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总论ppt课件_1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8123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84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总论ppt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生药学总论ppt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生药学总论ppt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延边大学 药学院 吕惠子 第一篇 总论 绪论 生药 crude drug: 是指来源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 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药物:凡用于预防、医疗、诊断疾病,并 规定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来源:包括天然物质及其制品、人工合成品 、生化制品。 天然药物 natural medicines 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 依据中医学 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 物。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成方制剂)。 中药材: 指中医使用的药材,既可以切制后供调 配中医处方并煎服的饮片,也可是供药 厂生产中成药或提取有效成分的原料药 。 草药 medicinal herb: 一般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 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 也有本草记载的药物。 中药 +草药 中草药 道地药材: 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优质的生药 。 我国药用资源种类 12807种 , 其中 ,植物药 11146种,占 87%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是 应用 植物学、动物学、化学 (3)、 药 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 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 来 研究生药 的基源、 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 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学科。 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1 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的种类 同物异名:马铃薯 同名异物:贯众 9科 17属 50多种蕨类植物 药材品种混乱的现象有: a 不法分子以假充真 b 误种、误收、误售 c 同物异制,做不同中药使用 d 同物异名 e 同名异物 学习目的和任务 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建国后 3次 (59-62;70-72;83-87) 中药资源调 查,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的 . 3. 制订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 其进行品质评价 基源、性状、 显微、理化、 含量、 检查等项 目为指定药典标准提供依据。 4.通过植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寻找紧 缺药材的代用品和新资源 5.利用生物技术,扩大 繁殖濒危物种、 活性成分高含量物种和转基因物种 6.为中药材规范化服务 与国际市场接轨 药材标准化 中药标准化 饮片标准化 中成药标准化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SOP 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二、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3-4页)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新修本草) 开宝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植物名实图考 掌握:作者 、 成书年代 主要事件 三、 生药学的起源和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 国际药物知识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前 1500年左右 埃及的 Parpyrus 印度的 Ajur veda 生药学: Pharmacognosy , Pharmakognosie 1815年德国人 C.A.Seydler 发表的 “Analecta Pharmacognostica” 一文而得 * 1932年德国学者 Martius出版了 Grundr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 ( 植 物界的生药学基础 )开始使用生药学一词。 观点:生药学是商品学的一部分,研究自然 界的药物及其基源和品质,实验其纯度,以 发现其混杂物或伪品的学问。 * 1838年显微镜的使用 生药鉴定的主 要手段 19世纪初 法国学者 Derosne , Pelletier 和德国 药师 Sertuner 相继从植物性生药中分离出了 生物碱。 * 19世纪中叶生药学从药物学中分离出 成了独立的学科。 * 20世纪 30年代:生物效价测定法 物理化学分析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层 析法等应用于生药的鉴定。 * 60年代出现四大光谱,仪器应用于生 药的分析鉴定。 现代生药学 : 生药有效成分 栽培 生物工程 化学分类 植物化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药学 植物生理学 遗传学 * 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生药学 ”一词初见于日本学者大井玄同 的译著 生药学 1905年 赵橘黄带回国内 第一部 生药学书: 现代本草生药学 1933年 赵橘黄 徐伯鋆 生药学 1937年 叶三多 * 1952年 李承枯著 生药学 1956年 徐国均 赵守训 1965年 楼子岑 * 解放后 1954年教学科研生产和检验机构进 行了中药资源经验鉴别的调查整理研究。 出版了 中药鉴定参考资料 中药材手册 中药志 药材学 等一系列书籍 。 * 1970-1972年 群众性中草药运动,出 版了 中药大词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 及 彩色图谱 中药志 (第二版) 民族药数量增加 * 1983- 1987年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 编写了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 1953年 78种 无专属性鉴别、定量指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 1963年 446种 分一 二部 1977年 882种 显微鉴别 1985年 713种 薄层色谱 1990年 784种 HPLC GC 1995年 920种 2000年 992种 105 11 2005年 1146种 479 47 * 七五 -八五期间 徐国均 楼之岑 常用中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220类 中药材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 九五期间 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80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的标准 。 250种中草药 化学与药理学研究 500多种中药 炮制学研究 *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应用于生药鉴定 中药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 广泛,涉及学科多难度大 周期长 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多方位相互 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开发更多的中 药合法进入欧美国际市场 200多种新药开发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中华本草 记载 8980种,常用生药 有 500多种。 生药的分类方法 : 1.按自然系统类 动植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3. 按化学成分分类: 2. 按自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便于学习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显微特征。 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 5. 其它分类:按笔顺 有利于有效成分 理化分析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 一 生药的记载项目 1名称:中文名 拉丁名 英文名 日文名 2基源: 动植物所属科名,种名,拉丁学名 和 药用部位 3动植物形态: 形态特征、生长习性 4采制:采收、加工、干燥、贮藏、炮制 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5产地:生药的主产地 6性状:叙述生药的外部形态、颜色、 大小、质地、断面特征和气味 7显微特征: a 显微镜下看到的组织结构和粉末特征 b 显微镜下的化学反应结果 8化学成分:名称、类别、结构和含量 9理化鉴定: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所含化学成分进行 定性或定量测定 是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 10药理作用: 生药及其化学成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结果 11功效:性味、归经、 功能 、主治 12附注:类同品、掺杂品、伪品、同 名异物生药等 0 功能:对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的认识 主治:指生药应用于何种疾病或 医学上的价值 a 二 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a 药用部位名称 + 原动植物的属名 如:黄芩 Radix Scutellaria b 药用部位名称 + 原动植物的种名 如:颠茄 Herba Belladonnae c 药用部位名称 + 原动植物的属名种名 如:茵陈 Herba Artemisiae Annuae d 药用部位名称 + 原动植物和其它附加词 如:熟地黄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 * 直接用动植物的属名或种名: 菌藻类 如:茯苓 Poria 完整动物制成的生药 如 : 蛤蚧 Gecko 动植物干燥分泌物、汁液等 无组织的生药 * 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采用原矿物 拉丁名。如:朱砂 Cinnabaris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概述 一 植物的代谢产物 中间代谢 : 合成、分解和转化 同化:合成物质,获得能量 异化: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初生代谢: 合成生命活动必需物质的代谢过程。 次生代谢: 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产生对植物 本身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初生代谢产物: 蛋白质 氨基酸 糖类 RNA DNA 这些物质 生理活性小 次生代谢产物: 苷类 生物碱类 萜类 内酯类 酚 类化合物 生理活性大 数量少 二 有效成分、辅成分和无效成分 生药化学成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有效成分: Active substances 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如:苦杏仁苷 止咳作用 辅成分 adjuvant substances 具有次要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有时 也有临床价值。 如:洋地黄强心苷 吸收 洋地黄皂苷 无效成分 inactive substances 无生理活性,临床上无医疗作用,但 在生药鉴定、有效成分测定或制备药 物时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存在。 三者在不同的生药其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 ex: 鞣质:地榆 五倍子 有效成分 大黄 辅成分 肉桂 无效成分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分被发现 利用。 如:香菇多糖 具有抗癌作用 天花粉蛋白 有引产 抗癌作用 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 (一 )糖类 suger 又称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为光合作用的 初生产物。 1 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一、糖类及苷类 性质: 1 结晶 有甜味 2 难溶于高浓度乙醇, 3 具有旋光性和还原性 ( 1)单糖类 ( CH2O) n n=3-8 5, 6碳糖为多 目前发现 2-5单糖分子组成的低聚糖 ( 2)低聚糖 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 分别双糖 三糖 四糖 五糖 性质: 1 结晶性 2 易溶于水 难溶于有机溶剂 ( 3)多聚糖 10个以上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性质: 1 无定性化合物 无甜味和还原性 2 难溶于水 常见植物多糖 淀粉 starch ( C6H10O5) n 胶淀粉 :占 80% 位于淀粉粒外周 支链淀粉 + 碘 紫色,红紫色 糖淀粉 : 位于淀粉粒中部占 20% 直链淀粉 + 碘 深兰色 鉴定: 1 淀粉粒的形态 2 淀粉粒 + 碘 蓝紫色 菊淀粉(菊糖) Inulin 是 D-果糖 - 2.1聚合形成的 性质 : 遇醇形成球状结晶析出 * 形状为鉴别特征 * -奈酚乙醇试液 + 硫酸 显紫红色 很快溶解 树胶 gum: 半透明无定性固体 (伤口分泌物 ) 为分枝的杂多糖 水中膨胀成胶体溶液 不溶于有机溶剂 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溶液生成沉淀 . 黏液质 mucilage: 无定性固体 -保水 粘胶质 pectic substance 胞间质物质 如 : 果胶质 具有止泻作用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1.4连接的葡萄糖 动物多糖 c 甲壳素 : 甲壳类昆虫外壳多糖 , 对酸碱 稳定,分解产物为葡萄糖胺 a 肝素:高度硫酸酯化的右旋多糖 ,抗凝 血作用 b 硫酸软骨素:保持组织的水分和弹性 ,是软骨的主成分,降低血脂活性 e 肝糖元 : 动物的贮藏养料 存在于肌肉与 肝脏中 遇碘显红褐色 d 透明质酸:酸性黏液多糖,润滑剂, 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入 存在于眼球体、 关节液 、皮肤 ( 1) Fehling 实验(还原糖、糖的还原反应) : 生药水浸液 + Fehling试剂 转红色 Fehling试剂配法(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 A 硫酸铜( 34.6g) + 水 500 ml B 酒石酸钠钾( 175g ) + 氢氧化钠( 77g) + 水 500ml 2 鉴别 Molish 实验 生药水浸液 + a-萘酚 + 浓硫酸 紫红色环 成脎实验 ( 糖脎实验) 生药水浸液 + 盐酸苯肼 (过量) 黄色沉淀 镜检结晶 可视结晶的形状而鉴定出糖的种类 色谱法:纸色谱,薄层色谱 展开剂:正丁醇 乙酸 水( 4: 1: 5)上层 显色剂:氨化硝酸银 GC GC-MS: 定性,定量鉴别 苷: 由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化合物以苷键的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糖 糖的衍生物 + 非糖化合物 (苷元 ) 苷 (二) 苷类 glycosides C6H11O5-OH + H-OR-C6H11O5-OR O-苷 C6H11O5-OH + H-SR-C6H11O5-SR S-苷 C6H11O5-OH + H-N=-C6H11O5-N= N-苷 C6H11O5-OH + H-C=-C6H11O5-C= C-苷 * 苷键的不同分: O-苷 S-苷 N-苷 C-苷 * 根据苷元的不同分: 氰苷,蒽苷,黄酮苷 苷的 分类 醇苷 alcoholic glycosides 酚苷 Phenolic glycosides 苯酚衍生物 + 糖 脂肪酸或芳香醇 + 糖 性质: * 无色结晶,味苦 * 酚苷苷元可升华 1 氧苷( O-苷 ) 含氰基 氰苷 ayanogennic glycosides 的氰醇化合物和 1-2个 单糖结合而成 性质: 溶于水, 不溶于有机溶剂, 不易结晶 ,易被稀酸和酶水解 . * 鉴别 : 苦味酸钠实验 苦味酸试纸 生药水浸液 砖 红色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 普鲁土蓝实验: Fe4 Fe(CN) 6310min 显 蓝色 生药 水 KOH 硫酸亚铁 稀盐酸 三 氯化铁 二、皂苷类 Saponis 定义:水提液振摇后产生永久性泡沫 三萜皂苷:( Triterpenoidal) 30个碳 C24 或 C28 有 COOH 酸性 甾体皂苷:( Steroidal) 27个碳的螺旋 甾烷 无 -COOH 中性 常 C3 位的 -OH连接成苷 五 环 三 萜 皂 苷 元 四环三萜皂苷元 甾 体 皂 苷 元 皂苷的性质: 白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味苦而 辛辣,具吸湿性,无明显熔点 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甲醇、 热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易溶于水饱和丁醇或戊醇 提取方法之一 有溶血作用,气泡, 可做乳化剂 皂苷的鉴别 泡沫实验: 水提液振摇产生永久性泡沫 溶血实验: 水提液 +1.8%NaCl 1ml + 2%红细胞悬浮液 1ml 透明红色 显色反应 : 紫色环 ( Libermann反应 ) 皂苷在无水的条件下与强酸或 Leweis酸作用产生 颜色变化或荧光 a 样液蒸干 + 醋酐 + 沿壁浓硫酸 c 样液蒸干 + 浓硫酸 12滴 黄 -红 -紫色或绿褐色 (甾体反应) d Frobde反应 样液蒸干 + Frobde试剂 橘红色、紫黑色 Frobde试剂: 5mg钼酸钠或钼酸溶于 1ml硫酸 b 皂苷 + 浓硫酸 -醋酐 (1:20) 黄 -红 -紫 -蓝(绿) 三氯醋酸反应 三萜皂苷 + 25%三氯醋酸 红 -紫色100 甾体皂苷 + 25%三氯醋酸 60 颜色变化 三、 强心苷 Cardiac glycosides 是一种对心脏有显著的生理活性的 甾体苷类 。 强心苷元主要有两种 强 心 苷 元 甲型 乙型 强心苷的性质 : 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味苦, 对黏膜有刺激 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 等极性溶剂 强心苷的鉴别 : Killer-Kiliani反应 :-去氧糖的显色反应 强心苷 上层为蓝色或蓝绿色 交接处为棕色,向下扩展 + 冰醋酸 ( 含少量 Fe3+) + H2SO4 (沿壁 ) Kedde反应: 5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 可用于定量 强心苷 + Kedde试剂 紫红或红色 (Kedde试剂: 3, 5- 二硝基苯甲酸的碱性醇溶液 ) 强心苷 + Legal试剂 红色 (Legal 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的碱性醇溶液 ) 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不是强心苷的专一反应 强心苷 a 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三氯化锑 的氯仿溶液 + 颜色 四、 生物碱类 alkaloid 定义: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大多 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的碱性化合物。 常以 C、 H、 O、 N四种元子构成, N元子通常在环中。 分布:广泛分布于植物界 生药中生物碱的含量大多低于 1% 存在形式: 游离碱、 盐类、酰胺类、 N-氧化物、 氮杂缩醛类、其它 生物碱是生药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 10000种 80多种用于临床。 (一)分类 : 生源结合母核结构 60余种类型 p22 如:黄莲中的小檗碱 抗菌消炎 麻黄中的麻黄碱 平喘 萝夫木 利血平 降压 长春花碱 长春新碱 抗肿瘤 生 物 碱 母 核 吡咯烷类 吡啶类 喹啉类 异喹啉类 喹唑酮类 吲哚类 莨菪烷类 亚胺唑类 嘌呤类 甾体类 有机酸类、萜类 生物碱的通性: 1.性状:结晶状固体 少数液体 味苦 无色 2.旋光性:含不对称碳元子, 左旋性 3.酸碱性:多呈碱性 4.溶解度: 1.沉淀反应 生物碱酸性溶液 + 沉淀试剂 常用的沉淀试剂 ( 1)碘化铋钾试剂 桔红色 ( 2)碘碘化钾试剂 棕红色 ( 3)碘化汞钾试剂 白色 黄白色 (二)鉴别 ( 4)硅钨酸试剂 灰白色 ( 5)磷钼酸试剂 鲜黄色 棕黄色 ( 6)苦味酸试剂 淡黄色 ( 7)氯化金试剂 黄色 利用晶形的不同进行鉴别 2. 显色反应 生物碱 + 显色剂 显色 (浓硫酸 + 其他试剂) 常用的显色剂 : 矾酸铵 浓硫酸溶液 (Mandelin试剂 ): 1%矾酸铵的硫酸溶液 钼酸铵(钠) - 浓硫酸溶液( Frobde 试剂) :1%钼酸铵或钼酸钠的浓硫酸溶液 甲醛 浓硫酸试剂 浓硫酸:乌头碱紫色,小 檗碱 绿色 浓硝酸:乌头碱红棕色 , 小檗碱 棕红色 可待因显蓝色 , 吗啡显紫红色 五、 醌类 Quinones 醌类 化合物 苯醌 萘醌 菲醌 蒽醌 (一)分类 蒽苷及其苷元的性质: * 黄色或橙红色结晶 * 有一定的熔点 * 可升华 * 有荧光(与 PH值有关) *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 、甲醇、碱,难溶于氯仿乙醚等有 机溶剂。 (二)鉴别: 1. 断面 或 粉末 + 碱液 2. Brontrger 反应: 红色 生药粉末 + 碱液 红色 HCl 黄色 4.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乙醇提取物 + 醋酸镁甲醇液 显色 3. 无色亚甲基蓝显色实验 : 层析的专用显色剂 a 碱液 (乙醚) 一个 或一个 羟基 橙色 二个羟基在不 同环上橙红色 或粉红色 同一 环上时紫红色 黄色 红色 a a-羟基蒽醌 醋酸镁反应 Borntrager反应 橙色 六 . 香豆素类 Coumarins 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特 异的香气。 (一) 分类 a 香豆素类 如 七叶苷 b 呋喃香豆素类 如 补骨脂内酯 c 吡喃香豆素类 如 白花前胡甲素 无色结晶,味苦,具有特异的香气, 小分子能升华 苷无香气 不能升华 溶解度: 难溶于冷水、能溶于沸水,溶于乙 醇、甲醇、氯仿 乙醚与碱液 碱性溶液中有荧光(某些种类) 性质: (二) 鉴别 异羟肟酸铁反应 甲醇提取液 +7%盐酸羟胺 + NaOH + FeCl3 红色或紫色 盐酸羟胺 FeCl3 七 .黄酮类 Flavonoid 黄酮类化合物: C6C3C6 基本骨架的 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色原酮 2-苯基色原酮 具有 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 1 2 3 45 6 8 7 1 2 3 4 56 C6C3C6 常常 C8 , C6位置与糖连接 多为 O-苷 稀 C-苷 A B C (一)分类 黄酮类 黄酮醇类 双氢黄酮 双氢黄酮醇类 异 黄酮 双氢异黄酮 查耳酮 双 黄酮 花色酮 橙酮 性质: 结晶性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 具有颜色, 与共轭体系和助色团有关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 红 紫红色 查耳酮 黄 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 不显色 花色苷及其苷元 PH值不同所显的颜色不同 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 醇、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等有 机溶剂,易溶于稀碱液。 在紫外光 254nm或 365nm处有荧光 (二) 鉴别 盐酸 -镁粉反应 生药的乙醇或甲醇提取物 + 镁粉 + 浓盐 酸 显色 H HCl-Mg 花色苷元 花色苷元聚合物 Cl-+ Cl- + + Cl- 黄酮醇、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红 紫红色 黄酮类 橙色 异黄酮、查耳酮 无变化 *盐酸 -锌粉反应:二氢黄酮醇、黄酮 醇的特征反应 红 紫红 *四氢硼酸钠反应:二氢黄酮醇的专属 性反应 呈红 紫红 金属盐类试剂的洛合反应 a. 生药的甲醇或 乙醇提取液 + 1%AlCl3 鲜黄色 5- 羟基黄酮 ,黄酮醇 的反应 a b. 生药水提液 + 中性(碱性)醋酸铅 黄、红、橙色沉淀 二氢黄铜、二氢黄酮醇类 蓝色荧光 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 黄、橙、棕色 d 甲醇、乙醇提取液 + 2%二氯化锆 5- 羟基黄酮 ,黄酮醇 的反应 , 加 2%的枸橼酸甲醇 液 5-羟基黄酮醇褪色 a 鲜黄色 c 生药甲醇或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 吹干,喷醋酸镁甲醇液,在紫外灯下观 察荧光: 鲜 黄色 a 山酮 龙胆科、金丝桃科的特征性成分 盐酸镁粉 橙黄色 盐酸锌粉 桃红色 口 八 萜类 terpenes 异戊二烯为基本单位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 。 通式: (C5H8)n n=2单 萜 : 倍半萜 : n=3 二 萜: n=4 直链单萜 单环单萜 直链倍半萜 单环倍半萜 九 . 挥发油类 volatile oils 又称 精油 essential oils 在 常温下能挥发的 ,可 随水蒸气蒸 馏 的, 与水不相混 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大多数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 定义: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 基本成分 : 脂肪族化合物:烃、醛、酮、酯 芳香族化合物 :苯的含氧或不含氧的衍生物 萜类化合物:单萜和倍半萜 通性 : a.颜色: 无色或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 b.气味: 特殊的香气或气味 刺激性灼热和辛辣味。 c.挥发性: 常温下可挥发,不留油斑。 d.比重: 比重轻 0.850-1.180仅少数 比水重。 e.溶解度: * 不溶于水,但能使水具有特殊香 气,生物活性。 完全溶于无水乙醇。醇溶度是品质 标志之一 f.旋光度: 比旋光度 +97 117 之间。 g.折光率: 具 强 的折光性,折光率在 1.430 1.610之 间 。 * 品 质 标 志的重 要 数据 h.沸点 : 无确定沸点。 i.凝固点 : 无确定凝固点,与纯度有一定关系。 j.氧化聚合: 在空气中久置或光线照射,会逐渐氧 化变质,使其比重增加,失去香气,形 成树脂状物质,也不能随水蒸气蒸馏了 十 . 木脂素类 Lignans 定义: 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2. 性质: 白色结晶,少量升华 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 氯仿、乙醇 遇浓硫酸显色 鉴别:在 UV上有暗色斑点,喷 1%三 氯化铁氯仿液显色 十一 鞣质类 tannins 1. 定义 : 2. 分布与存在: 3. 活性: 收敛性: 治疗胃肠道出血,溃疡和水泻。 能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 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 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生物碱及某些金属中毒时的解毒剂。 较强的还原性: 清除白由基,延缓衰老。 抗变态反应,抗炎,驱虫,降血压。 4.分类 可水解鞣质: 缩合鞣质: 产生鞣红 酚酸及其衍生物 与 葡萄糖 或多元醇通过苷键或酯键 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儿茶素或其衍生物棓儿茶素, 等黄烷 -3-醇化合物以 C-C键聚 合而成。 5. 通性 : 无定形粉末,少数为晶体,易潮解, 较难提纯。 可与蛋白质结合成沉淀。 具较强的极性 。 与多种金属离子络合。 强还原剂。 两类鞣质的定性鉴别 可水解鞣质 缩合鞣质 三氯化铁 蓝 蓝黑 绿 绿黑色 含量多时沉淀 含量多时沉淀 饱和溴水 - 黄棕色沉淀 醋酸铅试剂 沉淀 沉淀 不溶于稀醋酸 溶于稀醋酸 饱和石灰水 青灰色沉淀 红棕色沉淀 盐酸 ,甲醛微热 - 鞣红沉淀 5%硫酸,共沸 水解 ,产生没食 子酸,葡萄糖 不水解,产生鞣红沉淀 十二 环烯醚萜类 Iridoids 性质: 无色结晶,味苦,吸湿性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 正丁醇;难容于苯,氯仿 鉴别: 酸、碱、羰基化合物、氨基酸 显色 a + 氨基酸 深红色 蓝色 b + 醋酸(含铜离子) 蓝色 十三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 1.氨基酸 amino acids Aa 组成 Pro的 Aa: 直接用于临床 非组成 Pro的 Aa: 游离状态存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一种含氮 有机物质。 性质: 无色结晶,可溶于醇 , 难溶于有机溶剂 具旋光性: 与金属盐生成络合物 Aa + 茚三酮 蓝紫色,紫红色,紫色 Aa + 吲哚醌 不同颜色 2.多肽类 peptides 由 2 20个 Aa组成,具直链和环状结构。 性质: 溶于水,热水中不凝固。 茚三酮,吲哚醌显色。 双缩尿反应。 3.蛋白质 proteins 由 20个以上的 Aa 通过肽键结合而 成的大分子。 简单 pro: 完全水解成 Aa 结合 pro: pro + 非 pro结合而成 * 活性: 多种生物活性 性质: 可溶于水 水溶液 沉淀(可逆性) 乙醇 硫酸铵 氯化钠 具碱酸两性,与重金属盐生成沉淀 与茚三酮,吲哚醌试剂显色 双缩尿反应 与浓硫酸产生黄色反应 与酸类形成不溶性盐 如:鞣酸,苦味酸 酶 enzymes: 具有高度催化活性和专一性的特殊 Pro。 十四 . 脂类 Lipids 广布于生物界 植物油脂:种子 动物油脂:脂肪组织中 (一)简单脂质 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蜡 真脂:高级脂肪酸 +高级一元醇 非脂成分:高级醇、甾醇、烃 1、油脂的性质 ( 1)比重: 0.910.94 ( 2)不溶解于水和冷酸;溶于热醇;易 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 3)不具挥发性 ( 4)无一定的熔点和沸点 ( 5)较固定的折光率 ( 6) + 碱 脂肪酸盐(皂化) ( 7)高温 具刺激臭气的丙烯醛气体 ( 8)空气中氧化 , 习称 “酸败 ” 药典油脂品质鉴定:酸值、皂化值、 羟值、碘值 2、蜡:不溶于水、不皂化、性质稳定 油脂与蜡作注射剂、软膏、硬膏的赋形剂 (二)复合脂质:分子中含 N、 P或糖 重要的复合脂质是甘油衍生物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 糖酯 蛋白质脂 十五 有机酸类 organic acids 定义定义 : 具有羧基的化合物具有羧基的化合物 有酸味有酸味 ,具收敛、固涩作用具收敛、固涩作用 有机酸 脂肪族有机酸 芳香族有机酸 萜类有机酸 十五 . 树脂类 resins 植物正常生长分泌的一类化合物。定义 : 香树脂:与挥发油共存 苷树脂:与糖结合成苷 常与挥发油、树胶和有机酸等混 合存在(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性质: ( 1)无定形固体 ( 2)质脆,遇热变软后熔化 ( 3)燃烧时有浓烟与明亮的火焰 ( 4)比水重,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活性:活血消肿,驱风止痛作用 十六 .植物色素类 phytochromes 植物色素 水溶性色素:花青素 脂溶性色素:叶绿素 , 胡萝卜素 一般作为杂质除去 ,但有些色素有 生理活性。 十七 .无机成分 inargnic constituents 无机成分具有生理活性与疗效。 14种人体必需元素: 铁、锰、铜、锌、镍、钴、碘、硒、 钼、硅、铬、氟、锡、钒。 存在方式: 钾、钠、钙、镁、磷 盐的 形式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生药鉴定 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 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 及有关专著、资料对生药进行 真实性、 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 ,最终达到确 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药真实性鉴定: 原植(动)物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生物鉴定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生药纯度鉴定: 杂质及其数量是否超过规 定的限度。 品质优良度鉴定: 水分,浸出物,有效成 分含量。 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生药的取样 1.应注意外观及直观的条件:品名,产地, 规格等级,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霉变或 污染与否。 2.抽样原则:不足 5件 逐件取样 100以下 5件 100 1000件 5% 1000以上超过部分 1% 3.破碎的粉末状或大小 1Cm以下的生药可采用 采样器;每一包件在不同部位抽取 23份样品 一般生药每份 100500g; 粉末状 25g ; 贵重 10g ; 个体大的 取代表性的样品。 4.所取样品混合均匀 总样品 平均样品 供试样品量 实验用量的 3倍。 1/3实验分析用 1/3复核用 1/3 留存 二、生药的检查 1.杂质检查:物种,药用部位,泥土等 肉眼,显微,理化等方法 2. 水分含量测定 目的:保证生药不因含水分超过限度, 而虫蛀、发酵、霉烂、有效成分破坏 水分测定方法: 烘干 法: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100105 干燥 5 小时冷却 30分钟,干燥 1小时两次不超过 5mg 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 0 减压干燥法: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3灰分测定 总灰分测定 : 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 挥发性无机盐以及生药表面附 着的无机成分 酸不溶性 灰分测定 : 总灰分中加 10%的盐酸处理, 得到不溶于盐酸的部分。 4浸出物的测定 对于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尚无精确定量方 法的生药测定生药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 500-600C A 冷浸法: 4生药 +100ml水 振摇 放置 过滤 蒸干, 干燥 称重 B 热浸法:锥形瓶 2 4生药 +50 100ml水 静止 回流 补水 过滤 蒸干,干燥 称重 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溶媒为乙酌或甲醇 醚溶性浸出物测定 5挥发油测定 测定法: 甲法 : 适用于相对密度在 1.0以下的挥发油 乙法 : 适用于相对密度在 1.0以上的挥发油 3.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六六六、 DDT、 五氯硝基苯 三、生药的限量检查 保证生药的安全对有害物质进行限量检查 1. 砷盐的检查: 1/1000000 古蔡氏法,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2. 重金属的检查 4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查 第三节 原植 (动 )物鉴定 定义:(分类学鉴定、来源鉴定) 应用(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 , 对生 药的基源进行鉴定,确定物种,写出其 正确的学名。 一、原植物形态观察 繁殖器官 二、核对文献:首先查植物分类方面的书 ,再查中药品种鉴定方面的书、著作。 三、 核对标本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用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进行鉴用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进行鉴 别的方法。别的方法。 直观的方法 : 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眼观、手摸、鼻闻、口尝、 水试、火试等水试、火试等 性状 : 形态形态 、大小、大小、 色泽色泽 、表面、表面、 质地质地 、断面、气、味等、断面、气、味等 一 .形状 shape, form: 生药的形状与药用部 位有关 二 .大小 size : 指长短、粗细、厚薄 三 .色泽 color: 各种生药的颜色是不同的,同 一种生药的颜色变化与生药的质量有关。 四 . 表面特征 surface character: 光滑、粗糙 、皱纹、皮孔、毛茸等 五 .质地 texture: 软硬、坚韧、疏松、致 密、粘性或粉性等 六 .断面 fracture: 一是生药的自然断面 二是指用刀横切或消成的断面 七 . 气 odour : 生药具有的特殊香气或臭气 八 .味 taste : 口尝的实际滋味 九 .水试法: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 度 ,旋光性,膨胀性,粘性,酸碱变化 十 .火试法: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雾,响 声,膨胀,溶融聚散 第五节 显微鉴定 定义:利用 显微镜 来观察生药的细胞、组 织结构以及细胞后含物。 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依据,是鉴 定生药品种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用于性状鉴定不易识别的生药、性 状相似不易区别的生药。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一 ) 横切片或纵切片: (二) 表面制片 (三) 粉末制片:水合氧醛 甘油装片 (四) 解离组织片:观察完整的细胞形态 解离剂: KOH、 硝铬酸、氯酸钾 一般横切片 果种子 横纵切 茎木类 三切面 * 徒手、滑走、石蜡切片法、冷冻切片法 (五)细胞内含物鉴定: 一般甘油醋酸、 蒸馏水装片 淀粉粒 + 碘 蓝 紫色 糊粉粒 + 碘 棕色或黄棕色 硝酸汞 转红色 草酸钙结晶 + 硫酸 溶解 硫酸钙 碳酸钙 + 盐酸 溶解 产生气泡 粘液 + 钌红试剂 红色 脂肪油 挥发油 树脂 + 苏丹 橘红色 红色紫 红色 斯氏液 (六)细胞壁性质鉴定 木质化 间苯三酚 红色 紫红色 栓化、 角化 丹苏 橘红色 红色 纤维素 氯化锌碘 碘 +H 2SO4 蓝色 紫色 硅质化细胞壁 + H2SO4 无变化 (七)细胞及细胞内含物测定 测量细胞及内含物的直径 ,长短 鉴定依据之一 目镜测微尺 载台测微尺 *测量法 1格 =1000m/100=10 m 10 x4 12= 3.33 m 目镜 1小格相当的在 10, 40物镜下的大 小( nm) 物体的大小 = n 目镜格数 如:在载台量尺 1小 格的大小为 10 m ( 1)目镜量尺的标化 : ( 2)物体的测量 二、 显微鉴定的要点 1.了解中成药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 2.掌握组成处方单味生药的粉末特征及 比较分析筛选鉴别特征 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 三、中成药的显微鉴定 四、 偏振光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第六节 理化鉴定 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 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 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鉴 定其真伪和品质优良度的一种方法。 应用于: 含不同化学成分的生药的鉴定 同名异物 性状相似又无明显显微特征的生药 检查检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类型 定性:确定生药的真实性 定量: 确定生药的品质优良度 有效成分含量 一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 旋光度: 折光率: 凝点: 熔点: 二 . 一般理化鉴定 呈色反应 沉淀反应 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微量升华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 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 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显微化学反应 将生药的干粉、切片或浸出液少量 ,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液, 使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反 应结果;或观察所产生的特殊颜色 干粉 切片 浸出液 + 化学试剂 显微镜下观察 荧光分析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 在自然光或紫外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 荧光进行鉴别。 三 . 色谱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三种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法 四 . 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七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采收期的确定 ( 1)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 ( 2)二者不一致时 有效成分的总量 =单产量 有效成分百分含量 最大值 1.采收期与产量:单位面积内药用部分的重量 2.采收期与质量:药用部分的品质 3.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3)对影响质量有多种因素的生药合 理采收期的确定利用 computer 有毒成分要考虑 二、 一般采收原则 1. 根和根茎类: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 的休眠期或春季发芽前采收 2.叶和全草类 : 植物生长旺盛期或花蕾时,或花盛开 而果实和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特殊的可 具体处理。 3.树皮和根皮类 : 春夏之交采集 4.花类:开放时采收。 5.果实和种子类: 果实和种子成熟或即将成熟时采收 6.菌类、藻类、孢粉类: 各自情况不一 7.动物类: 因 药材不同而不同 *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材资源 三、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影响药材的产量与质量 1.采挖:适用于根与根茎类生药 2.收割:适用于全草与花类生药 3.采摘:适用于果实、种子、部分花类 4.击落:适用于高大木本或藤本植物的果实、 种子类生药 5.剥皮:适用于树皮与根皮类生药 四、采收种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 2.多个部分入药时兼顾各自的适宜采收期 3. 注意繁殖器官成熟期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保持有效成分含量,保证药材品质 二、产地加工的任务 1.纯净药材 2.保证用药安全 3.保证疗效 4.包装成件 三、产地加工方法 拣、洗; 切片; 蒸、煮、烫; 发汗; 揉、搓; 干燥 1.干燥温度 含苷、生物碱类生药 5060 含维生素 C、 多汁果实 7090 含挥发油 35 目的:避免发霉、虫蛀、有效成分的分解与破坏 2.干燥方法 晒干法:适用于肉质根类 阴干法:芳香性花、叶、草类 烘干法: 3.新技术应用:远红外干燥 微波技术干燥 四、各类生药的产地加工 1.根和根茎类生药 2.皮类生药 3.叶类及全草类生药 4.花类生药 5.果实类生药 6.种子类生药 第三节 各类生药的贮藏和保管 (一)防酶: 环境要求:湿度 6570% 药材含水量 15%以下 已霉变生药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二)防虫 防虫方法: 物理方法:太阳曝晒、烘烤 低温冷藏、密封 化学方法: 磷化铝熏蒸、低氧法、 低毒高效杀虫剂 虫蛀生药的处理:分 3级 2.泛油: 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 有些药材受潮、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 物质 防止方法:冷藏,避光保存 (三)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1.色变: 酶变 非酶变 防止方法:干燥,避光,冷藏 (四)生药的贮藏 1.生药的仓贮养护特点 特性、气候环境、贮藏期 2.养护要求及方法 控制温度、控制湿度 传统方法 石灰缸储藏 密封储藏 对抗储藏 自然干燥 3.药材贮藏新技术 1气调贮藏:充 N CO2 降低 O2 2应用降氧剂养护中药: 3核辐射灭菌:杀菌 低剂量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一节 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 1、 生药基源对品质的影响 多基源和同名异物现象 2、植物生长发育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不同生长季节其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3、 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植物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 4、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 1)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条件、其它 ( 2)生物因素的影响: 动物,微生物,植物之间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一)多基源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三)加工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四)炮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五)贮藏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六)掺假使杂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生药质量的控制与生药质量 标准的制订 药品标准: 是对药品的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 技 术规定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以及 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律依据。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有三级标准: 1.中国药典 2.局颁标准 3.地方标准 (一)中国药典 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所作的技术规定。 * 药典记载的各个项目对药品的真实性 、质量和正确使用,具有法定依据。 1963年开始 一部:收载药材和成方制剂 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 品、生化药品和各类制剂 (二)局(部)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颁发的药品标准。 本着 “一名一物 ”的原则,分期分批 ,由药典委员会编写、收入局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执行 ,作为药典的补充标准。 (三)地方标准 各省 直辖市 自治区卫生厅(局)审 批的药品标准(地方标准)。 上两部末收载的本地区经营、使用的药 品,或虽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地区 生产的药品,它具有本地区的约束力。 二 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生药质量控制的内容: 植物类生药: 杂质、水分、总灰分、等等 动物类生药: 水分、挥发性碱性物质的限量 矿物类生药: 重金属、砷盐、干燥失重等。 限量检查:指常规检查项目 定量检查: 指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 的项目,即个性内容。 1以化学成分为对象 2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 1)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 2)含量测定方法考察 ( 3)含量限度的制定 (一)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 (二)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 3生物检定: 利用生物(整体或离体)的反应来测 定各种药物的效价、作用强度和毒性的 一种方法。 又称生物测定法 (三)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系统性、特征性、重现性 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药材一般的记载格式和规定项目 1、名称、 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 2、来源: 原植(动)物科名、植(动)物名、学名、 药用部位、采收季节、产地加工。 3、性状: 外表 形态 质地 断面特征 气 味 4、鉴别: 经验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5、检查: 杂质 水分 灰分 7、含量测定: 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方法及含量限度 8、炮制: 净制 切制 炮炙 炮制品 9、性味与归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贮 藏及注意等项 6、浸出物测定: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2002年颁布的 内容: 1. 实施 GAP的目的 2. 产地生态环境 3. 种质和繁殖材料 4. 栽培与养殖管理 5.采收和初加工 7. 质量管理 6.包装、运输、贮藏 8.人员和设备 9.文件管理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