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春》的教学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26062660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案例:《春》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案例:《春》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案例:《春》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创生无时不在春的教学今天要教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我是这样构思的:化二教时,阅读与讲解同步进行。通过阅读感知文本,提高认知,领略散文的语言美;通过讲解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师:春,因为她万物复苏、充满生机,赢得多少文人墨客的尽情赞美。请你说出几句有关春的诗句。生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生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师:同学们的知识积累很丰富。但是诗句由于篇幅有限,所写的景物不多,文章就不同了。请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想一想他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的。生1:老师,我们在六年级时就学过这篇文章。 生2:主要写了草、花、风、雨、人五种景物。生3:我们都会背了,不信背给你听。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还真背了起来。怎么办?是继续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来,还是换一种方法给学生一点新意,给学生自由畅怀的空间?教学不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吗?不能仅仅考虑教师自己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应当把学生作为焦点。师:很好。既然这样,那么就不必再正字释词了。请几位同学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依靠你现在的理解能力是否有新的理解和感悟,所谓温故而知新嘛?朗读时顺便指点朗读的基本技巧:注意停顿的长短,重音轻重的处理,语速的缓急,语调的高低升降的处理。朗读完毕后,我要求同学们就各自喜欢的段落喜欢的句子先读后谈自己的理解和新的体会,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主要从语言欣赏角度着手。因为语文教学要加强阅读,何况本文是朱自清的作品。他的散文以清新隽永、恬淡抒情为特点,无论是缜密精巧的构思,还是质朴诗意的语言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把情和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想象丰富,意境奇美,勾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美底形象。无形无声的春天,在作者笔下却有情有色、有声有神,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的评价是“贮满诗意的散文,同时也充满了诗的散文美,是散文与诗的有机交融”。好的诗文要朗读和悟读相结合。“三分文章七分读”,更不用说文学味很浓的美文,不经过反复的朗读、悟读 ,怎么能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美,抑扬顿挫的音韵美?“美文百读不厌多”,“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些话无不强调了多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新课标”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是师生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的对话”。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优美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我在学生已经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还是注重学生的阅读,采用朗读、默读、选读、悟读的方法,让学生完全参与到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的对话中来。因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大有好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布置完后同学们立刻进入到文本中,有的大声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还与同桌合读。然后畅所欲言,气氛相当热烈 ,即使是同一句话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有的从叠词角度说到语言的音韵美,有的从“钻”、“偷偷的”这些词中读到用词的准确生动,有的从词序颠倒的效果上理解表达效果(“嫩嫩的、绿绿的” 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我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互相提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唱出婉转的曲子-”句中的“唱”为什么不能改为“叫”?有说“唱”比“叫”好听;有说“唱”能反映鸟儿高兴愉快的心情,用拟人手法把鸟儿写活了;有说写出了春天的活力,春天给万物带来的欣喜。大半堂课没有听到老师在传授知识,只听到学生热烈的、充满激情的话语。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似乎成了课堂的点缀。本来打算化二至三教时完成的计划因为学生的预先理解文本而浓缩成了一教时。什么文章结构,层次大意都略去不谈,什么情景交融的写法都显得多余。只好把语言的感悟欣赏作为重点来教学,但充其量也只能是跟学生在探讨而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去品读赏析文本语言,感知抒情散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语言欣赏这一环基本结束后,我又设置了两个问题:1、 用一个比喻句来评价一下你刚刚学习过的春,要求有内容涉及。2、 朱自清的这篇春是不是把春天的特征写完了?如果没有,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还可以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表示“春”的特点?这是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延展,从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进而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课堂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同学们似乎进入到构思中去了。我又在一旁提示:如果独自解决有困难,可以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研讨,旨在变静态的个体为动态的群体,边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间的综合多向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热闹起来。不到五分钟,各组同学纷纷举手发言:生1: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她形象生动,姿态万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作者没有把春景写完,我们根据生活体验,补上一幅春燕飞舞图-生2:春是一支动听的歌,她曲调高昂,旋律优美,激发人们珍惜春光,努力工作。我们根据生活体验,补上一幅山花烂漫图,写杜鹃花开遍山冈的情景-生3:春是一首优美的诗,她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诗意荡漾在字里行间。我们根据生活体验,补上一幅雨后春笋图,因为春笋是这里的特产,郁郁葱葱的竹林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下课铃已然响起,同学们还在争着发言。整个教学过程,总在设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发挥想象,进行创造。课堂创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生命活力和活跃思维的学生,是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是一颗颗鲜活跃动的心。就决这定了教师的预设过程中不可能充分想象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因此必须随时地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语文课堂具有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在课堂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最根本缺陷。我们应当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更多发展的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优化师生、生生关系,对于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就要求课堂上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尊重学生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随机点拨,这样才能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要随机应变,随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才是我们做老师该做的分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