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制度XXXX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0784604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货币制度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二章货币制度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货币制度 本章包括四节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进 第三节 人民币制度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一体化 重点是第一、二、三节 重点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类型 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及其稳定性 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 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一)什么是货币制度(23页)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由国家关于货币和货币流通的法令和条例综合构成,使货币流通的各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货币制度产生的背景 前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铸币流通。铸币是经过国家证明具有一定成色、形状、重量的金属货币。最初的金属货币是原始条块形状流通。很不方便。后经大商人标注的金属条块,就有了铸币的雏形。但是流通受到地域限制,后来由国家统一铸造。金属块 布币圜钱刀币 铸币流通有以下特点:1、币材主要是贱金属 土耳其公元前7世纪开始铸造铸币以后希腊和波斯开始铸银币西欧各国13世纪前用银或铜,13世纪以后意大利和英国开始铸造金币印度、日本、朝鲜欧洲的罗马等国先铜后银。中国公元前1500年开始铸造铜币。公元前1200年前,中国殷朝已能使用金、铜、锡、铅四种金属。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并出现镀锡的铜器。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已广泛流通,除饼金是黄金外,其余都是青铜。近代的铜元:1900年广东造币厂铸造内地最早的铜元。湖北省造大清铜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辛亥革命后1912年设计发行民国新式铜元,“开国纪念币 袁世凯死后停造1933年废两改元后,国民政府規定禁止一切地方铸造铜元,只有上海的中央造币厂有铸币权,铸造一分、半分两种古布图的銅元。开国铜元古布图铜币 2、铸币铸造权具有分散性 奴隶社会的希腊有1500-2000个造币局 德国中世纪600多所造币局 中国:北京:十足银、上海:二七宝银、天津:白宝银 3、铸币不断变质 铸币变质是指重量减轻,成色降低。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有意铸造不足值的铸币,弥补财政赤字,货币流通极不稳定。秦半两:中国古代铜币 重半两(24铢为1两)重量不断减轻,民间私 铸的不到1铢。(三)货币制度的形成 铸币流通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表现:(42页)不利于计算成本价格和利润 不利于建立广泛的信用联系 阻碍了商业的拓展和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 新兴资产阶级修订和颁布了货币流通条例,建立了货币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43-47页)(一)规定货币材料 这是建立一种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的材料虽然是国家规定的,但是使用哪种 币材,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迄今为止,各国使用过的币材: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二)规定货币单位(44页)指本位货币的名称及其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1美元=0.888671克(1934年)1 英磅=7.97克 (1870年)1银圆=0.648两(1910年)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单位只有名称的意义。1973年,美国规定:1美元=0.736662克 1967年,英国规定,1英镑=2.13281克,只是 形式。(三)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1、本位币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 本位币即主币。是一国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基本通货。特点: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1)自由铸造 居民可以请求国家造币厂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货币,不限量,也可自行熔化。经济意义:保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使铸币流通量自发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2)主币的无限法偿 国家法律赋予本位币无限的支付清偿能力(3)本位币的磨损公差(0.05%)2、辅币的限制铸造与有限法偿 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零星交易和找零用。辅币的特点:用贱金属制造;是不足值的货币;规定辅币按名义价值流通。辅币的特点,决定其限制私人铸造,具有限的法偿能力。3、代用货币的流通 代用货币是典型的银行券。代用货币是通过银行的贴现和抵押贷款业务发行出去,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流通具有稳定性。早期中小银行分散发行,19世纪初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发行权。4、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纸币是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政治权利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发行不靠贵金属作保证,也不能兑换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在财政赤字和战争年代发行纸币。信用货币制度下,银行券已经纸币化了,是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四)准备制度 规定黄金准备和外汇储备集中于中央银行。黄金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46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有三个作用 作为国际支付准备金;调节国内货币流通的准备金;兑付银行券的准备金。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主要用于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007年3月 世界主要国家的黄金储备 国别 吨黄金/外汇储备美国 8135.575.9德国 3422.562.9法国2709.057.4意大利2451.865.8日本765.21.8中国大陆1054吨(2009)1.2 中国的黄金产量:1995年100吨;1998年170吨;2002年189.81吨;2008年270.49吨,世界黄金产量第一的南非272吨;2006年在滇(云)黔(贵)桂(广)、陕甘川等地区探明黄金储量超过650吨,2007年至2008年初,中国境内陆续发现座大型、特大型金矿。冈底斯雄村铜金矿,储量120吨 东昆仑青海大场金矿,储量115吨 秦岭甘肃省甘南地区阳山金矿,储量308吨 山东省莱州市寺庄金矿,储量51.83吨 海南抱伦金矿;储量158.26吨国家黄金工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组织了专家论证,提出年生产黄金1300吨、新增黄金基础储量3000吨至3500吨的发展目标。年份外汇储备年份外汇储备19781.6720034032.5119791050.4920046099.3219971398.9020058189.0019981449.592006 1.07万亿19991546.7520071.53万亿20001655.7420081.95万亿20012121.6520092.4万亿20022864.0720102.84万亿 中国外汇储备(亿美元)1978-2010国家外汇出储备(万亿美元)合理的外汇储备 相当于5-6个月的进口用汇+全部短期债务和到期的长期债务和预留安全规模。按此标准我国8000亿美元即可。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的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QFII批准98亿,使用70亿。外汇储备过多对经济的影响1、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2、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大量投机资本流入3、货币供给过多,加大了央行的调控成本 高额的外汇储备导致央行被动地、大量地投放基础货币,为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又不得不采取“对冲”政策。由于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已降到了最低,所持政府债券数量有限,因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方已没有太大的主动性的情况下,只能对负债方进行调控,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要付出成本。目前央行票据已成为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券种,央行的利息负担不断加重。债 券 金额(万亿)国债1.3政策性金融债券1.2央票1.0短期企业融资债0.86其他0.16总计4.5 2009年债券发行量4、国民财富变相流失大量美元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和投资美国政府支持的房地产基金公司或存在美国银行,这些钱又转给美国的企业重新到我国来投资。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在15%左右,而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只有5%的收益率”。二者的差价实际上是国民财富的变相流失。截止2009年底,我国大约用8948亿的美元外汇储备购买了美国债券,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总量的比率,约占总储量的68%。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银行大约购买了3万多亿的美国债券。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进迄今为止货币制度经历了以下类型: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 跛行本位 金铸币本位 金本位 制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本位”一词的由来 一、银本位制(16世纪占支配地位)(一)银本位制及其特点(52页)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最早的货币制度。银币:袁飞龙 西欧13世纪前用银或铜。希腊一开始用银。银本位实行的时间不长。20世纪初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如印度、中国、墨西哥等国。中国实行银本位的情况 中国从汉代开始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金属货币,但属于秤量货币制度,直到清末尚未进入法货制度。货币流通混乱既有新式银元、纸币,也有旧式铜钱。清末全国货币总额中,外国货币占很大比重,超过30%。1910年4月正式颁布“币制则例”实行银本位。但是,银圆银两并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才实行银元流通。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二)银本位实行较短的原因 1、白银价值低不利于大宗交易需要 2、白银价值不稳定 年份金银比价18601:151870 1:15.518801:181890 1:19.719001:3319101:3919301:531932 1:73.5 伦敦市场金银比价变动情况 白银的贬值严重影响了银本位制国家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纷纷放弃银本位。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对外债务增加;不利有进口工业品(价格上升);本国整体财富贬值。二、金银复本位制(16世纪-18世纪)(一)银本位向金银复本位的过渡 1、白银价值较低不适于大宗交易的需要 16世纪后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零售交易扩大,批发交易也发展起来。需要价值更高的货币作交易媒介。2、金矿大发现和采金技术的提高 巴西发现金矿,大量流入欧洲 (一)概念与特点 是指同时以黄金、白银两种货币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16-18世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英国1663年最先实行;美国1791-1873年 法国1803-1870年;复本位制的特点:(教材52页)(二)复本位制的形式 1、平行本位制(早期48页)指两种货币均按各自包含的金属实际价值流通的制度。1663年英国的金币“基尼”和银币“先令”同时流通。2、双本位制 指国家法律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实行双本位。1792 年美国规定金银比价1:15。3、跛行本位制 是复本位制向本位过渡时期的实行的货币制度。特点:是金银均为主币,有固定兑换比率,但是限制银币铸造。美国1873年实行的复本位属于跛行本位。其他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希腊、西班牙)1878年实行。(三)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理论上,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与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性相矛盾。(独占性与排他性)。实际中,平行本位制,市场商品会出现不断波动的双重价格,货币不能很好地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双本位制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又称“格雷欣法则”。(49页)(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现象。以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命名。是指在双本位制下,两种铸币按规定的比价同时流通,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溶化收藏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会充斥市场。例如:美国规定每盎司金价19.395美元,每盎司银价1.293美元。金银比价1:15,其它欧洲大陆国家金银比价1:15.5。美国规定的黄金价格低于其他国家,白银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在美国金币是良币,银币是劣币。久而久之,美国流通中的金币逐渐减少,银币充斥市场。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用金币到国外兑换银币,获得0.5个银币的利润;美国商人到国外购买商品以支付金币有利,外国商人反之。美国出现了流通中金币减少,银币增加的现象。后来美国将金银比价调至1:16。三、金本位制(19世纪初-20世纪初)(一)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的过渡 过渡原因:白银价格不稳定,不适宜作本位货币 采金技术的改进和金矿的发现,黄金产量增加1816年(1821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的刺激作用 金本位的实行年代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 1871年德国实行金本位制 1873年荷兰禁止银币流通 1878年法国停止银币的自由铸造 1897年日本和俄国实行金本位 1879年美国在实践中引入单一金本位制,1900年颁布金本位法 (二)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铸币本位制(典型的金本制)(1)特点及其稳定性(53页)金币自由铸造与溶化:本位币价值稳定 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和黄金:价值符号流通稳定 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保持外汇行市的稳定 如:1英镑=113格令,1美元=23.22格令 铸币平价为:1英镑=113/23.22=4.86美元 外汇行市波动的范围=铸币平价 运费(1%)当1英镑4.86美元+0.03美元 (4.89)美国的债务人不会购买英镑。而将黄金输出国外还债。当1英镑 4.86美元-0.03美元(4.83),持有英镑的美国债权人不会出售英镑,而将其换成黄金运回国内。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外汇行市波动的范围=铸币平价 运费(1%)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运费 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运费 金币本制是稳定的货币制度。政府如何控制住币发行的垄断权呢?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措施:1、规定货币单位的黄金价值 如:1933年前美国政府规定,1美元=23.22格令黄金,就等于规定了一盎司黄金(480格令)的价格=20.67美元,480/23.22 2、政府造币厂按照上述价格无限制收购黄金,使金价不会下跌,货币金属不贬值 3、政府允许为非货币用途而融化铸币取得黄金,使黄金价格不会上涨,货币单位不对黄金贬值。DC非货币用途黄金需求 ST 货币用途黄金供给 P DC 熔化价 E D C 购买价20.67元 0 A B 黄金储备 用作货币的黄金=黄金储备-非货币用的黄金数量OB-OA 金属货币的价值=ABCD黄金价格 (2)金币本位制的作用 促进了生产和流通的扩展;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扩大。(3)典型金本位的崩溃 一次大战爆发前,金币本位制稳定的基础被破坏了。(原因49页)1、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发动世界战争,黄金不投入流通 3、大量发的银行券,不能兑现 4、各国限制了黄金的自由输出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币本位崩溃。1924年以后西方各国先后放弃了金币本位制,实行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50页)1925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美国实行金块本位,战后德国、智利、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殖民地国家大多内采用金汇兑本位制。一次大战前菲律宾、印度实行。中国法币改革实行的是金汇兑本位制。1法币=0.2975美元 1法币=1先令2.5便士 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53页)(1)含义 国内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才能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2)特点 英国1925年最早实行。随后法、比利时、荷兰、瑞士、美国等国采用。英国规定1700镑银行券,才能兑换400万盎司黄金。法国1928年规定215000法郎才能兑换金块。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53页)(1)含义 国内流通的是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在国外兑换黄金 (2)特点 一次大战前,菲律宾、印度实行。一战后,德国、智利、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都采用。中国的法币制度:1法币=0.2975美元 1法币=1先令2.5便士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是残缺不全、不稳定的金本位。(无金币流通、银行券不能兑现、汇率经常变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先后放弃。英(1931)、德(1931)、美(1933)等国先后放弃了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944年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属于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35美元=1 盎司黄金 1971年以后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美元停止黄金,货币与黄金脱钩。四、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管理本位)(一)概念(54页)国家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唯一合法通货的货币制度。(二)特点(54页)5点:本位币为不兑现纸币;纸币发行保证为信用保证;信用货币通过银行投放;非现金结算为主导;国家必须对货币流通加以管理。第三节 人民币制度 一、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人民币制度是以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为唯一合法通货的货币制度(除港澳以外)。人民币制度建立之前,在中国存在两种货币制度。(一)国民党的货币制度 其特点是货币不断贬值,货币流通极为混乱。国民党的货币制度 在国民党货币制度建立之前,1910年中国实行银本位,实际是银两和银圆并用,此外还有铜圆和银行券流通。货币流通很混乱。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1934年国际市场银价上涨,中国大量白银外流。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法币实行不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法币不断贬值以致无法流通。法币: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 1945年1941年 1947年 一个煤球1943年 1949年连 一粒米也买不到 1948年发行金圆券,以1:300万兑换法币 金圆券迅速贬值,1949年4月又发行银圆券,兑换比例:1:5亿。金圆券银元券 300万法币:1元金圆券(二)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制度(56页)出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发行货币的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苏区货币达200 多种(铜币、银币、纸币、布币)。抗日战争时期,各解放区都有自己的货币,除个别地区个别时期兑现外,都是不兑现的纸币。革命根据地最早的纸币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货币 西北农民银行币中州农民银行币晋察冀边区银行币东北银行币冀南银行币辽东银行币北海银行币关东银行币华中银行币内蒙银行币 晋察冀边区100圆币 解放战争胜利,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客观上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收兑了法币、金圆券、银圆券;收兑了解放区的边币。建立了以人民币为唯一合法通货的货币制度。最大面额5万元、最小面额50元。1955年发行新币兑换旧币(1:10000)。二、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币制度的内容(57页)(二)人民币的发行(93页)1、人民币发行的管理 (发行者、发行管理的内容)2、人民币发行的原则 信用货币发行的一般原则:垄断发行、保证发行(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和弹性供应的原则 人民币的发行原则:(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2)经济发行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发行货币。(3)计划发行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批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编制人民币发行计划,按计划发行货币和调节货币流通。3、现金发行程序 发行库 业务库 市场人民币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存量)(发行基金)(流通货币)出库(投放)入库 (回笼)发行库:是人民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保管库。发行基金:是未投入流通的人民币票券。业务库的人民币是商业银行保管的业务用备用金,由上级行核定库存限额。当现额不足时从存款账户支取,人民币出库,投入市场,反之入库。三、人民币流通的管理(95页)1、意义 2、现金流通的管理 现金管理暂行条理规定了现金使用范围 3、出入境管理规定 4、金银管理规定 (境内管理现已放开、出入境没有放开)5、转帐结算管理规定 转账结算原则、纪律和监督与制裁 中国黄交易所2001年10月30日在上海正式开业。黄金交易所实行会员制组织形式,会员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从事黄金业务的金融机构、从事黄金、白银、铂等金属及其制品的生产、冶炼、加工、批发、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法人,并具有良好资信的单位组成。现有会员108家,其中商业银行13家、产金单位24家、用金单位61家、冶炼单位8家、造币单位2家,会员分散在全国26个省。目前会员中金融类14家、综合类77家、单项类17家;据初步统计,会员单位中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如何协调人民币与港币澳元的关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制度有待研究。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和地区货币一体化 一、国际货币制度 (一)含义及内容(59页)是规范国与国间金融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协议的总称。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组织形式。包括三方面内容:规定国际储备资产、确定国际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手段,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稳定;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59页)。二、类型(59页)(一)以货币本位为标准划分 纯粹商品本位、纯粹信用本位、混合本位 (二)按汇率制度划分(54)(三)按演进过程划分 1、国际金本位 是各国普遍采用金币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一次大战前世界主要国家实行金币本位制。特点:黄金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是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收支的最后清偿手段。实行以黄金为中心的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铸币平价是确定汇率的基础)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净流出 国内货币供给减少 商品价格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得以调节。反之,国际收支顺差 黄金流入 价格上涨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顺差缩小。典型金本位制是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2、金汇兑本位制 一次大战以后,英、美、法实行金块本位、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特点:储备资产不完全是黄金,包括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 实行固定汇率制。但是靠政府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与英、美、法货币固定比价)靠大量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稳定 不具备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各国没有金币流动、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利率,汇率是固定的。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企业、银行大量倒闭,黄金流出,国际金汇兑本位瓦解。3、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 (2)怀特计划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62页)建立国际性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监督各国官方汇率,为国际收支逆差国融通资金,商讨协调重大国际金融问题。实行黄金 美元本位制 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按照各国货币的含金量计算出黄金平价。各国货币盯住美元。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确定固定汇率制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1%幅度内波动,只有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才可调整。提供融资便利 在会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向基金组织贷款。布雷顿森林体系森体系的特点 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资产;实行固定汇率制;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汇率变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和本国货币政策。(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与缺陷 积极作用(62页)美元作为黄金的补充,弥补了战后国际清偿力的不足。固定汇率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 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可缓和国际收支逆差带来的不稳定。缺陷:存在“特里芬两难”。该体系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忽视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不能通过汇率变动调节,只能通过贸易管制)。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美元持续性逆差,美元不断贬值。1961年美元危机,西方7国建立黄金总库,集中2.5亿美元的黄金参与伦敦市场买卖;1968年美元危机,半个多月14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1971年又爆发第三次美元危机。1971年8月5 日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3年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至今。外汇行情 4、牙买加体系 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有关问题委员会 1974年提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方案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达成协议,形成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国旗 国徽 (1)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63 页)浮动利率合法化 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 提高特别提款权的份额和国际地位,规定其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 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数量 参看姜波克国际金融352页 (2)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浮动利率和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相结合 各国可自由选择汇率 黄金国际储备作用和地位削弱 美元地位削弱,国际储备多样化 (3)缺陷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缺乏保持国际清偿力的供应机制,来维持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 二、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含义(66页)指一定区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共同利益,在货币金融领域结成的联盟,最终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二)特征 是一个从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的过程。(1)初级阶段的特征 各成员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成员国间实行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对各国间的资本流动加以限制。各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2)高级阶段的特征 发行统一的货币 成员国间取消资本流动限制 建立超国界的中央银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统一管理各国国际储备 区域货币联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的联系、竞争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因素。重建国际或体系不可能,只能寻求区域货币稳定。3、欧洲货币一体化(自学67-68页)(1)跛行货币区(60-71年)欧洲货币协定(1958年生效)主要解决贸易清算困难,以美元和黄金支付差额。建立6亿美元的欧洲信贷基金,向支付困难国贷款,不涉及汇率和国际储备资产。(2)联合浮动汇率制(1973年)(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1978年)目的建立稳定货币区。主要内容:实行稳定的汇率体系 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当出现汇率波动时,各国中央银行要加以干预。创立欧洲货币单位 由欧共体9国货币加权计算合成。作用:作为成员国货币汇率的确定标准;欧共体内部所有核算的记账单位;对外援助和提供信贷的记账单位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由成员国黄金外汇储备的20%组成,为成员国提供信贷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和稳定汇率。(4)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1999年)1991年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确立分三步实现上述目标:第一步:91-93年取消成员国的资本管制 第二步:94-98年建立欧洲中央银行 第三步:99年统一发行货币 背景资料1 “货币本位”一词的由来。在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国家由于经济环境和政策需要,往往用法律规定其货币单位与某种特定的商品保持固定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货币价值的基础。于是产生了货币本位一词。由于贵金属最适合作货币,因此从历史上看,贵金属是货币单位的基础。如果一国的货币单位对黄金保持稳定则称金本位,依次类推。背景资料3 劣币驱逐良币 例如:美国规定每盎司金价19.395美元,每盎司银价1.293美元。金银比价1:15,其它欧洲大陆国家金银比价1:15.5。意味着,美国规定的黄金价格低于其他国家,白银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在美国金币是良币,银币是劣币。出现了流通中金币减少,银币增加的现象。后来美国将金银比价调至1:16。(22)背景资料5 国民党的货币制度 在国民党建立之前,1910年中国实行银本位,实际是银两和银圆并用,此外还有铜圆和银行券流通。货币流通很混乱。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1934年在美、法操纵下,银价上涨,中国大量白银外流。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法币实行不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爆发,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法币不断贬值以致无法流通(32)。背景资料6 汇率制度的类型 1、固定汇率制:汇率保持长期基本不变或波动极小。2、浮动汇率制: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行决定。3、可调整的盯住:盯住某一国家汇率,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动时可以调整,属于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4、爬行汇率制:根据盯住汇率的变化定期调整。5、管理浮动汇率制:由政府干预和指导的浮动汇率制度 背景资料7 布雷顿体系建立的背景 金本位崩溃后,1931年以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逐渐形成了三大货币区:英镑区(1931年-1939年形成)、美元区(1934-1939年形成)和法郎区(1936年形成)。特点:各货币区成员国的货币与分别与英镑、美元和法郎保持固定比价;英镑、美元、法郎是各货币区内的结算货币和主要储备资产,各国将黄金和外汇储备的大部分分别存放在各货币区的中央银行。货币集团的形成使国际货币制度四分五裂,给战后经济恢复带来极大障碍。背景资料8 怀特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1943年提出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方案”。“怀特计划”。主要内容:1、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总额50亿,以黄金为基础,在自由兑换下稳定各国货币;由各会员国用黄金、本国货币、政府债券缴纳,认缴份额取决于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等因素,根据各国缴纳份额的多少决定各国的投票权。2、建议基金组织发行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单位(unita),可兑换美元,也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名为“尤尼它”(UNITA)作为计算单位。“尤尼它”可以汇换黄金,也可以在会员国之间互相转移。各国要规定本国货币“尤尼它”之间的法定平价,平价确定后,非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任意变动。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汇率,并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可见这个方案有利于美国操纵和控制基金组织,迫使其他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剥夺其他国家货币贬值的主权,解除其他国家的“外汇管制”,为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建立美元霸权扫清道路。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4年7月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41)背景资料9 特里芬两难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50年代首先提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元黄金的固定汇率基础上,美元既是一国国货币又是国际货币将进入两难境地。美元长期逆差的结果,引起美元危机,注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背景资料10 特别提款权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资金使用权。按会员国交纳的基金份额比例分配。1974年以前与1971年贬值前的美元等值(0.888671克)。可以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在成员国、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使用。也可兑换外汇,支付逆差和偿还基金组织贷款。但不能兑换黄金,不能直接用于贸易与非贸易支付。1974年与黄金脱钩,用占国际贸易1%的16国货币定值,1981年又改为英、美、法、日、联邦德国五国货币定值。背景资料11 黄金和美元地位削弱,国际储备多样化 1978年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删去了原有黄金与美元共同执行储备货币的条款,带头拍卖黄金。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战结束时黄金占国际储备的比重70%,1987年之战6.12%。1977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还占80%,以后不断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