右时需浸3036小时,将浸好的麦粒捞出,倒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吹凉,待麦粒表面水分适度干后,可与棉籽壳、石膏粉等混合拌匀,接着装入瓶中。麦粒培养基分装时,要上下震动,以利基质结物,塞上棉塞,然后进行消毒灭菌。由于麦粒培养基透气性好,营养足,菌丝1722天即可发满,且质量也最佳。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30公斤、木屑55公斤、麸皮15公斤、复合肥1公斤、水135公斤,该培养基因木屑成分比例大,制作好的菌种虽不够洁白,但含水量足,菌种质量好,且不易老化,笔者建议原种容器可以是900ml专用菌种瓶,也可以用500ml医院用盐水瓶替代。无玻璃瓶的,可以用14280.05的丙烯袋,袋口系无棉盖体,也可用颈圈加盖棉塞,原种栽培料的灭菌要同母种培养基灭菌同样严格,不同的培养基,其灭菌限度和时间亦有差别,棉籽壳或木屑培养基在高压1.5公斤/厘米2压力下保持2小时,常压灭菌100保持1415小时即可;麦粒培养基在高压1.5公斤/厘米2压力下保持2.5小时,麦粒培养基不要常压灭菌,否则菌丝生长细弱、无力。由于小麦内部有一种酶的营养物质,必须在高压下才干释放出来。母种接入原种要在接种箱内进行,消毒药剂采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母种斜面培养基横割成45块,第一块要割长某些,由于培养基较薄、易干燥而影响发菌,然后连同培养基一起移入原种瓶内培养基中央洞穴内,每瓶接种一块,麦粒培养基没有洞穴,接种后最佳抖动瓶身,使少量麦粒盖住种块,这样,菌种块在空穴内或培养基下,由于湿度高,能不久萌发,并吃料生长。原种培养温度以2026为宜,培养室的窗户要用黑布遮光,以免菌丝受光照的影响,导致原基过早浮现老化。发现杂菌感染,就要及时裁减。通过严格筛选,平菇菌丝延伸过程中,色白、粗壮、富有弹性、并布满全瓶,即为合格原种。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容器最佳用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因高压丙烯袋较透明,能明显观测内部菌丝生长状况,如果用一头接种法,就选用17cm33cm5丝丙烯折角袋,如果采用两头接种法,就选用17cm5丝丙烯筒料,栽培种配方重要有:棉籽壳、玉米芯、木屑培养基。木屑、棉籽壳培养基 木屑40公斤、棉籽壳40公斤、麸皮1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灵0.2公斤木屑最佳选用相隔半年以上的陈木屑,麸皮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此配方培养的菌丝虽不如纯棉籽壳培养基洁白,但菌丝生长结合力强、紧密度高、耐老化,且不易出菇,寄存时间长,1740袋两头接种制作的菌种,菌龄为3540天。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100公斤、麸皮 5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灵0.2公斤先将棉籽壳预湿,然后把麸皮、复合肥(事先压成粉状)混入料内,加水拌匀,棉籽壳培养基1745袋两头接种,菌龄为2530天。玉米芯培养基 玉米芯80公斤、麸皮10公斤、玉米面8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灵0.2公斤玉米芯要粉碎成大豆大小的颗粒,在用1%生石灰水拌好,堆闷24小时后,拌入多种辅料,玉米芯培养基与棉籽壳培养基菌龄大体相似。制作栽培种除掌握以上配方外,还要使拌料水份恰到好处,含水量偏低,菌丝生长缓慢、纤弱;含水量偏高,料温随之上升,易酸败,菌丝生长受阻。常用感观测定,即装袋前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下滴为宜,也可按照伸开手指,料在掌中能成团或掷进堆四分五裂或落地即散为原则,其含水量较为适中。配制好的培养料,有条件的可用装袋机装袋,每小时200袋以上,使用机器装袋,松紧均匀,省工省时,效率高。但劳力不缺的地方,也可用手工装袋,人工装袋应边装边压实,用力要均匀,要做到袋壁光滑、而无空隙,装好后,两头直接用扎线扎紧即可,常压灭菌时,锅内温度达到100要维持1215小时再停火,等温度自然下降到60时,才干打开蒸锅取出料袋。待袋料温度降到25左右时,即可接种,转接栽培种按严格规定,仍要在接种箱内进行,有条件的也可采用离子风接种进行无菌接种。接种箱消毒一般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2克)熏蒸半小时,在箱内先将原种用长柄镊子搅碎,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栽培种袋口,均匀倒入原种块,尔后,用塑料袋扎绳扎好。注意,扎线不要扎得太紧,避免菌种不透气、难发菌,也不要太松,以防袋口落入杂菌孢子,引起杂菌感染,松劲度掌握在“肉眼能看到缝隙或能吹得进气流为佳”,接入的菌种块要正好处在扎口中心位置,这样可有助于种块尽早封面,此种接种措施为线绳扎口法。也可用塑料袋+无棉盖体法培养栽培种,也可用塑料袋+套环塞棉花法培养栽培种,尚有一种措施就是四川菇农常用的,将袋口系上出菇套环接入原种后,再盖上二层报纸,笔者觉得以套环塞棉花法培养的栽培种,污染率最低,且质量最佳。接种后的种袋要及时移入培养室内培养,用线绳扎口法的还要用菇虫净粉剂将每个袋口进行喷施一下,其目的是让药粉吸取附在袋口,以避免菌袋培养过程中虫从口入。在培养过程中,还要避免塑料袋被硬物刺破,应常常检查杂菌污染和鼠害。特别是老菇场,为达到万无一失,避免菌螨、菌蝇进入袋口内部产卵,必须每隔7天对地面、窗户、周边环境用敌杀死或氧化乐果农药液进行喷雾一次。在菌丝生长后期,采用线绳扎口法的如果发现菌丝生长特别慢,可用手拉一下拉袋口,使袋口空隙加大,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袋内,以加速菌丝生长。栽培种的质量鉴别 菌种质量的好坏,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措施,重要靠外观鉴定,一看长势,二看纯度,三看菌龄,菌丝长势要旺盛、浓密、洁白。菌丝纯度重要看无红、绿、黑等杂色斑点,菌丝上下一体,无克制线。菌龄重要看菌丝无萎缩老化现象。所谓合格平菇菌种,其重要原则是,菌丝体纯白强健,粗细均匀,菌落延伸整洁一致,尖端部位分枝清晰,不杂乱。成熟的菌种,菌丝浓密、具有光泽,有“回菌”或生出菌皮现象,有时尚有水珠分泌,但基质清晰可辨,不收缩、不干涸。栽培种菌龄以菌丝发究竟后5后至原基形成之前使用最佳(浮现少量原基也没有多大关系),这时挖出的菌种成块,菌丝量大,有弹性,移植后,菌丝萌发快,定植早。一般来说,低温下培养的菌种,只要不出菇时间延长某些,对菌种质量不明显影响。但在高温下培养,虽然菌种不出菇,也不能随意延长时间,因在高温下,菌丝体生理代谢活动旺盛,它不仅要大量消耗培养料中的养份,同步还会加快自身的衰老速度。凡菌皮过厚、老化干缩、菌丝生长稀疏或培养料结合松散,菇体已长出袋外的菌种,以及带有虫卵或杂菌的菌种,都不能当作菌种栽培。否则,应用到生产中,轻者减产,重者无收。四、室外大棚的搭制菌种接入袋后,从菌丝萌发到现蕾,这个阶段叫发菌,发菌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大棚进行。室内发菌,各方面管理工作易于掌握,室外大棚发菌,由于太阳辐射热的作用,特别要注意袋温升高,避免烧菌现象。但出菇场合,最佳选在室外塑料大棚内,因大棚保温保湿好,又易于管理。因此,是最佳的场合。建造塑料大棚,具有造价低廉、温度稳定、保湿性好、冬暖夏凉,便于调节光照等长处。合适大多数地区菇农使用。生产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栽培季节及场地内的温度等变化状况,本着“经济、以便、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半拱圆温室 重要合用于东北地区秋冬季平菇栽培,北侧是一通土墙,跨度4.55.0cm,墙高1.21.3cm,厚0.5cm。后屋面有檀、柁支撑,进关面用竹竿或毛竹片拱架,形成半拱圆面,拱佳间距约30cm,拉立柱支撑拱架。立柱与拱杆间用CP6的钢筋或8号铁作拉线,拉线与立柱顶紧紧固定,后墙每隔几米留风孔,出菇管理时,只要将南边薄膜支起,即可和后墙风孔形成空气对流。大拱棚 直接在平地上用竹木搭制的大棚,棚外加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为模型图,出菇管理时,通风重要是通过大棚两边薄膜支开的大小而调节的。拱顶形半地下菇棚 施工时,在地面挖深40cm,把土填于两旁,拍实沟壁,筑成一种宽3.4米、沟壁高0.8米、长度不限的半地下大棚,再在地沟两边土墙上(地平面向上),每隔数米开一种通气孔,通气孔以3020cm为佳,这样每两排袋墙之间都能使空气对流,畦底整成龟背形,并开好水沟。在地沟上架设竹木弓架,用线绳、铁丝固定横梁,然后覆盖薄膜,再在拱棚顶部覆盖草帘或稻草。建造半地下菇棚要注意三点:一是造棚场地的土质必须是黏土或壤土,二是菇棚四周必须挖排水沟,以防积水灌入棚内,三是菇棚宽度不可过大,以免导致坍塌。场地消毒菇棚搭制好后,要在进袋前20天对发菌场合彻底杀菌、灭虫。可在地面和四周撒上石灰粉,用倍万消灵水液和1000倍万菌消水溶液交替喷湿23次,再用倍敌敌畏药液喷洒12次。在发菌或出菇场地进行定期消毒非常重要,尽量使环境杂菌及虫害降到最低点,以减少后患。五、平菇棉籽壳半生料栽培菌袋制作棉籽壳半生料栽培平菇就是不通过完全发酵或高温灭菌直接进行生料栽培的措施,次措施在我地已大面积推广近年,江苏省射阳县通洋乡、阜余乡、藕耕乡、四明乡、千秋乡平菇生产,从开始100多户发展到目前4000多户。这些乡农民种菇户平均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其生产技术所有采用半生料栽培,长处是以便、快捷、操作简朴,菇农易接受,缺陷是每年或最多两年要更换场地一次,但对于广大菇农运用秋冬两季到大都市郊区租地种菇来说,再好但是了。半生料栽培规定华东地区播期为810月,早于8月或迟于10月均不适合搞半生料栽培。研究发现,玉米芯因材质不同而不合适采用半生料栽培,因此,本章重点简介用棉籽壳进行半生料培养方式。采用半生料栽培可选用广温偏高和广温偏低型平菇品种。生产配方(本资料配方中的复合肥均指国产复合肥,如用进口复合肥,则用量减半):棉籽壳10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粉1公斤,石膏1.5公斤,克霉灵0.12%棉籽壳100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15公斤,克霉灵0.12%建堆、半生料解决 将棉籽壳和其他辅助物加水搅匀后建堆,规定堆高1.5米、堆宽1.52米,长不限,在料堆上打上洞眼,盖上草帘。如发现蝇虫较多,可在草帘上喷湿敌敌畏药液。本技术规定堆闷1218小时,达到原料半软化限度、含水适中,即可拆堆袋装。此种措施,由于不受发酵时间限制,头天下午搅拌,第二天上午即可装袋,较为实用,被大多数菇农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堆闷1218小时后,一定要将料堆翻堆一次,并摊开冷却进行装袋,当天装不完的,还要重新建堆打洞,等第2天再进行装袋。否则,由于料堆缺氧,培养料的理化形状和营养条件不仅未能得到改善提高,长时间会发生腐烂、劣化,严重的还会变酸、发臭。变质的培养料接种后,菌种只萌发,但不能吃料生长。相比而言,生料栽培其花工量及成本大大低于熟料栽培,技术性难度也低于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实践证明,在气温2030之间,只要在发菌过程管理中,不发生烧菌,生料栽培成功率最高,可达100%,由于平菇菌丝危害大敌“绿霉菌”其孢子及菌丝的萌发生长力在1523时较为活跃,一旦产生,平菇菌丝无法抗衡。而在25以上,绿霉菌活力明显下降,虽然有少量发生,因平菇菌丝生长迅速、活动旺盛,也能将之吃透。因此,华东地区910月是平菇半生料栽培最佳安全期。笔者建议,如果你筹划将培养料所有进行半生料栽培,请在910月这两个月内,发动一切人力、物力将培养料所有播完,一旦错过了最佳安全期必是危险期,如迟于10月底播种,成功率将大打折扣。装袋接种 装袋前料的含水量以手握紧料有水印但不能渗出为宜,如指缝内有水渗出就偏多了,刚开始拌料时即建堆前,水份可偏大一点,掌握在手握紧料有水渗出,并往下滴了34滴,经15小时左右预热、挥发、下沉后,水份会自动减少。袋膜选用宽22cm、厚1.5丝聚乙烯塑料袋,可事先栽成45cm长,一头用线绳扎紧。装料时,先抓一把棉籽壳放在袋底部,然后放一层菌种,再装料,边装边压实,装至近袋口时,放一层菌种,再抓一把棉壳封面,用种量为15%,扎好袋口后,在2小时内用筷子粗的铁丝在袋两头各打46个透气孔,也可在自制一种多齿钉,直接在料袋两头整体打眼,更为以便,洞眼深度为58cm。培养料水份和透气孔是决定生料栽培的成功核心,装料前培养料的水份过大,后来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杂菌感染几率也大大增长。此外袋两头菌种就是通过透气孔吸取氧气而萌发生长的,没有透气孔,菌种层由于缺氧而闷死。透气孔少回过小,有两个缺陷:一是发菌中期,菌丝生长速度滞缓,甚至停止,严重时还会感染杂菌。二是不利于菇蕾形成或生长;透气孔多或过大也不行,也会带来两个缺陷:一是易引起虫害和杂菌浸染,二是形成菇蕾基数过多,给管理带来麻烦。此外,菌袋两头各放一把棉籽壳,是让菌种在适温环境下,迅速萌发吃料,早早封面,起到一种保护层作用,保护层厚度以1cm左右为宜。要使半生料栽培发菌成功率达到100%,每年换一种地方是重中之重,且新场地和旧场地要相隔300米,没有田间更换场地的也要在播种前两个月腾空发菌场合,对发菌场合要严格干燥、消毒,旧污染料不要就近乱丢,要运到1000米以外的地方。否则,用持续栽培两年以上场地再进行半生料栽培,发菌污染及发病率将会增长20%以上。六、平菇发酵栽培菌袋制作棉籽壳和玉米芯均可采用发酵料栽培,播期必须掌握秋季811月进行,最佳黄金播种期为秋季910月,其他时间我们不倡导播种,否则,播种成功率会大大减少。生产配方:棉籽壳10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粉2公斤,多菌灵0.2%棉籽壳100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粉20公斤,多菌灵0.2%玉米芯85公斤、麸皮10公斤,玉米面5公斤,尿素0.2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3公斤,多菌灵0.2%玉米芯850公斤,麸皮100公斤,玉米面50公斤,菇大壮56袋,尿素2公斤,复合肥10公斤,石灰30公斤,多菌灵0.2%发酵解决 先将辅料混匀加入棉籽壳或玉米芯中,再用清水调湿,不易吸湿的原料,如复合肥,应事先单独浸泡或压成粉状加入,培养料经调湿拌匀后,便可建堆。料堆一般建成1.21.5米、高0.81.2米、长度不限的长堆,每个料堆的容量不低于250公斤干料,最佳能达到5000公斤左右或更多某些,建堆时,料堆四周要轻轻拍实,堆边呈墙式垂直状,或略有倾斜,以不蹋料为准,堆顶拱起呈龟背形,料堆建好后,用直径5cm的木棒先在料堆顶部垂直向下打12行透气孔,再在料堆两侧的中部和下部各横向斜打1行透气孔,间距30cm左右,孔道深度要分别达到料堆底部和料堆中心部位,随后在料堆中插入长柄温度计,再用草帘、麻包、蛇皮带等能透气的覆盖物将料堆覆盖好。料堆覆盖后,根据气温高下,约23天,在表层25cm左右深处,料温升到5560时,开始计时,维持812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推,翻推要领是,把料堆外层(干燥冷却层)培养料与内层(好气层发酵层)和底层(厌气发酵层)的培养料互换位置,翻堆后,重新建堆,打气孔和覆盖的规定,与初建堆时基本相似,当料堆温度再次升到5560时,仍保持81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重新建好料堆。平菇培养料堆积发酵,一般需要翻堆3次,堆期依气温不同约57天,当培养料色泽均匀转深,质地变得柔软,料内浮现较多白色防线菌、闻不到氨、臭、酸味时,便可拆堆终结发酵。拆堆后,等料温降到30左右时,就可装袋播种。发酵过程注意事项:气温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很大,当气温在20以上时最有助于发酵,若气温低,发酵时间要延长,应特别注意保温。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发酵过程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当水分高于70%以上,培养料会发粘发臭或腐败变酸,料温上升缓慢;当水分低于50%时,会浮现烧堆的“冒烟现象”。浮现以上状况时,要立即散退调节水分后再重新建堆。培养料发酵期间,不要让太阳直射和雨淋。堆的形状大小也影响发酵过程,一般堆积发酵一堆不能少于250公斤培养料。堆的形状以梯形长堆为好。料多时增长堆的长度,这样建堆可以保持堆内外差别小,发酵比较均匀。调节发酵料的水份 将发酵前的水份掌握在培养料有水渗出且有34滴为宜,因发酵过程中水份自然减少,发酵后装袋的水份应掌握在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间有水印、但无水渗出为宜。注意,在装袋前调节水份含水量时,要以“宁干勿湿”为原则。装袋接种 装袋接种措施同半生料栽培完全同样,不需任何灭菌消毒,采用就地露天开放接种。三层菌种播种法:如果老场地杂菌基数较多或迟于10月底播种,可采用微孔通气三层军种播种法,用这种措施袋栽发菌速度快,比两层菌种措施快1012天,减少了杂菌污染机会。但有两个缺陷:一是出菇期洞眼内会出小菇,给管理导致麻烦,二是不利于补水,因补水后滞留在袋底的水会从洞眼流出,对整个产菇期的产量将有影响。具体微孔通气措施为:装料时,在袋中间多放一层菌种,除两头放菌种、打洞眼均按常规外,还要在中间菌种层上用细针沿一圈菌种部位均匀刺1012个小孔,此外在料袋堆发菌时,要成井字形放,虽然是低温,也不能采用“袋靠袋”码堆发菌。否则,袋与袋之间会堵住针眼,影响中间层菌种透气或导致菌种缺氧死亡,严重的还会导致菌袋生绿霉。七、平菇熟料栽培菌袋制作1、熟料栽培的好处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制后先经高温灭菌解决,然后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栽培措施,春夏、晚秋、冬季半生料或发酵料袋栽不易播种时期以选用熟料方式较为抱负,熟料栽培尚有下列好处:高温灭菌后的培养料排除了杂菌和害虫的干扰,增进了料内营养物的分解,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对培养料的吸取运用率高,可以获得稳定高产。熟料配方增产潜力,并且还能充足运用多种营养贫瘠的培养料,如木屑、稻草、污染料等,为平菇培养料的广泛选择和合理搭配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熟料栽培使人工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它即可以在低温下加温发菌、正常出菇,又能避免高温下非熟料栽培时常常发生的“烧菌”现象,因而提高了单位种植面积的收益率。熟料栽培用种量少,一般为培养干料5%左右。熟料栽培出菇早,这在早秋出菇特别明显,因熟料栽培菌丝生长缓慢、产温低、所接受的光照、环境变化时间长。因此,比半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更容易提早出菇。2、熟料栽培可周年进行平菇合适的栽培时间重要是根据平菇菌丝和子实体发育需要的环境条件而拟定,国内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气候也不相似,同一季节不同地区气温差别也较大。又由于国内平菇品种较多,高温、广温、中低温等多种温型的品种均有,这也决定了平菇能周年栽培出菇,一年四季可持续供应市场。3、品种的合理选择以华东地区为例,夏季出菇品种应选择高温型品种,早秋及春季出菇品种应选择广温偏高型菌株,秋冬出菇应选择广温偏低型菌株。4、菌种的准备平菇的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菌龄为78天,棉籽壳原种菌龄为2530天,棉籽壳栽培种菌龄为2025天,料袋播种后从播种至出菇为3035天,出菇周期(即从头潮尾潮)约为36个月。因此,在栽培之前,菇农应推算时间掌握时机,适时制种。5、菌袋规格的选择熟料菌袋制作工序较为复杂,搬动次数多,袋膜被损坏的也许性极大,此外,培养料经高温熟化后极易染菌,因此,袋膜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低压聚乙烯袋膜厚度一选择3丝左右为宜,筒膜过厚,既不经济,也无必要;如果过薄,容易导致破损,致使污染率上升。筒袋宽度和长度的选择取决于季节,一般夏季、早秋应选用宽2022cm长40cm厚3丝为宜,以避免料袋大、积温高、难出菇。中秋及晚秋选用2225cm45cm3丝为合适,料袋大,营养足,出菇期长。6、熟料栽培配方:棉籽壳10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3公斤、多菌灵0.2%棉籽壳95公斤、麸皮或玉米面任一种5公斤、复合肥10公斤、石灰3公斤、多菌灵0.2%棉籽壳100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30公斤、多菌灵0.2%玉米芯85公斤、麸皮10公斤、玉米面5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公斤、石灰3公斤、多菌灵0.2%玉米芯85公斤、木屑400公斤、麸皮150公斤、玉米面5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20公斤、多菌灵0.2%棉籽壳45公斤、木屑45公斤、麸皮12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2公斤、多菌灵0.2%玉米芯400公斤、木屑400公斤、麸皮150公斤、玉米面50公斤、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公斤、石灰20公斤、多菌灵0.2%以上配方中,多菌灵用量为0.2%,是指1000公斤干料加入2公斤多菌灵,如场地污染严重的也可用0.1%的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替代多菌灵,防霉效果更好。有人要问,既然熟料栽培,为什么还要加入多菌灵或克霉增产灵?由于多菌灵遇高温不会分解,菌丝发菌过程中,会克制杂菌的滋生,加入多菌灵对提高料袋发菌成品率大有好处。在熟料栽培中,也许会产生多种杂菌的污染料袋(运用半生料和发酵料袋培时也会产生),我们觉得只要没有出菇,虽然是绿霉污染袋,也可进行再运用。最核心一条,是要把污染袋料及时倒出晒干,贮藏起来备用。经实验,用坏料再进行熟料栽培,生产出来的平菇质量及产量均比用好料下降2030%。坏料运用配方为:半生料或发酵料产生的坏料(玉米芯或棉籽壳)97公斤、麸皮或玉米面3公斤、石灰1公斤熟料产生的坏料(玉米芯或棉籽壳)93公斤、麸皮或玉米面7公斤7、拌料按照选定的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原料和清水,由于玉米芯或棉籽壳较难吸水,开始拌料时,水分合适大某些,混合搅拌,先把堆成“山”形的干料从尖端中间挖向四周,使其形成凹陷形,再把清水导入凹陷处,用锄头或锨把凹陷处逐渐向四周扩大,使水分逐渐渗入,当水份被干物质吸取后,把铺平的料用锨重新整成“山”形料堆,并再次将料堆挖开,按此法反复搅拌34次,然后把拌匀的料打成堆,仿照半生料栽培培养料的解决进行堆闷1218小时。堆闷二个好处,一是运用发酵热使培养料熟化并得到软化,二是使料中水份吸均匀,并将多余水份自然流入地面,有条件的可用拌料机进行拌料,可大大提高工效和拌料质量。考虑到高温灭菌要消耗培养料中的一部分水份,装袋前的水份控制要比半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料的水份偏多一点,即手握培养料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8、装袋先打开一端袋口,向筒内装料,装料松紧度要达到手按料袋有弹性,当料袋至距袋口79cm时,将料表面压平,把袋口薄膜稍微收拢后,用线绳扎紧,有条件者可用装袋机操作,不仅效益高,并且装料松紧一致、均匀。装好后,可直接进行常压锅灭菌。为避免培养料变酸和变质,装好的料袋应及时进行高温灭菌,常压蒸汽灭菌时,温度上升速度宜快,最佳在45小时内使灶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此温度1315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再运用余热闷闭8小时再出锅,当出锅后的料袋温度降到2830时,应及时接入菌种。9、平菇熟料袋栽开放式接种平菇熟料袋栽接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菌种接入袋口,系上套环,另一种是将菌种接入袋口,然后用线绳直接扎口。用线绳直接扎口以往做法是不扎紧袋口,留某些空隙透气,但最大弊病是菌丝发菌过程中易遭虫害。目前我们规定如用线绳扎口法,应当每个袋口都要扎紧,扎口后,还要在袋两头菌种块部位用细针各刺46个眼。注意:选用家用针或缝纫机针刺孔,刺孔位置不要偏离菌种部位,以免引起杂菌污染。凡接种的袋口都要耀眼,不能漏掉,万一漏掉在后天观测中要及时补刺。袋一头耀眼的菌丝长速快、旺盛、而另一头因没有耀眼,袋头种块只萌发而不吃料生长。因熟料栽培劳动强度大,如果每个菌袋都用接种箱接种,其花工量太大,菇农不肯接受,但敞开接种又怕污染,有个别顾客在老场地持续种植,敞开接种其污染率已超过20%,即接种100袋,就有20袋杂菌污染。本所通过近年研究,总结出一下五种措施对接种成品的影响。完全开放式操作不需任何消毒灭菌,在大棚内直接完全开放式接种,经实验,在新场地接种料袋成功率93%,在老场地接种料袋成功率只有82%,如在三年以上老场地或环境卫生较差的地方开放接种,虽然加大播种量,接种成功率也只有75%。半开放式操作接种前先准备干净的室内,如菇农在外租地种菇,条件有限,可在大棚内用塑料薄膜隔一小间,待菌袋冷却到25时,连同待接菌种及多种接种工具一起放进接种室,用气雾消毒剂熏蒸一次,用量为每立方米2克,消毒1小时等烟雾散去后,操作者即进去敞开接种,如果接种室内再没有一种缓冲间,在缓冲间内事先对操作者所穿的衣服一起进行熏蒸消毒,人进入接种室前换下衣服去接种接种成功率会大大提高。接种时,先把菌种掰开蚕豆粒大小,然后,把菌袋口解开,用手抓半把菌种,放入袋口,再将袋口薄膜收拢,套上出菇套环,并将袋口薄膜多余部分翻卷套环内,用车胎皮圈固定套环,再用一层报纸封口,扎上皮圈。按此措施,在将另一端接上菌种,并封好袋口。接种时注意:尽量将菌种填满套环口,因套环内透气好,种块34天既可萌发封面,杂菌污染机会很少。也可用线绳直接扎口法(前面已讲过),经实验象这样用药物熏蒸消毒后接种措施,虽然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设缓冲间的料袋成功率可达到97%,而不设缓冲间的料袋成功率只有94%。环保操作之一还在以上环境,接种前不用药剂消毒,直接在离子风接种(开机半小时后操作),三人在离子风前配合操作,成功率可达97%环保操作之二还在以上环境,不用药剂消毒、不使用离子风接种机,先用臭氧发生器对室内(涉及缓冲间和接种室)消毒半小时,关机1小时后,操作者进入缓冲间换衣服后再进入接种室,经实验,料袋成功率高达98%(如不设缓冲间,料袋成功率只有95%)。精细环保操作对以上环境不要药剂消毒,先打开臭氧发生器工作半小时,对缓冲间及接种室进行全方位杀菌,关机1小时后再在缓冲间换衣服后进入接种室,按常规接种,并在离子风接种前接种,三人配合操作,成功率100%。八、平菇发菌期管理技术半生料或发酵料或熟料菌袋接种后,应移入发菌场地排放,进行菌丝培养阶段管理。熟料菌袋的菌丝培养熟料菌袋发菌管理的技术核心是:合理排放堆码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等,熟料菌袋的料温变幅较小,菌袋温度的变化重要受环境温度影响,为了能合理控制发菌温度,菌袋的排放形式一定要受环境温度影响,当气温在2026时,菌袋可采用、井字型堆码,堆高58层菌袋;当气温上升到28以上时,堆高要降到24层,同步要加强培养环境的通风换气。盛夏季节,当气温超过30时,菌袋必须贴地单层平铺散放,发菌场地要加强遮荫,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时可泼洒凉水促使降温,将料袋内部温度严格控制在33如下。正常状况下,采用堆积集中式发菌的菌袋,每710天要倒袋翻堆一次,若袋堆内温度上升过快,则应及时提早倒袋翻堆,翻堆时,应调换上下内外菌袋的位置,以调节袋内温度与袋料湿度,改善袋内水份分布状况和袋间受压透气状况,增进菌丝均衡生长。同步,可根据气温和料温的变化趋势,调节菌袋的排放密度和堆码高度。熟料菌袋随着菌丝不断生长,菌袋温度会随之上升。因而,要特别加强对袋堆内层温度的检查。栽培者必须牢记,只要菌袋尚未培养成功、进入出菇管理,都要避免烧菌现象发生。半生料或发酵料菌袋的菌丝培养菌袋培养的通风重要是通过打开大棚两头和支开大棚两旁薄膜实现的,在发菌阶段要保证空气大通流,严禁关闭通风口,否则会导致大批菌袋烧菌而报废,具体管理措施为:合理排放菌袋,严格控制料温生料栽培料量多,接种量大,料内多种微生物繁殖活动聚积的发酵热和平菇菌丝生长产生的生物热,会促使料温上升、菌袋发热,这种特性,在菌袋处在低温季节堆积发菌不加温培养时,有较好的自身供热式增温效应,对平菇菌丝生长也有利,是生料袋栽优势所在。但810月半生料栽培安全期内,特别是气温较高的8月份,这种增温效应则很容易形成烧菌,因此合理排放菌袋,严格控制料温,避免菌袋烧菌,是生料菌袋发菌管理的重点工作。与熟料菌袋相比,半生料菌袋比熟料菌袋产温要高5左右,一般,在气温20左右时,菌袋可采用井字型排列,每墩可放45层,墩与墩间距20cm,当气温在25时,菌袋只能贴地单层散放或每墩不超过三层排放;当气温在30时,菌袋内温度即达到35,除所有敞开大棚两头及大棚两边薄膜外,还要往棚顶薄膜内外及菌袋上升到38,菌丝所有停止生长,如果持续三天38高温,大量鬼伞菌就相继浮现;当温度上升到40时,灰白或浅白色平菇品种持续12小时,就会使菌丝烧死而报废,而灰色或黑色平菇品种菌丝持续6小时就会死亡。由此看出,浅白色平菇菌丝耐高温能力不小于灰黑色品种,建议灰黑色或黑色品种如采用半生料或发酵料栽培投料时间不要过早。加强倒袋翻堆和俭杂工作 翻堆工作一方面可以控制料温过高或袋料内过于闷湿而引起的污染率上升,另一方面能及早发现并检出被浸染的菌袋,避免受害限度加重,半生料或发酵料菌袋的检杂工作应贯穿整个发菌期,特别是发菌前期和中期尤为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用补救措施。主意要点:接种后23天,经检查,菌种未萌发,多属于未打透气孔,应立即补打洞眼。接种后25天,菌种块萌发,但不吃料,多属于袋内温度的问题,特别是菌种层周边温度太高,超过34,应立即减少培养温度,采用单层散放,贴地发菌。发菌中期,如发现袋中间有少量毛霉、黄曲霉,只要不是绿霉,都不要惊恐,此类菌袋经正常管理和培养后,平菇菌丝都能最后压住或盖没污染区域,并能正常出菇。如发现个别菌袋水份偏大,多余积水沉淀在袋底部,可将菌袋立放在地面上,让水通过透气透气孔流出。凡污染绿霉,已无法挽救的菌袋,则应及时清理出场地,倒出晒干贮藏,供后来熟料栽培二次再运用,以免污染生产环境或传染给健康菌袋。发菌后期管理工作无论是半生料菌袋或发酵料菌袋,还是熟料菌袋,发菌后期管理措施则基本相似,当菌丝长至料袋3/4时,即可进行摧蕾管理,菌袋排放仍按本来发菌阶段方式,不要急于墙式码堆,在气温较高季节,过早码堆,料温升高,不能满足出菇条件,菌丝繁殖时间拉长,形成菌皮。菌皮过厚,不仅导致培养料养份无效损耗,还会阻、碍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使出菇时间向后推迟2030天。气温较高季节摧蕾措施是:白天和晚上所有敞开大棚两头及中间旁薄膜,让冷湿空气直接袭击菌袋,每天中午用井水向顶棚薄膜内外、棚内空间、地面喷一次,以减低袋温,人工拉大温差,促使菌蕾形成。一般,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菌丝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分泌或浮现团粒状的原基时,即菌袋培养已达到生理成熟,等菌袋原基有70%浮现(即100袋料筒有70袋现蕾时),即可就地墙式码堆出菇。如因品种选择不对路或天气反常气温高等因素,菌袋形成了很厚的菌皮,甚至菌皮上长了诸多刺,生产者也不要着慌,此类料袋坏不了,但会推迟一种月等温度较低时才出菇。总之,产生菌皮的料袋总产量和产菇效益都要下降,此时的管理措施是:应立即散放料袋,减少袋温,用线绳扎口的栽培袋要用刀片按“| | |”形在袋两头菌皮上划三道刀痕,刀缝长6cm左右、深1cm左右;套圈的栽培袋要揭开报纸,并将套环内老菌块扒去。管理要点为,每天中午喷水一次,按照常规保湿、通风管理,等待现蕾。九、平菇出菇期管理技术出菇前袋口解决凡袋口采用套环报纸封面的熟料菌袋,应当封口纸完全除去;凡采用线绳扎口、微孔耀眼的熟料菌袋要在菌丝发满后现蕾前,依品种不同而分别管理,是浅白色或灰白色白色菇种的要用筷子粗的铁钉分别在两头打4个眼(因此前的耀眼太小,不利于发菇),以利洞眼内形成菇体,是灰色或黑色品种的,要解开扎口线,拉开袋头,再系上出菇套环;凡袋口采用打洞透气发菌的半生料和发酵料菌袋,要依品种状况分别看待:灰白或浅白色品种,可保持原状态,让其在透气孔内自然形成原基。不打开袋口,既可保住料内水份,又因出菇集中、菇根干净、商品价值高。灰色或黑色品种,因好气性强、菇脚粗,在透气孔内菇蕾冒不出来,因此,袋料菌丝一经发好,在现原基前就将袋两头系上出菇套环,不必盖报纸。码堆在出菇场合堆前,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避免菇体带泥或有助于干净管理。以半地下大棚内码堆为例,排袋时要按单行排放菌袋,一层一层的堆码菌袋,每层79个菌袋,高放67个菌袋,袋与袋之间不要紧靠在一起,要相隔1cm,以透气、散热之用,夏季及早秋出菇还要在每层菌袋之间用二根竹竿隔开,以防袋层之间升温烧袋,导致下潮菇迟迟不转或细菌性病毒污染,这一点请菇农特别引起注意。为避免菌袋滑脱、菌墙倒塌,要充足运用墙体作依托,在底层靠走道的菌袋旁打安全桩。为了有助于出菇管理,出菇菌袋排放时还应当注意,生理成熟接近的菌袋要相对集中堆码,避免菌墙出菇不齐。原基期管理 出菇菌袋排放完毕,一方面使菇棚内具有合适的环境条件,此时,菇场内不适宜过暗,不能郁闷,要予以一定的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新鲜,平常管理除了对菇场的地面、墙壁、棚顶和空间每天喷雾一次以加强环境湿度外,不必进行通风管理,菌袋两头系上套环的因不盖报纸菌丝会裸露在空气中,因此管理上应保持较大的空气湿度,除刚系上套环时2天内不喷水外,后来每天都要将地面喷湿,还要对套环内菌丝以雾状水喷雾保湿。 当袋口或套环内形成大量原基后,仍以保湿为主,原基体小嫩弱,对水份和风吹比较敏感,这时,管理的重点是:切勿对原基喷水,否则导致大批菇蕾死亡。不需通风换气,具有合适CO2浓度的封闭管理能增进原基的发生,也可依此调节原基的发生密度,即通风过早,原基会大批死亡,通风过迟或湿度大,原基成活数目增多。原基成活率过高也不是好事,会给疏蕾管理带来麻烦,一旦原基满足了规定,就必须进入开放式管理,以保证氧气的供应,否则会产生畸形菇。珊瑚期管理进入珊瑚期后,应及时揭开棚两边通风口,让空气在日夜24小时内都要形成对流,注意:空气对流量要随珊瑚期到成菇期逐渐加大。如果进入珊瑚期后,让不通风,或空气不能形成对流,菇体将只长菌柄,不长盖,形成金针菇类形。珊瑚期通风应缓慢进行,通风大小重要靠每个通风口的敞开度来调节的。珊瑚期因需氧量还较少,敞开通风口1/4即可,若风力太强,气流过快,会导致小菇干枯,湿度管理还是根据每天喷雾一次,如遇干燥天气,出菇部位也可喷雾,一掠而过,这对避免小菇干枯和增进菌盖、菌柄分化非常必要。除抓好通风和湿度管理外,疏蕾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颈圈出菇,因出菇集中不需要疏蕾,半生料或发酵料袋栽两头因有透气孔,每个洞眼均有也许形成菌蕾,这时,应在每袋两头各选12茁肥嫩的菇蕾,清除其他洞眼菇蕾(小菇蕾仍可在集市上发售),让选留下的菇蕾集中生长,形成大菇、优质菇,如果不进行疏蕾,特别是头潮菇,出菇太多,因互相争夺营养,从而使菇形变小,畸形菇增多,商品价值也大大降价,菌蕾疏选工作始终持续到三潮菇结束。套环出菇可不进行疏蕾管理,因出菇集中,可自然形成大菇,但有的菇农将套环直径做得过大或管理时湿度过大,将套环内原基成活个数明显增多,甚至成堆浮现,这时也要进行疏蕾解决,即用刀割去套环下一半菇蕾,让其上一半集中生长,否则,会导致大量长柄菇或喇叭菇。成形期管理 当幼菇菌盖直径长到1cm以上时,菇棚内的喷水次数要响应增长,并可直接向菇盖上喷水,喷水量以湿润菌盖但不积水为原则,灰白或浅白色品种对积水还较适应,无异常反映,但灰黑色品种对积水就敏感,极易产生黄斑。菌盖积水是菇体发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