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贸易学习题集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3597566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国际贸易学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国际贸易学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国际贸易学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习题集1到8章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13章: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 分工。2、国际贸易额,也称世界贸易值,是世界各国 贸易值的总和。3、外国商品可在自由港内不付 进行储存、包装、分拣、加工或销售。 4、现汇贸易指用货币 贸易,美元、欧元等为重要国际支付货币。5、国际贸易原则分类把所有的贸易商品划分为从 十大类。6、联合国在记录中, 类商品初级产品。 类制成品。7、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构造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 。8、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 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9、国家间的供应、需求方面的 是导致相对价格的本源。10、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在两国 的相对价格之间。11、国际贸易利益涉及两个部分:来自互换的利益和来自 的利益。12、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与封闭条件下的区别在于市场出清条件被替代成贸易平衡条件。 13、贸易理论重要环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 。14、机械和 是今日世界贸易的重要商品。15、贸易使两国都受益,其中,价格变动 国家,则受益越多。判断(T或F):1、中国用电视机等机电产品来换取俄罗斯的石油是: 。A、期货交易 B、加工贸易 C 、对等贸易 D、无纸贸易第4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觉得国际贸易的基本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 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觉得国际贸易的基本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 差别。2、哈伯勒一方面用 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3、重商主义者倡导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 ,采用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4、李嘉图觉得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觉得国际贸易的基本是各国之间 的绝对差别; 的比较优势论觉得国际贸易的基本是各国之间 的相对差别。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也许性边界线方程是一种 方程式,表达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 线段。7、重商主义者倡导的国家经济政策有: 和鼓励出口,采用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选择题:1、一方面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 A、李嘉图 B、罗布津斯基 C、哈伯勒 D、穆勒第5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 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 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 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备。 4、罗伯津斯基定理阐明,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长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 增长,而另一产品生产则下降。5、H-O理论是指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论,又称 。6、根据克鲁格曼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判断,在某省的制糖业、水电业、汽车业、有色金属业4大产业中,发展 业,最有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的前景。7、HO理论觉得产生比较成本差别的前提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二是不同产品在生产中使用要素的 不同,从生产 的差别来阐明贸易的基本。9、在H-O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的。10、在X、Y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如果KX/LX KY/LY,我们称X是 产品,Y是 产品。判断题(T或F):1、印度是软件生产大国,拥有的资本绝对量不小于新加坡,但人均资本占有量不不小于新加坡,印度是劳动丰富的国家,新加坡是资本丰富的国家。( )2、 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比率(PK/LL= r/w)不小于A国的这一比例,我们说B国是资本富余的。( )3、 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她们之间的贸易是产业间贸易;国家间要素禀赋越相似,她们之间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因此HO理论合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 )4、我们可以用新贸易理论来解释电子产品的贸易。( )选择题:1、保护贸易具有使生产要素价格逆转的趋势是指 。 A、H-O定理 B、H-O-S定理 C、R定理 D、S-S定理第6章: 1、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属于一种 。2、特定要素模型从特定要素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 的影响。 3、在短期状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 方向变化。4、互相需求论从 阐明了价格的变化,及均衡条件。5、贸易条件越是接近本国封闭经济中的相对价格水平,贸易对本国越是 ;贸易条件越是接近对方国家封闭经济中的相对价格水平,贸易对本国越是 。6、一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是指出口同样数量的产品能换回 进口品;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是指出口同样数量的产品能换回 进口品。7、 ,该国贸易条件好,则该国出口越多,互换越有利;T=1,贸易条件不变;如果 ,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越多,商品互换越不利。 8、贸易使两国都受益,其中,价格变动 国家,则受益越多。9、在一国国内,开放贸易后,进口商品的 与出口商品的 受益,进口替代商品的 和出口商品的 受损。10、在国际贸易中,国际 的变动引起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变动。11、在商品 ,贸易使该商品的消费量上升,生产量下降。在商品 ,贸易使该商品生产量上升,消费量下降。判断题:1、汽车行业的资本设备和纺织业的资本设备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特定资本,无论是在1年2年内,还是在20、30年内都无法自由流动。()选择题:1、提供曲线是由 提出的。A、俄林 B、马歇尔 C、穆勒、 D、李嘉图 E、艾奇沃斯 F、克鲁格曼第7章:1、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重要从 的差别阐明贸易的基本。2、产业内贸易理论由产品周期论、需求偏好相似论、 三个原理作为支柱。3、规模经济理论觉得,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 的特点。4、克鲁格曼觉得大多数工业品,如飞机、汽车的市场是 竞争。 5、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大蒜、汽车贸易属于 。6、根据克鲁格曼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判断,在某省的制糖业、水电业、汽车业、有色金属业4大产业业中,发展 业,最有产生内生比较优势的前景。7、 国家之间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她们之间的贸易就越有也许是 贸易。8、两国之间要素禀赋越相似,她们之间的贸易是产 贸易。9、要素禀赋模型在解释原材料、农产品、 的贸易方面是合用的。10、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论重要从 的角度分析贸易的基本。11、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重要从生产技术的 角度来解释贸易的基本,这是一种 比较利益学说。12、重叠需要理论是从 即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13、当假设消费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收入水平时,决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就不再是相对价格差别,而是需求构造 。14、两个国家 越接近,则这两个国家的需求构造重叠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15、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 演变。16、产品周期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 。17、重叠需求理论觉得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应着重从需求因素方面予以阐明, 是影响需求构造的最重要因素。18,异质产品或差别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形式提成三种,即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其中,垂直差别的重要理论据是 。7、在异质产品的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三种产业内贸易形式中,解释水平差别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重要有: 。A、兰卡斯特模型、2、产品周期模型、C、新张伯伦模型、D、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8、在异质产品的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三种产业内贸易形式中,解释技术差别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重要有: A、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B、产品周期模型、C、新张伯伦模型、D、兰卡斯特模型判断题:(T或F)1、完全竞争的市场构造下,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 )2、电子计算机、轿车、飞机制造业属于规模收益递增行业。( )3、可口可乐、红牛、芒果汁等属于市场定向型产业。( )4、 1 奢侈品,1 0日用品( )选择题1、德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是 ,日本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是 。 A 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 B 产业内贸易,行业内贸易 C 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2、下述属于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有: 。 A、奔驰、本田牌轿车的进出口 B、李宁牌服装出口香港转口美国 C、中国的石油贸易3、根据波特“新竞争经济学”原则,在某省既有的下列重要产业中,那一产业最适于产业集聚,有潜在的竞争优势, 。A、建材业 B、蔗糖业 C、水电业 D、有色金属 E、汽车业4、在决定需求的因素中,属于爱慕偏好范畴的有: 。A、美国人对圣经的需求 B、中国人放鞭炮C、中国人对茶叶的需求D、南方人对竹凉席的需求 E、旧社会北方老太太对小脚布鞋的需求。5、重叠需求是由瑞典经济学家 提出的。A、俄林 B、赫克歇尔 C、林德 D、弗农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一方面提出的A、里昂惕夫 B、弗农 C、穆勒 D、克鲁格曼第8章1、一国要素禀赋的变化会引起该国PPF曲线的移动,进而影响该国的 和 的形态。2、R定理用于阐明要素积累(经济增长)对 的影响效果。3、罗布津斯基定理指出,由于在任意一相似的商品相对价格下,资本增长后,劳动不变,要素禀赋变化后,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 ;同理,劳动增长后,资本不变,要素禀赋变化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 。4、纯正增长利益是指在不考虑 状况下经济增长对国福利的改善。由于增长使一国增长后比此前更贫困而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如果没有贸易的增长还可以增长财富称为 。选择题:1、如果仅劳动增长(或劳动比资本增长比率快),则资本劳动比率及劳动的生产效率,劳动的回报率,平均每单位劳动的收入都将 。 A、 上升 B 、 不变 C 、 下降2、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是指劳动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增长不小于资本的生产效率的增长,资本劳动比率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3、开放条件下,如一国某一要素增长,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长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 。若商品是要素增长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的贸易条件 。A 、上升 恶化 B、下降 改善 C、上升 改善 D、下降 恶化4、8、 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是指如果不考虑增长因素与类型,只要增长在不变价格下 国家的贸易量,该国贸易条件 。A、增长 恶化 B、增长 改善 C 、 减少 恶化 D、减少 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