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525697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婷婷: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朱婷婷: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朱婷婷: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婷婷:巧用旋律线,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 听优质课我是小音乐家有感拟获一等奖【案例背景】旋律线是音乐中的生命主线,在音乐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旋律线来进行音乐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可以更好地协助教师灵活解决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近期,本人在网上观看了一节全国音乐优质评比课我是小音乐家,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课堂中教师到处散发着教学智慧,旋律线地运用更是惟妙惟肖,让在场听课的教师不禁一次又一次地鼓起了掌声【案例描述】片段一:课的导入部分1.师:请同窗们仔细听,教师要在钢琴上弹奏一段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当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让学生通过想象理解下刮音体现迅速下楼梯、滑滑梯的情景,上刮音体现上台阶、爬山的情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进行表演,并在黑板上画出如下旋律线。下刮音旋律线: 上刮音旋律线: 2.师:音乐中的诸多旋律能使我们与生活当中的情景联系到一起,请同窗们再听一听下面的这段乐曲,这里的旋律会带领着我们翻越山坡、再上台阶。教师播放音乐,边听边画出旋律线,并指引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体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根据所画的旋律线,用自己的动作表演了翻越山坡、上台阶,学生学习爱好非常浓,课堂氛围也特别活跃。分析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而本课的导入部分巧妙、独特、引导思考、体现实践。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对于旋律线地巧妙运用,因此课的一开始教师就把音乐旋律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并将生活当中的具体情景通过旋律线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中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于是教师再通过音乐片段,以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走向,并画出旋律线,启发学生用身体的高下来表达旋律的高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初步感受了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有美,激发她们对音乐的爱好,为歌曲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整个过程显得干净、利落而又高效。片段二:学唱歌曲1.导言:今天教师给人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的旋律也同样有着非常明显起伏的旋律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情绪是如何的。第一次听歌曲。(学生感受到歌曲情绪是快乐、活泼的)2.第二次听歌曲。师:“教师再提出一种新的问题,歌曲中小音乐家究竟演奏了哪几种乐器”。(在听的过程中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不久在歌曲中找到答案:吉她、提琴和圆号)3.教师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4.第三次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都在哪几种都市分别演奏了这几样乐器”。(伦敦、柏林、巴黎)师:“你懂得这些都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5.在充足聆听了三次歌曲,学生对歌曲越来越熟悉,为让学生更好掌握旋律的不同特点,师:“这次教师仍然要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在黑板上体现出来,请同窗们拿出手来,跟随我一起画。”歌曲的第一、二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点明了“我是小小音乐家的主题”,因而教师用翻越山坡的波浪线表达(如图1)。第三乐句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教师用下楼梯的旋律线表达(如图2)。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教师用图3旋律线体现孩子们的欢快情绪。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教师指引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来体现歌曲的旋律线。在充足聆听以及旋律线地描画和表演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不断加深,学习歌曲的效率也提高了诸多,新歌学唱、体现歌曲一气呵成。分析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学唱歌曲协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体现能力。而目前诸多学生却存在着教过的歌不会唱或是教过的歌唱得走调等现象。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在教唱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歌曲的旋律线。诸多时候我们常常用“跟唱”的教学措施来教唱歌曲,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填鸭式的老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变得被动,也显得太机械化了,更是挥霍时间,也许教师唱了半天,学生跟了半天,一到学生独立唱的时候,又浮现跑调现象,成果是事倍功半。而本节课,教师则是通过旋律线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感受了歌曲旋律,使学生对歌曲整体音乐走向以及乐句划分有了初步的结识,同步更明显地感受旋律连贯、跳跃的不同特点,为学生更好的体现歌曲打下了坚实的基本。片段三:欣赏那不勒斯舞曲1.导言:歌曲我是小音乐家中所唱到的属于演奏家,你懂得音乐家还涉及哪些?生: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出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为一部芭蕾舞剧所创编的舞剧音乐那不勒斯舞曲。2.初听乐曲。师:请同窗们带着两个问题思考:乐曲有哪些情绪变化?乐曲中最优美的一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号)情绪:优美、欢快、热烈交互变化。3复听乐曲。师:这次教师同样要把这首乐曲的旋律线在黑板上画出来,请同窗们跟着教师一起来。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师:我要问人们了,教师刚刚用什么线条表达最热烈的部分?生:竖条,非常有激情的。师:那我用什么线条体现最优美的部分?生:波浪,很抒情。师:这段旋律让你想到什么生活情景?生:下楼梯。师:这两段旋律有什么联系吗?生:速度越来越快,力度也越来越强了。4.再听歌曲。师:请你根据教师所画的旋律线,把你对乐曲的理解用动作体现出来。学生根据所描画的旋律线在音乐中自由发挥。教师旋律线地描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把握了音乐的整体走向。此刻,学生情绪高涨,完全融入到音乐中带来的快乐之中分析俄国出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的那不勒斯舞曲是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舞剧音乐,乐曲分为三部句式构造。第一乐段在乐队齐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以小号独奏的形式浮现,这一乐段把强音都放在了每小节的第二拍上,从而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切分节奏。第二乐段的节奏由第一乐段变化而来,但开始用的是附点音符,速度稍慢,更富有富有体现力。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的旋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情绪热情而奔放,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了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这样一部大型的欣赏舞曲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巧妙地运用旋律线来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乐句旋律特点,探讨旋律线在乐曲中所传递着的不同感受。例如乐曲开头的波浪线条,给人以平稳、优美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那种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乐曲结尾的竖条给人迅速、紧张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乐曲激情、热情奔放的另一特点。待乐曲与旋律线融会贯穿时,学生也就明白了乐曲之因此动人心弦,是由于它时而优美,时而欢快,时而激昂。这种此起彼伏的情感波浪,给乐曲渲染出一种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当学生情感完全融入到音乐中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进行表演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案例反思】一、 培养学生寻找歌曲旋律线的习惯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旋律线地运用更是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教师精彩而高效地完毕了教学。这让我这个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深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与否得当?花了大把时间的歌唱教学效果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学生对于歌曲旋律为什么总是难以掌握?学生的发明表演为什么总那么缺少?曾经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最流行的措施是“跟唱”法,即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对于音乐感觉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是较能接受且简便直接的教学措施。本人也合用多时,但效果是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歌曲的能力,同步也会打击学学习的爱好,扼杀学生的发明表演意识。 要改善这种状况,我觉得让学生养成寻找歌曲旋律线的习惯是一种虽然可行的措施。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能力,并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而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也许一开始,学生不习惯这样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有筹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慢慢地,学生通过旋律线对音乐就会有直观的结识,从中对情绪的解决,速度、力度的变化也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对音乐的发明和体现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对于歌曲的把握能力就自然更上一层楼了。二、让旋律线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旋律线概念的确立,除了依托聆听法外,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是再适合但是了。例如课的导入时,教师分别弹奏上刮音和下刮音,然后问学生这两种旋律像生活当中的什么情景?学生不久回答出“上楼梯”和“下楼梯”的答案。根据这两种生活动作,教师画出旋律线,并规定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学生对这两种生活当中常常性的动作表演得有模有样,布满了乐趣。再如接下来的部分,教师让学生听一段音乐,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学生边听教师边画旋律线,听完后教师指着图形谱提问:这里的哪段旋律让你想到翻越山峰?根据所画的图形谱,学生能轻而易举回答出波浪线表达翻越山峰,接着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翻越山峰的小英雄形象地用肢体体现了旋律的起伏变化。这种联系生活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它让音乐教学更生活化、更游戏化,因此学生才干真正地理解音乐,从而走进音乐的世界。三、旋律线教学应在充足感受音乐旋律的基本上进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须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中,要靠听觉对音乐进行充足地体验感知,从而对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进行辨别、检查、分析,进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和体现音乐。如果说这节课真有什么局限性之处,我个人觉得在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中,教师稍显急促,由于欣赏的次数比较少,学生有些过度依赖于看图谱。在用肢体去体现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缺少将音乐与图谱相结合的能力,速度上没有统一。如果能让学生在充足感受、理解音乐的基本上再进行旋律线教学,效果会更好。【结束语】纵观这节课,“旋律线”始终贯彻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不仅大大提高了音乐课的课堂效率,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去,理解音乐、体验音乐、体现音乐,旋律线地引用真是让音乐教学事半功倍。联想到了自己的课堂,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局限性和缺失,这对于我来说是又上了一课,又成长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